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漪湖
南漪湖,又名南湖、大南湖、漪湖、南湖、南绮湖,位于中国宣城市宣州区和郎溪县交界处。系新构造断陷洼地经泥沙长期封淤积水而成的滞积湖,是水阳江中游最大的调蓄洪区,是皖南第一大淡水湖,素有“小洱海”之称。具有蓄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
南漪湖属水阳江水系,湖区跨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东至磨盘山,西至晒基湾,南抵叶家山一东阳村一许家嘴一线,北达鱼棚一南姥嘴一唐村一黄龙嘴一线。流域面积为3839.7平方千米(不计水阳江分流面积)。该湖泊湖面形状近似桑叶,且北岸自北向南有一半岛直插湖心,半岛名曰南姥嘴。该湖泊湖面东西长19千米,最大宽度为14千米。湖底平均高程5.5米,湖岸周长约70千米,岸线曲折,有“九嘴十三湾、港汉似珠网”之说。
南漪湖物产丰富,且盛产淡水鱼类,尤其是南湖银鱼、螃蟹以及菱、藕,自古就有“日产斗金,夜生斗银”的美誉。
位置境域
南漪湖(简称南湖)——位于本县东北部。中心座标为东经118°56′,北纬31°05′,系天然淡水湖。东岸为郎溪县境,余岸均为宣城县境。全湖水域面积205平方公里,属本县辖境为135平方公里。常年水深2—4米,湖底高程5—6米,最高水位12.5米,最低水位9米,自古以来为本县的一大利弊。
南漪湖 原名南石奇湖,又名“南湖”,宣城市、郎溪两市县共管。全湖水域面积约205平方公里,郎溪占70平方公里。集水面积998平方公里,东北受郎川河、东南受沙河诸水。由西南马山埠出口,于新河庄入水阳江直达长江。湖底高程5至6米。
主要支流
东北受郎川河(源自广德市境)、以及境内水阳江支流诸水。由西南隅马山埠出口,于新河庄汇入水阳江直达长江。
郎川河 郎川河源于广德县境内,为郎溪县最大河流,全长118.5公里,在郎溪境内为32.7公里,流域总面积2552平方公里,郎溪县境内为559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约25立方米/秒,最大洪峰可达2400立方米/秒,一般年份洪峰通过量1600立方米/秒,年入南漪湖水量9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长江入海量的万分之7.8。县内海拔20米以下,30多公里的落差仅7米。水患甚频繁,1958年着手勘测,1970年动工,1976年完成,挖凿一条与原河相对平行的新郎川河,东起栗园口桐河,西止南漪湖,全长29.5公里,把原河水分两道入湖,是为新郎川河。
赤山溪又称陶淋港,源于水鸣乡,汇南丰、城南红土岗地的余水,夏季雨后,河水赤浊,故有赤山溪水名。其实,过去赤山溪与陶淋港是两段河流,上游称赤山溪,下游称陶淋港。赤山溪为岗地切割水汇集的小河沟,陶淋港则为郎川河的古河道的河床。唐、宋代以前,郎川河由陶淋港入南漪湖。后在河道曲流发育中,河流改道从城南王家渡经松林、朱侯和东夏入湖,陶淋港逐渐成为单独小河,接纳赤山溪之水入湖。解放后在改造河流、治理水患中,陶淋港不再具有水系的地理要素,成为圩内的灌排渠道,余水仍入郎川河。
飞鲤河 飞鲤河为盆地内单独注入南漪湖的小河流。源头有两个:一个在水鸣乡宗汉岭,一个在水鸣乡的潘家冲,在水鸣乡箕湾附近汇合,流经水鸣桥、秀水村、飞鲤桥入湖。该河原在戴阳村南侧入湖。1974年建跃进圩,改由田家湾附近进入人工排洪河入湖。飞鲤河属暴流性小河,夏涨冬涸,水质浑浊,但有灌溉之利。
飞鲤河水量不大,但流域区达122平方公里,全长17公里,包括水鸣、飞鲤两乡和十字镇北侧的部分岗地。其最大支流为戴溪,集新安、井明、方家铺等地径流水经戴桥、桃园村入注飞鲤河。
长溪河 长溪河又称毕桥河,发源于姚村花岗石山地。源头有两个:北源在广德石鼓乡与西坡岭村交界处,南源在广德石鼓乡境,经陈梅村与北源汇入天子门水库。出库后经十字、毕桥入南漪湖。水库以下,两岸发育开阔的冲,是粮油生产的主要地区。
阿依河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流域区包括姚村、十字、毕桥及飞鲤南侧的部分岗地,入湖口区有较大的滩涂,现已将滩涂开发建成团结圩,成为毕桥乡的粮、油、渔重要产地。
(4)永丰河 又称袁村溪、沙溪,为一单独小流域。上游有三个源头:东支源于姚村羊里冲,中支源于鸦山岭,两支汇于埂头水库,出水库后,汇西支于袁村,自此以下称袁村溪,北流入宣城境内经洪林桥注南漪湖。它是郎溪县永丰造纸厂的唯一水源,再利用率高。上游区很少农田,只有进入宣城境内才发育了平畈稻田区。
