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组建于2009年,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原英语系(成立于1959年)和英语语言文化系(成立于1984年)合并而成。目前,学院设有英语专业,2007年英语专业被评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下设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翻译、英语教育三个专业方向。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川外英语人路蓝缕的艰辛创业和百折不挠的奋斗开拓,英语学院目前在人才队伍建设、教研科研实力以及本科教学水平等方面,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龙头,在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在全国英语学界也具有重要影响。

学院师资

学院目前共有专职教师90名,其中教授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名,重庆市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3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2名,95%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95%的教师有海外留学、访学或进修的经历;常年聘有外国专家4名。

历史沿革

原英语系成立于1959年5月25日,当时为适应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满足中等学校普遍开设英语课程的迫切需要和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增多的需要,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改建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除原有的俄语专业外,增设英语专业。1959年7月,建立英语教研室。9月,建立英语系党支部和共青团总支。1960年,法语教研室建立,归英语系领导(1964年5月,法语系正式成立,脱离英语系编制。)1961年,德语教研室成立,归英语系领导,1985年脱离英语系编制。70年英语系停止招新,72年4月恢复招生。1973年11月,学员临时党委成立,英语系党总支建立。79年,招第一届硕士8人。80年,开始社会办学。82年9月,新设英语师范专科。1984年正式成立外语师范系,脱离英语系编制。86年7月28日,国家教委批准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硕士授予权。1990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将英语系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改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学制仍为4年。1994年5月,西南片区外语专业硕士点评审组来英语系评估,英语系英语硕士点被评为A级;同年7月,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英语系本科专业由英语语言文化改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际关系、英语翻译三个专业方向。

原英语语言文化系前身为四川外语学院外语师范部,创建于1982年。1984年学院正式成立外语师范系,1993年更名为英语语言文化系(简称“英三系”)。

办学特色

英语学院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扎实、国际视野广阔、人文素养全面、人格心理健全、高层次、通识型、国际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在这一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的指导下,学院开设了“英汉双语翻译”、“英语教育”和“英语语言文学”三个专业方向。“英汉双语翻译”方向(下设特色“英汉双语高级翻译实验班”)旨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英汉双语实战型高端口笔译人才。“英语教育”方向旨在保存原英语三系师范特色,为国家培养英语语言技能扎实、英语教学理念先进、师德师风高尚的英语教学工作者。“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下设特色“中国文化走出去实验班”),旨在坚守本英语专业的人文科学概论根基,同时瞄准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培养英语语言技能扎实、中西文学/文化知识全面、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够胜任“中国文化走出去”重任的跨文化知识精英。

目前,学院开设有各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50多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重庆市精品课程5门,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英语学院教学成绩卓越,学生的专业四、八级考试连年超过全国外语院校平均及格率。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目前学院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语言桥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单位签署协议共建教学实习基地14个,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

