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张高速公路
常张高速(常德市至张家界市高速)是湖南省规划建设的“一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中由省会长沙市至张家界主体公路的一段,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泉州市至毕节公路中常德至永顺支线的组成部分,为湖南三十年公路网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连接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与东部沿海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及福建省的这条纽带上的重要环节。常张高速的建成,将为沟通东西、开发西部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尤其对以张家界旅游为龙头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经济发展战略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常张高速公路东起常德檀树坪与长常高速公路终点相接,西至张家界市,主线全长160.78公里,工程总投资66.393亿元。它的通车,意味着省会长沙市至张家界的时间由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短到了3小时。
工程概况
常张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泉州市至毕节公路中常德至永顺支线的组成部分,是湖南省三十年公路网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湖南省会长沙通往张家界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线全长160.8公里,连接线长9.945公里,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投资总预算68.7亿元。
常张路主线长160.68km,连接线共长9.945km。全线有桥梁81座,其中特大桥10座,大桥47座,隧道2座,工程总投资68.7亿元。该工程于2002年12月正式动工建设,2005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
常张高速管理处
常张高速公路管理处于2005年12月成立。管理处设8个部门(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征费稽查科、路政安全科、工程养护科、工会、监控分中心);下辖9个收费站,河洑、慈利东、阳和3个路政中队,河洑、慈利东、阳和3个养护所。
常张管理处成立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和谐高速”、“廉洁高速”为目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获得了广大司乘人员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该处已有14个单位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6个单位获得交通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影响及意义
2002年12月1日,常张高速公路正式开工,经过上万名建设者三年的艰苦奋战,这条穿越湘北多重山脉的湖南省首条山区高速公路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打通西部大通道,加强西部与东部、中部及内陆省份的经济贸易往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加速湖南经济发展,特别是加速湘西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湖南高速公路是全省重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服务窗口,既代表交通形象,又代表湖南的形象,要把常张高速公路建成生态路、环保路、科技路、旅游路,使其成为张家界市走向世界的‘窗口’。”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担任交通部部长时就非常关心常张高速公路的建设,他在常张高速公路视察时曾这样说。
常张高速公路的通车,将长沙市至张家界的时间由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作为通往世界著名景区张家界的高速公路,常张高速公路被称为湖南省首条生态、环保高速公路。在近3年的运营期间,常张高速路面平整,边坡稳定,行车舒适,沿线植物生长良好,可谓山清水秀。
生态环保理念
与大自然对接
常张高速公路是通往张家界市风景区之路,它所经过地区生态环境特别好。张家界是山区,植被非常好,物种丰富;而常德市则充分展现了平原产粮区的自然景观。通车后,人们只要一踏上这条路,就能感受到“生态、环保、旅游、景观”八字的内涵。
武陵源区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区,因此打造“生态路、环保路、科技路”就成为了常张高速公路的建设理念。在湖南省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常张高速公路为保护环境而特别成立环保办公室属首创。
在常张高速公路工程投资中,项目环境保护投资约为1.936亿元。相关部门为何花巨资用在环保上?
