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妮丝·格雷
《艾格妮丝·格雷》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以她的痛苦体验、幸福追求为表现内容——作品前半部分,描写了格雷小姐两度做家庭教师的辛酸感受;后半部分,表现了她的爱情追求,并以她终于获得了爱情和幸福作结,表达了她渴求真诚的道德与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这些也正是作者安妮在现实中艰难为生和在理想中渴望幸福的真实写照。
作品简介
女主人公艾格妮丝·格雷两次给别人做家庭教师,饱受东家对其精神上和物质生活上的虐待,从中看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贵族阶级和正处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愚昧、冷酷、自私和虚伪。所幸的是认识了为人正直的副牧师威斯顿,两人虽然一样贫寒,但是却拥有人间的美好感情,在相濡以沫中共同享受着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对许多妇女来说,19世纪上半叶并不是个生活的好时代。毫无疑问,处于社会结构最底层的女性都要在农场、客栈等地方工作,而对那些上流社会的妇女来说工作并不是她们的选项之一,她们只能结婚,或者终生成为父亲的责任。其他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问的妇女也只能有很少的选择余地,而当私人家庭教师是她们的主要选择,但这个职位不能让女性得到任何真正的自由,而且薪水非常低,这使她的精神状态非常糟糕,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尼丝·格雷》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一个特殊知识阶层—家庭女教师的生存状态。
个人背景
1840年初,安妮回到牧师住宅,想另找一份工作。夏洛蒂和艾米莉也在家里。就是在这个时候,她们产生了自己在家里开办学校的想法。夏洛蒂和艾米莉曾经尝过当家庭教师的苦楚,也体验过别人的盘剥。姐妹三人都觉得,她们只有一起待在哈沃斯,才能感到幸福。
1840年夏天,安妮成了约克近郊桑普格林府埃德蒙·鲁宾逊家的家庭教师。《艾格妮丝·格雷》中市侩气息很重的默里一家就是以鲁宾逊一家为蓝本的。安妮在那里并不愉快。
1847年,《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印成一册出版。
角色介绍
艾格妮丝·格雷
艾格妮丝·格雷虽然家境贫寒,相貌平平,但她从不因此自卑。她的内心生活非常充实,忠实地信守自己的生活准则,坚信人间的爱是伟大的。她希望获得尊重和爱的同时,从不忘记去尊重和爱别人。她的人生道路更平凡,更真实,更感人,更好地体现了一位知识女性的独立和自尊。
爱德华·威斯顿
爱德华·威斯顿牧师“外表并不漂亮,甚至并不好看,但是,当然也并不丑陋”。他严格地履行牧师的职责,为孩子施洗礼,看望老人、病人、心情沮丧或濒于死亡的人。在格雷小姐眼中他是一个“颇有见地”、“信念坚定”、“十分虔诚”、“真正地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大慈大悲”、“奋发有为”的人,受到教区人民的尊重和爱戴。格雷小姐暗恋他,当爱情无望时,周围的景色也披上了“地狱般的”“阴郁暗淡的色彩”;当她成为牧师的妻子,她对他的评价更是充满崇敬:“作为一个牧师、丈夫和父亲,我认为他是无懈可击的。”威斯顿牧师无疑成了格雷的情感与精神的寄托,甚至有时超越了她的信仰本身:“我本该把雅威当成朋友,把他的意愿当成我一生的欢乐和事业。可是,信仰很微弱,激情太强烈了。”当她陷入对威斯顿牧师的思念中不能自拔时,上帝的力量也不能令她远离颓丧与苦闷。然而,这位牧师却是面目模糊的圣人,处处见出作者人为拔高的痕迹,他几乎成了一个性格单一化、概念化的“高、大、全”的形象,神圣而苍白。
哈特菲尔德
哈特菲尔德牧师为人世俗,对有产者阿谀奉承、谨慎小心,对穷人趾高气扬、态度倨傲。连轻浮任性的墨里小姐也看透了他的“阴险”:“他去追一个老小姐,不久以前娶了他。哈特菲尔德先生在她沉甸甸的钱包和已经消失的魅力之间做了一番权衡,想到黄金中去寻找在爱情中得不到的安慰!”其言其行与柯林斯牧师如出一辙,实在是对这类无信仰、无节操的牧师的绝妙讽刺。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现实批判