学术研究

学院现有五个科研机构: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词典学研究所和比较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12月成立。中心以教学为主导,科研为动力,力图做到教学与科研互动互进。目前有教师15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8人),另有特聘教授2人。现任中心主任为张旭春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将秉承英语学院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文学文化修养的优良传统,继续加强并进一步完善为川外英语学院本科高年级以及今后研究生开设的各门课程,其中包括:中西文化专题研究、中国思想史(英文授课)、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思想史、英国学入门、美国学入门、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等主干课程。中心成员一直以来在承担了学院重要的课程教学和研究任务的同时,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张旭春教授的《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董洪川教授的《“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和《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论稿》等,公开发表的论文包括:张旭春教授的“互动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意义”、“文史互证与诠释的限度”、“鲁迅早期思想中的浪漫主义因素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文学理论的西学东渐:本间久雄\u003c文学概论\u003e的西学渊源考”、董洪川教授的“中国当代托马斯·艾略特研究:现状与走势”、“历史的关联:‘九叶’诗派接受T.S.艾略特探源”、段俊晖教授的“洞见与盲视:对叶维廉中国文论思想的几点反思”、“AStudyofAmericanCriticalHumanism:IrvingBabbitt,LionelTrillingandEdwardSaid”,蓝若宇博士的“混合、超越与革新–从大众传播的三大特点看互联网传播”、“TheIssueofNetworkPrivacyanditsManagementinChina”,张庆老师的“‘天人合一’与当代生态伦理的冲突”和“张婷老师的“多维对话中的经典重读”等。此外,本中心将根据新世纪中西比较文学、中西文化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态势,集群体之力编撰一批针对新时期广大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的高质量教材。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以中西文学文化教学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定期举行各种级别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会,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通过加强学习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各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翻译研究中心:由原英语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系的翻译教研室整合而来。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原英语系就参与了四川省都江堰市工程资料的翻译;七十年代,英语系部分教师接受了《尼泊尔史》、《现代不丹》的翻译任务,于1975年先后完稿出版;1973年为支援国家的重点建设,为四川维尼纶厂办了翻译培训班;1975年接受了联合国文件的翻译任务,历时三年,共译出80多万字,1978年全部交稿出版。新时期以来,英语学院的师生更是频繁活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重大外事活动中,从事口译或笔译工作。长期的翻译实践和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译者和翻译师资。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牟绪典、王大濂、严彬儒、曾祥禄、郭颐顿何道宽、王映桥、魏以达、谭少青、蓝仁哲、夏洪进、周裕玻、黄新渠、靳海林、刘正泽、廖七一、李芳琴等。翻译研究中心将秉承老一辈学者所开创的翻译实践、教学和科研传统。现在,本中心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3人,中心主任由英语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沈彤教授兼任。该中心主要工作一是承担本科与研究生翻译相关各课程的教学工作,二是组织相关学术活动和集体科研项目。目前在本科层次上所开设的课程有英译汉、汉译英、基础口译、通用口译、同传入门、经贸口译、专题口译、专题笔译、科技翻译、翻译理论入门等。近年来,本中心教师已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译林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等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近30部,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词典学研究所:英语学院有着悠久的词典编撰传统。早在20多年前,原英语系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曾祥禄教授的组织下成立了词典编撰小组,于1992年6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英语教学词典》。2001年,《学生英语用法词典》(夏洪进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和《汉英新词语例解词典》(王仁强、段景文主编,重庆出版社)也相继问世。2009年11月,为了进一步推动词典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校批准成立了词典学研究所。现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所长由校研究生院院长王仁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成员包括胡文飞教授(博士)、张宏教授(博士)和马武林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3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学刊》、《中国外语》、《外语电化教学》等权威及C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科学出版社专著3部,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由原英语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系的英美文学教研室整合组建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由王世垣教授、马笃权教授、蓝仁则教授、丁咏淑教授、段景文教授等老一辈学者所开创的英美文学教学和科研传统。现在,本中心有教授3人,博士4人,中心主任为姜淑芹教授。近年来,本中心教师已经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译著近20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C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转载,在全国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领域里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心还与剑桥大学(UniversityofCambridge)、伦敦大学(UniversityofLondon)、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eeds)等国外名校同行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机制,为我们立足世界的教学和科研追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心由原英语系与英语语言文化系语言学教研组整合而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由郎天万教授、龙日金教授、李明远教授等老一辈学者所开创的语言学教学和科研传统。中心以理论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为两大主要研究方向,以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为主要宗旨,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含在读博士)6人,中心主任为谭春博士。近年来,中心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在《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语文》、《山东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学生素质

扎实的语言技能训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公益精神。近年来,该院学生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赛、全国高校口译大赛、模拟联合国大会、全国高师世界技能大赛等专业类、高层次赛事中屡创佳绩。英语学院学生在亚洲足球赛、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东亚足球竞标赛、北京奥运会、英国青年代表团访渝、中国科协第十一届年会等大型会议会展以及外事活动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英语学院翻译志愿者凭借突出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各方面的赞誉。

就业情况

英语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除了出国深造、保送或考取研究生之外,每年还有大批毕业生进入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等国家机关以及外贸、外企、旅游、民航、海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涉外工作。

发展前景

英语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系多年来都对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近5年来,两系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立项8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5部,教材5部,获各级科研奖40余人次。按照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英语学院在成立之初便把科研发展作为学院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目的英语学院组建了新的教授委员会,并成立了5个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将继续秉承原英语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系朴实无华、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并在“海纳百川,止于至善”这一新院训的指导下,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开创英语学院辉煌的明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