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县
卫县,中国古代行政区名。古朝歌之地,殷武乙所都,纣因之。姬发灭殷,封其弟康叔于此。西汉置淇县(治在今淇县朝歌镇),属南阳市。隋大业初,废朝歌县,改置卫县(治在今浚县卫贤镇)于康叔旧封地,仍置汲郡于县治。唐初亦为卫州治。贞观初,州移治卫辉市,县仍属卫州。宋初因之,天圣四年,改属安利军。金属浚州。孛儿只斤·蒙哥五年(1255年),于鹿台乡(今淇县朝歌镇)置淇州,卫县废为集入淇州。
卫县历史悠久,周封康叔于卫,隋置卫县因以为县名。至元初废县为集,卫县建制存在635年(北宋短暂废为镇)。卫县辖境在今河南省淇县东部及浚县西南部一带;治所卫县城在今浚县卫贤镇。
历史沿革
本古朝歌地,殷武乙所都,纣因之。
北周置卫州治此,汲郡朝歌县属之,州、郡、县同治枋头城(故治今浚县枋城村)。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朝歌县属卫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朝歌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郡、县同治卫县城(故治今浚县卫贤镇)。【《旧唐书》、《寰宇记》载为大业二年改卫县】
宋初因之。宋天圣四年(1026年),改属安利军。
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卫县为镇,属黎阳县。
宋元初(1086年),复置卫县,仍属通利军。
孛儿只斤·蒙哥五年(1255年),于卫县鹿台乡(今淇县朝歌镇)置淇州,卫县废为集入淇州(今淇县)。
明弘治年间,卫县集由淇县(明洪武淇州改淇县)割属浚县,属卫辉府。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置卫县所(乡级行政区),仍属卫辉府浚县。
1958年设卫贤公社。1983年改卫贤乡。
今为卫贤镇,下辖48个行政村,隶属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文献记载
隋书
隋书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地理中
卫县
旧曰朝歌,置汲郡。后周又分置修武郡。开皇初郡并废,十六年又置清淇县。大业初置汲郡,改淇县曰卫,废清淇入焉。有朝阳山、同山。有纣朝歌城、比干墓。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卷第十六
卫州,汲郡。望
卫县,紧。十九。西南至州六十八里。本汉朝歌县,属河内郡。魏黄初中,朝歌县又属朝歌郡,司马炎改为汲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卫州。大业三年,改朝歌为卫县,属汲郡。皇朝因之。
黑山县,在县北五十五里。汉末眭固白绕等起黑山,聚众十馀万,号眭固。
延津县,在县西二十六里。魏曹公遣于禁渡河守延津,即此地也。
枋头故城,在县东一里。建安九年,曹操在淇水口下大枋木为堰,遏淇水令入白渠,以开运漕,故号其处为枋头。晋太和四年,桓温北伐,慕容姓时亢旱,水道不通,乃凿钜野三百馀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将慕容垂率众八万来拒,温大破之,遂至枋头。军粮竭尽,温焚舟步退,垂以八千骑追温,战败於睢县,亦谓此也。後苻氏克邺,改枋头为永昌县。《十六国春秋》曰:“晋刘牢之救苻丕,慕容垂率师至枋头以拒之,知晋军盛,乃退。”後魏尝移汲郡理此。
阳河水,出县西北平地,即纣朝涉之胫处。
朝歌故城,在县西二十一里。殷之故都也。
鹿台,在县西。殷纣营之,七年乃成。大三里,高千尺。
旧唐书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卫 汉朝歌县。纣所都朝歌城,在今县西。隋大业二年,改为卫县,仍置汲郡于县治。贞观初,移于卫辉市。初属义县。州废,属卫州。十七年,省清淇县入卫县。长安三年,又置清淇县。神龙元年,又省入卫县。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宋乐史撰
河北道五
卫州
卫县。东北六十八里,旧十九乡,今四乡。本古朝歌地,即纣之都也。有故城在今县西二十二里。《史记》谓之“殷墟”。《淮南子》云“墨子不入朝歌”是也。汉为朝歌县,属河内郡。魏黄初中,朝歌县又属朝歌郡。司马炎改为汲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卫州。大业二年改朝歌县为卫县,仍置汲郡于县治。延津县,在县西二十六里。《魏志》:“曹操遣于禁渡河,守延津”,即此地也。黑山县,一云墨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九州岛要记》云:“墨子昔居此山,采茯苓饵,五百岁或老或少。”又《魏志》:“刘宏中平二年,眭固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万余众,以掠魏郡,号黑山贼。”方山县。《水经注》云:“方山在卫县西,以山四方,故曰方山。”苏门山,在县西八十一里,苏门山一曰苏岭,俗名五岩山。《魏氏春秋》云:“阮籍见孙登长啸,有凤凰集登所隠之处,故号登为苏门先生。”朝阳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同山,在县东一十九里。仓山区,在县西五十里,西与仓泉水相接。锡盆水,一名盆水,一名锡水,源出县西北四十里石坎下,湾屈似盆、其味如,故名锡盆。