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一种血脂调节药,全称是羟甲戊二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肝细胞合成内源性胆固醇过程中的限速酶,能够促进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他汀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化学结构与HMG-CoA相似,并且该药物与HMG-CoA还原酶有较高的亲和性,因此可在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阶段竞争性地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阻碍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起到调脂作用。
他汀类药物是化学类处方药。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匹伐他汀(pitavastatin)等。西立伐他汀因其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或严重者致死案例较多,已撤出市场。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有效而安全,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此外,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多方面非降脂作用,其中包括保护改善肾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还具有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等多种作用。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肌病(横纹肌溶解症),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少数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可使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增高。他汀类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大多数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包括肌病)。活动性和慢性肝病患者禁用他汀类药物。当与环孢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吡咯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合用时应注意肌病的发生。
临床应用
1.调节血脂:他汀类主要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对病情较严重者可与其他调血脂药合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有效而安全,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2.肾病综合征:他汀类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除与调血脂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其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延缓肾动脉硬化有关。
3.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他汀类能增加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或使斑块缩小,故减少脑梗死、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4.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
药理作用
调脂作用
HMG-CoA还原酶是肝细胞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的限速酶,它能催化肝细胞中的化合物HMG-CoA转化为甲羟戊酸,再经一系列反应合成胆固醇,如果HMG-CoA还原酶被抑制,则无法生成胆固醇。他汀类调脂药在化学结构上类似HMG-CoA化合物,可在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阶段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他汀类药物与HMG-CoA还原酶的亲和性较肝细胞中的HMG-CoA强10000倍),使甲羟戊酸的生成形成障碍,阻碍后续的胆固醇的合成,因此,在功能上,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等作用。
非调脂作用
药代动力学
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口服吸收良好,但在空腹时吸收减少30 %。该药在肝内广泛首关代谢,水解为多种代谢产物,包括以β-羟酸为主的三种活性代谢产物。该药与β-羟酸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5 %,达峰时间为2 ~ 4小时,t1/2为3小时,83 %从粪便排出,10 %从尿排出。长期治疗后停药,作用继续4 ~ 6周。
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进食后吸收良好,首过效应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5 %。吸收后肝内的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在肝内广泛代谢,水解为代谢物,以β-羟酸为主的三种代谢物有活性。该药与β-羟酸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5 %。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3 ~ 2.4小时,t1/2为3小时。60 %经胆汁从粪便排出,13 %从尿排出。治疗2周可见疗效,4 ~ 6周达高峰,长期治疗后停药,作用持续4 ~ 6周。
普伐他汀
普伐他汀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约为34 %。生物利用度约18 %。该药吸收不受食物影响。该药的蛋白结合率为50%,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小时,t1/2为1.3 ~ 2.7小时。药品本身具有活性,而在肝脏内则水解为无活性或极低活性的代谢产物。该药通过肝肾两途径清除,70%从粪便排出,20%从尿排出。
氟伐他汀
伐他汀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吸收率约98%。生物利用度为19 % ~ 29 %。该药本身具有活性,其在肝内经水解、N-去酰化、β-氧化后得到的主要的代谢产物无活性。该药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8 %。血药浓度达峰时间0.5 ~ 0.7小时。t1/2约为1.2小时(范围0.5~3.1小时)。该药主要经肝清除,90 %从粪便排出,5 %从肾排出。该药的最大降脂作用在4周内达到。