荡南湖 旧称“北湖”,原由荆轲桥至朱村潭注入南湖(即南漪湖)。来水面积99.43平方公里。积江苏省高淳县之水,流经下湖乡施家、花园汇于荡南湖,注入南漪湖。1958年建立3孔控制闸,从此,不经荆轲桥而经控制闸泄入南漪湖。由于控制闸控制了水位,荡徐志摩水利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灌溉了万亩良田,而且发展了水产养殖事业。1961年南湖养殖场就建于此。
双桥河。位于本县东部,由双桥镇东南杨家嘴(水阳江流段)进口,经沈村乡武村湾注入南漪湖,全长21.2公里。
北山河。位于本县北部,自新河庄(水阳江流段)进口,于马山埠出口入南湖,全长7公里。
地貌
湖南省为天目山余脉 由广德西南境入于本县东境为麻姑山,主峰海拔606米。这支山脉山势较低,高度在300—600米之间。山体组成物质为泥质岩类石英岩和中性结晶岩类堆积物,下部为第四纪土。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分布于洪林、棋盘、丁店、沈村等4个乡境内,合计面积约25平方公里。冠之以名的岭、岗、山计9座,即:麻姑山之北为掉石岭,东为灵马山,南为双庙岗、云头山,西为碧泉山,稍北为牛矢岭,又东为石马山、华盖山、猗塾山,皆北趋南漪湖而止。
湖北属茅山余脉 由溧水南境、郎溪西境绕南漪湖之北入于本县东北部,分布于徐志摩、狸桥、村、新河等四个乡境内。合计面积约26平方公里。冠之以名的山、岭、峰、冲计16座,即:大昆山、小昆山、凤凰山、又北为滚山、云山,西为大延岭,又西为北隅岭,又西为塞口山。由北隅岭而北为长山,西为紫峰山,稍北为西窑冲。云山而北为赣船山、为董谷山,东北为金山,由金山而东为九龙山(有五峰,北二峰属高淳区,南三峰属宣城市),又北为蒋山。下瞰固城湖。上述诸山,山势较低,高度为300—500米之间,植被稀疏,岩石裸露。山体组成物质为泥质岩类、石英岩类和中性结晶岩类堆积物,下部为第四纪红土。东北部山脉止于此。
圩区 分布在水阳江、青弋江及其支流和南漪湖、固城湖在境内一侧的沿岸平原、圩区、河漫滩、阶地。为第四纪以来,一直相对下沉,接受长江及其支流大量泥沙沉积而成,成土母质为冲积物和湖积物。
溪县
分布于南漪湖东岸,东夏、幸福、飞鲤、毕桥等乡的西部,宽2~5公里,由湖滩地、湖积低阶地组成。地面比降1∶2000,海拔8~10米,相对高5米以下,地势坦荡,向湖心微倾。地下水埋深很浅,仅距地面1米左右。组成物质有亚黏土、亚砂土和淤泥等,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沛,是郎溪县农业生产的基地之一。
水产
水产品资源 境内的江河、湖泊均与长江相通;沿岸线迂回曲折,水深流缓,滩涂、沟众多,淤泥厚、水质肥,天然饵料丰富;适宜温水性鱼类洄游、栖息、越冬、生长、繁殖以及多种水生生物的生存。据1981年春调查,境内所产鱼类约有62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青、草、鲢、、、、、、鲌、、鳜、乌鳢、刀鲚、鳗鲡、黄鳝、银鱼等。本县鱼类区系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是来自长江的洄游性鱼类,如青、草、鲢、鳙、刀、鳗鲡、暗纹多纪鲀等;二是江湖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鲌、鳜、乌、黄、银鱼、短颌鲚、鲶等;三是山溪鱼类,如月鳢等。
浮游动物约有39种,平均每升水体中含湿重3.0345克,主要种类有晶囊轮虫、叶轮虫、秀体蚤、象鼻蚤、单眼蚤、裸腹蚤等。浮游植物约有53种,平均每升水体含湿重0.68025克,主要种类有兰藻、甲藻、金藻、团藻等。高等水生植物约有38种,年产约14万吨,主要种类有菱、芡实、莲、茭瓜、芦苇、席草、蒲草、苫草、聚草等。水生底栖软体动物门约有22种,平均每平方米含湿重151.56克,主要种类有螺、蚌、蛤、蚬等。
资源变动变因 水土流失严重,河(湖)床升高,鱼类的栖息和越冬场所逐渐缩小,大型鱼类难以藏身。据测算,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南漪湖水域输沙总量为330万立方米,湖床平均升高0.7—1米;水阳江输沙总量942万立方米,河床普遍升高1—1.5米。
围湖造田,缩小了水生生物的生活范围,使草食性鱼类的食场和部分定居性鱼类的产卵场受到破坏。
特种养殖
人工养蟹 1974年首次从上海市崇明区引进蟹苗100.5公斤,分别投放朱桥公社合光大队、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及南漪湖水域。次年,全县河蟹产量6万公斤、比上年增产33.3%。1975年,又在20余个公社投放蟹苗78公斤。1978年,继续从上海市崇明县引进蟹苗600公斤,投放南漪湖及圩区水域,生长良好。1980年、1981年又分别投放蟹苗800公斤和1157.5公斤,其中1981年投放南漪湖934公斤。1982年成蟹丰收,全县总产20万公斤;加工出口2.7万公斤,销售国内市场8.5万公斤。南漪湖产出只重0.6公斤的大蟹。此后,每年均从外地收购长江幼蟹投放境内水域,以增殖河蟹资源、发展河蟹生产。1986年,县政府拨出5万元专款用以购买蟹苗及幼蟹,投放金宝圩水域。同年冬,投资70万元建水阳蟹苗厂,人工繁育蟹苗,年生产能力为繁殖蟹苗150—250公斤。1987年,水阳蟹苗厂正式投产,共繁育蟹苗2.7公斤。