艾格妮丝认识了为人正直的副牧师威斯顿,两人虽然一样贫寒,但是却拥有人间的美好感情,在相濡以沫中共同享受着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她和威斯顿过的是一种不图浮华、追求真实的生活。艾格妮丝面对愚昧、冷酷的学生,自私、虚伪的雇主,表现出正直、忍耐的品德,她从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她同情弱者,经常看望、帮助穷苦的人们。这一点上,威斯顿做得更为出色。在他们身上,善良的品德得到体现。相对于艾格妮丝·格雷和威斯顿,那些资产阶级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的愚昧、冷酷、自私、虚伪是明显的。作者站在那个时代的进步立场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
《艾格妮丝·格雷》所反映的不仅是十九世纪上半叶一名家庭女教师的个人遭遇,同时也着重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贵族阶级和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性格所具有的愚昧、冷酷、自私、虚伪等特点。他们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势,但读者可以从作者叙事的角度出发,体会到隐藏在这一切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的阴暗面。这些老爷太太们似乎很有风度,谈吐优雅,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极不平衡。如果抛开那肤浅的外表而深入他们的内心中去,读者会发现,在精神上他们却非常贫乏。默里先生在酗酒骂人之外无所事事,罗布森舅舅刁钻古怪,以残害动物、侮辱他人为乐,阿什比爵士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就连这些上层人物的精神指导者哈特菲尔德牧师,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在布道坛上他口若悬河,雄辩滔滔,为人们分辨善恶,指点迷津,俨然以人类拯救者的代言人自居。一走下讲坛,他就原形毕露。他趋附于富家太太小姐左右,表面上风趣健谈,实则插科打诨,溜须拍马。他追求默里小姐不成,便一反常态,出言威胁,布道者的那种正颜厉色和翩翩风度便荡然无存了。
和他们相反的是家庭教师艾格妮丝·格雷和副牧师威斯顿,他们都相貌平凡,家境清寒。在那些外表高贵的人们看来毫不尊贵。在物质上,他们的确是贫乏的,但他们并不因此自卑而仰承富有者的鼻息。他们的内心生活非常充实,忠实地信守自己的生活准则,坚信人间的爱是伟大的。他们在努力追求一种平衡的生活,如果说,他们并没有使世界变得更完美些的雄心,至少他们想完美自身。在希望获得尊重和爱的同时,他们从不忘记去尊重和热爱他人。他们过的是一种不图浮华、追求真实的生活,这种真实既是对人对己的诚实无欺,也是他们对整个生活的态度。他们喜爱知识和真诚的友谊,也喜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他们在知识、道德、修养上都比他们的雇主或上级高出一头。由于他们在精神上占有优势,所以面对困难、委屈和不公正,既不欺骗自己也无恐惧不安之心,总是坦然地接受着生活的赐予。从这方面来看,作者似乎想说,艾格妮丝·格雷和威斯顿对生活的接受,比有产者更深更广。他们虽然不无痛苦和磨难,但是却拥有着人间的美好感情,享受着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应该看到,在艾格妮丝·格雷和威斯顿这两个人物身上,确实存在着某种宗教感情。读者很容易把作品中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两人的性格、经历与这种背景联系起来。作者的确是以宗教感情的虔诚与否来衡量一个人品性的优劣;以对上帝的信仰、对人类的爱来区分艾格妮丝·格雷和她的雇佣者。但在读者面前直接陈述的是格雷在具体生活中的忍耐、努力和追求。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宗教背景只是区分两者的表面手段,并非实质。
女性意识
