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贡寺
祝贡寺:藏语称噶丹勒谢琅,意为具喜善言洲。寺址在毛毛山北麓的东大滩乡西岔沟。天祝藏族自治县取名,天指天堂镇的天堂寺,祝即祝贡寺。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明未,西藏自治区噶举派直贡系僧人桑布坚赞成为巨富,住在郭隆寺附近,并成为该地方的囊索(行政长官)。
建设背景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省发生蒙古和硕特汗国部首领罗布藏丹津反清事件,清廷派兵镇压,桑而坚赞亦受牵连被杀害。其信徒布仁钦逃至下吉让(毛毛山北麓),约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他在西岔口建参康(静修处)一座,后在东大滩旧寺沟建寺,取名祝贡寺(因建寺僧人为噶举派直贡系而得名),祝贡即直贡。祝贡寺现存的主要法器和经典有:在大经堂顶层,中间是宗喀巴师徒三位的塑像,靠右是护法殿,上下七个间堂内绘有胜道聚会、皈依聚会、五王身像;经典有《宗喀巴师徒全集》、四川德格版的大藏经《甘珠字》等。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东北,阿尼格宁山(汉语称为毛毛山)北麓的大俄博,藏语称“亚浪贡”。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是居住在青海郭隆寺四周的西藏自治区噶举派直贡系僧人桑布坚赞,因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和硕特汗国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牵连被清朝大将年羹尧、岳钟琪杀害后,其信徒桑布仁钦便逃到今天祝境内的毛毛山一带隐藏,于清雍正五年(1727)修建了祝贡寺(由于建寺僧人为噶举派止贡系,故取名祝贡寺,即止贡寺),时有僧80余人,管辖四周五个部落。清同治五年(1866)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两度毁于兵,后又重建,为格鲁派寺院。
解放初期该寺有活佛1人,为祝贡佛马罗藏久美,时在塔尔寺学经,后还俗现任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院长、甘肃省政协委员、天祝县政协委员;僧徒49人;大经堂1座,昂欠1处。1958年后陆续毁坏,1981年重新开放,现有僧人和寺院治理人员3人。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的唯一产地,也是甘肃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天祝,是取自治县域内十五座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天堂寺和祝贡寺首字而得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