70年代末,由于南漪湖通向长江河道的马山埠硫铁矿开采污染,几乎完全切断了长江和南漪湖的鱼群洄游通道。因此,湖内和流向湖内的河流里的原属洄游性鱼类已无法再到长江去产卵繁殖后代。不论性成熟与否,它们都已逐渐习惯于常年生活在内陆水域,演变为定居性鱼类。
渔业
境内水产资源丰富,自古即有以渔为生者。民国初,又有来自湖北、江苏省、山东省以及本省江北等地的渔民迁徙南漪湖区捕鱼为生。据民国8年(1919)调查统计,全县有专业渔民560人、兼渔农民1731人。南漪湖区的渔民,以籍贯自行结成行帮组织“十三帮”。即:湖北籍的天门帮、阳帮、汉川帮、武昌帮、大冶帮、黄岗帮、广济帮、黄梅帮,江苏籍的泰州帮、扬州帮,山东籍的南洋帮,皖籍的宿松帮、金斗帮;每帮各自公推有帮头。除帮以外,尚有“二十四姓”渔民,即:许、魏、孙(今分布汪圩)、叶(叶家湾)、沈(沈村)、胡(胡村)、岳(岳村)、裴(裴村)、昝(昝村)、朱(朱村)、王(王村)、贡(贡村)、唐(唐下)、章(章村)、祝(祝村)、郑(郑村)、柯(柯村)、刘(刘村)、计(计家嘴)、杨(杨村)、鲁(鲁村)、徐(夹河口)、陈(唐家头)、施(夹河口)。“十三帮”后来演变为湖区定居的专业渔民,“二十四姓”则成为沿湖的兼业渔民(以农为主、以渔为副)。
新中国成立后,南漪湖区于1950年春成立湖中乡。同年秋冬之际,湖区进行水面改革,建立4个渔民协会;新河、油榨、双桥也分别成立渔(船)民协会。1952年,湖中乡改称湖泊乡。1956年,南漪湖区的渔民协会转为金山、和平、新联(武村湾)3个高级社。1958年11月,芜湖专区南漪湖养殖场成立后,湖区3个高级社并入,成为3个生产作业区。1961年4月,芜专南漪湖养殖场撤销,本县湖区归属宣城县南漪湖养殖场,下辖新河、金山、武村、黄龙4个生产作业区。1964年,县南漪湖养殖场撤销,分别成立国营宣城县水阳水产养殖场和南漪湖生产合作社(社址马山埠),原4个生产作业区改为4个渔业生产大队。1972年,成立南湖渔业人民公社,下辖武村、黄龙、金山、水阳、新河5个渔业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置,成立南渔乡人民政府(乡址黄家墩),原渔业生产大队改为5个行政村。1987年,全县有1个渔业乡,渔业人口3239人。
(一)银鱼
古称“脍残鱼”、“白小”,俗称“面条鱼”。郎溪县银鱼出于南漪湖。鱼身细小,大者长6厘米,小者3厘米,光滑透明,洁白无鳞,柔若无刺,味鲜可口。晒干可久藏致远,是筵席上之珍品。家常食用,一般做银鱼汤、银鱼炒蛋、银鱼烧豆腐。《广德州志》记栽:“银鱼,〈通志〉云:出建平,细白鲜美。今案:眼大而突,较他产稍异,食之觉有微翅。”郎溪县每年出产约30吨,大部分加工成银鱼干外销。
(二)蟹
郎溪螃蟹主要产于南漪湖。晚秋捕捉,肉嫩味美。黄多油重,为时令佳品。《广德州志》记载:“蟹,出南湖溪泽之间,有小者,亦佳,但黄肉少耳。”每年产量约20吨,县内市场少有出售,大多被贩运至南京、上海市、无锡、苏州市等地。
(三)虾
郎溪县出产的主要是大青虾,除南漪湖大宗出产之外,塘坝、水库亦多有出产。大虾壳薄透明、肉嫩鲜美,为席上珍品,可烹制多种佳肴,蒸晒后可制成虾米。畅销宁、沪一带。
资源保护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8—12月份,水阳江沿岸渔民在庙埠、油榨、武村、新河、水阳、养贤6段水域实行禁捕,最长水域3里。禁捕的同时,将枝叶茂盛的柳树投置水中,以供长江洄游性鱼类繁衍栖息。新中国成立后亦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水产资源,在水阳江水域实行的禁捕期方法一直沿至1978年。1958年,芜湖专区南漪湖水产养殖场在所辖水域内,划分捕捞水域、亲鱼产孵期的禁捕水域并确定全湖生产禁捕期和开捕期。1973年4月至9月,芜湖地区南漪湖水产资源调查小组,对湖内水产资源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措施。1974年后,开始引进蟹苗在南漪湖等水域进行人工放流,以促进河蟹资源的增殖。1978年,本县与郎溪县共同成立南漪湖湖泊管理委员会,制订出管理办法如下:(1)在沿湖社队聘请湖管员,划定区域由专人管理,定期召开湖管工作会议;(2)取缔有害渔具渔法;(3)亲鱼繁殖季节确定禁捕区、禁捕期(一般为5—7月);(4)发放捕捞证,征收管理费;(5)继续进行蟹苗的人工放流。