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石头花
圆锥石头花(学名:Gypsophila paniculata L.),别名满天星、丝石竹、圆锥花丝石竹等,是石竹科,石头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茎单生,直立,多分枝。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中脉明显。圆锥状聚伞花序多分枝,花小而多;花梗纤细,苞片三角形,花萼宽钟形,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匙形。果球形,种子小,圆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亚洲北部,后引种于亚洲东部、欧洲北部及北美洲等地。在中国,其产于阿勒泰市山区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生于海拔1100-1500米河滩、草地、固定沙丘、石质山坡及农田中,性喜干燥,中性至弱碱性,略含石灰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高温多湿。圆锥石头花是插花中必不可少的填充花材,适宜于花坛、路边和花篱栽植。其根提取物已被用作灭火器、黄金抛光剂和织物柔软剂的原料,还被用于制备奶酪和冰淇淋等食物,还以可酿造利口酒。此外,从中提取的皂苷可控制传播葡萄扇叶病毒的线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
该种花型花色美丽,被广泛应用于鲜切花,是常用的插花材料,观赏价值高。其根、茎可供药用。
物种简介
圆锥石头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度一般在30至80厘米之间。它的根系发达,茎干通常单一,偶尔也会丛生,直立且多分枝,表面光滑或在基部覆盖有腺毛。叶片呈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度大约在2到5厘米,宽度在2.5到7毫米,叶尖逐渐变尖,中间的主脉十分显著。
形态特征
圆锥石头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度大约在30至80厘米之间。
根和茎
圆锥石头花的根系发达且粗壮,为其提供了稳固的支持。茎干通常是单一的,但偶尔也会见到几个茎干丛生在一起。这些茎干直立生长,并且随着成熟会分出多个分枝。茎干表面光滑,但在接近基部的位置可能会覆盖有细小的腺毛。
叶
圆锥石头花的叶片呈现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度大约介于2到5厘米,宽度在2.5到7毫米之间。叶尖逐渐变尖,而叶片中央的主脉十分显著,为植株的视觉效果增添了特色。
花
圆锥石头花的花序呈圆锥状聚伞形,具有多个分枝,花朵细小且数量众多,分布较为疏散。每朵花由一根细长的花梗支撑,花梗长度大约在2到6毫米,表面无毛。花朵的苞片呈三角形,顶端尖锐。
花萼呈宽钟形,长度约为1.5到2毫米,上面有紫色的宽脉,萼齿呈卵形,边缘圆钝,且为白色膜质。花瓣为白色或淡红色,匙形,长度约3毫米,宽度约1毫米,顶端可能是平截或稍圆。
雄蕊的花丝呈扁线形,与花瓣的长度相近,花药为圆形。子房形状为卵球形,直径大约为1毫米,花柱则细长,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圆锥石头花独特的花朵结构。
果实和种子
圆锥石头花的果实为球形蒴果,略微长于宿存的花萼,成熟时会裂成四瓣。种子细小,呈圆形,直径大约为1毫米,颜色为红褐色,表面覆盖着整齐的钝疣状小凸起,这些特征有助于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散播。
主要变种
生长环境
圆锥石头花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植物,常见于海拔1100至1500米的多种生境,包括河滩、草地、固定沙丘、石质山坡以及农田。这种植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生根能力而著称。
它们最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并且偏好于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微碱性砂壤土。理想的土壤应富含有机质,保持适度湿润,并且pH值大约在7左右,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发育。
分布范围
圆锥石头花(Gypsophila paniculata L.)原生于地中海地区及其沿岸,同时在亚洲北部也有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植物被引种到亚洲东部、欧洲北部和北美洲的多个地区。在中国,圆锥石头花主要见于新疆的阿尔泰山区以及塔什库尔干地区,这些地区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使得圆锥石头花能够在当地茁壮成长。
生长繁殖
圆锥石头花的繁殖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两种方式进行:
自然繁殖
圆锥石头花主要依靠种子繁殖。每株植物平均能产生约13700粒种子,这些种子会落在亲本植物的周围或者被风传播到其他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圆锥石头花的种子几乎没有休眠期,这意味着它们在成熟后很快就能发芽。
人工繁殖
对于半重瓣的圆锥石头花品种,可以通过播种、扦插或分株的方法进行繁殖。而完全重瓣的品种由于不易结籽,通常需要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如组织培养、扦插或分株。
播种:春、秋、冬三季都是播种的适宜时期。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播种后,需要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土壤湿润。大约一周后,种子就能发芽。当幼苗生长到5-7厘米高时,就可以进行移植栽培。
扦插和分株:春季和秋季是进行扦插和分株的最佳时期。扦插时,应选择生长健壮的顶芽或侧芽作为插穗。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圆锥石头花的数量,同时保持其优良的遗传特性。
栽培技术
假植:扦插苗生根后(一般在40天左右),从扦插床上起出幼苗进行假植,用1:1的泥炭土与园土混合放入营养钵内,40天开始假植的用直径9厘米的营养钵,45天以后开始假植的用直径10-12厘米的营养钵。假植后需遮光一周。假植3周左右植株开始生长,这时需要摘心,要彻底。摘心后侧芽萌发,即可定植,通常留3-5个枝条。
