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尾手榴弹

马尾手榴弹

马尾手榴弹(别名:麻尾手榴弹),是由中国红军各根据地自行组织生产,但都采用铸造弹壳手榴弹。弹壳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铸有纵横沟槽,有的制造精细的还铸有镰刀斧头图案及标语口号。弹壳较大的一端装有撞针、撞针簧、碰火等组成的碰发机构,另一端一般铸有或焊有圆环,拴有一条长近一米的麻、棕或皮条制成的绳辫。

明治四十年(1907年)三月,在日本出现了形似马尾手榴弹的手榴弹。1926年,中国的上海市、南京、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工厂都有生产了这种手榴弹。1931年9月赣州市、闽西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后队伍发展壮大,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兴国县官田村组建兵工厂承担修械和弹药生产任务,初期设备简陋。该厂自己研制出带长麻绳(马尾)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借助离心力能飞得更远且弹头先落地,爆炸几率大大提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获取日军袭击黄崖洞情报后左权副参谋长率特务团进驻保卫兵工厂,针对木柄手榴弹引信问题安排生产“滚雷”和马尾手榴弹,虽马尾手榴弹得到认可但因工艺难、成本高制造数量少;后来木柄手榴弹经改良空炸杀伤力大增成为山地作战利器,马尾手榴弹因落地碰炸杀伤力不足而逐渐被淘汰。

虽然马尾手榴弹难以与敌人先进的武器装备匹敌,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武器”,已经给前线战士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战斗力,帮助红军有效打击了敌人。

命名

该手榴弹因弹体后拖着的麻绳状绳索,故被命名为马尾手榴弹。

历史沿革

日本在明治四十年(1907年)三月,出现了形似带尾巴的手榴弹,其引爆方式是碰撞,投掷时也是类似投石索的方式出手。但是最初的730g的重量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显得重了点。于是日本人在大正9年开始对其进行改良,减少了230g,同时在弹体预压沟槽和改进装药,大大降低了投掷难度并提高了杀伤面积。

中国马尾手榴弹最早的生产记录可追溯到1926年。当时,上海市、南京、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工厂都有生产这种手榴弹。其中,南京的金陵炸弹厂(后来改名为第四集团军军械处炸弹部)的生产时间最为长久。

金陵炸弹厂最初在德国人薛培以及中国人赖瑞麟的主导下开展生产工作。1926年时,该厂开始仿制麻(马)尾“新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也被叫做“白铁冲锋手榴弹”或者“生铁撞针手榴弹”。在广州瘦狗岭进行表演时,这种手榴弹获得了北伐军将领的好评,基于此,金陵炸弹厂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1931年9月,在赣州市、闽西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中国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大批枪支弹药。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以原有负责修理枪支的修械所和修械处为基础,组建规模较大的官田中央军委兵工厂,担负修械和弹药生产任务。官田兵工厂刚成立时,整个兵工厂只有4座打铁炉、300多把老虎钳和锉刀。人民兵工自己研制出了一种带着长长麻绳的手榴弹。在战士们投弹时,握住“马尾”旋转几圈再甩出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手榴弹就能飞得更远。同时,“马尾”起到平衡作用,能保证弹头先落地,大大提高了爆炸几率。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时,共携带手榴弹7.6万余颗,其中大部分为马尾手榴弹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获取日军欲袭击黄崖洞的情报后,左权副参谋长亲率总部特务团进驻黄崖洞保卫兵工厂。然而,部队察觉到兵工厂所生产的木柄手榴弹存在拉发引信延时不稳定的状况,部分手榴弹甚至在尚未投出时就提早爆炸。左权副参谋长做出两项安排:一是要求兵工厂生产特制的“滚雷”;二是指示石成玉、教逢春等手榴弹方面的行家制造马尾手榴弹。但当时军工部的技术人员却从未见过马尾手榴弹这种武器。马尾手榴弹制成之后,得到了八路军军工部和总部首长的认可。但由于马尾手榴弹白铁弹体灌铜这一工艺的难度颇高,并且成本相较于普通木柄手榴弹来说要高出许多,所以前后总共制造出的马尾手榴弹数量不到1000枚。之后,通过对木柄手榴弹进行改良,使其在空炸时能够对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范围内的敌人造成巨大杀伤,在山地作战中成为一件得力武器。相比之下,马尾手榴弹落地碰炸时杀伤力不足,于是逐渐从八路军的装备序列中被淘汰。

结构

中国工农红军生产的马尾手榴弹没有统一的型号,由各根据地自行组织生产,但都采用铸造弹壳。弹壳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铸有纵横沟槽,有的制造精细的还铸有镰刀斧头图案及标语口号。弹壳较大的一端装有撞针、撞针簧、碰火等组成的碰发机构,另一端一般铸有或焊有圆环,拴有一条长近一米的麻、棕或皮条制成的绳辫。使用时用手握住绳辫末端,抡圆后甩出,近距离时直接手握弹体投出,弹体在空中飞行时绳辫拖在后面,确保弹体前端着地发火。

优缺点

特点

马尾手榴弹弹身很粗糙,在没有机器设备的条件下,是用双手制作而成。那根“马尾辫”,则是取材于当地常用的麻绳。一个圆的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的麻绳,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流星锤。这种设计使得手榴弹在投掷时可以飞得更远,并且保证弹头先落地,提高爆炸的几率。

缺点

马尾手榴弹携带不便,引信容易受潮并发生意外;使用也比较麻烦,需要一定的技巧抛出;发火方式并不稳定,落在水中及软地上不能起爆。

价值意义

虽然马尾手榴弹难以与敌人先进的武器装备匹敌,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武器”,已经给前线战士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战斗力,帮助红军有效打击了敌人。

相关文物

广西灌阳县地区发掘出土的马尾手榴弹高8.5厘米,最大直径5.5厘米;其弹壳上有五角星标志。在湘江战役红34师就大量使用这种手榴弹。1996年8月29日由开国中将韩伟之子韩京京捐赠给军博收藏。

参考资料

它,曾为我军炸开胜利之路——我军在战争时期使用的手榴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2024-12-31

马尾手榴弹太有才!虽然问题有点多.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4-12-31

叶青看财经:从投石器到马尾手榴弹.今日湖北网.2024-12-31

来军博看红军缴获的地方特色武器.微信公众平台.2024-12-31

红色临泽第一集--马尾手榴弹.微信公众平台.2024-12-31

手握利器 战无不胜.中工网.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