湖南省高管局副局长谢立新对记者说:“常张高速公路是湖南省会长沙通向‘中国山水画的原本’、国际旅游风景区——张家界市的第一条难度最大、最关键的路段。整个公路沿线植被丰富、景观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生态环保与大自然的原生态风貌融为一体,做到环保先行,保护水土,有保护性地修路。”
常张高速公路从建设之初,就汲取全国众多高速公路建设之长,率先提出将常张高速公路建成湖南省“生态路、环保路、科技路”的建设理念。积极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让湖南省的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与沿线的自然风景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常德市至张家界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地处湘西北武陵山地黄壤、黄红壤强度侵蚀区,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且由于施工战线较长,使得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张公司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在防治范围内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采取软硬结合的方法进行坡面防治。护坡及坡面整治工程完成80%,植被恢复70%。弃渣场、料场等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完成了70%以上,排水工程完成了95%。
注重保持沿线的原生态风貌
常张高速公路起于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常德市,止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张家界市,是一条从平原微丘向山岭重丘延伸的旅游高速公路。
为了让高速公路融入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里,让每一位行经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人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景色,常张公司首先从保护原有生态做起,为珍稀植物让路。
沿线有两棵百年古樟,分别在K30+300和K75处,出于保护古树的目的,两路段的施工单位在古树周围设置了铁护栏,同时砌筑挡墙进行加固处理,并由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对K30+300处的古树进行挂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有生态。对于植被丰富的边坡,施工单位一改过去“逢山开路,炸山取石”的传统施工方法,而是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坡比,以保护原有植被,保持“原生态”的风貌。同时,对上边坡的施工尽量与自然相融合。另外,在规范施工中无法保护原有生态的情况下,尽快恢复生态,尽量避免选择硬质工程防护措施,改用植被生态防护,降低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公路通过重丘区时,产生了大量的石质边坡和进行工程防护的石砌体,为减少此类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实行恢复生态的植被防护工程,尽量恢复原有植被,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覆盖率,将高速公路打造成一条“绿化长廊”。
“湖南省风景如画,走这条路,确确实实不光是一条交通干道,同时也是一道风景线,一条观光路。所以只有把常张路建成一条生态路、环保路、样板路、观光路,才不会辜负6800万湖湘儿女的期望。”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这样勉励常张高速公路建设者们。
绿化景观融于大自然
常张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共有104种,隶属于47科,其中乔木34种、灌木33种、草花及地被植物24种、木质藤本8种、竹亚科5种。公路路域植物种类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常张高速公路全线植乔木32.2万株、灌木351.4万株、各种花卉4.6万株、植草105.79万平方米,边坡生态防护260万平方米。
常张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包括中央隔离带绿化、互通立交区绿化、沿线设施区绿化、碎落台及平台绿化、护坡道绿化以及土路肩绿化,边坡生态防护绿化及取弃土场恢复绿化纳入土建工程施工内容统一考虑,以实现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减少水土流失。
常张高速公路主线和边坡的绿化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在边坡防护上以灌木为主,代替以往的草皮防护,边坡草皮则以本地草为主;在乔木种植方面,采取常绿与落叶相搭配的方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上边坡的防护上,采取塑石、软防护、客土喷播等多种形式,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绿化效果和路域植被覆盖率。中央隔离带绿化采用了分段设计和变化种植的方案,采用适合该地区气候和季节变化的植物,使中央隔离带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变化,并能让各分段部分的变化幅度较大,保证行驶者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然风光所带来的美感。沿线互通区采用松树与色叶植物结合、常绿树与观花植物结合,以产生富有情趣的植物群落。如斗姆湖互通区种植桃花源的桃花,突出桃源县桃花源的旅游品牌;慈利互通区则种植当地有名的杜仲树,突出地域植物特色;张家界市互通区设计了别致的石景,以体现张家界独有的自然风光。
“常张”高速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在公路选线、构筑物设计、施工中保护、绿化与景观规划等方面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公路建成后较好地融入到外部景观之中,实现了“游览张家界,从常张路开始”的目标。
科技创新保障集约性发展
