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Schlieffen Plan)是1905年由时任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提出的作战方法,其目的是让德国能够成功地发动两线战争。
施里芬计划受到了坎尼会战(公元前216年)的启发,实施大规模侧翼攻击是该计划的重点。施里芬计划要求组建四个集团军群方阵,最北端的部队穿过中立国比利时后向南和向东行驶,转向法国防线的侧翼和后方。中央集团军在拉费雷和巴黎攻击法军,最终从北部和东部包围首都。第三集团集中攻击最南端的右派。最后一组阻止法军反击,右翼与左派的兵力比例为7:1。1906年,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退休,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接任参谋总长,对施里芬计划进行了大幅修改。1914年9月5日,德法双方在马恩河进行了决战,结果德军战败,施里芬计划宣告失败。
1918年德国战败后,德国军方指责施里芬计划存在缺陷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施里芬计划对后来法德两国的战略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在法德边境开始积极修筑防御体系,建成主要以防御德国为主要目的的马其诺防线。德国则是进一步的发展了施里芬计划中的速决战思想,发展出了闪电战,并涌现出了像埃尔温·隆美尔、海因茨·古德里安等著名闪电战指挥家。
提出背景
19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的政治形势日益紧张,随着而来的是各国军事备战工作的启动和完善。1858年,老毛奇出任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他的带动下,参谋部深受他的处事原则和工作作风的影响。毛奇认为,作为军事将领,必须认清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毛奇到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再到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任内,已经使得德军的实力大增,无论在战争谋划还是在战略进攻的具体计划而言都比以往更强。
施里芬任总参谋长时,德国已进人帝国主义阶段,跃居世界强国之列,强烈要求对外扩张。普法战争之后,当时的总参谋长毛奇就曾考虑到对法俄两国两线作战的问题。1873年,由于法国的迅速恢复,德国总参谋部决定先进攻法国,对俄罗斯采取守势。1879年德奥同盟结成以后,老毛奇决定先进攻俄国,对法国取守势。1891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1893年正式结成法俄协约。因此、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威胁。
根据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和拿破仑·波拿巴的战略思想,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认为战略的本质不只是要打败敌人,而且要消灭敌人。他强调不但要从正面进攻,而且需要从侧翼进攻,如果可能的话,绕过敌人后面进攻。他看到西邻法国和东邻俄国都很强大,因此认为德国摆脱困境的办法在于集中优势兵力先打败一个敌人,对另一方暂取守势,然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在内线运动兵力再打败另一个敌人。同老毛奇的的计划不同的是,施里芬认为俄罗斯地域辽阔,可以空间换时间,对俄作战不可能迅速取胜。因此,他决定用大部分兵力去进攻法国,以10个师和部分地方车队监视俄国,并借助奥地利军队牵制俄国。在歼灭法军之后,再腾出手来打败俄国。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施里芬计划”。截止到1905年,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不断地在修改其计划的细节,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德军参谋总部军官军事演习和野外旅行作业中,对合围和俘虏五十万至六十万“敌军”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演练,并对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充分的考虑。
内容特点
内容
施里芬计划要求组建四个集团军群方阵,最北端的部队将由5个骑兵师、17个步兵军、6个后备军和一些预备役旅和战时后备军旅组成。这些部队将在穿过中立国比利时后向南和向东行驶,转向沿德国边境的法国法国防御工事侧翼和后方。在阿布维尔和肖恩穿过巴黎以西的索姆河后,卡雷营的主力将在雇佣军团的支援下转向与法国首都的守军交战。中央集团由六个步兵军、兰德韦尔旅和一个骑兵师组成,将在拉费雷和巴黎攻击法军,最终从北部和东部包围首都。第三集团将集中攻击最南端的右翼,包括八个军、五个预备军和兰德韦尔旅,并由两个机动骑兵师支持。最后一组由三个骑兵师、三个步兵军、两个特别行动队和一个左翼预备军组成,该小组是为了阻止法军的任何反击企图,如有必要,可以将其分出并运送到极右,上莱茵河至瑞士边境和下阿尔萨斯将由兰德韦尔旅防守。右派与左派的兵力比例为7:1。这支庞大的兵力要在梅斯-迪登霍芬地区突围,横扫面前的所有法军,就像一扇铰链在阿尔萨斯地区的大门一样摆动。
特点