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口服后迅速被吸收,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2小时。绝对生物利用度12 %。血浆蛋白结合率98 %以上。平均分布容积为381 L。该药在肝脏经P450-3A4细胞色素酶代谢。原药的半衰期约为14小时;因其代谢产物也具有活性,因此对HMG-CoA还原酶抑制的半衰期可长达20~30小时。该药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胆管排泄,经尿排除的不到2%。该药可分泌至人乳。
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接近20 %。与食物同时服用可降低该药20%的血药峰值浓度(Cmax)。该药口服后3 ~ 5小时达到Cmax。早晚服药对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与食物同时服用对于该药降低血浆LDL-C的能力没有影响。该药的分布容积约为134 L,主要分布于肝组织中,血浆中88 %的瑞舒伐他汀与血浆白蛋白发生可逆结合。瑞舒伐他汀主要以药物原形排泄,少量药品经由人体中的CYP2C9酶代谢后转化为N-去甲基产物。口服给药后,90 %的瑞舒伐他汀和其代谢产物经由粪便中排出,10 %经由尿液排出。该药的半衰期t1/2约是19小时。
匹伐他汀
匹伐他汀口服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大肠被吸收,吸收后在人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6 %以上,选择性地分布于肝中,在全身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肝脏低或与之相同。该药主要在肝、肾、肺、心和肌肉中代谢,原药和代谢物随尿液和粪便排出,总排泄率几乎达到100 %。匹伐他汀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0.5至0.8 h,t1/2约为11 h。血浆中药物原形的最大容积和曲线下面积随给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反复服药未见药物积蓄。
风险与禁忌
禁忌证
不良反应
肝脏损害
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升高。故此,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孕妇及有活动性肝病者禁用。
肌病
多表现为肌痛,无症状性血清CK值升高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发生率较高。在联合应用其他降血脂药如烟酸、吉非贝齐时更易发生。
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痛、肠胀气、便秘、恶心等,但多为暂时性,无需停药。
新发糖尿病
他汀治疗与空腹血糖水平小幅升高相关。长期服用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其发生率在临床试验报道不一。对13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分析,91140例无糖尿病参与者,平均随访4年。共有4278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其中2226例发生于他汀治疗组,另2052例发生于对照组,他汀治疗组新发糖尿病增加风险9%。将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5种他汀的相关临床试验单独分析,均显示新发糖尿病增加的风险,表明此现象为他汀的类效应;亲水性他汀和亲脂性他汀在新发糖尿病上并无差异。
当开始他汀治疗时,对未确诊糖尿病患者的建议:① 评估糖尿病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病危险程度,而对于糖尿病高危者,在他汀开始前筛查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② 在使用他汀前和治疗期间,强调饮食和体力活动对维持体重的重要性,旨在减少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每一次随访观察应在标准条件(空腹、无外套、无鞋)评估体重。定期测量腰围。③ 依照现行指南,使用他汀降低心血管病风险,除非患者存在禁忌证。④ 如果患者在他汀治疗过程中确诊糖尿病,强调减肥和降糖药,有指征地控制血糖和HbA1C。适当给予饮食及行为辅导。无论如何必须跟患者特别是在HbA1c升高的患者说明,他汀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益处远远超过血糖升高的潜在风险。
神经系统损害
他汀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比较复杂。虽然美国FDA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他汀会增加痴呆、轻度认知障碍或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率。但美国FDA及中国CFDA均要求对他汀的说明书进行修改,警告其存在记忆丧失和混乱、意识模糊方面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并未在大型临床试验中持续出现,即使出现通常也不严重,停药后通常会消失。这些副作用的发作时间存在很大差异,可出现在他汀治疗后1天至许多年后。不过,美国FDA强调他汀的心血管获益超过了上述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与胆汁酸结合树脂类联合应用可增强降低血清TC及LDL-C的效应,若与贝特类或烟酸联合应用可增强降低TG的效应,但也能增加肌病的发生率。若同时与其他影响CYP3A4酶的药物,如环孢素、某些大环内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吡咯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合用时也会增加肌病发生的几率。
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有可能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特殊人群用药
注意事项