1980年,转发省、地有关保护水产资源的布告和通知,并发出保护河蚌及河蟹资源的紧急通知,以加强对水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同年,《宣城县关于渔业生产现状和十年规划的报告》做出了南漪湖及水阳江水产资源保护和增殖的具体措施:(1)在南漪湖确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逐步淘汰有害的渔具渔法;(2)清除各类河障,尽快疏通水阳江河道;(3)严禁围湖造田,确保沿湖鱼类的繁殖场所;(4)采用网片围湖养鱼,为过渡到人工放养打下基础;(5)继续进行蟹苗人工放流;(6)加强渔政管理,建立渔政机构,对专、副业渔民发放渔业生产许可证,实行持证生产。1986年后,确定每年4月1日—7月20日为禁渔期;开捕后,县水产部门亦经常进行检查,严格控制捕捞强度,要求渔民捕大留小、保护幼鱼,严禁幼鱼幼蟹上市销售,违者没收处罚。1986年9月,县水产局转发了省水产局关于《关于加强河蚌资源管理的紧急通知》,严禁滥捕河蚌、防止外地入境者高价收购河蚌,以保护河蚌资源。同年,县人民政府批转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水阳江严重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的报告》,要求有关单位治理污染、保护水质。1987年,县人民政府又相继发布《关于南漪湖银鱼生产和收购的通知》、《关于加强渔政管理、取缔电捕鱼器的通知》,加强资源管理。
圩堤
1976年,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在幸福圩开挖井字形排涝干沟4条,总长18.5公里,沟深3米、底宽6米,涝时可分片排水。先后建有涵闸11座,其中新河堤2座,老河堤8座,新湖堤1座。
汤家墩闸 位于幸福乡上袁行政村内新湖堤,竣工于1986年,闸高2.8米、宽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花园闸 位于幸福乡沙滩行政村内新郎川河堤,闸高1.8米、宽1.6米,1975年建成。
李村埂闸 位于幸福乡王村行政村内新郎川河堤,闸高3米、宽2米,建于1976年。
跃进圩全圩建有涵斗14座,湖堤大闸最大,建于1971年8月,浆砌块石拱涵,闸高2.2米、宽2米,装有10吨启闭机1台。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大水破圩,灾后两次堵口复堤和加固堤防,共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砌块石护坡400米,修复涵洞2处,加上东、西两排涝站更换水毁电气设备,国家共投资8.95万元。
围湖造田
据统计,1955—1987年,南漪湖沿岸共围湖造田42000余亩。
南湖周边,围湖造田(圩)历史悠久,1970年,飞鲤、毕桥两公社组织社员围湖造田,经3个冬春施工,围成跃进和团结两个万亩以上大圩。
幸福圩
位于新、老郎川河之间,三面临河,西濒南漪湖。堤线总长26.4公里,其中:老郎川河堤(幸福乡殷村至东夏镇百家保)长11.9公里,堤顶高程15.9~14.08米,顶宽4米,块石护岸8处,共长2600米;新郎川河堤(殷村至盘磨山)长8.5公里,堤顶高程16.91~14.38米,顶宽6米;新湖堤(磨盘山至百家保,1983年大水后重建,较老湖堤缩短1.1公里)长5.6公里,堤顶高程14.08~14.38米,顶宽4米,块石护坡2500米。圩内东部略高,中、西部低而平坦,地面高程8~11.5米,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3万亩,为县内重要粮油产区。
1951年春,并大新、上兴、永兴、横闸、水塔、韩家、鲁家等7个圩口为第二联合圩,共完成土方84203立方米,国家发放工粮164181斤、工款164181687元(旧人民币)。1954年大水,第二联合圩及湖畔大、小花赛圩等圩口同时溃破。为缩短堤线,便于以后防汛、管理,是年冬,将大、小花赛圩、南埂圩、高埠圩、白沙圩圈入,改名幸福圩。
跃进圩 位于县西南部,东、南临飞鲤河,西濒南漪湖,北依丘陵岗地。在飞鲤乡境内。堤防总长12.1公里,堤顶高程14~16.5米,顶宽3~4米,其中湖堤长1.28公里,砌块石护坡600米。圩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呈东西向长条形,地面高程8~13米,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水田占95%。
该地区原有广西、东头、强盗、天心、破圩、小兴、杨家等8个小圩,大部分为湖边冲滩田,每遇湖水上涨即漫溢成灾,农业生产极不稳定。1970年冬,飞鲤公社组织群众在新沟嘴上游3公里处,兴筑南北向湖堤1280米,将8个小圩连同5000多亩湖滩地一并圈入成为跃进圩,连续修筑3年,于1972年冬竣工。