其水流可百余步,北岸有盘石架空,南枕盆水,盘石之下,东流。其盘北连高阜,虽亢阳,石常润激,每时雨开霁,轻津散垂,滴盆水,泠可听,经旬方绝,俗呼此石为漏天桶,自此东流五十余步,有飞泉出于南岸,县注盆水,又谓小瀑布,俗谓之北流泉焉。卷水。《水经注》云:“卷水出卫郡朝歌。”白沟。《冀州图》云:“卫河起在卫县南,出大河,北入魏郡。”淇口水,出共山东省,至今县西里许过,又南流二十三里,与清水合,入河,谓之淇水口。又《北征道里记》 “枋头城,故虞国之险,淇水经其后,清水经其前”是。枋头城。《冀州图》云“枋头城以险,南去河八里,对酸枣棘津”是也。即汉建安中,曹操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晋太和四年,大将军桓温北伐慕容暐,时天旱,水道不通,乃凿巨野县三百余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暐将慕容垂率众八万来据,温大破之,遂至枋头。会军粮竭尽焚,舟步退,垂以八千骑追之,温战败于睢县,亦谓此也。后苻氏克邺,改枋头为永昌县。《十六国春秋》云:“晋刘牢之救苻丕,慕容垂帅师至枋头以拒之。知晋绥军盛,乃退。”北魏移汲郡理此。鹿台,在县西二十里。《帝王世纪》云:“纣造,饰以美玉,七年乃成,大三里,高千仞。余址宛然在城内,即纣自投火处。”《纪年》曰:“姬发擒纣于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耳。”苑城,在县北四十里,有沙丘台,俗称妲己台。又东二里,南临淇水,有上宫台。《诗》云:“要我于上宫。”即此也。顿丘县。在今县西北二里,即古顿丘。今置通灵观。永昌故城。隋初置永昌县,大业中废。故城县在今县之西。朝歌故城,在今县西二十二里,纣之所都。汉以为县,后魏移朝歌于今卫县之东一里,此城因废。糟丘酒池。《冀州图》云:“在朝歌南一里,土人依约识之”。射阳河水。在县西北平地,即纣朝涉之胫处也。
宋史
宋史
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浚州,平川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为军。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利。四年,以卫州卫县隶军。熙宁三年废为县,隶卫州。元祐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浚川军节度,改今额。崇宁户三千一百七十六,口三千二百二。县二:卫,上。熙宁六年,废为镇入浚县。后复。
金史
金史 卷二十五 志第六 地理中
浚州(中)县二
黎阳县:有大伾山、枉人山。
卫县:有苏门山、鹿台、糟丘酒池、枋头城。镇二,卫桥、淇门。
元史
卷五十八 志第十地理一
中书省
卫辉路
淇州,下。唐、宋、金并为卫县之域,曰鹿台乡。孛儿只斤·蒙哥五年,以大名、彰德府、卫辉市籍余之民,立为淇州,因又置县曰临淇镇,为倚郭。中统元年,隶大名路宣抚司。至元三年,立卫辉路,以州隶之,而临淇县省。
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八
淇县【在府北五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东至濬县界十五里西至辉县市界三十里南至汲县界二十里北至濬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延津县界七十里西南至辉县界五十里东北至濬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彰府林县治一百八十里殷沫邑周初为卫国春秋属晋为朝歌邑汉置朝歌县属南阳市东汉建安十七年属魏郡三国魏置朝歌郡寻废晋属汲郡刘宋仍属河内郡后魏废东魏复置又析置临淇县属林虑郡隋大业初改曰卫县移汲郡来治唐武徳初为卫州治贞观元年仍移州治汲以县属五代十国因之宋天圣四年属宋安利军熙宁六年废入浚县元祐初复置属濬州金因之元宪宗五年改置淇州又置临淇路为倚郭中统元年属大名路至元三年属卫辉路省临淇县入州明洪武初废州为淇县属卫辉府本朝因之】
读史方舆纪要
卷十六
北直七
卫辉府
浚县
卫县城,县西五十里。古朝歌也。殷武乙所都,纣因之。亦曰氵未邑。姬发灭殷,封其弟康叔于此。后属于晋。《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伐晋,取朝歌。又定十三年,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畔。战国属魏。秦始皇六年,伐魏,取朝歌。项羽立司马邛为殷王,都此。汉置朝歌县,属河内郡。东汉因之。永初四年,朝歌贼宁季等作乱,使虞诩为朝歌长,遂平之。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属汲郡。永康二年,成都市王颖举兵于邺,讨赵王伦,前锋至朝歌,远近响应。太安二年,颖复举兵内向,屯于朝歌。明年,幽州都督王浚入邺,遣兵追颖至朝歌,不及而返。北魏仍属汲郡。东魏为汲郡治。后周置卫州治此,兼置修武郡。隋初,郡废,仍为卫州治。大业初,改州为汲郡,复改朝歌曰卫县,仍为郡治。唐初亦为卫州治。贞观初,州移治卫辉市,县仍属卫州。宋初因之。天圣四年,改属安利军。熙宁六年,废为镇,属黎阳县。元祐初,复置,仍属通利军。金属浚州。元废。杜佑曰:县西二十五里有古朝歌城。刘句曰:纣所都朝歌城在县西。《郡志》:古朝歌城在县北二十里,汉朝歌城在县西五十里。似误。今亦见河南淇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