施里芬计划受到了坎尼会战(公元前216年)的启发,坎尼战役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的一场关键战役。在坎尼,迦太基将军汉尼拔通过双重包围击败了一支规模大得多的罗马军团,攻击了罗马军队的侧翼并将其摧毁。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坚信,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击败现代敌军,实施大规模侧翼攻击是该计划的主要重点。1905年,施里芬提出德国打击法国和俄罗斯的计划,德国可以消灭其中一个,同时抑制另一个。一旦一个盟友被击败,德国就能够通过大规模兵力集中和快速部署,联合其力量击败另一个盟友。
施里芬希望效仿汉尼拔·莱克特,发起一场“决战”,使用大量兵力发动一次行动,迅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施里芬认为法国是首先要打败的敌人,俄罗斯则推迟到法国被歼灭为止。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时间表,考虑到法国对德国行动可能做出的反应,特别关注防守薄弱的法德边境。施里芬相信,按照这个计划,德国可以在六周内击败法国,这场战役将以南部的一场决定性的“超级坎尼”结束。
施里芬计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德国流行的军事思想相反,德国流行的军事思想主要源自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开创性著作《战争论》(1832年)和老赫尔穆特·冯·毛奇的战略思想。施里芬在作战指挥中用旨在歼灭敌人的思想取代了克劳塞维茨思想。
计划演变
计划雏形
1893-1894年,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提出《间西进军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德国集中兵力进攻法国,集中4个军28个现役师和14个后备师,向麦茨前进,在德军右派即对比利时和卢森堡则没有部署兵力。在南部斯特拉斯堡和巴塞尔市之间地区仅部署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
首次演变
1899-1900年,施里芬修订《向西部进军演习计划》,该计划与第一个计划不同的是,把兵力部署重点沿德法边界向北移动,把第1集团军的8个现役师和4个后备师部署在科布棱茨以西,该计划尚无破坏比利时中立,从北面进攻法国的打算。
再次演变
1905年,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制定《向空准突入计划》,1904年施里芬第一次提出打破比利时中立、从右派突入法国的构想。该思想在1905年《向空虚突入计划》中已初具轮廓。
1905-1906年,施里芬的《向西进军计划》,是“施里芬计划”的完成。按照该计划,陆军分左右两翼,形成两个钳形攻势。该计划完全避开位于陆军左派对面从巴尔福到凡尔登的法国要塞阵地,只用少量部队向凡尔登迂回前进。他把7个集团军集中在克里费尔德-莫尔豪森一线,以提里费里-麦茨为轴,在麦茨以北有5个集团军共约35个军和7个骑兵师,16个民兵师和6个后备师,麦茨以南为2个集团军,共5个军。该计划企图以麦茨为轴,德军左翼先同法车接触、吸住法军主力,迫不得己时则后撤把法军引到莱茵河上。德军右派,即德军主力通过比利时,从西南绕过巴黎,然后向东前进,从背后打击法军,把法军赶到法国和瑞士边界,加以歼灭。
后续演变
第五次演变是1912年提出的作战计划。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在1906年被解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到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前,他仍然关注战争。他研究了新的情况,放弃以右翼为主攻的计划,而提出了全面进攻的作战计划。即从瑞土到比利时举行全线进攻、但没有根本改变德军进攻重点在右翼的计划,全线的进攻要以右翼进攻的效果为转移。
计划实施
1906年,施里芬退休,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接任参谋总长。1913年,施里芬临终时仍一再叮嘱“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右派。”但这一临终遗嘱随着德国的失败而成为了军事史上的名言。小毛奇主持参谋总部后,开始担心东普鲁士的安全和西线左派的安全,他没有勇气完全抛弃前任的计划自己重新拟定一个新的计划,只能在前任的基础上对施里芬计划做些修补。到了大战爆发时,施里芬计划已经被小毛奇改得面目全非。
1914年6月28日,随着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巴尔干半岛的火药桶最终引发了世界大战。从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到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奥、俄、德、法、英等大国都加入到了战争的行列中。战争形势也正如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所预料的那样,德国被迫同时在东西两线进行作战。从8月3日开始,德军开始实施施里芬计划,8月3日17时左右,在德比边境的格梅尼希附近,德军在未经宣战的条件下越过了比利时的边境线,开始入侵比利时。8月16日攻陷了列日要塞,德军强大的右派开始了全面启动。而这时法军总司令约瑟夫·霞飞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德军的战略对法国的威胁,更不曾企图制止德军的强大右翼。他正在努力切断德军主力与其后方之间的联系。法军实施17号计划,从8月14日到8月25日,洛林会战在德法边境展开。法军在德军坚固的阵地面前损失惨重,但也正是法军的失败,才戏剧化的从战略上挽救了法国的命运。正是因为进攻受挫,所以法军才没能进入到德国施里芬计划为之设下的陷阱中,也正因为如此法军才可以及时回头防御住德军强大右派的冲击。8月20日-8月23日的阿登会战,以及之后的桑布尔河会战,包括与影剧的蒙斯会战,几乎所有重要的会战都以英法军队的败退而告终。8月25日,东线由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提前到来而告急,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不得不从右翼抽调部队去支援东线,这样进攻过程中右翼非但没有得到原计划的增强,反而被削弱了。8月31日,德国第一集团军向内的旋转运动为一架英国飞机发现,而其位置也为一份俘获的命令所证实。这个重要的消息立即报告给霞飞。此时约瑟夫·霞飞已经知道逐渐意识到左派有被攻破的危险,匆忙组建了新的第六集团军。9月5日,德法双方在马恩河进行了决战。结果德军战败,马恩河会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粉碎了施里芬计划。