朱桥联圩 位于城北15公里处,东临南漪湖,西傍水阳江干流,南与五星联圩隔水相望,北靠北山河。
圩口沿革 朱桥联圩的前身有汪圩(耕地15358亩)、团结圩(耕地14772亩)、裕丰圩(耕地7612亩)和国营青草湖农场。为了提高防洪抗洪能力,1984年1月,以上诸圩联并成朱桥联圩。1985年,全圩总面积47.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8.5平方公里、村庄道路14.27平方公里;圩堤管理机构“宣城县朱桥乡联圩圩堤管理委员会”有专职管理人员6人。1987年,全圩为1个乡(朱桥乡),共计7178户(其中农业户6002户),总人口26185人(其中农业人口24735人),农村劳动力12545个;圩内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为7—8米(最高10米、最低6米左右);耕地面积为31459亩,其中水田30506亩。
溃破纪略 并入联圩的诸多小圩历史上多有溃决。1983年,汪圩、团结圩、裕丰圩均决口成灾。
防洪治涝 联圩后对圩埂进行了突击性加高培厚。1987年,圩堤总长35500米,堤顶高程14.5—15.5米,堤顶宽4—6米,内坡1∶2—1∶2.5、外坡1∶1.5—1∶2,沿河有水30处。至1987年圩内新建改建涵闸陡门13处,建有9座电力排灌站、装机1495千瓦;圩堤块石护岸、抛石固基长13400米。1987年,全圩防洪能力超1983年洪水位1米,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雨量231毫米(7年1遇)不涝,全圩耕地基本旱涝保收。
灌溉
1978年11月动工建设磨盘山电力翻水站,1981年10月建成。位于新郎川河出口处磨盘山,西临南漪湖。土建工程有机房375平方米,灌溉引水渠1条,长2.8公里,4孔进水控制闸1座,每孔高2.2米、宽2米,出水池和进水池各一处。抗旱时在河口临时筑坝,翻南漪湖水入新郎川河,水位升高后,经王家渡引水涵分水注入老郎川河,然后再分注钟桥河、荡南湖等支流水系,可供15万亩农作物最低需水要求。为充分发挥该站效益,1983年冬至1984年春,结合幸福圩修筑新湖堤工程,开挖2.5公里排涝引水沟1条,建排涝进水闸1座(1孔,高2.5米、宽2.2米),出水控制闸1座,分担幸福圩2万亩农田排涝任务。
1978年7—8月全县特大干旱,境内十几条河道断流,水库、塘坝干涸。唯独南漪湖以50米/秒的流量经汪联河向水阳江流泄。中共宣城县委决定,在水阳江筑坝,拦蓄南漪湖水,支援附近地区抗旱。随即抽调干部成立指挥部,调集近千名民工,经6天突击奋战,在管家渡河段筑起一道长150米,宽高各5米的拦河大坝。大坝合拢后,即用电动机(55千瓦)和柴油机(80马力)从坝下游提水翻坝倒灌。此项措施,确保了沿河两岸新河、朱桥、养贤等6个公社10万多亩晚稻获得丰收。
湖区航道
南漪湖航道 南漪湖位于宣城东北、郎溪县之南,地跨宣城、郎溪两县,周围有7道河流汇入于湖,属水阳江流域水系。每年5月至10月,东湖口水深2.2米,湖心水深4—5米;西湖口水深1.8米。11月至次年4月份,湖水较浅。为境内季节性航道,通航里程33公里。主要航线为西湖口马山埠通往水阳江。旺水季节可通航100吨级船舶,正常水位可通航50吨级船舶。枯水季节只可通航5吨左右小船。1984年航道疏竣后,每年5—10月,日进出南漪湖的船舶多达300多艘。
新河港 位于宣城中心港下游24公里水阳江西岸,地名新河庄,扼南漪湖出水阳江口的天然港口,地势险要,历为军事要津,明朝曾设“新庄”关和驻兵守卫。1965年1月,设基层港务站,隶属宣城中心港务站。1977年12月,由芜湖港埠公司投资2万元,建造候船室、站房、石阶码头,建筑面积为235平方米。1981年12月,宣城市航运管理处投资8500元,建造85平方米航运管理站房。1984—1985年疏浚航道后,港口河面宽150平方米,常年水深7米,水流平稳,有2处石阶码头可停靠小轮及50吨以上重载船只。
黄家墩港 位于宣城中心港下游32公里,即汪联河北岸的南鱼乡政府所在地,靠近南漪湖出水阳江的汪联河天然港口马山埠(港)。1974年曾在南漪湖出水阳江的西湖口大金山设港口。1985年12月,于黄家墩设航监站,由宣城地区航管处投资3.25万元,建造125平方米航运管理站房(楼),同时撤去大金山监港。1984—1985年汪联河疏浚后,马山埠港口水面宽120米,常年水深2米,有石阶码头2处,正常水期可停靠小轮及50吨以上重载船只。
东湖口至磨盘山9公里,可常年通航。1987年底东湖口疏浚,投资13万元。
历史文化
