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积堡之战
清同治八年至十年(1869年至1871年),陕甘回族军在金积堡地区对抗清军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起义过程中重大的转折性战役。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三月,左宗棠率清军进驻乾州古城,八月,刘松山的北路军越过花马池进攻灵州,进犯距离金积堡三十里的吴忠堡,并对金积堡采取包围形势。马化龙联合白彦虎等部起义军在金积堡的周围建设了五百七十多个堡寨防守,十一月,左宗棠的中路军由乾州攻陷平。平回民起义军在穆生华的率领下退至金积堡。马化龙令各营起义军就地与清军议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一月,刘松山赴马五寨向投降回族“训话”被回民打死。清军突失统领,起义军乘机反攻并攻入陕西省。清廷派遣部队进行围剿,进入陕西的各路起义军纷纷收回甘肃省。左宗棠命刘锦棠(刘松山侄子)接统刘松山的队伍,向金积堡猛攻,随后又调集各军包围金积堡,并溃决秦渠以淹灌金积堡,金积堡外围五百多个堡寨仅剩五个,金积堡成为孤堡。十一月,马化龙同他的儿子马耀邦交出军器,向左宗棠投降,父子均被处死。
发生原因
19世纪中叶,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反清起义不断爆发。在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影响下,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爆发以陕西回民发起、甘肃回民跟进的回族反清事件,烽火遍及陕甘大部分地区,时间长达12年之久,又称为同治回乱。
陕西省是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泾河和渭河流域),全省回族人口约百万。1862年5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部进入陕西,在陕西清军堵御太平军的同时,华州回民首先起义,渭河西岸回民争相响应,反清的烽火迅速燃及400公里的秦川,反清回族农民起义军军队伍扩展至20余万。回族农民起义军围攻西安市数月,未能攻破西安。1863年10月,清军多隆阿部采取“剿抚”两手策略,使陕西回族农民起义军遭受很大损失。一部分回族农民起义军转入甘肃省东部继续斗争。
陕西回族农民起义军起事之初,甘肃回民即纷纷响应。1864年初,陕西回民陆续进入甘肃,回族农民起义军声势更加壮大。在和清军的反复斗争中,甘肃地区逐渐形成了四个反清斗争中心:马化龙领导的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军事地区;马占鳌领导的以河州为中心的军事地区;马文禄领导的以肃州(今酒泉市)为中心的军事地区。在回族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清王朝在甘肃的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陕甘总督杨载福、刘松山部老湘军在回族农民起义军和进入陕西省的西捻军联合打击下,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由于杨岳斌对镇压陕甘回族农民起义没有办法,清政府另派闽浙总督左宗棠任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确定了“先秦后陇”的作战方针。
1867年7月,左宗棠率所部湘军近2万人到达陕西,对陕西回族农民起义军步步紧逼,各个击破,使陕西回民起义军损失惨重。
1868年11月,左宗棠以陕西大局已定,便加紧进行进军甘肃省的各项准备,拟定“三路进兵之策”,分三路向甘肃进军:
刘松山率部由绥德县西进,直指金积堡,是为北路;李耀南、吴士迈率部由陇县、宝鸡市趋天水市,是为南路;左宗棠和刘典率军自乾县经邠州、长武县赴泾州,是为中路。其中,北路是重点进攻方向。
金积堡位于灵州西南25余公里,东通花马池,南通固原,西靠黄河,是马化龙部回族农民起义军的军事核心。
左宗棠在作好一切准备之后,便大举向甘肃回族农民军进攻。
战斗过程
