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汉初年,木杆秤应运而生,成为后人创造秤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法制计量的文明古国,无论从古代计量精度上看,还是从计量单位和计量管理体制上看,都是举世无双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我国的衡器发展日臻成熟,计量单位由“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
老秤分:大秤、秤杆、司马秤。
秤杆简介
中国的老秤,十六两为一斤,在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颗星来表示,具体为北斗七星,南斗星君,除这十三颗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颗星。如果商人给顾客称量货物少给一两,则缺“福”;少给二两,则表示既缺“福”还缺“禄”;少给三两,则“福”“禄”“寿”俱缺。
《宰相刘罗锅》主题曲里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那么何谓“定盘星”?在杆秤提绳和福星之间有颗大星,当秤砣挂在这一位置,秤盘又无任何东西时,提起提绳,则两边重量相等,秤杆平衡。这颗大星则叫“定盘星”。“定盘星”则被赋予了公平、公正、公开之意。
老秤分:大秤、秤杆、司马秤。
历史渊源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到了唐朝,秤上又多了钱、分、厘等单位。七钱为一两,七分为一钱。秤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规矩,延续了一千多年。
钉秤这个行业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就已经出现,据记载,西塘镇的钉秤摊在晚清时候已有几处,当时钉秤的选材粗糙,手工秤的制作流程简单,称重的精确度比较低。民国时期改成了16两进制,解放后又改成了10两进制。特别是在60年代后,西塘手工秤店以郁诚的手艺和行商风格深得当地人称许。钉秤在80年代以后就和国际接轨,以千克为标准。木秤制作工艺精度要求高,不少技艺代表了人们对于古代度衡量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秤开始普及,但手工秤由于携带方便,依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手工秤适合于一些流动的商贩,现在购买手工秤的主要是一些农村的小商贩。随着西塘镇旅游的发展,游客购秤有所增加。许多人在乔迁和结婚时也会购置手工秤,以讨一好口彩。
制作工具
工具:刨子(将冲好的小料刨圆);磨石、砂纸(将秤杆的毛坯磨平砂光);刀(用刀将铜、铝或银丝割嵌到每个钻眼里);手工钻(在标好的刻度上钻眼);砝码(标刻度)。
材料:普通铜皮、木头(主要是坤甸铁樟木)、秤钮、绳子。
古老大秤
大秤上银色金属镶嵌的秤花排列精确,十分精美。从秤两端的秤花刻度看,该秤起称点为50公斤,最大称重量为250公斤。秤上方还镶嵌有“陈泰昶”3个字。杨先生说,他找行家看过,镶嵌的秤花和这3个字都是银质的。
秤头、秤尾处原都包有铜皮,秤头的铜皮略有破损,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变成黑色,而秤尾处已完全脱落。秤钩和秤砣已锈迹斑斑,那只沉甸甸的秤砣上还铸着“秤量”“伍百斤”的字样。
记者随后对老秤进行了“体检”:秤杆长2.21米,杆身最粗处直径5.5厘米,杆身总重11.5公斤,秤砣重8.75公斤。
制作这样一杆大秤,需要用整株3米高树冠、树龄500年以上的红木。杨先生收藏的这杆秤制作精美,秤杆部分的构件也很完好,且秤砣也在,是件完整的收藏品,它的收藏价值也相对较高。
秤杆渊源
杆秤也叫手提秤,作为民间日用衡器已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磅秤的出现,让杆秤退出了生产领域;后来电子秤的出现又让杆秤在生活领域渐渐销声匿迹。长沙百年老街太平街有家老秤店,老板就是被大家称为“长沙城最后一个制秤人”的文志飞。60岁的文志飞,13岁跟着父亲学习制秤手艺,16岁就自立门户挑着担子叫卖乡间。23岁时,文志飞来长沙市谋生,并很快以精湛的手艺在太平街立足。四十多年时间里,他制作了13万多杆秤,成为长沙城颇有名气的手艺人。