平湖拍空为古南湖地区一景。平湖在县境西,距县城15公里,即今南漪湖,古称南石奇湖,俗称南湖。此湖是郎溪宣州两县市最大的湖泊,总面积约189平方公里(西部136平方公里属宣州市),是郎川诸河注入之湖。湖面广阔,极望无垠,湖水浩荡,水天一色。晴日,碧波荡漾,湖水耀金,风帆点点,渔歌晚唱,一派美丽诱人的湖光水色。还有莲、藕、菱、芡和鱼、虾、蟹、鳖、、雁等丰富的水产野禽资源,尤以出产银鱼、螃蟹享誉国内外。自古以来,县吏文人到此游览,多有诗咏。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有《南湖早春》、《南湖晚秋》。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于1939年3月4日曾写《由宣城泛湖东下》一诗。
自然灾害
1978年1—9月份,境内降雨量656毫米,少数地区仅有377毫米。4月份已有部分地区出现旱象;6月,持续高温,日蒸发量高达17毫米;5—7月份蒸发量685毫米,超过1—7月份总雨量153毫米。梅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持续干旱4个月;全县50多个中小型水库及19000多口塘坝干涸,水阳江、华阳河、周寒河等十几条河流断流,南漪湖见底;104个大队、695个生产队的7.69万人缺水,3388头大牲畜无水饮用。
1983年,发生百年一遇之特大洪灾。自6月25日起,境内及水阳江、南漪湖的上游地区均普降特大暴雨,10天左右降雨550—800毫米(相当于正常年份年平均雨量的一半左右),特别是7月4日夜至5月凌晨的6个小时内本县降雨200—300毫米,其中新田、周王一带7月4日一天降雨达308毫米(又有记载:260.9毫米),为本县历史最高值。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携石推沙、倾泻直下;据测算,7月4日至5日,水阳江和南漪湖上游7400平方公里有20多亿立方米洪水压向本县。7月5日,宣城市水位8小时内猛涨5米、16小时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8.25米,新河庄水位13.51米,金宝圩管家渡水位13.08米;7月6日,南漪湖最高水位14.2米;7月7日水阳镇水位12.69米。水阳江、南漪湖、固城湖沿岸先后遭到5次特大洪峰袭击,江河横溢,圩破堤溃。
名称由来
南漪湖,原名“南碕湖”。又名“南湖、漪湖”,后称南漪湖。《元丰九域志》卷6:建平县有南碕湖。《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南漪湖“在建平,即桐水下流”。《读史方舆纪要》:“南漪湖府东北四十里。”郞溪县古诗文中也有“平湖”之称。而在宣城市一带,一般称“南湖”。
水文特征
南漪湖,集水面积998平方公里,湖底高程5至6米,常年水深2-4米,最高水位12.5米,最低水位9米。1983年7月6日最高水位13.81米。1978年12月24日最低水位仅7.0米。最低水位约7米左右,汛期水位常受长江倒灌影响。当水位在8.5米时,蓄水总量3.5亿立方米;当水位12米时,湖面积为201.5平方公里,容积为9.88亿立方米。当水位12.61米时,湖面210平方公里,可蓄水10.8亿立方米。
南漪湖湖水的化学性质,湖水的水质偏酸性,PH值一般为5.4-5.8,溶解氧最大达11.0毫克/升,最小6.4毫克/升,平均7.8毫克/升。但其它化学成份东部湖区与西部湖区有所不同,除总碱度和氯化物,东部湖区含量略高于西部湖区外,其余各种化学成份的含量都是西部湖区高于东部湖区。这是来自宣城市的造纸厂、化肥厂、制药厂等每天排出的污水经武村河水排入西部湖区所造成的。
形成演变
南漪湖为古丹阳湖分化而成。古丹阳湖系新构造断陷洼地经泥沙长期封淤积水而成的滞积湖。丹阳湖,简称丹湖,因秦置丹阳县而得名。先秦时为薮泽,古中江由泽所经,即沟通吴楚的“中江出(芜湖县)西南,东至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南)入海”(《汉书·地理志》)。两汉时中江淤塞,湖泊才逐渐定型,最大湖面积3000平方公里,形成皖南山洪的汇集之区,长江西水东流入震泽的通道。今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当涂、宣城、芜湖、水、高淳等县沿湖圩区,原均属古丹阳湖地。因屡经围垦,使古丹阳湖成为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
气候条件