风险提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3年10月16日发布关于修订他汀类药品说明书的通知,要求在他汀类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项的适当位置增加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低血糖反应和认知障碍等不良反应报告,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对企业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对【药物相互作用】项进行补充或修订,必要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与他汀类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康唑)、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贝特类调脂药(如吉非贝特、苯扎贝特)、烟酸、奈法唑酮、环孢素、胺碘酮、地尔硫卓、夫地西酸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4年12月31日发布通知警惕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苯溴马隆联用产生的肝损害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21年7月26日要求取消对怀孕期间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的最高级别警告,但仍建议妊娠期停用他汀类药物。
历史
1976年,日本人远藤从真菌桔青霉和短密青霉(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代谢物中分离得到美伐他汀(compactin,ML236B),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但由于研究发现该物质会使犬的小肠发生畸形,便停止了使用。
1979和1980年远藤及Albort等先后从红曲霉和土曲霉的发酵液中发现洛伐他汀化合物,后由美国默克公司开发并于1987年上市,这是推向市场的第一个他汀类药物,上市即畅销,该药物奠定了默克在降胆固醇药物领域老大地位。
1988年默克公司向市场推出半化学合成的辛伐他汀(舒降之,zocor),截至2013年辛伐他汀仍占全球他汀类药物市场32%的份额。
1994年瑞士Sandoz公司合成氟伐他汀,这是第一个全化学合成的他汀类药物,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远远低于上述几种物质,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低也成为其竞争优势。
1997年4月14日拜耳集团在英国上市西立伐他汀,该药物因其使用剂量极低,降血脂效果最强,在同类药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然而自上市以来,已报道多起西立伐他汀诱发严重肌病并造成肾衰竭的不良反应的事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1年8月9日发布通知,停止西立伐他汀在中国的销售、使用。
1997年华纳-兰伯特(现并入辉瑞公司)研制出阿托伐他汀(立普妥,lipitor),在英国率先上市,随后在美国上市。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在同等剂量下其降脂作用高于上述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阿托伐他汀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降胆固醇药物,也是全球销售额位居第一位的处方药。
1998年4月日本野义公司研制开发瑞舒伐他汀(可定,crestor)。瑞舒伐他汀为新型的HMG-CoA还原酶的抑制药,是进入市场的第7个他汀类药物,拥有强效的降脂药性,被誉为“超级他汀”。
2004年由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的匹伐他汀在日本上市,该药物又称伊伐他汀(itavastatin)、NK-104、尼伐他汀(nisvastatin)等。匹伐他汀是全化学合成的他汀类降脂药,化学结构上是具有两个不对称碳的旋光异构体的钙盐。匹伐他汀的特点是除具有很强的(同等剂量)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外还兼备降低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TG)的作用,作为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匹伐他汀是新一代的“超级他汀”,是新的脂溶性降脂药。
截至2022年,他汀类药物一直是主要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仍然稳坐头把交椅,2022H1销售额接近30亿元,瑞舒伐他汀2022H1销售额则超过13亿元,中国生产的仿制瑞舒伐他汀通过/视同通过的企业达30家,降血脂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化学结构
天然他汀类化合物的结构非常相似,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它们具有相同的羟基六氢环酮(hydroxyl hexahydro naphthalene)聚酮部分,不同的侧链连接在C8(R1)和C6(R2)位。洛伐他汀的R1为甲基丁酰侧链,R2为6-甲基;美伐他汀无6-甲基。天然他汀类化合物都以内酯的形式存在,在体内需经酶水解成开环酸式才有活性,其中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具有内酯环(lactone ring)样结构,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开环酸式结构,而普伐他汀直接以生物活性开环酸式结构状态给药。全合成他汀类化合物尽管在结构上与天然他汀不同,但均有开放性酸式结构,这是所有他汀类化合物竞争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共性结构。氟伐他汀与真菌产物提取的他汀类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化学结构,它是一种甲羟戊酸内酯的衍生物,具有荧光团取代的吲哚环。在氟伐他汀后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均有类似的荧光基团。依据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它们和HMG-CoA 还原酶的亲和力不同,这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药理学影响和不同的药动学特性,如组织分布、代谢稳定性、参与其代谢的酶和转运体等。
参考资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9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修订他汀类药品说明书的通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29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5期) 警惕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4
药物警戒快讯 第8期(总第220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24
关于在国内暂停销售、使用西立伐他汀钠片(商品名:拜斯亭)的通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2-30
2024降血脂药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中研网.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