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布县
仁布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下辖县。“仁布”系藏语音译,意为“聚宝盆”。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地带,东经89° 39 ′~90° 19 ′,北纬28° 56 ′~29° 32 ′之间,地域面积2120平方公里。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东倚山南市浪卡子县,南邻江孜县,西接桑珠孜区和南木林县,北与拉萨市尼木县交界,是日喀则市与拉萨市、山南市的交界县,是日喀则市的东大门,是拉日区域的中心节点和交通要道。截至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35795人,居住有汉、藏、回等10余个民族。全县下辖8个乡1镇。
仁布县以高山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峡深,境内最高峰乃钦康桑峰,海拔7191米。县属高原半干旱河谷农业气候区。县境内以雅鲁藏布江、门曲河、勇曲河为主的长年或季节河18条,水域面积达4.1万亩,总体水源丰富,分布较为均匀。仁布因地扼咽喉要道, 自古都是西藏自治区的重镇。1253年,元朝中央政府扶持萨迦派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设立13个万户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仁布归曲弥万户管辖。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又划归羊卓2万户管辖。1358年设仁布宗。明永乐八年(1408年)第一任宗本时起由仁蚌巴家族世袭管辖,此后,仁蚌巴家族英才辈出,不断扩大其控制区域。1490年,仁蚌巴家族的措杰多吉以“替东”身份管理西藏地方,仁蚌巴家族势力达到鼎盛。清崇德八年(1643年),阿旺罗桑嘉措建立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仁布宗归其管理。1959年9月,民主改革后,成立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划归日喀则地区管辖。2014年6月, 日喀则撤地建市,仁布县归日喀则市管辖。
仁布县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种植稞麦、小麦、油菜、豌豆、阳芋等作物。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亿元;工业增加值4.8亿元;第三产增加值3.89亿。境内拉日铁路、318国道穿境而过。
仁布县旅游景点主要有强钦寺、雍泽绿观相湖、嘎布久嘎生态民俗村、宗嘎雅江秘境生态度假村4个国家级AAA级景区,民族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江嘎尔藏戏),自治区级非遗4个(江嘎尔藏戏、喇嘛玛尼说唱、酥油花制作、仁布玉石雕刻),市级非遗3个(仓央扎念六弦琴、康雄亚德细褐、普松子制作)。
历史沿革
1354年,前属卓万户管辖。
1356年,帕竹政权时期,设立仁布宗。
1642年,归属噶厦政府管辖。
1956年,成立仁布党委。
1959年,成立仁布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仁布县委员会和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江孜专区。设置7个行政区。
1964年,仁布县划属日喀则专区管辖,基层26个乡。
2000年,仁布县区划分8乡1镇,79个行政村。
2001年,仁布县总人口30971人,藏族30868人。农牧区总人口30492人。
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仁布县为日喀则市辖县至今。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德吉林镇、康雄乡、切娃乡、母乡、仁布乡、帕当乡、康雄乡、然巴乡、查巴乡。镇政府驻德吉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仁布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崖谷地,地理坐标东经89°45″~90°22″,北纬29°02″~29°30″。东倚山南市浪卡子县,南邻江孜县,西靠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南木林县,北与拉萨市尼木县隔江相望。
地貌
仁布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偏低。仁布县平均海拔3950米左右。东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西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3761米左右,地势平缓。仁布县境内最高峰党姆峰海拔6112米。
水文
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汇入雅江。
气候
仁布县年平均气温6.3℃,绝对最高气温28.2℃,极端最低气温-25.1℃。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年降水量451.6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仁布县总国土面积212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47.51万亩、耕地8.82万亩、林地面积16391.46公顷、湿地24.58万亩、水域面积4.1万亩。
矿产资源
根据2020年仁布县人民政府数据,仁布县域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石、大理石、红柱石等,其中仁布玉更是享誉全区。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麝、高原兔、水獭亚科、旱、猞猁、狼、狐、藏羚等;野生植物有松树、野核桃、杏、桃、沙棘、紫云英、贝母、北柴胡、大黄、黄芪、当归、东北南星、杜鹃、侧柏、高山柳、雪莲花等。
人口民族
2014年,仁布县总人口28255人,其中:德吉林镇4784人,母乡3268人,仁布乡2609人,查巴乡4012人,然巴乡1887人,帕当乡3172人,普松乡1817人,康雄乡3438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33530人。
截至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共9261户37291人,其中农村常住户口6397户34102人。
经济
综述
2013年,仁布全县GDP总量为9758.79万元,比2012年增长9.6%,第三产业4760.76万元。2013年,仁布县实现财政收入420多万元,比2012年增长82%。
第一产业
2014年,仁布县主要农作物有稞麦、小麦、豌豆、油菜。
第二产业
2013年,仁布县共实施建设项目56个,投资30203.9万元,是2010年的2.8倍。
2013年,固定资产3亿元,生产总值22983.75万元,比2012年增长13.5%。农业完成值7672.485万元,比2012年增长3%。工业完成值1684.4265万元,比2012年增长15%。
第三产业
2011年,接待游客14000人次,旅游总收入37.44万元。
2012年8月,仁布县招商引资企业税950万元。
2014年9月,仁布县游客接待60118人次,比2013年增长9.5%,旅游综合收入210万元,比2013年增长0.7%。
文化
望果节是开镰之前农事稍闲时,全村男女着上新装和僧侣一道列队转游庄稼地。队伍由持柱香、经幡、经书、宝伞、宝瓶、铃鼓、锣、法号、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队伍按东南西北方向转游,每至一方祭此方神。在行进的途中不断地吹号、摇鼓、诵经、挥舞彩箭呼喊:“恰也秀,央也怙秀”,烧香敬供村神,祈求丰收。
地方特产
金银器制作是藏族民族手工业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种传统工艺。其主要工具是榔头和刻刀,榔头大的不足500克,小的只有100克,刻刀有100多种,另外还有火炉、风箱等。
藏刀
藏刀是西藏自治区传统的工艺品。藏刀分长剑和腰刀两种。长剑,藏语称“巴当末”,长约1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10厘米一40厘米之间。
藏毯
藏毯用途很广,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挂毯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它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
交通概况
公路
中尼公路穿越仁布县境内。通车里程达294公里,国道1条,长34公里。县道2条,长91公里。乡道3条,长128公里。
铁路
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拉日铁路在仁布设站,车次为K9821,K9822。
社会
教育事业
2014年,仁布县学校16所,教学点38个。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10所。仁布县在校学生数8506人。中职生719人,高中生669人,初中生4295人,小学生5142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23人。
社会保障
2010年,仁布县劳动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完善。
文化卫生
2014年,仁布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内设机构14个,行政编制97个,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7名。
旅游
仁布县周边景点夏鲁寺清净,是古寺有别于黄教各大寺庙的一个特点。夏鲁寺始建于1084年。
仁布县周边景点扎什伦布寺,简称扎寺,位于日喀则城西日光山南侧。建于1447年,由根敦朱巴根教主巴主持兴建。
参考资料
仁布概况.仁布县人民政府.2023-12-06
仁布县概况.仁布县人民政府.2023-12-08
仁布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仁布县人民政府.2023-12-30
仁布县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2020-02-14
仁布县概况地图.行政区划网.2020-02-14
公告公示.日喀则市人民政府.2021-07-14
有300余年历史的村庄藏戏队 望果节期间精彩上演《朗萨雯蚌》.中国西藏网.2020-02-14
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扫黄打非”进校园.中国西藏网.2020-02-14
西藏夏鲁寺天堂画卷重返人间.凤凰网.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