1869年秋,北路清军刘松山部进抵灵州,9月8日攻占吴忠堡东西的郭家桥。中路清军则由固原市、平凉市北进,左宗棠进驻平凉,从而形成对金积堡的大包围态势。
在南线,清中路军占领预望城、黑城子、李旺堡等村堡,守卫该地区的陕西省回乱军队被迫向西撤离。甘肃省回乱军马万春部无法阻止清军前进,同心城、韦州堡一带回乱军大部投降清军。中路清军于11月中旬进至金积堡西南秦渠一带,距金积堡仅5公里。
北路刘松山部在中路清军策应下,夺取灵州城,打通了后路,从而完成了对金积堡地区的包围。
从12月起,清军在金积堡外围与起义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清军采取步步为营的方针,相继攻占了吴忠堡周围和金积堡北面的堡寨。回族乱军依托秦汉二渠,挖壕筑墙,步兵凭墙防守,骑兵则主动出击,忽东忽西,不断袭击清军。总兵简敬临率楚军突入乱军阵地,被乱军包围,士卒死伤甚众,简敬临等也力战而死。
但是,回乱军的处境非常困难。金积堡东西两面的险要地永宁洞和峡口均落入清军之手。峡口在堡的西面,是黄河青铜峡口,也是秦汉二渠的渠口,永宁洞是山水沟(今山水河)通过秦渠涵洞的地方,秦汉二渠在此汇合,北流至黄河。
1870年2月12日,河西地区的回民乱军从河西履水过河增援,夺回峡口,并打败前来进攻的清军。
与此同时,回民乱军在永宁洞方向也发动进攻。
1870年2月9日晚,回民乱军千余人从金积堡东南突然进至秦渠南,占领石家庄和马五寨几个村堡,抢修防御工事。石家庄扼秦渠之要。刘松山得知石家庄被占,连夜率部来攻。回民乱军退至马五寨继续抗击。2月14日,刘松山在进攻马五寨时中弹而死。
清军进攻连连受挫,士气日低,回民乱军乘机发动反攻。回民乱军一部由马正纲率领由宁州、正宁县进入陕西三水,马朝元也率部由金积堡出宁条梁(今靖边县西),两支队伍在甘泉县会合,东攻韩城市、阳。与马化龙有联系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狄道回民乱军也攻占渭源县,直逼巩昌,使甘肃省战局为之一变。形势对回族乱军十分有利。
但是,由于回民乱军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各自行动,不能有效地协同配合,所以有利形势逐渐丧失。进入陕西省的回民乱军在清军的追堵下,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只得退回甘肃。在金积堡地区,回民乱军头子马化龙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同时为避免清军屠城惨剧的发生,先后多次表示愿意投降朝廷,但遭到拒绝。回民乱军没有集中兵力给清军以致命打击,对永宁洞水口的几次进攻也未得手,使得清军得以喘息。
起义军失策
给了清军调整部署的时间。左宗棠一面调兵截击入陕回族乱民,并奏调郭宝昌进攻花马池、定边县,以打通金积堡东路粮道,一面命刘松山的侄子刘锦棠接统老湘军,重新组织对金积堡的进攻。刘锦棠一面加强对永宁洞的防守,一面在黄河两岸夹河筑垒,保护河西通道,并将灵州至吴忠堡之间堡寨逐一攻占。
为从南面进攻金积堡,左宗棠命令黄鼎、雷正绾率中路军夺取峡口,并攻占金积堡西面汉渠内外20余座乱民营垒,直逼金积堡西南的洪乐堡。
在清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回族乱民顽冥不化,疯狂抵抗。清军付出了沉重代价,才攻下金积堡周围各堡寨。清军在金积堡四周挖掘长壕两道,壕深几米,宽十几米,壕边筑墙,高达丈余,两壕一防堡内乱民突围,一防堡外乱民救援。清军沿壕分段驻守,金运昌部驻北面,刘锦棠部驻东、南两面,雷正部驻西南,黄鼎部驻西面,徐文秀部驻西北面。
在清军的严密包围下,河州回族乱民派出的两支援军被阻截,金积堡乱民的防御形势日趋恶化。
最终结局
1870年12月31日,金积堡内回族农民军粮尽援绝,陈林率部分起义军逃跑。6天之后,马化龙放弃投黄营(黄鼎营,在金积堡西北)自缚出金积堡进刘锦棠大营,请以一家八门三百余口性命,赎金积一带回民死罪。刘锦棠为报刘松山之仇,上书朝廷将马化龙凌迟于吴忠市以北四旗梁子,并且把马化龙家族全部处死,金积堡之战遂以回族军的悲惨失败而告结束。
参考资料
宁夏金积回民起义与马化龙.陕西省文史资料数据库.2023-10-24
左宗棠陕甘用兵与后路粮运设置.红网-今日头条.2023-10-24
各族人民的英勇斗争.甘肃经济信息网.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