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第四次长沙会战

第四次长沙会战

第四次长沙市会战是指1944年5月27日至6月18日,中日双方发生在湖南省北部地区以争夺长沙为目标的战争。第四次长沙会战是长衡战役的第一阶段。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东南亚地区军事上连连失利,且被美国海军封锁,企图在中国华南战场打通粤汉、湘桂铁路,利用铁道运输掠夺中国资源,并由湛江市支援东南亚占领军。1944年5月,日本拼凑二十万余军队,分两路向长沙市进攻,为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采取了新的战术,不再以江西省为佯动,而是直接向长沙发起东西两线钳形攻势。东线日军迅速突破中国国民党防线,占领浏阳,切断了杨森集团军的西援路线。西线日军破坏洞庭湖封锁,占领沅江市,威胁益阳市宁乡市。长沙城被日军两面夹击,岳麓山成为关键。因岳麓山守军的防御部署失误,6月18日,岳麓山阵地失守,炮兵十四旅破坏装备后撤退,长沙城陷落。此次会战因核心阵地崩溃和外围部队受阻,以国民党惨败告终。日军后围攻衡阳市,爆发衡阳会战

第四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由于高级将领消极抗战,企图保存实力以及军队腐败,使得日军占领了长沙,中国国民党军队不仅未能打破日军攻略长沙、衡阳市,控制粤汉、湘桂铁路的企图,而且损耗了自己大量军队及武器装备,并丧失湖南省大片国土。

战争背景

历史背景

1941年12月8日,日敌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后,它为了掠夺更多的战略资源及封锁傣族、滇缅两条国际通道,便挟其海空优势,大肆举兵南进,侵略了南洋及东南亚一带。后期日军在太平洋战争逐步处于守势后,日军大本营即开始酝酿“通过攻占中原地区湘桂、粤汉铁路以及京汉铁路南段沿线各主要地区的作战”。

战前部署

日方部署

1943年8月份起,日军大本营开始策划一号作战,其中攻占湖南省是战略部署的重点。日军集中了中国派遣军的全部力量,并从日本国内、关东军调兵加强兵力,其作战规模打破了日军侵华以来的空前纪录。日军参谋部根据以往几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侧击日军的经验,制定了“一举纵深突破”的战略思想。1944年初,日军第11军的主要作战部队共有8个师团又1个旅团,即第3、第13、第34、第39、第40、第58、第68第116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7旅团。为了发动长衡会战日本大本营从关东军调来第27师团,从国内调来第47师团,从其他战场调来第37师团和第64师团,并增调战斗机、轻轰炸机、重轰炸机各3个中队。具体战略部署是将初步投入作战的兵力分成二线:第一线约5个师团,并列在华容县岳州南部、崇阳县一带,第40师团在湘江以西,最精锐的第3、第13师团和第116、第68师团在湘江以东,分别展开。第二线约3个师团,部署在监利市赤壁市西南和崇阳一线,准备扫荡中国残兵和修补道路。

1943年9月30日通过御前会议批准新的《战争指导大纲》侵华日军根据《大纲》,开始筹备“一号作战”。日本大本营于1944年1月决定实施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平汉、汉、桂等铁路)的作战计划。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组织实施“一号作战”。“一号作战”的作战区域从河南省开始,经华中地区湖南省,华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再至法属印度支那广东省,贯通中国大陆,长达1500公里。日军企图动员51万兵力击溃国军约100万之众。“一号作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华北地区方面的作战,称“京汉作战”另一部分为华中、华南方面的作战,分别称为“桂作战”和卜”号作战。

1944年夏,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已占领了美、英、法、荷等国家的许多殖民地,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蹂躏,日本侵略者的战线越拉越长,兵源、物质的补给越来越困难,特别是粤汉铁路被割断,补给更成问题。为了打通粤汉线,日军孤注一掷,倾其全力再次攻打长沙市。5月25日,日军各作战部队部署完毕。其中一线作战部队为5个师团湘江东岸方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分别从赤壁市岳阳市向汨水、新墙河突进;左派方面,第3师团位于通城县、大沙坪以北地区,第13师团位于崇阳县以南20公里的堰市、龙泉渡一线;湘江西岸方面,第40师团以及另外3个步兵大队集中于石首市华容县之间。第二线兵力为第34师团、第39师团、第58师团等3个师团,分别集结于蒲圻、沙市区监利市一线。

中方部署

豫中会战以后,国民政府判断日军会继续南下向粤汉路进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起初不认为日军将会再次进攻。等到战场态势越发清晰之后,他认为日军还会从岳阳市等处发动正面攻击,便依照以前长沙会战的方案,制定作战部署。