失败原因
施里芬计划之所以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改变了施里芬计划,他加强了西线的左翼,即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防守的一翼,从而削弱了右派,即进攻的一翼。如威廉·格罗纳将军指出,按施里芬计划,西线德军左翼对右翼的比例应是1∶7,而小毛奇则使它成为1∶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布列德博士在其《比利时中立和施里芬战役计划》一书中指出,小毛奇所以加强德军左派是他不想放弃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省份。而施里芬计划则是准备放弃这两个省份。小毛奇所以这样做,是考虑意大利可能参加德国方面作战。因此必须控制阿尔萨斯-洛林两省,所以派两个集团军到该地。
首先,是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使德军集中兵力的计划遭到破坏。施里芬计划是以集中兵力为前提的。 其核心是保证西线右翼纵队的强大攻击力量,以便迅速迂回包围法军,打败法国。 但当战争开始后,东部的容克地主和西部工业区的垄断资本家都要求在东普鲁士和西线左派增兵,以保护他们各自的利益。而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又无法顶住这种压力, 结果造成德军的右派进攻力量不断遭到削弱,导致玛恩河战投的失败,失去了战略进攻的主动权。
其次是德军远离国土作战,在敌国领土上长驱直入,战线拉得太长,陷入了野心大而力量不足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这就造成了指挥不灵,后勤供应困难,部队疲劳等许多弱点。而这些弱点正是法军的优点,同时,法军还有英军的直接参战,以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东线强大攻势的配合,从而造成法军的实际优势列宁说“谁的后备多,谁的人力多,谁在人民群众中更能支持得住,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所以,当法军在玛恩河抓住了战机,一组织反攻,就挫败了德军的进攻,使双方在西线开始进入相持阶段,并且向着不利于德军的趋势演变。在1905年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拟定作战计划时,俄罗斯帝国刚刚经历日俄战争的失败,军事力量孱弱。当时认为,即使俄罗斯参战,只需抽出10个师到东线去,而不必改变两翼作战的部署。但是到1914年,俄国军事力量有很大恢复,因此,战争开始后,俄国很快在东线展开进攻,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不得不把两个集团军派到东线,从而削弱了西线右派进攻的力量。
第二,是施里芬计划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大战前,速决战略思想在欧洲资产阶级军事家中倾为盛行,这是受拿破仑·波拿巴军事思想影响的结果。拿破仑运用速决进玫战略在军事上取得赫赫战功,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到二十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欧洲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大大地强化了国家机器,并且利用它来组建了上百万人的庞大军队。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而且不分前线和后方,把全国动员起来,投入空前规模的大战之中。这就是前所未见的所谓“总体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动速决进攻战,想一口把对方吃掉是很困难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不切实际地认为德国的军事力量能够打败对方,同时又错误地估计了俄罗斯完成动员的时间会拖得很长。法国的防御力抵挡不住德军的强大攻势,比利时更没有什么力量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比利时军队和法军在西线顽强抵抗德军的速决进攻时,东线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不仅动员起来了,而且迅速攻入了东普鲁士,迫使德军不得不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这正是施里芬计划最大的忌讳。施里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对方的力量,认为只要采取突然袭击,法国会一击而破,俄国无力迅速动员,英国也会很快投降。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单纯从军事观点来制定战争计划,而无视战争胜负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力量决定的。在外交上,它破坏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中立,破坏国际法,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加上战争的巨大消耗,海上被封锁,国内人民的反战斗争,特别是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在指挥上的失误等诸因素,便导致了施里芬计划的彻底失败。
