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浅注补正
《伤寒论浅注补正》,《伤寒论》注本,7卷。清代唐容川(容川)撰,刊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本书系唐氏补正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者。卷一为太阳病,卷二为阳明病,卷三为少阳病,卷四至卷六为三阴病,卷七为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辨痉湿等。唐氏论述颇多发挥,如用三焦之生理病理解释外感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等。间采西医知识注释,然而穿凿之处在所不免。后附《长沙方歌括》及“灵素集注节要”。
成书背景
唐氏认为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虽较精当,然犹有阙误,故以《浅注》为基础加以补正,并冠“正曰”“补曰”字样,撰成本书。其论以“标本中气说”为主要依据,对原篇进行注释。
流传版本
现存版本十余种,主要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善成堂刻本、193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等,并见于《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西医学全书十二种》。
作者简介
唐容川,字容川,四川彭县人。生于清代同治元年,卒于民国七年(1862~1918),享年仅56岁。先生自幼聪敏好学,为诸生时即已名闻三蜀,门弟子常数十人。光绪己丑年(1889)举进士。唐氏学识广博,早岁因体弱多病,即习方书,中年专攻医学,至老寝馈不辍。著有《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等。
唐氏一生,治学严谨,主张博采众长,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因此他对于前人的成就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如认为“李杲治病,以气为主,故专主脾胃,然用药偏于刚燥;朱震亨治病,以血为主,故用药偏于寒凉”。他还针对当时一些医家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现象,提出了尖锐批评,如说:“医者辨证不可不详,而用药不可执一。近日从丹溪者,专用苦寒;从修园者,专用温药,皆是一弊”。他告诫人们,要善于读书。对于书中的内容,要全面领会,正确取舍。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唐氏之善于博采众长,还表现在其对西方医学的认识。主张研究医学,不论古今中外,凡有所长,都应取之,凡有所短,都当弃之。当时西方医学日盛,影响很大,唐氏力图以西医知识解释中医的基本理论,从而实现“中西汇通”的愿望。他尝说:“同是人也,同是心也,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盖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因集《灵》、《素》诸经,兼中西之义解之,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这就反映他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治学精神。
唐氏在《内》、《难》及张仲景之书的启示下,对血证论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曾遍阅方书,亲身历验,不仅在理论上对血证的病因、病理、诊断、治法作出系统的阐发,而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为丰富中医血证论治,作出了很大贡献。
内容简介
一、谈气化,不崇尚虚说
自张志聪倡用运气之说阐释《伤寒论》后,张令韶、陈修园、黄元御等继而和之,遂成《伤寒论》气化学派。因他们所论之气化无形可见,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又变化多端,每使人有虚幻玄奥之感。唐氏论《伤寒》亦重气化,但他谈气化而不崇尚虚说,务求言有所据,在气化派中可谓别具一格。
如,诸气化派注家对标本中气的认识是:天有风寒湿热火燥六气为本,人有三阴三阳六经之气以应之为标,天人相应,遂成本标中气之变化。唐氏则认为:人体以脏腑之气为本,经脉之气为标,相络属的脏腑之气为中气。例如“少阳病之上,火气治之”,乃指少阳三焦、胆腑司人身之火气,火即是三焦、胆之本气,这就是“所谓本也”;“中见厥阴”乃指厥阴肝与心包之风气为少阳之中气,这就是“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则指少阳经脉之气为火气之标。余经仿此。这样,就把标本中气概念与脏腑形质联系起来了。
