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太监
《女太监》是澳大利亚作家杰梅茵·格里尔在1970年著作的社会学著作,是作者本人的博士论文。
该论文指出,女性从小便按照男权社会的意愿而被培养着,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成为一个“无权、孤独、性欲萎缩、缺少快乐”的人,也就是一个“被阉割的人”,即“女太监”,以便获得女性气质,而强大的独立的女性气质才是全人类的革命性的未来。该论文被澳大利亚知识女性奉为“人生指南”。
内容简介
作者分别以肉体、灵魂、爱情、憎恨和革命为切入点,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女性是如何被时刻囚禁于传统思想的“牢笼”之中,被按照固定的模式培养,并在消费市场和浪漫爱情的双重推力之下成为一名“被阉割的人”。深入探讨了爱情和家庭的本质,对传统社会为女性设定的“刻板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女性了解自身和社会现实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并为其摆脱成为“女太监”的命运,提供了具有实践性的行动指南,为女性长期被压抑的情感提供了出口。
该书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了女性——主要以西方女性为代表——在以男权为代表的社会中所遭受的压迫、凌辱和摧残,进而呼唤建立完整健康的女性人格。同时,作者对男权社会中的男性心理和生理也做了精彩解构。作者始终致力于女性的独立,她要重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崭新的价值观,它们虽然摆脱不了对于男性王国的参照,但其基础却是女性人格的独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女权主义理论与女权运动,就伴随着君权和神权土崩瓦解后的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萌芽,此时大量的女性走出家庭(私领域)开始进入公领域,为之后的女权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做好了物质和文化铺垫。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处于动荡、分化、改组之中,发展到国家关系的破裂,导致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西方联盟内部也有了离心倾向,意识形态一致的结构开始松动,在剧烈的文化撞击下,女权主义的第一次浪潮终于在西方开始席卷而来。
1939年1月29日,格里尔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从小在女权主义第一次浪潮气氛成长下的她,开始大量考究并着手研究妇女问题。1968年,凭借剑桥大学的文学博士头衔,格里尔很快在英国华威大学英语系谋得一份教职。在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期间,她开始关注女性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1970年完成生平第一部博士论文《女太监》。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全书分别以肉体、灵魂、爱情、僧恨和革命为切入点,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女性是如何被时刻囚禁于传统思想的“牢笼”中,按照男权社会的意愿被培养着,并在消费市场和浪漫爱情的双重推力下成为一名“被阉割”的人,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
时髦滞定型
格里尔把这种女人称为“时髦滞定型”。“时髦滞定型是永恒女性,她是所有男人,以及所有女人追求的性对象。她不属于任何一性,因为她自己无性可言。她的价值只能从一点上得到证明,那就是看她能否激起他人的需要……”她是消费社会的主体,多数恋物癖男人都能从她那找到市场:爱大腿的男人可以追随她的超短裙,爱乳房的男人可以看她穿着透肉并有低低领口的罩衫。“她舒展身姿,蓝色牛仔裤和可口可乐走到哪,她就舒展到哪,你在哪看见她的蕙丹、唇膏、奶罩和高跟鞋,这个女太监就在哪安营扎寨……”
格里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蜂腰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女性形体中的一个脆弱之点,可以满足性虐待狂者的幻想。”还有恋臀癖、恋乳癖,过度化妆或装饰等等,其实都是对生机勃勃、富有个性的肉体的歪曲,而“幸福的家庭主妇”实际是家中的奴仆。
“女人必须停止向男人讨好卖乖的行为。女人以自己的装束和癖性丑化了自己的形象,招惹是非,让人给自己起一些愚蠢的名字并以蓄意的轻浮举动对待自己。夸大自己的优柔寡断和无可奈何,虚伪地玩弄各种各样的噱头,总有一天,她们会抛弃这一切的。”“女人必须拒绝顺从和狡诈,因为真理不可能靠掩饰获得。凡是以为靠着女性的魅力和软磨硬缠就能操纵世界的女人都是傻瓜。”
女性的反抗
格里尔主张的,是女性肉体与灵魂的自由,是男女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上的真正平等。“自由女性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发明她自己的反抗形式。”“妇女不应进入为社会所认可的关系之中,如婚姻,但若已进入而且不幸,她们应义无反顾地弃之如敝履。”“如果婚姻和家庭必须取决于妇女的被阉割,那就让婚姻和家庭改变或消失吧。”对于爱情,她的观点更加另类,她说爱情是一种病,它的基本特质是不可救药。她甚至引用另一位女权主义者的话,说“爱情是受害者对强奸犯的回答”,人们“在对器官做爱,而不是对人。”
虽然格里尔的言辞过于激烈,然而她依据大量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资料立论的方法,有理有据,让女性换一个角度了解了自身和社会。格里尔还在书中充满激情地描述自己心目中的被解放女性:“她应该是这样一种女人,其存在不是为了体现男性的性幻想,也不靠男性赐予她身份和社会地位,她不必美丽,她可以很聪明,她的权威随着年龄而增强。”
作品影响
在女性主义思想史中,被列为女性主义奠基作品的共有七部,《女太监》名列其一。
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评论中,《女太监》与《女性的奥秘》、《第二性》、《性政治》并列为“女权运动四大圣经”。
《女太监》一经出版,在澳大利亚中年女知识分子群体获得大部分响应,此书曾被奉为她们“青年时期的人生指南”,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1970年,《女太监》在伦敦出版,迅速成为全球畅销书。从1970年到1989年再版18次,并被译成11种文字,发行量达数百万册,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知识女性的思想和生活。
20世纪70年代,谈论、阅读、收藏《女太监》,成为当时澳大利亚中产阶级妇女间流行的风尚。而男性则对之无比厌恶,许多丈夫发现妻子在读这本书时会勃然大怒,有位妇女担心丈夫发现自己读这本书,于是,把书塞在鞋子里,还包上一个褐色的封皮加以掩盖。
2015年2月,《女太监》被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评为“50本最佳邪典书”之一。
2015年11月,《女太监》被英国“学术图书周”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2017年6月,《女太监》被英国《卫报》评为“五十部最佳非虚构作品书单”之一。
2018年1月,《女太监》被英国《观察家报》评为“对英美世界影响最大的100部非虚构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杰梅茵·格里尔(Germaine Greer),西方女性主义作家、思想家,近代女性主义先驱。1939年生于墨尔本,分别在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64年,她获英联邦奖学金,并赴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生活于英国,现为瓦维克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研究教授。她和美国的贝蒂·弗里丹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两面旗帜,其代表作《女太监》名列西方七大女性主义著作之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知识女性的思想和生活。
参考资料
女人拿什么坚强自己?.新浪网.2016-09-21
杰梅茵·格里尔:惊世骇俗的《女太监》.腾讯新闻.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