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8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4所管理学院之一,1986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哈尔滨建筑大学1980年设立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并组建了“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首批开展建筑管理工程本科教育和建筑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的院校之一,1993年成为我国唯一的建筑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在建筑管理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学院。2000年6月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两校的管理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学院简介
经济与管理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三。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国际贸易学、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等八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我国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并设有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三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营造与房地产系、工商管理系、金融与贸易系、会计系、公共管理系,分别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十个本科专业。设有管理科学研究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中心、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等十四个研究所与研究中心;设有三个编辑部,正式出版全国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管理科学》(原名为《决策借鉴》)、《公共管理学报》和《建筑管理现代化》。管理学院继承和发扬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光荣传统,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有多学科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基础与条件;在学科建设上已形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国际制造战略、先进制造技术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国防经济与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建筑业管理的信息化与国际化、管理评价理论与方法、金融工程、投资理论、技术经济分析原理和方法、技术创新理论与政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会计理论与实践、财务管理理论等研究方向。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层次、各种规格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院校管理专业师资,其中有的在国家部委、省、市的领导岗位上任职,有的成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家,有的成为全国知名的管理学家、院士和学科带头人。
学科设置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博士学位授予点
(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3)行政管理
◆硕士学位授予点
(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2)会计学
(3)企业管理
(4)技术经济及管理
(5)行政管理
(6)土地资源管理
(7)国际贸易学
(8)金融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1)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2)工商管理硕士(MBA)
(3)公共管理硕士(MPA)
◆本科专业设置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工程管理
(3)工商管理
(4)市场营销
(5)旅游管理
(6)金融学
(7)国际经济与贸易
(8)会计学
(9)财务管理
(10)电子商务
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建立了“铁路管理、工程经济、东方经济”等专业
◆1952年开设了《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课程,并为全国高等工科院校开展工程经济教育进行示范教学
◆1954年建立了“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动力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两个专业
◆1955年成立了“工程经济系”,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第一个建立工程经济方面的科系
◆1978年改名为“管理工程系”
◆1984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4所管理学院之一
◆1986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成为我国唯一的建筑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0年6月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两校的管理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应用统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管理、管理系统模拟、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生产与作业管理等。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第四产业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科)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能够适应涉外业务发展的复合型外贸人才。为提高办学质量,创造性地采用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先后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韩国仁川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的合作关系。
课程设置以外语、自然科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贸专业知识为重点,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宏观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进出口业务、国际营销学、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电子商务等。
毕业生将面向对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各级涉外管理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本专业招收理科学生,仅限于英语考生报考。
◆市场营销
该专业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专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市场营销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等。
◆财务管理
该专业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客观环境的要求而设立的一个新专业,它的要旨在于培养企业、事业、金融等部门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分析、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和数理基础。
主干课程有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资本运营、税法学、资产评估学、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资本运营案例选读、财务管理案例选读。
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在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是工商管理部门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程管理
该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方法,在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该专业设有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房地产投资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
主干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建设法律、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城市规划、房屋建筑学、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
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将面向工程建设企业、政府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金融部门、涉外企业从事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施工建造、工程经济分析,并初步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科研及开发能力。
房地产投资与管理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面向政府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房地产或公用事业开发建设公司、金融部门、各类房地产评估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
◆工商管理
该专业是在原管理工程专业和技术经济专业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充实的新专业。设有现代管理理论、先进制造技术的组织与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经济理论、科技管理、投资管理、可行性研究、创业管理等十几个研究方向。
该专业目前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两个方向。主干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技术经济学、投资学、可行性研究、研究与开发管理等。
该专业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公司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工商管理复合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公司企业的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工程项目评价和企业创新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其他单位从事管理工作或工程咨询服务工作。
◆会计学
该专业目前有会计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审计理论与方法等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使之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强调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的训练,从而形成理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以理工为依托的特色。
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金融学
该专业是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强烈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能力,具有较宽广的金融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从事金融工作所需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有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税收概论、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资产评估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交易、期货交易、保险学。
