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大滩镇

西大滩镇

西大滩乡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毛毛山北麓,东邻东大滩乡,西靠朵什镇,南连柏林乡,北接古浪县黄羊川乡,距县城113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有夏玛寺、二郎池、大鄂博滩、大神山等人文、自然景观。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天祝区辖8保甲,东大滩乡属南冲保。建国后,天祝区辖9乡,东大滩属二乡(祝贡及南冲)。1950年天祝自治区辖10乡,将东大滩分为东山八族和红番五族2乡。1952年,自治区6区30乡,东大滩乡分为阿罗、代阳2乡,属三区。1958年改为八一公社,1958年12月改为东大滩公社,1966年改为东升公社,1983年改为东大滩乡

地理环境

西大滩乡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北部毛毛山北麓,东邻东大滩乡,西连朵什镇,南与华藏寺镇毗邻,北与古浪县接壤,面积187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西大滩村,距县城113千米。辖土星、坝堵、西大滩、上泉、西沟、马莲沟、白土台、马场、东泉9个村民委员会,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27户、12301人,其中藏、土等少数民族5536人,占总人口的45%。

境内山峦起伏,地势南高北低,落差悬殊,海拔在2632~4074米之间。主要大山有毛毛山。平均气温-0.5℃,年降水量400毫米。有耕地1.66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豌豆、稞麦、油菜籽、阳芋等,2005年粮食总产量201万千克,油菜籽21万千克;草原面积15.06万亩,主要畜种有野牦牛、黄牛、马、绵羊绒山羊等,2005年大小畜存栏2.14万头(只),是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基地。森林面积81.79万亩,主要生长着云杉、柏、柳等。野生动物有麝、蓝马鸡环颈雉、狼、野兔等。野生中药材有疏叶当归秦艽冬虫夏草波叶大黄党参等。

自然资源

西大滩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肥沃宽广的黑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点,能歌善舞的强悍民族,林海草原的天然之作,世间珍奇的白牦牛,穿梭林间的婉转公路和争奇斗艳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境内山峦起伏,海拔2632-4074米,平均气温0.2℃,年降水量350-400mm,无霜期130天,属高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旱秋涝,年降水量70%集中在秋后。该乡耕地面积16634亩。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小麦、稞麦、豌豆、油菜、阳芋等。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深入调研发展了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2004年农牧民人均收入674元。

该乡草原面积11291.4公顷,水域面积223.2公顷,森林面积15.22万亩,主要生长有云杉、松、柏等。野生动物有麝、蓝马鸡红原鸡等。中药村有疏叶当归秦艽、大黄、冬虫夏草等。

西大滩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景点,形成了集宗教、风情、民族特色为一体的夏玛乡风景。有"古刹法音数百载,利乐有情从生怀,虽叹金顶风波多,沧桑途中重生彩"的夏玛寺。有"鬼斧神工一碧毯,牛羊如云乐帐圈,一同牧歌飘林海,花香蝶舞雀鸣天"的峨博滩。有"两峰根横崖生泉,一眼碧水映蓝天,劝君莫嫌此处小,盛满青山难知源"的二郎池。有"横空卧云如巨龙,屏障一天各春秋,林海退潮山珍露,蓝天白云真雄秀"的大神山。有"悬崖峭壁峰入云,苍松翠柏竞辉春,天生一门吐翠绿,蓝空如带墨燕鸣"的石门峡。有"冰峡万仞戏墨燕,断崖飞流舞白练,蔼腾烟起鸣回处,彩虹一弯映青山"的迭水。

行政区划

总面积242.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3人/平方公里。1952年在全国解放的大好形势下,此地设置为盖宁乡,1961年改西大滩公社,1983年设置为西大滩乡。目前,该乡辖东泉村、马场村、白土台村、土星村、坝堵村、西大滩村、上泉村、西沟村、马莲沟村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级。

区划代码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620623205:

人口民族

有藏、汉、土3个民族2775户、1275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6%。

经济

2004年,该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该乡农业增加值1225万元,占年计划790万元的155.1%,粮食总总重量06.15万公斤,占年计划197万公斤的104.6%;油籽产量35.31万公斤,占年计划23万公斤的153.5%。大小畜存栏20047头(匹、只),其中:大畜7240头(匹),出栏率25%;小畜存栏12807只,出栏率30%。乡镇企业增加值460万元,占计划455万元的101.1%。完成财政收入440万元,占计划288万元的152.8%。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694平方米,移民搬迁82户316人,当年解决温饱人口229户1030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74元,比2003年增加80元。