南漪湖地区的气候,以郞溪县为代表,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全年气候温和,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5.9℃,最高年分为16.8℃(1961年);最低年分为15.2℃(1980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9℃,平均年较差为25.6℃。历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0.0℃(1966年8月9日),大多数年份均在36℃-39℃之间,一般出现在8月居多,7月次之;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6℃(1969年2月5日),大多数年份均在零下5℃-10℃之间,一般出现在2月居多,1月次之。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2毫米,最多达1499.6毫米(1977年);最少仅697.4毫米(1978年)。从1960-1980年降水资料中,降水量大于其平均值20%的年份只有1975年和1978年两年;小于其平均值20%的年份仅有1978年一年,可见大多年份都在平均值附近变动。全县多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710.1毫米)为137天,最多167天(1970年);最少112天(1971、1978年)。
风。年平均风速2.9米/秒,相当于2级风。风速一年中有着明显季节变化,春季(3-5月)平均风速3.3米/秒,是最大的季节,夏季次之,为2.9米/秒;秋冬季各为2.7米/秒、2.8米/秒。一年中以3、4两月最大,3.4米/秒;10月和12月最小,为2.6米/秒。
湿度。9月相对湿度最大,达82%,5月最小,为76%,6-9月高于78%,其它各月低于或等于78%。绝对湿度的变化特点是:1-7月逐月上升,7月份是全年最大值31.1毫巴,7-12月下降,元月份是全年最小值,为5.9毫巴。
蒸发。县7月份蒸发量最大,为221.8毫米,1月最小,为50.8毫米,全年各季变化是:夏季最大,春大于秋,冬季最小。
特产
南湖银鱼。银鱼古称“脍残鱼”、“白小”,俗称“面条鱼”。南漪湖银鱼鱼身细小,晒干可久藏致远,是筵席上之珍品。家常食用,一般做银鱼汤、银鱼炒蛋、银鱼烧豆腐。《广德州志》记载:“银鱼,〈通志〉云:出建平,细白鲜美。今案:眼大而突,较他产稍异,食之觉有微翅。”宣城市清人章孺觉有《南湖银鱼》诗曰:“锦浪银鱼二寸纤,柳阴缯歇午风炎。明朝解网城中市,但换帛刀不换”。解放以后,年产量宣城境内最高达400吨,郎溪县每年出产约30吨,大部分加工成银鱼干外销。
宣城市螃蟹。南漪湖所产螃蟹,具有个体大、蟹黄多、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保鲜时间长、体质好、死亡率低诸优点,是宴席上的珍品。《广德州志》记载:“蟹,出南湖溪泽之间,有小者,亦佳,但黄肉少耳。”宣城每年产量约20吨,郞溪县年产量达10吨以上。大多被贩运至南京、上海市、无锡、苏州市等地。
南湖野鸭。南湖野鸭以对鸭为多,个体肥大,每只约1-1.5公斤。
南漪湖虾。郎溪南漪湖出产的主要是大青虾。大虾壳薄透明、肉嫩鲜美,为席上珍品,可烹制多种佳肴,蒸晒后可制成虾米。畅销宁、沪一带。
捕鱼
南漪湖一带,水产资源丰富,自古即有以渔为生者。民国初,又有来自湖北、江苏省、山东省以及本省江北等地的渔民迁徙南漪湖区捕鱼为生。据民国8年(1919)调查统计,宣城县有专业渔民560人、兼渔农民1731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漪湖区于1950年春成立湖中乡。同年秋冬之际,湖区进行水面改革,建立4个渔民协会;新河、油榨、双桥也分别成立渔(船)民协会。1952年,湖中乡改称湖泊乡。1956年,南漪湖区的渔民协会转为金山、和平、新联(武村湾)3个高级社。1958年11月,芜湖专区南漪湖养殖场成立后,湖区3个高级社并入,成为3个生产作业区。1961年4月,芜专南漪湖养殖场撤销,本县湖区归属宣城县南漪湖养殖场,下辖新河、金山、武村、黄龙4个生产作业区。1964年,县南漪湖养殖场撤销,分别成立国营宣城县水阳水产养殖场和南漪湖生产合作社(社址马山埠),原4个生产作业区改为4个渔业生产大队。1972年,成立南湖渔业人民公社,下辖武村、黄龙、金山、水阳镇、新河5个渔业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置,成立南渔乡人民政府(乡址黄家墩),原渔业生产大队改为5个行政村。1987年,全县有1个渔业乡,渔业人口3239人。
1986年银鱼生产汛期,宣城县共收购鲜银鱼近2万公斤、干银鱼0.445万公斤、鲜虾8.5万公斤、血鳝2万多公斤、鲜鱼近2.5万公斤。
南漪湖的鱼类总产量,1950年代为550-600万斤,鱼类以鲤、鲌、鳊、青、草、鲢、鳙等鱼为主,个体大,多在10公斤以上;1960年代总产量下降,为260-280万斤,1970年代略有上升,为270-300万斤。