第九战区部队的部署为:新编第3军之新12师、第183师及地方部队担任梁家渡、高安市奉新县、东堡之线的警备;第58军之新10师防守香樟木樟树市一线。第72军之第34师、新13师及地方部队担任大港、武宁县、九宫山、塘口、通城、麦市镇、九岭、保定关一线警备;新15师在修水县整训。第20军所属之第133师、新20师担任黄岸市、杨林街、新墙河一线警戒。第99军所属第99、第92师担任营田、湘阴县、芦林潭、江南咀小港、汉寿县之线的警戒。第37军集结于瓮江铺、浯口、汨罗市一带;第4军驻守长沙市;第44军集结于浏阳市;暂编第2军在株洲市渌口区整训;第10军防守衡山县衡阳市

此外,薛岳还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补充前线兵力:从第6战区将王耀武第24集团军调往益阳市宁乡市一线;从第4战区和第7战区分别抽调黎行恕第46军、黄涛第62军赶赴衡阳,加上驻守衡阳的方先觉第10军,组成李玉堂兵团;从第3战区抽调丁治磐第26军赴株洲,同罗奇第37军、沈发藻暂编第2军组成欧震兵团。

第九战区下令让各个部队在湘江东岸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泳水之间,在湘江西岸资江、水、涟水县之间节节阻击、消耗敌人,控制主力于两翼,在水、涟水北岸地区与日军决战。

作战经过

战前双方兵力调动

1944年5月23日,日军第11指挥所从汉口推进至赤壁市。5月25日、26日,日军第1飞行团空袭长沙市,并与中、美空军在荆门市上空进行了空战。5月27日,日军兵分3路南下进攻。左派为精锐的第3、第13师团,自通城县方面南下,第27师团随后推进;湘江东岸方面为第68、第116师团,分成6路强渡新墙河,第34、第58师团逐次跟进;湘江西岸方面以第40师团为主力,从华容县石首市一带出发。

日军左翼部队

日军的左翼部队在28日兵分两路向通城方向进攻,遭到国军第72军新15师、新13师的阻击。在连续进攻两天以后,日军突破中国军队防线,攻占通城。此后又迅速击溃长寿街守军,迫使第72军及第20军退往平江县一线。6月1日,日军抵达平江,向守军发起进攻。在日军空军的轰炸下,守军伤亡惨重,其中第20军第133师遭到日军第3师团的围歼。

日军占领平江后,第11军司令部于6月2日下令湘江东岸的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向南、西两个方向分路突进,计划“要在汨水南岸至捞刀河北岸地区内歼灭敌军”。同时命令左派部队继续向浏阳方向进攻。

第九战区见浏阳市方面情况紧急,急令第183师、第26军策应浏阳方面作战,并且试图围歼日军左派部队。由于6月4日至7日连下大雨,战场道路泥泞,日军放缓了进攻速度。从6日起,日军第3师团开始向浏阳发起进攻,驻守浏阳城的第44军顽强抵抗。日军第13师团在占领桥以后,向浏阳实施夹击。第44军在与日军激战八个昼夜以后,残部从南郊山地和城西突围出城,浏阳沦陷。

日军右翼部队

日军右翼部队向益阳市方向进攻。日军发动总攻后,迅速突破守军第一线阵地,强渡过新墙河,向纵深攻击前进。国军第20军退守汨罗江南岸,第37军留一部兵力防守汨罗江阵地,主力南撤至上杉市。日军第40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7旅团一部、独立步兵第5旅团主力先后攻占南县安乡三仙湖市,进至赤山半岛;守军第100军的第63师及第99军的第92师被迫西撤。

6月2日,日军的右翼部队第40师团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强渡洞庭湖,突破中国军队第99军的防线。6月8日,第40师团接连攻占沅江市、花湖口,迫近益阳市,并派一部分兵力切断益阳与宁乡市之间的交通。6月11日,日军开始围攻益阳,两日后攻陷城池,守军第77师和第19师突围,其中第77师遭到日军重创。随后日军主力离开益阳,向宁乡前进。第19师于14日收复益阳,将城防再交第77师,第19师尾随日军,南下宁乡。

日军第40师团由益阳进攻宁乡时遭到守军第73、第79军的坚强抗击。第九战区为策应宁乡之战,令第99军转移至宁乡东南的金马桥附近作为机动部队,准备适时侧击进攻宁乡的日军。日军于6月15日晨突入宁乡城城内,与守军第73军第58师展开激烈巷战。18日,守军仅余200余人,但仍据守核心阵地。日军第40师团久攻宁乡市不成,于是在19日凌晨转向湘乡市进攻,由益阳市尾追日军的第19师进入城中与58师残部会合。

日军中路部队

中路的日军第116师团及第68师团在突破汨罗江防线后,于6月4日继续南下。日军第116师团分成两部,一部直扑长沙市,一部在攻下永安以后向长沙正南20公里的易家湾突进;第68师团主力由金井向东南挺进,直逼长沙东北20公里的春华镇,第34、第58师团主力也于8日攻下湘阴县,主力南下,并对长沙西面的岳麓山、马厂、龙潭一线发动进攻。

