1. 简单百科
  2. 二十四书品

二十四书品

二十四书品,拼音是èr shí sì shū pǐn,即书品,是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的著作。它或分品论述而第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评其优劣,是早期书论中的一种体裁。南梁袁昂的《古今书评》,是为书品之发端。

简介

二十四书品,即书品。林语堂先生说:“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书品,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的著作。它或分品论述而第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评其优劣,是早期书论中的一种体裁。

分类及解释

分类

1、南梁袁昂奉撰《古今书评》,凡列25人,各以简括语句评其风格,是为书品之发端。

2、庾肩吾《书品》,载汉至齐梁能书者123人,冠以总序,效《汉书·古今人表》之例,分上中下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合而为九品,各系以论,体例严谨。

3、南梁复有齐王僧虔《论书》。

4、唐李嗣真撰《书后品》,加逸品一等,载80余人,文辞绮错,条理井然。

5、张怀瓘书断》,3卷,卷,上列书体10类,述源流,附之以赞,次为总论;卷中卷下,始分神妙能三品,各以体分,评百余书家,前记小传,后为评鉴,扬□古今,论辨精当,皆为前载所不及。

6、北宋米芾海岳名言》,为平日论书语录,则别为一体,虽于古人多所贬议,却不乏精审、独到之见地。

7、《二十四花史-居士(下)》:“本海上弹词翘楚,名在公之放二十四书品。十年前曾一见之,后嫁其乡人某氏,相依八载,复以贫故堕落。岁乙酉重晤海上,尚能略记往事,而时移势易,尤甚浔阳商妇之悲矣。一曰吴新卿。仪度纤出自然,韶龄三五玉翩跹。”。

摘录

《王羲之墨迹本行书美学》(作者: 都市野狐禅)摘录:

高古:黄唐在独,落落李隆基─杨景曾《二十四书品.古雅》云:“曰卫曰钟,亦羲亦献。棱圭俱无,精神斯健。汉魏遗留,晋唐素绻。色斑斓,春浮罗蔓。琴是已焦,蕙初摘。三代而还,实为我愿。”其中所说的“棱桂俱无”,是高古美的微观形式之一,认为卫瓘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都具有古雅风格,而这主要是历史的时间之流摩挲所致。然而张怀瓘书断》评钟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王羲之则:“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笔增华,而古雅不逮。”注74在《书断》中更指出:“若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若真行妍美,粉黛无施,则逸少第一。”可知在张怀的美学体系中,王羲之属于“今妍”,而只有钟繇堪称“古雅”,肯定王书变古为“媚”─“妍”了。王羲之的书法,开创一代新风,虽“古雅不逮”,但其闲雅还是有定论的,如李瑞清在王羲之〈别疏帖〉后作跋云:“此帖妍润闲雅,右军极轨也。”,古高与闲雅,各有佳处,未可轩。

诗品,或称“二十四诗品”。司空图晚唐一位著名诗人和很有成就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其以诗歌意境为中心,总结了诗歌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经验,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的诗歌美学范畴。其代表作《诗品》(或称《二十四书品》),以四言诗的形式,形成了二十四种风格特征,其比喻的手法达到了极至。

《\u003c道藏\u003e太平部二》:“三洞珠囊一○卷 共68页。原题‘唐朝陆海羽客王悬河修’。南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作三十卷。今《道藏》本仅存十卷,收入《太平部》。此书系唐代重要道教类书,摘录各种道书,分品编集。今本共有三十品,其中救导品、贫俭品、韬光品、敕追召道士品等,述古来神仙道士生平事迹。投山水龙简品、服食品、绝粒品、神仙丹药名品、丹灶香炉品、坐忘精思品、时节品、叩齿咽液品等,述道教炼丹服食及养生成仙方术。长斋品、斋会品、舍失戒品、清戒品、立功禁忌品、受持猪八戒斋品等,言斋戒之法。二十四治品、二十四气品、二十四地狱品、二十四职品、二十四应品、二十四真图品等,言天师道立治设职及所奉天地鬼神。法门名数品、相好品,言神仙真灵之位业品级及其相貌。诸天年号日月品、分化国土品、劫数品等,言天地运转劫数。老子为帝师品、老子化西胡品,言老子降世为帝王之师,化胡成佛故事。全书引述道书多达二百余种,其中有不少亡佚古籍,如《道学传》、《通门论》、《老子化胡经》等。是为研究六朝隋唐道教之重要史料。”。

庾肩吾的《书品》,标志着书法品评审美视觉定位的真正形成。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美学始于魏晋的人物品藻。呈现形式和内在的审美视角的定位上,其外在呈现方式主要以南北朝时期庾肩吾的《书品》为代表的著名的书法论著中——以“品”来体现书法审美的结构性成果为标志。“品”从动态方面讲,是品味(即欣赏),从动态的结果来说是定论,即包含着风格性定论和等级性定论两个方面。

六朝美学中,有三个最重要艺术门类——关于“品”的著作:即钟嵘的《诗品》、谢赫的《画品》和庾肩吾的《书品》。钟嵘《诗品》“文已尽而意有余”谢赫《画品》“气韵生动”庾肩吾的《书品》体现了六朝重“趣味”。《书品》自汉至梁书家120余人,全部以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上、中、下三等。“九品”品书制,其确立的品评标准和品评体系,标志着书学学科艺术批评分支的基本成型。王僧虔的《书论》、袁昂的《古今书评》、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等论著,对钟繇王羲之张芝蔡邕进行了感受性和描述式的品评。《书品》道:“余自少迄长,留心兹艺,敏手谢于临池,锐意同于削板。而蕺山之善,竟未增钱;凌云之台,无因诫子。求诸故迹,或有浅深。辄删善草隶者一百二十八人,伯英以称圣居首,法高以追骏处末。推能相越,小例而九,引类相附,大等而三,复为略论,总名《书品》。”庾肩吾《书品》确立了“天然”与“工夫”为书法品评的客观标准。

真正的经典书法艺术是高深莫测的,如:孙过庭《书谱》、李嗣真《后书品》、张怀瓘书断》。《书谱》全文洋洋洒洒3700余字,“书之为妙,近取诸身。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功定礼乐,妙拟神仙。”“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五乖”“五合”高度地概括了书法艺术创作与创作心理、创作环境的关系——孙过庭是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第一人。庾肩吾《书品》,吸收借鉴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大文化圈的思想艺术精神,也参照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品级格式和人格品藻。孙过庭《书谱》比庾肩吾《书品》成书要晚200余年,吸收的书法艺术思想精华更丰富广泛。

《新二十四书品》——当代金学智先生在前人研究书法风格的基础上,在他的《中国书法美学》著作中提出了“新二十四书品”(新的二十四种书法风格),并附以明确释义,颇有建树。现简释如下:工巧:错采镂金,意趣盎然;天真:不拘成法,独表性灵;丰肥:丰肌附骨,润厚巨丽;方正:满整端直,安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