又如,《黄帝内经》称少阳、少阴为“枢”。诸注家但空泛言其枢转人体气机,至于枢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如何枢转?则未有确论。唐氏根据他对三焦形质的认识(内为网膜,外为理,居半表半里之间,界内阴外阳之际)解答了这个问题:所谓“少阳病为枢”者,一指营卫之气循腠理而外达皮毛,是“腠理如户枢当内外之界”,故病则生往来寒热之证;一指气血循膈膜而上下周行于胸腹之中,是“胸膈亦如户枢当出入之界”,故病则生结胸痞满之证。故少阳“实有枢之境地可指。”但少阴为枢乃是“取喻少阴阴阳相生、循环如枢”的生理,而并无枢之实迹”。因为少阴心属君火而肾为相火,其本气为热,乃阴中有阳之脏;又心主生血而肾主藏精,精血之生化皆有赖于心肾阳气的蒸化,此即“少阴水火阴阳循环相生之象”。若不明此理而徒执一“枢”字论少阴,则“说虽精而不能实事求是”,究不可取也。
二、重形质,须形理一贯
唐氏既重形质又不忽略气化之理。他认为形以附气、气为形用,故二者必须并重,方能形理合于一贯。《补正》论三焦即充分体现了这一学术主张。
唐氏认为:三焦不仅是有形质的,且其形质之大、分布之广“上中下无所不周”,包括了王清任所言之气府和当时西医所称之连网。三焦这种形质,是实现其三大生理功能(司决渎而开水道;通内外而主腠理;络脏腑以行气血)的物质基础:三焦根起于肾系命门,其发出的连网上系胃而下络肠,前连膀胱、后通肾。水饮入胃,即散出走连网中而下入膀胱,赖下焦阳气以蒸腾之,上为津,下为溲。此即“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的生理。又三焦之膜,外为腠理,包裹肌肉,中有血丝管,以行营卫而荣皮毛。此即“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的生理。尤其重要的是,三焦之膜在内者,上为膈膜,中为膏肓,下系命门,联系着五脏六腑、血室气海,以生化运行精、津、气、血。总之,三焦之为物“上中下无所不周”,三焦之功用“为脏腑周身内外之关键”。
唐氏还认为,三焦这种形质,又是少阳病机的根据:邪在三焦之腠理,则生往来寒热;邪在三焦之膈膜,则生胸胁苦满;胆火游行三焦,被邪所郁而不达,故嘿嘿不欲饮食而心烦;三焦之气不能化水下行,故喜呕。病机总属少阳三焦膜中之水火郁而为病,故统以小柴胡(原变种)散火降水为治。
不难看出,唐氏之重形迹,反映他受西洋医学之影响,但他重形迹的目的乃在于“以西医之形迹印证中医之气化”,即追求形质与生理、病理、治疗一以贯之的医学理论。这种思想与《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是一脉相承的。
三、抒独见,发前所未发
以西说证中说是汇通派的学术共同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往往能大胆疑古,打破旧说而独树一帜。《补正》亦具有这种特点。
如“血之与汗,异名同类”,历来医家皆如是说。唐氏独指出:二者不仅质地不同,且其来源、所属亦异。“汗色白、血色赤,汗质轻清、血质重浊”,“汗者,卫气复化之水也,属气分;血者,营分之阴汁,营生于心,出包络、属于肝”不可混言同类。但伤寒表证何以得汗得都可解邪?他解释说:“从汗解者,是使营分之邪借卫气外泄而为汗;从衄解者,是邪留营分,血为邪扰,血有余而循经外溢,则邪随血泄”。二者“一是从营分解,一是从卫分解”,机理有别。至于衄家亡血家不可发汗,是因为此类患者原已亡其阴血,唯赖阳气保养之,若再误汗亡其阳,则后果堪虞,故忌妄汗。
又如,伤寒“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三纲鼎立”说,倡和者甚众。唐氏则认为:第一,从生理、病理、方治分析,当是“寒伤卫,风伤营”。盖寒为太阳本气,太阳又主敷布卫气,虚则易感寒邪;寒性收引,卫气被束故皮毛闭塞而无汗症,治用麻黄汤,正所以开卫气。反之,风为厥阴本气,厥阴主营血,虚则易招外风,风性疏泄,营气被伤则卫气失守而漏出为汗;治用桂枝汤,正所以和营血。第二、《伤寒论》自有三大纲,即伤寒、中风、温病。后世谓张仲景只论伤寒、不论温热,不知仲景立麻黄汤治寒、桂枝汤治风、麻杏石甘汤治温,正是三证入手之专方;至于此后变证,则不分来路、只论见证而凭证用药。
这类观点,不落前人臼,可谓独有心得。
四、论文法,堪析疑纠谬
《补正》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注意,就是注重“从文法间搜讨”仲景本意以析疑纠谬。
如本论“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陈修园注为“两经邪热并盛,逼胃津下趋为利。虽然下利,而邪犹在表,故以葛根汤主之。”唐氏则认为:此非邪热内逼之利,乃寒邪内侵之利。何以言之?从病机言,寒为阴邪,若其内侵阳明,陷于大肠则自下利,逆于胃中则呕,其机理正与理中汤证之呕利近似。但理中证之寒因于里虚,故以温里为急,本条寒自外来,故仍以发表为主。从方治言,本条为太阳伤寒内合阳明之证,次条葛根芩连汤才是太阳风热内合阳明之证。张仲景将二方对待并举,正是辨证互揭之意,学者需究心焉。
此类例子,《补正》中所在多有,如对“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之释,对阳明吴茱萸汤证之解皆是。这种互文、互相发明的勘读方法,足以启人。
影响评价
本书虽不是唐容川的代表作,但从反映唐氏学术思想全貌来说,仍是一部不可忽视的著作。它不仅表现了唐氏中西汇通的学术观点,而且反映出他研究《伤寒论》的造诣。由于历史局限,唐氏中西汇通的学术主张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补正》中牵强之说亦复不少。不过,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别开一径而说理亦自成一统,且时有新意,这种刻意求新、大胆进取的精神却是很可贵的,实开近代恽铁樵、陆渊雷等中西汇通研究《伤寒论》之先河。
参考资料
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