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
互文是在一个句子中某些词语依据上下文的条件互补说明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源出于经传,汉魏以后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之中。
互文的特点在于结构上表现为“互省”,语义上表现为“互补”。互文有句内互文、句外互文、多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重章互文等分类。运用互文可以言简意,使语言简洁明快,使语意含蓄凝练,耐人寻味,在结构上具有整体均衡、对称的美感。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常见的成语、散文、小说中也含有互文现象。“互文”修辞手法与“互文性”解读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作品具有“互文见义”的特性。
具体含义
“互文”又称“互言”“互辞”“参互”“互说”“互备”“互文见义”等。互文,古人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就是“互相”,“文”就是“文字”和“文义"。“互文”就是相关文字可以互相省略也可以互相交换,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用来表达完整的意思,即“半隐半现、上下文互相补充",例如文句“甲A乙B”中的相关文字可以互换为“甲B乙A”,完整的句子意思是“甲AB乙AB”,即“甲乙皆 AB”。
例如《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句话直译则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弱失败的原因。”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前汉后汉均维系了两百年左右,前汉、后汉都有“兴隆”之时,也都有倾颓的时候,所以这句话这样直译理解是不妥当的。这句中“先汉和“后汉”是互文关系,正确的意思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先汉、后汉都能兴隆;如果亲近小人,疏远贤臣,先汉和后汉都必然倾颓。在这两个形式相同的语句中,上句说“先汉就包括了下句的“后汉”,下句说“后汉”则兼容了上句的“先汉”,“先汉”“后汉”在意义内容上彼此兼容相互补足。
来源
互文修辞手法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关于“互文”古人虽没有专门的论述和统一的解释,但在汉儒解经时,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汉魏以后则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体中。“互文”的诸多提法,也能散见于一些古籍的注疏中。
在《左传·郑伯克段于》中就有运用到互文修辞,“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明俱出入,互相见。”“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互文见义,即庄公和其母姜氏在进出隧道时赋诗言情。
“互文”这个名称的使用最早见于我国东汉郑玄的《礼记注疏》。郑玄在其《毛诗传笺》和《三礼注》中,也分别以“互言”“互辞”“文互相备”提到互文修辞。
《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郑注:“‘约’与‘先’互言,君子“约’则小人“多’矣,小人‘先’则君子‘后矣’。”其全部意义为:君子约言,小人多言;小人先言,君子后言。也就是说,君子话说得少, 小人就说得多; 君子说话在前,小人话就说得少。
《礼记·中庸》“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宗存焉。”孔颖达疏:“论语云`宋不足征也,此云杞不足征’,即宋亦不足征。此云有宋存焉’,则杞已存焉,互文见义。”郑玄、孔颖达等人都已揭示了互文的奥义。
最早为“互文”下定义的是唐朝的贾公彦,贾公彦在《仪礼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曰‘互文’。”他在《仪礼·乡射礼疏》中也提到:“凡言‘互文’者,各举一事,一事自周,是‘互文’。”以上这是有关“互文”较早的理论总结。
清人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称这种互文的语言现象为“参互见义”。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参互》中称之为“互备”——“互言之以相备”。也就是说上文里省了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所以叫做“互文”或“互文见义”。
特点分析
互文的根本特征是:分言省文,合文见义。也就是在密切联系的上下文之间,以省略文字的形式而收到完整的表达效果,以精炼的文字反映全面完整的内容。总而言之,“文省而意存”,结构上表现为“互省”,语义上表现为“互补”。
结构对称性
从结构形式上看,“互文”是由前面结构中的某个词语的意义推及于后面的结构;后面结构中相应的词语兼顾到前面的结构,交叉互补。例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各举一边而省文,即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另一个,“迢迢”是说远,这个词不仅仅是表达牵牛星远,也推及到后面的结构:“河汉女”也就是牵牛星也遥远。后一句对应的“皎皎”是在写亮,也是兼顾到了前面的“牛郎星”,也就是说:牵牛星和织女一,既遥远又明亮。
意义互补性
从词句意义上看,“互文”的前后意义,互相隐含互相渗透,互相包蕴,互相补足。互文在句意上总是上句隐含着下句,下句隐含着上句,它们在意义上是一个整体,也就是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语言现象。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两句参互成文,“中国军人”“八国联军”与“伟绩”“武功”交错配置在前后两句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前后意义互相包含和补足,讲述段祺瑞军阀、八国联军相互勾结,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血腥罪行。
分类类别
句内互文(当句互文)
蒋华在《汉语实用辞格》中将互文分为句内互文和句外互文两类。句内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例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句内互文的用法,“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相当于“秦时的明月”+“汉时的明月”照亮“秦时的边关”+“汉时的边关”,不能翻译理解成“秦时的明月照亮汉时的边关”。这又叫做“当句互文”,这种形式的互文,彼此省略而又相互补充,渗透的语词只涉及一个单句,也叫“单句互文”,这种互文是在一个句内完成,在诗词中出现较多。
句外互文(双句互文)
句外互文是指上下句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上句的“明月”“惊”和下句的“清风”“鸣”互文,可以理解为夜半的“明月+清风”“惊”“鹊+蝉",并使之“鸣”,这句话的意思是:(半夜里) 明月升起,树上受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又叫做“双句互文”,相邻的两个句子中产生的互文,这种形式的互文、互省互补的语词涉及彼此相连的两个句子,在互文中较为常见。也有的语言学家把这种双句互文称作是“对句互文”,例如王希杰,他在《汉语修辞学》中提到对句互文指的是表现为对偶句式的互文,上下句互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举例说明,“将军角弓不能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中,“将军”和“都护”互文,两相映衬,将军和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中国当代的修辞学家、语言学家郑远汉在他主编的《艺术语言辞典》里,也提到“上下句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叫对句互文”。
多句互文