相关争议
战略家兼德国军司令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冯·伯恩哈迪将军强烈批评施里芬,认为对人力的需求和新部队的创建将削弱正规军,他反对“武装国家”的概念。但该观点被普鲁士王国战争部长朱利叶斯·韦尔迪·杜韦尔努瓦否决,他通过全民征兵扩大了军队规模。这在德意志联邦内部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导致后来的战争部长对人力提案更加谨慎。德国海军反对施里芬计划,因为大部分军事资源将用于大规模陆地交战,而不是发展更强大的海军战列舰。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计划被施里芬的继任者赫尔穆特·冯·毛奇大幅修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实施期间。老毛奇的改革,包括削减进攻军队的规模,被指责为德国未能快速获胜的原因。
影响
1918年德国战败后,德国军方指责施里芬计划存在缺陷,也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战胜国将施里芬计划视为德国侵略中立国家的根源,并成为战争罪责和赔偿的基础。最初的施里芬计划和毛奇的计划原文被收藏在波茨坦的国家档案馆中,文件的访问受到严格限制。它们于1945年4月14日在一次英国轰炸机袭击中被摧毁,仅存有关于这两个计划的研究报告。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格哈德·里特于1956年发表了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施里芬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学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引发了关于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的真实意图和他的计划实施的新争论。
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施里芬计划最终没有成功,德国也最终战败投降。但施里芬计划对后来法德两国的战略思想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法国在一战后为了防止德国复仇,不仅在凡尔赛和约中积极削弱德国,而且在法德边境开始积极修筑防御体系,建成主要以防御德国为主要目的的马其诺防线,在战略上开始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停滞不前,认为在以后的战争中主动防御,多打几次马恩河、凡尔登就能再次赢得战争的胜利。德国则是进一步的发展了施里芬计划中的速决战思想,发展出了闪电战思想,日后的德军依靠闪电战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并涌现出了像埃尔温·隆美尔、海因茨·古德里安这样的著名闪电战指挥家。
德国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腹背受敌的教训,早在对法开战前的1939年便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避免了双线作战的隐患,稳定了东线,从而使自己能够专心于西线战事。1940年,也就是凡尔赛和约签订21年后,德法再次开战,法军仍固守一战经验,而德军将领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大胆否定原来的黄色计划,重新制定了曼施坦因计划。主力部队从阿登森林突然进入法国,德军进入法国后快速突进,不到一个月便彻底击溃了拥有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闪电战的胜利,从某种程度上说实现了施里芬计划的宏伟目标。
相关评价
虽然施里芬计划是经过德军参谋总部进行了周密的谋划的一项堪称完美的军事计划,但是其中却充满了冒险性。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曾经想把右派迂回限制在法国境内,普法战争时的色当战役,德军的迂回没有超出法国境内。但施里芬所处时代各国军队已经急剧膨胀了,用上百万的军队去保卫上百万的军队,法德边境实在太狭窄,没有回旋的余地。(学者郭振玉 评)
施里芬计划是后起的德帝国主义进行疯狂的军事冒险的产物。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影,过低估计对方的力量,认为只要采取突然袭击,法国会一击而破,俄罗斯无力迅速动员,英国也会很快投降。他单纯从军事观点来制定战争计划,而无视战争胜负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力量决定的。在外交卜,它破坏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中立,破坏国际法在国际陷于孤立,这些因素一起促使施里芬计划遭到彻底破产。(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姜德昌 评)
参考资料
Schlieffen-Plan.britannica.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