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稞酒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称为“羌qiang”,是使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稞麦酒是青藏人民最喜爱的酒类之一,逢年过节、结婚、生子、迎送亲友时,必不可少。青稞酒的酿造过程包括冲水,因此又被称为“咂酒”。青稞酒的色泽为橙黄色,味道甜中带酸,酒精含量低,口感佳。青稞酒的主要产地为尼泊尔和中国西藏,印度和不丹也少量生产。在尼泊尔,青稞酒也被称为“jaarh”。

酒品特色

青稞酒独特之处:

1.酿酒主料不同:以青稞为主。

2.酿酒环境不同:高原气候(气温、氧气含量)。

3.酿酒用水不同:雪山圣水,天然矿泉水。

4.酒文化不同:青稞酒、酥油茶、哈达是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发展历史

史书记载,公元七世纪,唐文成公主从长安远嫁吐蕃,把汉地先进的酿酒技术传到藏地,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以青稞酒为载体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

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强手如林的酒类行业中独树一帜,在西部民族地区享有盛誉。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酿酒原料独特、大曲配料独特、制酒工艺独特、产品风格独特”,青稞酒魂承传400年,被全国酿酒专家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最初的青稞酒酿造没有复杂的程序。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把水滴完,再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两小时,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晾去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最后 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如果气温高,两天到三天即可取出后加水放一个小时后饮用。

青稞酒酿造工艺的逐步完善,实际上是从明清开始的。明朝起,随着青藏地区与中原文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青海省省湟中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县、贵德县等青海省的农业区,成为了汉藏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区,青稞酒的酿造工艺也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时至今日,青海省仍为青稞酒的重要产区,其中尤以互助县、湟中县的青稞酒最为著名,这两个地区的酒文化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精良,而两者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和青海省湟中县海马泉镇,都是著名的青稞酒产地。相传,互助青稞酒的制作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此地留下的白酒酿造工艺,为藏地带来了酒文化的起源。而湟中县则因南塑山泉水酿造而闻名青海本地。此外,湟中县境内有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地处青藏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自古便是藏文化与汉文化广泛交流的前沿阵地,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使得湟中县酿酒工艺数百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青稞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在继承古老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装备,用无污染的天然优质矿泉水科学配料、精心酿造、久储自然老熟而成。本地的酿酒师傅大多是祖祖辈辈传承着自家酒坛里的秘密,有些坛子的历史连自家古稀老人都说不清楚。至今,很多青海本地的酿酒师傅仍采用自然制曲——手工配置——老坛陈酿等一系列繁琐流程所组成的古老工艺,在这一系列的酿造工艺中,湟中制酒师傅尤其注重酒的自然发酵和静置时间的长度,而且对存酒器皿也有着苛刻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稞麦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很多大型酒企开始了新品开发的漫漫征程,青海省的青稞酒先后向市场推出了青稞金酒、青稞原浆酒、青稞啤酒、青稞橡木桶酒等一系列产品。

除了青海省,云南省也是青稞酒生产大省。香格里拉市县是云南省青稞酒主要产地之一,1984年云南全省名酒品评中青稞酒名列第三。香格里拉现已开发出青稞窖酒,青稞礼品酒,青稞虫草酒,青稞红景天酒,青稞低度酒等一系列产品。

营养价值

1.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葡聚糖最高的农作物:葡聚糖含量是小麦的50倍。

2.含有丰富的粗食纤维:膳食纤维含量是小麦的15倍。

3.含有独特的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比普通的支链淀粉高出26%。

4.含有稀有的营养成分:含硫胺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e

5.含有微量元素:钙、磷、铁、铜、锌、等矿物质元素。

酿造方法

稞麦酒的酿造方法和过程:

首先把青稞洗净,注意不能让青稞在水里洗的时间过长。然后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在锅上的东西,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冷却。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稞麦一样高。

敬酒习俗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稞麦酒色微黄,酸中带甜,有“藏式啤酒”之称,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欢度节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主人要端起青稞酒壶,边斟三碗敬献客人。前两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碗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评价。一般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要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唱敬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无名指蘸点酒,举手向右上方弹三下,主人就不会勉强。

相关传说

青稞的传说

传曰:在远古时代,华夏民族之母----王母娘娘在巍巍昆仑山宴请周穆王时,特派她的座骑大青鸟到东海蓬莱仙岛采集美食。回归时,不慎将一仙物从口中掉出,落在龙王山下,只见那仙物落地生根,瞬间长出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年复一年,皆获丰收,养育了一代代高原儿女。因其归功于大青鸟,人们便将其称之为“青稞”、亦称“仙米”在当初仙米落地生根的地方,现在是有名的“仙米林场”,在林场出口有个仙米乡。纪念青稞“仙米”千百年来对高原儿女的养育之情。

“仙米酿”青稞酒传说

云游四海的八仙赴蟠桃宴归来,被龙王山下那碧波荡漾的栽培二棱大麦海洋所吸引,行至威远堡,见镇内古井旁有一老妪正冒着炎炎烈日设摊施茶,八仙遂扮作乞丐上前讨茶。老妪便施茶于众仙,口干舌燥的八仙接过茶一尝,只觉此茶清洌甘甜,爽口至极。至井口一看,发现此水直通龙王山的黑龙泉,乃是一股神水。为报达老妪的施茶之恩,铁拐李打开宝葫芦,将西王母送他的瑶池仙酿倒入井内,并告诉老妪:“取此井水酿酒,可名扬四海,富甲天下。”言毕,化作一股清风而去。老妪不信,打出井水一尝,果然清香馥郁,沁人心腑,于是便在古井旁建起烧酒坊,酿起青稞酒来。后人为纪念上天所赐仙米所酿如此佳酿,称青稞酒为“仙米酿造而成”。“仙米酿”成为当地名酒。“

南塑山——金塔酒传奇

相传有一位姑娘,婀娜多姿、美丽善良。一日路过南塑山,被山中恶神相中,欲娶为妾,姑娘不从,并怒斥恶神。该神大怒,私封天雨,并化为巨龟,喝干泉水,至数月无滴雨,天大旱,眼见饿遍野,姑娘悲愤交加,纵身跃入山涧,变成一红色海马,腾空而起,化做汩汩泉水,滋润万物,后驾云而去。上界感会村姑的义举,派天兵将恶神用巨石压于泉底,成为镇泉之龟。当地百姓为感会姑娘的壮举,将此泉唤作海马泉以示纪念。泉水干洌清甜,远近闻名。

清代康熙派特使张廷玉入藏册封达赖、班禅,路过此地,途听海马泉传说,前往观游。并以青稞为原料,配以海马泉水,精心酿制成酒。册封之后告知达赖、班禅,帝喜酒。是年由达赖、班禅大使将该酒觐见给康熙帝。帝品后顿觉神清气爽,酒味醇厚,馨洌绵甜,自然爽品,回味怡畅,喝至酣处,帝问廷玉:“此为何酒?”廷玉答曰:“此乃藏传圣地金塔脚下的青稞酒。”帝曰:“难怪这么爽口、悦心!”从此,金塔青稞酒便成为每年进贡佳品。

获得荣誉

2007年,青稞酒及其酿造技术被评为云南省第二批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11月,青稞酒及其酿造技术被评为中国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青稞酒的市场“求变”之路.m.toutiao.com.2022-06-14

特写:舌尖上的藏历新年.m.toutiao.com.2022-06-13

青稞酿酒 回味悠长.m.toutiao.com.2022-06-14

西藏特色饮食之--青稞酒.青稞酒.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