但湖内定居性的鲤、鲌、鳊等大型经济鱼类已逐年下降,在鱼获物中的比例不足20%,个体由大变小,一般在2.5-3.0公斤以下,5.0公斤很少见到,而小型鱼类已上升到76%。鱼类资源的变动主要是由于酷渔滥捕;工矿废水污染;围湖造田,1955-1983年已围湖造田5.0万亩;河床及湖底泥沙淤积并增高其高程等原因,严重破坏了湖区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
社会经济
南漪湖西大半部分为宣州区所辖。宣州区为宣城市下辖区,为市政府驻地和唯一市辖区。宣州自秦初正式置县,始名“爰陵”,汉初改称“宛陵”,隋朝易名“宣城”,自古以来均为历代郡、州、府、行署和市驻地。1987年,国务院批准撤消宣城县,设立宣州市(县级,属宣州地区(原芜湖地区));2000年,成立地级宣城市,宣州市撤市设区,更名为宣城市宣州区。南漪湖东半部属郞溪县。历史上,郎溪秦属鄣郡地,汉属丹阳郡、故鄣县、广德县、宣城郡、广梁郡、陈留郡。北宋赵光义端拱元年(988年),划广德西北的桐[]、昭德、临湖、原通、妙泉5乡设置建平县,建县适逢改元,盛世承平,取其意定名“建平”,此为建县之始。民国民国3年(1914年)“因治南有郎溪县水,取其意定名郎溪”(据民国3年3月13日第84期《安徽公报》)改县名为郎溪县。
经济
宣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有“江南名邑上郡”之称。自古享有“江南诗地”和“圣贤聚地”盛名,吴楚文化、徽文化、宣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融合于此,谢朓、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古今名家曾荟萃于此,宣籍梅氏、贡族、施门、沈氏等望族人文蔚起于此,“诗山”敬亭山、“江南名楼”谢朓楼、宋代广教寺双塔等人文胜迹辉映于此。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家鱼生产基地,特产水东蜜枣、敬亭绿雪茶、宣木瓜、水阳河蟹青虾等,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7、2018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并于2018年身“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获评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郞溪县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主要特产有绿茶、黄酒、金丝蜜枣、闷酱、雁鹅、银鱼、青虾、蟹、鳖等;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石、高岭土、叶腊石等,萤石储量200万吨,居华东之冠。2018年实现GDP43亿元。
文化
南湖的湖湾浅滩,自然铒料丰富,招来群雁飞聚落栖,“南湖落雁”为宣城胜景之一。尤当“三秋”之际,蓝天阵阵群雁,或排“一”字,或成“人”字,相继飞落湖滨沙洲,聚栖芦丛。古人有《南湖落雁》诗云:“字写遥天不乱涂,如何肃肃集南湖?时人漫说湖中景,书递麻姑有雁奴”。
自古以来,县吏文人到此游览,多有诗咏。唐白居易、清梅文鼎等都有佳作。抗日战争初期,陈毅将军1939年3月4日率部东进,途经南湖时吟赋《由宣城泛湖东下》诗有:“湖光照破万年愁”之句。
《南湖早春》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南湖”即市境东北南漪湖。)
《湖上纳凉》元·贡师泰天风吹海树,瑟瑟秋气凉。河汉西北流,众星耿微光。惜我同袍友,远在水一方。相思不相见,展转清夜长。遥闻鸣笳发,揽衣月苍苍。(注:“湖”即市境东北地区南漪湖)
《游南湖》清·梅文鼎错水田间路,依山湖上村。林岚风过静,鸡犬客来喧。秋涨遥连汉,春船曲到门。武陵何处觅,今信有桃源。(注:“南湖”即市境东北“南漪湖”之简称)
参考资料
【镜头】最美南漪湖 流连福寿岛.安徽纪检监察网.2024-03-14
赏景、品湖鲜,乐游南漪湖.微信公众平台——郎溪文化旅游.2024-03-14
来源: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郎溪县人民政府.2024-03-14
【游记】自驾游郎溪,看一眼冬日里的五彩斑斓.微信公众平台——郎溪文化旅游.2024-03-14
南漪湖:人欢鱼跃秋捕忙.人民网-安徽频道.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