“对于那些生态本已非常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湖南省近年来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发展与保护的有机融合,构建和谐高速。”湖南省交通厅党委书记陈明宪对记者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常张高速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同样是确保常张高速公路质量和节约投资的重要手段。常张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公司、总监办聘请省内外的著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常张高速公路的建设出谋划策,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对全线桥梁基础位置进行补贴(加深桩基或改变基础方案),对不良地质路段和岩溶地区进行物探和补勘,对软基处理地段重新进行调查和优化设计,对全线跨线天桥进行优化设计。全线共进行了常张高速公路环境景观及生态技术研究等13项科研课题研究。正是依靠这些科技攻关,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常张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和科技含量。
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吴亚中对记者说:“高速公路建设是可以寻找到环境与保护间的整合点的,关键是如何把生态环保的理念与科技创新的理念有机融为一体。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高速公路集约发展的保障,常张的科技创新印证了这一点。”
常张:大湘西的一道地域景观
常张高速公路,是湖南省会长沙通向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风景区——张家界市的难度最大、最关键的路段,主线全长160.78公里。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旅游区的美丽风景。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茂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把高速公路建成一道与周围地貌相呼应的美丽景观,是生态环保路的更高追求。常张公路已成为张家界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点离不开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施工的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符合地域特色、尊重本地文化、融入自然风光的创新,才是最好的创新。”
常张高速有三大亮点:一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沿途景点、附属设施以及绿化植物有统一性和连续性。同时,还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与韵味。
二是造景与借景相结合。常德市地处洞庭湖平原,公路两旁稻田交错,农耕文化十分发达,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进入慈利县,峰密岩险、谷深涧幽、水秀林碧、纳南北风光。同时常张公路沿线也集聚了湘西北独特的文化底蕴,常张公路的景观设计将沿线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有机地结合,借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融公路人工构建物的人工景观为一体,创造出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独特的景观生态体系。过往车辆驾驶员既能在田野、山谷中快速行驶,又能深刻体会到湘西北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局部设计中,设计者细致地对环境进行研究,运用造景与借景相结合的手法,针对公路沿线许多独特的景观特点,对各个景点加以提炼、升华,形成更新、更美的画卷,使绿化美化相结合、动景与静景相统一。
三是视觉效果和景体的比例相协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速度快,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对沿途景观的感知比较模糊,因此常张高速公路的沿途景观采用了“大尺度”设计。公路设计者充分考虑景体比例,使自然景物与人工构建物之间形成恰当比例,从而形成新的景观体系,并融入到张家界市中。
交通事故
2013年2月8日,湖南省境内常张高速斗姆湖架桥处发生一起15车相撞事故,导致15人死亡(路面车辆内死亡12人,桥下死亡3人),另有65人受伤。
2013年2月8日凌晨4时45分常德市经开大队接到报警,常张高速斗姆湖架桥处发生连环车祸,有多名群众被困,情况十分紧急。经开中队立即出动2台消防车12名消防官兵,大队值班领导肖建元随即赶赴现场指挥。同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支队全勤指挥部值班人员立即调派城西中队1平车7名官兵、鼎城2台车12名消防官兵增援现场,鼎城大队教导员黄晓云带队到现场进行指挥救援。同时,支队指挥中心报请常德市政府启动了《常德市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知高速公路交警、公安、交警、民政和120等部门及联动单位调派相关人员进行指挥。
因雨雪冰冻天气、交通道路结冰等因素的影响,5时10分,经开中队官兵抵达现场,侦察发现多车连环相撞,有80余人被困,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请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部分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经开消防官兵迅速分组展开救援。
5时25分,支队政委申文斌率全勤指挥部人员(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李海清、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龚红兵、战训科科长刘水军)赶往现场指挥。支队司令部参谋长欧军歌在支队指挥中心进行调度指挥,并在第一时间督促上报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文浩,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何英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习淼、副市长陈华等领导也赶往现场进行指挥。
12时10分事故处置完毕,经开、特勤、鼎城中队官兵相继归队。此次抢险救援共先后调集3个中队8台消防车45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救援,救出遇险群众82人,疏散被困群众460余人,从被卡车辆抬出死亡人员12名。
此次车辆交通事故,造成15辆车辆相撞,其中3辆大巴车、3辆小车及1辆面包车是连环相撞并严重变形碰撞在一起将整个车道堵死。
详细情况
经过地区
服务区
出入口
参考资料
常张高速公路 _湖南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_常张高速公路最新信息大全-中国高速公路网.常张高速公路.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