只见老人鼻梁上架着眼镜,正在埋头给一杆杆秤镶铜星。老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和一段细铜丝,先将铜丝插入秤星孔,然后用刀将铜丝割断,在秤杆上敲打两三下,不多一会,一颗颗闪着暗光的铜星就镶在了秤杆上。老人告诉记者,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杂,有100多道工序。由于材料大多已可机制,所以工序比以前大为简化,但一般仍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杆完美的秤。
岳阳秤匠
湖南省岳阳楼区新胜社区得胜街,该社区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何爹,62年制秤如一日。他老家是临湘市长塘镇,祖上三代均是当地闻名秤匠,自己15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在罗新市街上学制秤,至今从事制杆行业长达62年之久。何爹20来岁跟父学艺出师后,多半时间挑着担子在外闯荡。“当初制秤价格不高,盘秤每把0.5元,小杆秤每把1元,大杆秤每把1.5元不等。”他上世纪70年代为湖南陵煤矿所制作的一把杆秤能称700市斤,算是自己生平所制的最大一杆秤。上世纪80年代至今,何爹先后在岳阳城区马壕、内衣厂、德胜街等地开秤铺20多年,先后为人制订各类杆秤、盘秤多达4万把左右。“制秤的工序很多,不能马虎半点,否则秤就不标准呢!”谈起制秤,何爹滔滔不绝,他说制秤不容易,虽说卖价不高,利润微薄,但程序多,必须细致认真。当问及他这把年纪,而且子孙成群,为何还要坚持制秤时,何爹说:“秤匠一般搞到60岁左右就不做了。但我认为既然学了制秤技术,就应不图得失,方便用户。尽量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也能为子女减轻负担。”
新老之分
一九五九年,中原地区改十六制进为十进制
使用的木杆秤有两种,一种是十六两一斤的叫做老秤,一种是十两一斤的叫做新秤。老秤的一两是三十一克多一点,人们就习惯的称作小两,新秤的一两是五十克,人们则称作大两。国家和集体部门使用的都是新秤,民间和集市交易则是两种秤并用。那时候人们之间的很多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例如:用豆子换豆腐,用芝麻换小磨香油,用旧鞋烂棉花套子换针线,用地瓜干换酒等等。每当有商贩来到村里,人们问价钱一般不是问多少钱一斤,大多是问怎么换。比如村里来了卖豆腐的(其实说是换豆腐的更贴切),想买豆腐的人便问:这豆腐怎么换呀?对方便回答一斤豆子换几斤几两豆腐。一涉及到两,人们便会再问一句:是大两还是小两?如果是用现钱交易,这十六两秤的算账就是一大问题,因为是十六进制,把一斤的价钱换算成一两的价钱是很麻烦的。那时候村里识字的并不多,会笔算或者珠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更谈不上现代化的计算器了,大多只能靠口算和心算,往往一笔不大的交易,光算账就占去很多时间。所以有很多卖东西的不是论斤卖,像卖青萝卜论把儿,卖蒜论辫,卖白菜论棵,卖西瓜论个儿等等,就是为了减少算账的麻烦。
司马厘等
很小的秤,即司马秤,粤语俗称厘等,就是我国历史上专门用来称量黄金和名贵药材的小秤,它通常用象牙或坚硬的名贵木料作秤杆,用最稳定的金属铜或玉料作秤砣,而且都镶嵌在精致的盒子里面。客家有句谚语:“司马秤,司马砣,好老公,好老婆。”从中可见司马秤在百姓心目中是十分珍贵的器物。
贵重金银,长白山的千年人参,鹿茸花胶,价值连城,这些货品在商贾交易时重量可不能有丝毫偏差。200年前,没有高科技的电子秤,但十三行的粤商就已拥有精密的司马秤去称量。
“司马秤是西关商业文化的一个象征。”从清代到民国初年广州市大商巨贾们使用过的司马秤。他说,司马秤讲求的不仅是精确,也要求其与称量的货物必须“门当户对”。“称鹿茸、人参、虫草这些最好的药材,司马秤自然也要用最好的,这才有大户的气派。”
司马秤中,明清时代的居多,托盘、秤盒等大都经过精雕细琢,许多司马秤用象牙或珍贵木材乌梅等制成,其中最细小的秤,直径仅0.3厘米,长度也只有10厘米,司马秤的1斤约为1.2市斤。“清代粤商的司马秤,制作用料是全国最顶尖的。”司马秤的制作用料主要体现在秤杆上,按照价值依次可分为象牙秤、象骨秤、红木秤和竹秤等品种,其中前两种价格很高,甚至贵过其称量的金银珠宝和药材,一般的商家用不起,多为乾隆、嘉庆年间十三行的大型商行、药铺拥有,一般商人使用最普遍的还是红木秤和竹秤。
泊来手秤
外国的老秤是什么样子?称为弹簧秤
这是外国人使用的老秤。也是当年工业进步的象征。
参考资料
司马称资料来源.央视国际.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