文化

境内有佛教寺院一座--祝贡寺,藏语称"噶丹勒谢琅",意为具喜善言洲。寺址在西岔口。天祝藏族自治县名中的"祝"一字即取于"祝贡寺"中的"祝"字。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明末,西藏自治区噶举派直贡僧人桑布坚赞成为巨富,住在郭隆寺附近,并成为该地方的囊索(行政长官)。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省发生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布藏丹津反清事件,清廷派兵镇压,桑布坚赞亦受牵连被杀害。其信徒桑布仁钦逃至下吉让(毛毛山北麓),约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他在西岔口建参康(静修处)一座,后在东大滩旧寺沟建寺,取名祝贡寺。(因建寺僧人为噶举派直贡系而得名,祝贡即直贡)。寺院信奉阿息玛(祖婆)的护法。盛时有僧人80余人,辖5个部落。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和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寺院两次毁于兵,后重建,成为格鲁派寺院。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上有佛寺,称准格尔西昭、东昭。

1949年,寺院辖上阿罗和下阿罗两个部落。建筑有措钦堆康、久康、囊谦县、僧舍等,有僧人30多人。寺院有土地200多石(合4000亩),野牦牛300头,羊1000多只,马70匹,尚有森林、草原、煤矿等。1958年,祝贡寺被毁。1982年重新开放,现有僧人和寺院管理人员3人。

祝贡寺现存的主要经典和法器有:在大经堂顶层,中间是宗喀巴师徒三位的塑像,靠右是护法殿,上下七个间堂内绘有胜道聚会、皈依聚会、五王身像、五依、药师佛、十六尊者(阿罗汉)有智者。在大经堂底层,中间有莲花神圣塑像,宗喀巴一千塑像等。经典有《宗喀巴师徒全集》、四川德格版的大藏经《甘珠尔》、《杰桑布》等40多本。还有法鼓、、铜灯等法器。复开放,1983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八),祝千佛及其他僧人,在原寺院大经堂遗址处举行了颂经祈祷活动,祭奠寺院照山的"峨博"。后有信教群众筹资,于1983年、1985年、1988年几经修建、翻修、扩修为"三转五"的两层大经堂,1989年7月5日(农历六月初三)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典礼。

民族风情

东大滩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民俗活动即同天祝藏族自治县其它地方的民族风俗基本相同,但不同中也有各异,自成一派。

服饰

藏族服饰:衣领有三四层,每层用不同颜色的缎料做成,其上边也缀缝着一指宽的水皮或锦边。东大滩藏族特别宠爱"鸽子青"礼帽,男女老少都有戴用习俗。尤其在头饰上有别于其他地区民族,女性婚前将头发辫成二股吊在后面,不梳小辫,头上也不戴其他饰品,婚后将头发从中间分为两半,然后根据头发的多少梳成若干条小辫,中间留一股头发梳成一条大辫,其根处系有银制的圆形"热坚",再把发辫分别装在发套内,穿入腰带吊于胸前。

待客

藏族待客:客人上门,全家人都要迎上。如是尊贵客人,一定要上酥油灯。第一道饮食是吃馍。第二道是酒,主人要给客人敬三杯,藏语为"旦哲森巴"。意思为祝愿客人在全年全月全日吉祥如意。第三道是手抓羊肉。此后继续喝酒,最后一道是包子或长面

婚俗

藏族婚俗:东大滩的婚俗分民族的不同而有差异,但都受到了藏族习惯的影响,所拿的礼物和程序大体相同,都要经过提单瓶、提双瓶、讲礼、娶新、婚礼等仪式。

民歌

藏族民歌:东大滩藏族传唱的民歌主要有六类,酒歌、情歌、长歌、则柔、生活歌、说唱文学。

礼仪

藏族礼仪:藏族热情好客,崇尚礼仪,礼仪主要有以下几种:

1、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会尊长、觐见佛像、往来、送别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

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自治区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孛儿只斤·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2、磕头:磕头也是藏族常见的礼,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

3、鞠躬: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于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

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得过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以上是藏族礼仪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情况,其他还有称呼上的礼节。藏语还有敬语和非敬语之分。用敬语,对尊者或客人说话,表示尊敬对方。其次,在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的规矩。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坐时不能抢主宾席,不能东倒西歪,不能随便伸腿等等,这是一般长辈教育子女的一些必须注意的礼仪。

饮茶

藏族饮茶习俗:东大滩乡藏族一般饮用砖茶,煮茶时首先在壶或锅中加入冷水,投入已揉碎的适量茶叶,加盖烧开,然后揭盖慢熬,茶汁呈深褐色,入口涩而不苦为最佳。"茶无盐,水一般"所以,煮茶时要加适量的食盐。用这种方法熬出的茶名为"清茶",另外将鲜牛奶加入茶汁中,俗称"奶茶"。

参考资料

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大滩乡_行政区划网(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行政区划网.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