中国军队第20、第37、第99军等部队依托小青山、大摩山等阵地逐次抵抗,但未能完全阻滞日军进攻势头,长沙已处于被日军合围的态势。日军第116、第68师团分别渡过汨水、捞刀河后,击退守卫长沙的第4军警戒部队,于14日进抵株洲市及其东南的石亭附近。守军暂7师退守渌江南岸。此时日军第34师团已渡过湘江,进抵岳麓山东、北两面,第58师团进至长沙市东面。6月15日晚,日军第116师团第133联队渡过湘江,准备进攻位于长沙后方的湘潭市,而湘潭守军第26军未作任何抵抗就主动后撤,日军于16日进占湘潭。至此,长沙已被日军包围。

长沙保卫战

防守长沙的守军为第4军,下辖第59、第90、第102师,是战区直辖部队。此外,炮兵第3旅也驻守长沙,配备榴弹炮野战炮山炮、战车防御炮50余门。在日军即将围攻长沙之际,薛岳将战斗指挥所由岳麓山移至朱亭,且并未指定长沙守军的最高指挥官。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互不统属,不能统一布置长沙防务,指挥混乱。

6月16日,日军在航空兵直接支援下,对岳麓山及长沙市发动总攻,第34师团当天攻占了岳麓山东、西的虎形山和牛形山。黄昏时,日军第58师团突破国军第59师阵地,迫使59师撤守天心阁。17日晨,日军在航空兵掩护下再次向岳麓山主峰、长沙城区发动攻势,并施放大量喷嚏性毒气,交战双方均伤亡惨重。日军第68师团的一个支队在迂回至岳麓山南麓以后,攻占了金牛岭、仙人山一线阵地,岳麓山主峰云麓宫及炮兵阵地岌岌可危。

由于岳麓山是长沙城的制高点,加上拥有强大的炮兵火力,不容有失。张德能留下两个团的兵力死守长沙市,让其余部队于入夜时渡过湘江支援岳麓山。但是渡河部队在夜间行动仓促,秩序混乱,加上日军的袭击,损失十分惨重。18日晨,渡河部队到达湘江西岸时,岳麓山全部阵地已被日军攻占,只能被迫退出岳麓山,其后又被日军追击,向衡阳县方向溃逃。留于长沙的2个团,在日军猛攻下也无法支持,仅有千余人由北门突围,退至茶陵县后归27集团军收容,长沙遂于18日15时被日军占领。

战后结果

伤亡结果

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根据日军第11军的统计报告:中国军队死35400人,被俘111300人,日军缴获重炮10门,野山炮51门、机关炮29门,迫击炮69门,重机枪152挺。日军死1503人,伤3662人。

战后形势

第四次长沙会战是长衡会战中的第一阶段。在攻陷长沙市以后,日军继续南下,与中原地区军队在湘江两岸展开激战。第九战区试图诱日军深入后夹击他们。但在日军的穿插进攻下,中国军队处处告急,未能形成有效的反击,株洲市湘潭市等周围地区相继被日军攻占。日军在渡过湘江耒水以后,又对战略重镇衡阳郡形成包围之势。第10军在与日军抗衡47天以后,衡阳失守。至日本投降前,中国军队都未能收复长沙。

战役影响

第四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由于高级将领消极抗战,企图保存实力以及军队腐败,使得日军占领了长沙,中国军队不仅未能打破日军攻略长沙、衡阳市,控制粤汉、湘桂铁路的企图,而且损耗自己大量军队及武器装备,并丧失湖南省大片国土。

战斗序列

中方序列

日方序列

相关评价

1944年日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总兵力、装备、兵员素质都不及1941年的巅峰时刻。总体来说的确如此,但在中国战场日军仍然具备绝对的优势。此次会战日军胜利的原因有:日本方面一是1943年进行了大规模动员,在国内新组建了32个师团。这样就能替换掉之前在华北地区华中地区执行治安战的部队。腾出来的师团和从关东军南调的部队,就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机动兵团。二是那就是发挥其依托铁路、公路、水运的机动优势,将分散的日军主力集中在某一战区击破当面国军;再快速调往另一战区,实现局部以多打少。中国国民党方面一是陷入了空有数量优势,却无机动兵力,装备落后,而且机动能力也很差。二是薛岳统领的第九战区盲目乐观、备战不力,出现了严重的轻敌情绪。三是薛岳的狂妄自大,大战前夜将帅不和,是造成整个长衡会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抗战名片丨长沙:四次大会战,日军衰落由此开始.影像湖南.2024-08-13

豫湘桂战役.中国抗战胜利网.2024-01-08

第四次长沙会战.抗战纪念网综合.2024-08-11

衡阳保卫战背景.抗日战争网.2024-08-13

抗战胜利70周年东方主战场影像馆.央视网.2024-08-18

第四次长沙保卫战,国军为何会一败涂地?.观察者网.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