多句互文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间的互文现象。例如杜牧《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这里的前三个分句组成的互文,三个句子之间相互交换了语义:(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经营+精英),意思是六国的收藏、经营、精英都被剽掠。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这是隔句互文,“胜友”与“高朋”、“如云”与“满座”互省,理解时要互补,意思应为: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才华出众的友人和高贵的朋友云集,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才华出众的友人和高贵的朋友都满座了。
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指在上下相对的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中,上文举出一个方面而省去下文所说的一个方面,下文举出一个方面而省去上文所说的一个方面,前后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这句的意思不是说只在东市买骏马,只在西市买鞍鞯等等,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在各市只买一种马匹及配具。这里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是排句中的互文,用东、南、西、北市来指整个街市,意思是说木兰跑遍了东、南、西、北各市,四处购置骏马、鞍鞯、辔头、长鞭,以此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的忙碌气氛,突出了木兰整装待发的英雄气概。
重章互文
重章互文是指各章节对应位置的词语互文见义,例如《诗经·伐檀》:
这三章,对应位置的词语互文, “伐檀”“伐辐”和“伐轮”互文,伐檀是为了做车辐,车轮;“干”“侧”“漘”互文, “ 涟猗” “ 直猗”“ 沦猗” 互文,“廛”“亿”“囷” 互文,“貆”“特”“鹑” 互文,“餐”“食”“飧”互文。这些对应的词合在一起组合成完整的意思,阅读时把几章内容相互参照,相互补充。
主要作用
古诗文中运用互文,可以收到精炼、新奇、渲染气氛等方面的表达效果。例如《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将军”和“壮士”互文,行文精炼同时它又表现出了丰富的意思:将军和壮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这一句话运用互文修辞,高度概括了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突出了花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
互文可使上下诗句或上下文联系密切,句式相对整齐,注重结构的对称性 ,字数相仿,使句子显得紧凑生动,形式均衡 。所以在诗歌中运用尤为常见 。例如《孔雀东南飞》“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个聪明能干、双手拿着刀尺绫罗进行剪裁的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句子也显得紧凑均衡。
常见应用
散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散文、小说、成语、阅读分析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古代散文《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有两处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意应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欢喜、悲伤。”后一句则为:“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都忠心耿耿、忧民忧君。”
小说
小说《红楼梦》第十二回:
文中“左等不见人影,右听也没声响”应作互文理解:“左等右等不见人影和声响。”
互文成语
在成语中使用了互文修辞手法的成语,叫做互文成语。互文成语在形式上结构对称,在内容上语义互补,例如“神出鬼没”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神一样出现,像鬼那样隐没”,它完整的意思应该是: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比喻行动迅速,变化多端,不可捉摸。前一语步隐含着后一语步的“没”字,后一语步隐含着前一语步的“出”字,两个语步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而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内容。
辞格比较
互文与变文同义
变文同义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单调,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内容的修辞方式。互文和变文的主要区别在于,互文的上下文,意思是相加的,变文的上下文意思是相等的。例如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洛神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变文同义的例子。这里的“配”“比”“媲”“譬”“托”“为”这些都是“比”的意思,是同等意思的词。
关于互文与变文同义的关系,有着不同的争议。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差异。郑玄主张互文与变文界定分明,前者需互补见义,后者是避免重复而变文。他使用“通异语”“文相变”等说法来表示变文,与互文区别开,在他看来,“通异语”“文相通”是属于遣词造句变化参差以求其通的手法。而王逸、汪、朱季海、马茂元、袁梅等人所说的互文则包括了变文同义。
互文与错综
错综是参差交错地运用词句以生动活泼地表达意思的修辞方式,也叫“相错成文”“错综其语”“搓对”等。互换词语位置的错综,形式上和互文很相似,但实际意义关系不一样。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错综仅互换词语位置但词义没有扩大,而互文的词义是包含着对方,是扩大的。例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这里也读作“泉冽而酒香”,这里的仅互换词语位置,不是互文,而是作者运用错综以产生新奇效果。
相关延伸
“互文”是中国古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具有特殊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西方文论里的“互文性”是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一词是“intertextuality”的汉译形式。互文性 (Intertexuality),就是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性质。
“互文性”理论和“互文辞格”产生的年代和学科领域各不相同,但都强调对话语的理解不能限定在当前范围之内,而是跨越话语边界,关注当前话语和其他话语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建构的关系。
现代语言学和西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中这种“互文性”解读观点,是指“作品的相互作用性”,即指作者与读者的想象,观点和审美情趣等都会受到他们读过的作品的影响,对任何一个作品的创作与解释都离不开其他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着边界与沟通。例如分析解读一个文学形象或历史事件,巧妙采用多方材料进行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可以对其有更透彻的理解。例如,苏洵、苏轼、苏辙每个人均写了一篇《六国论》,运用“互文见义”来看这三人各自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得出六国灭亡的相对完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