定植:作高床,床高15-30厘米,宽90厘米,作床时施入基肥,每平方米施肥量为氮30克、磷25克、钾20克,混施,以有机肥为主。定植密度为30×30厘米。定植后需充分灌水。
管理
摘心:小苗定植一个月后叶片长到7-8对时开始摘心,当侧枝伸展时,留5-7枝,其余摘掉。
拉网:为防止圆锥石头花倒伏,在摘心后60-80天左右开始拉绳或张网一层。圆锥石头花抽苔后应及时进行绑扎。
浇水:圆锥石头花较耐干旱,忌水湿,但生长发育初期需水量较大,要多浇水,当苗高长到30厘米后,一般不用浇水或少浇水,花期更应控制浇水,以防枝条软弱徒长。
施肥:以薄肥为主,第一次在小苗定植2周,当新的心叶长到2-3厘米时,追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淡液肥,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一次。苔期(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减少氮肥比例,增加磷、钾肥量,同时多施一些硝酸钙、硝酸钾、草木灰等速效肥,开花前45天应停止施氮肥。
温度及日照:该种生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0-15℃,高温易造成畸型花如狮头花或绿花,低温易引起簇状化或造成休眠状态。该种为长日照植物,并以光照达16小时以上为最佳。通常日照8小时以下易发生簇状化,12小时日照不能孕蕾,14小时日长以上能开花,而16-18小时日长最适宜,并且花期能够提早。白天一般使温度保持在25℃左右,通风良好,同时使日照良好。夜温保持在10-15℃左右。为使日长保持在15小时以上,可使用电照,一般每10平方米设100瓦灯光一处,距苗高1.2米,自0时开始进行电照,每次3-4小时。
防治方法
圆锥石头花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容易受到疫病的影响,这种病害通常会导致茎部或根部发生软腐,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的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疫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定植前,使用甲醛水溶液或高锰酸钾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初始数量。
一旦发现疫病初期症状,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1000倍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以消毒受感染的根部。
在夏季,要注意采取措施防止雨水积聚,保持适当的温度,确保种植区域有良好的空气流通,以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通过这些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圆锥石头花的健康生长。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消毒土壤,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消毒。夏季注意防雨、降温、通风。
主要价值
观赏
圆锥石头花为切花之一,在日本其消费位居鲜切花第二位,其花白色略带香味,颇具美感,是常用的插花材料。
圆锥石头花
药用
圆锥石头花的根、茎可供药用。
【采制】夏、秋季花叶茂盛时采收,洗净,阴干或鲜用。
【性味】性平,味苦。
【用法】15-2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主治】清热利尿,化痰止咳。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百日咳、尿道结石、脚癣、带状疱疹、结膜炎、丹毒。具有祛风清热作用,对于风火赤眼,可配桑叶、点地梅等药同用。对于咽喉肿痛,可配牛膝、夏菇草等同用。治疗蛇缠疮,可用新鲜全草捣烂,用乙醇浸半天后,用棉花球蘸患处。
物种危害
圆锥石头花在北美地区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后,由于其快速的繁殖能力和竞争力,已成为一种广泛分布的禾本科杂草。它在草原、牧场和沙丘等环境中与本地植物竞争,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在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曼尼托巴省,它被列为有害杂草。在农业环境中,圆锥石头花能降低牧草的粗蛋白含量,对畜牧业造成损失。此外,它还可能成为室内环境中的过敏原,引起呼吸道和皮肤症状。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可以通过手工拔除来控制其生长,但这种方法对于根系较深的成熟植物效果有限。割草后,圆锥石头花可能会重新生长,因此割草时需要确保割到根状茎以下,以防止其再生。在进行物理防治时,还需要注意风向,避免种子被风吹散到已处理区域。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特定的除草剂,如2,4-D和麦草畏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高剂量下,这些化学药剂能有效抑制圆锥石头花的生长。使用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安全指南操作,以减少对环境和非目标植物的影响。
综合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圆锥石头花的扩散和影响,保护本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
植物文化
花语
圆锥石头花以其白色小花而闻名,这些花朵连绵不绝,繁茂而细致,均匀地分布在植株上,仿佛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美感。它们盛开的样子,又如同树上覆盖了一层皑皑白雪,展现出清新而可爱的姿态。这些花朵不仅外表吸引人,还富含象征意义,代表着“清纯、致远、浪漫、爱情”等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参考资料
圆锥石头花.圆锥石头花.2024-09-09
圆锥石头花 Gypsophila paniculata|iPlant 植物智.植物智.2024-09-09
圆锥石头花的介绍.护花网.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