学生毕业将面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教学、科研单位等。
硕士培养
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本领域复杂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T字型高级管理决策人才与高级管理技术人才。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较强的交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研究方向
1.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管理信息工程、营造与房地产两个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会计学、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及管理三个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包括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两个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
行政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分别按各自的二级学科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研究方向
(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学型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商务智能;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应用;数量统计分析、决策理论与优化模型;知识管理及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管理现代化与国际化;房地产投资与管理;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2)应用型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商务智能;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数量统计分析、决策理论与优化设计;知识管理及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管理现代化与国际化;房地产投资与管理
(2)工商管理按一级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学型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产业与区域发展理论;风险分析与管理;现代制造系统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与现代组织理论;市场营销理论;会计理论与实务;成本与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2)应用型研究方向
项目管理决策;企业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运营与战略;人事管理;企业营销策略;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公司理财;成本与管理会计应用
(3)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学型研究方向
国际产业与技术转移;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产业组织与管理;金融政策与规制;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金融风险控制
2)应用型研究方向
国际产业与技术转移;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产业组织与管理;金融政策与规制;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金融风险控制
(4)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公共部门改革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项目评估与管理
(5)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城镇建设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
学生分类培养
根据学生志愿、毕业去向、就业形势、学科建设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在学生入学后一周内对硕士生,按科学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类组织完成分类培养的分流工作。两种模式的比例大致为1:1,两类比例可根据学生志愿、入学分数、学科建设和培养条件等进行适当调整,
科学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了理论性课程比例,学分要求较多。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该类学生中的学习成绩优异者可以申请直接攻读本学科的博士学位。
应用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应用性课程比例,学分仍按学校目前要求执行。学位论文要求较好地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独立运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对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管理实际(或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研究,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该类学生可以通过考试攻读本学科的博士学位。
论文工作时间
课程学习时间:
科学研究型硕士生原则上用0.75~1学年时间完成。
应用研究型硕士生原则上用0.75学年时间完成。
学位论文时间:
学生实际学习年限取决于论文完成的进度与质量。论文质量达到要求者可2年毕业,届时质量不达标者延长0.25至0.5学年。对延长0.5学年后论文质量仍不达标者,属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业,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学分要求
(一)课程学习要求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本学科学术问题和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并能够随时追踪国内外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和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详见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学分要求:
科学研究型硕士生所修学分的总和不少于34学分,最多不超过3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3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前沿专题课、学术活动和外语论文共3学分。
应用研究型硕士生所修学分的总和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前沿专题课、学术活动和外语学术论文共3学分。
对缺少经济学与管理学门类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3门相应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学时和成绩,不计学分。
对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硕士生一般应选英语为第二外语作为补修课(0学分)。
学位有关要求
1.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科学研究型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规格仍按目前学校的论文规范要求进行,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与难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打下基础。此类学生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论文工作:
1)按硕士培养计划进行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通过学位资格审查后获得硕士学位。
2)不作硕士论文工作,直接按博士培养计划进行论文工作,在进行博士学位开题报告的同时,由以导师为主组成的专家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全面认真的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获得硕士学位。
详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硕士生进行推荐攻博资格确认工作的规定”,申请答辩时要求此类学生中的推免生要在正式出版核心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录用一篇学术论文。
(2)应用研究型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基本上仍按目前学校的论文规范要求进行,要求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工作,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参考文献和综述要偏重于实际应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国外文献和近期文献的比例可适当降低要求,但学生要对所进行的深入实际的调研等工作情况给予适当的反映。对应用研究型硕士生没有发表文章的要求。
2.题目确定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硕士生的类型(科学研究型或应用研究型)、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学位论文的题目一般应于硕士生入学时或第二学期初确定。
3.开题报告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完成。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
对科学研究型学生开题报告的要求为: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对应用研究型学生开题报告的要求为: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参考文献和综述要偏重于实际应用,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四分之一。开题报告中要有适当内容反映学生开题准备阶段所进行的实际调研工作的情况。
4.中期检查
硕士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即开题后一学期)或第四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完成。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对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进行硕士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的要求》。
5.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进行。硕士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要求。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应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进行。
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系统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型的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学校进行;应用研究型的学位论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进行或在学生的拟就业单位中进行,但要经学校、导师、学生和工厂或企业四方协商签定合同并在学院备案才可进行。
研究机构
◆国际贸易研究所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中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系统工程研究所
◆管理科学研究所
◆企业管理研究所
◆工程管理研究所
◆建设经济及管理研究所
◆房地产研究所
◆创新战略与知识管理研究所
◆管理决策与评价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
◆金融研究所
◆交通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