《艾格妮丝·格雷》,像许多当时的小说样,是通过女主人来叙述的,特别适于表达女性的内心世界。一般评论往往只注意到作为家庭女教师的艾格妮丝,而忽略作为女儿的艾格妮丝。其实在这部小说中,读者首先是通过作为女儿的艾格妮丝的眼睛,看到作为一家之长的格雷先生的无能与刚愎自用,以及他为全家招来的灾难。这个问题在许多当时和稍早些时候的小说里都有所表现。简·奥斯汀的《理性与感伤》、《劝导》等都诉说着那些没有见识、没有本事的父亲们为女儿们带来的灾难。《艾格妮丝·格雷》的整个故事布局就是建立在老格雷先生的糊涂无能上。故事一开始就表明,是这位不负责任的家长的盲目投资把全家拖到赤贫的边缘。拯救家运的使命则落在理应被他保护的格雷太太身上,这个当初为爱情牺牲一切而已人过中年的女人现在不得不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小女儿艾格妮丝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离家出外谋生的。安妮·勃朗特本人在这里好像是不露声色地对女性所做的牺牲的价值提出质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艾格妮丝·格雷的故事中,只有在老格雷先生这个绊脚石去世之后,格雷太太才终于有声有色地办起女子学校来。作者似乎把自己和姐妹们长期以来所怀抱的办学理想凝聚在小说的光明结尾中,而这个光明结尾必须扫除“家长”的障碍才得以实现。这样的描写当然不是偶然的,其中显然有作者自己心声的流露。应该说《艾格妮丝·格雷》绝不是一般地利用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其中还有她作为女儿在孤独压抑的家庭生活中对当时传统家庭的观察和抨击,在平易的叙述中蕴涵了女性主义的朦胧意识。
《艾格妮丝·格雷》描写了同名女主人公离家到富人家里当家庭女教师的故事。这里自然有作者对暴发的、缺乏教养的富人们的观察,有对儿童德育问题的思考,还通过一个轻浮少女的悲剧表明,金钱与权贵结合的婚姻实际上是以牺牲女性的幸福为代价的。但《艾格妮丝·格雷》不仅是在述说一个单纯善良的少女在粗俗而又冷酷的环境里苦苦挣扎,艾格妮丝的生活里还有一线光明,那就是她对当时的牧师威斯顿先生默默的恋情。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女孩子是不便于主动表达感情的:对于她们来说,只有耐心地等待,等待男士向她们求婚,而别无其他。她们的手脚被社会对女性行为的规范捆得紧紧的。这种困惑触及女性内心最神圣的秘密,就连自己也不愿对自己承认。
艺术特色
作品文风完全再现生活,有节制,没有过分的夸张,风格朴素淡雅,貌似平直清淡,实则真挚深刻。
安妮作品中的人物大多趋于平面型人物性格,而且常用人物对待动物的态度来刻画人物性格。
例如在《艾格妮丝·格雷》的第十四章(主管牧师)里,安妮详尽地描写了这样一只小狗的意象。在艾格妮丝看来,这是一只非常好的毛茸茸的幼犬(名字叫做斯纳普),属于默里家的二小姐马蒂尔德的财产,当它还是小狗患的时候,马蒂尔德珍爱无比,但是很快厌倦了这个需要精心照料的小东西,并把这个任务交给艾格妮丝。小狗对艾格妮丝自然亲近无比,这个感激之情的举动招来马蒂尔德对小狗的许多咒骂和恶毒的踢打和扭拧。后来马蒂尔德还声称这只小狗被宠坏了而且要把它卖了,因为它连自己的女主人也不认识了。艾格妮丝为小狗会遭到遗弃或者落入铁石心肠的主人手里而担心不己。
作品通过对马蒂尔德对待幼犬的前后截然不同的而态度,反映出默里二小姐的反复无常的性格:当马蒂尔德高兴之时,她会带着小狗去花园里追逐野兔,不尽意时又想像丢弃废物一样决然地抛弃小狗。贵族小姐们对待自己的宠物的态度是视自己的心情而定的,不像艾格妮丝那样倾尽爱心照顾小狗而不求回报,借此反映出女主人公对自然界生物的博爱的情怀,以致到了后来得知那个不能说话、面目粗俗却眼睛明亮、心地善良的小伙伴一一唯一爱我的小家伙,人们把它交给村子里抓耗子的人任凭处置的时候,艾格妮丝为此掉了不少眼泪。
幼犬斯纳普不仅受到名义上的女主人马蒂尔德的扭打,一不留神就受到默里家庭的其他成员或者客人的虐待。当罗丽莎小姐戏弄了主管牧师哈特菲尔德之后,决定在结婚前“吸引”副牧师威斯顿,这时小狗想跟罗丽莎玩耍,没想到被罗丽莎一脚踢开,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当罗丽莎在花园里拿着树枝和主管牧师哈特菲尔德调情式的交谈时,小狗衔住罗丽莎的衣服往后拖,打断了她的妙语连珠。这时候身边的主管牧师竟然用手杖狠命地抽打小狗的脑袋,可怜的小狗汪汪大叫地跑回艾格妮丝的身边,主管牧师却对这样的情景感觉十分有趣。
读者从中不难看出,满口仁义道德的牧师,竟然对调皮的幼犬下如此残忍的手段,而且听到往往嚎叫的声音竟然觉得有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残酷的情景发生在他爱慕的罗丽莎小姐面前,更何况小狗斯纳普还是默里家的宠物呢。小狗斯纳普作为故事的线索之一,不单单是艾格妮丝在默里家的精神陪伴,还最终成为她和威斯顿牧师重逢的引路人。艾格妮丝一直认为小狗斯纳普成了猎手的牺牲品,但是在海滨的时候却发现它被威斯顿牧师救下,并最终让他们重逢。
在《艾格妮丝·格雷》中,艾格妮丝第一次当家庭教师所要教授的孩子里面有个顽劣调皮的男孩子汤姆,他在课业上偷懒耍无赖,却对折磨小动物倍感兴趣。当艾格妮丝刚到布卢姆菲尔德家的时候,汤姆不顾她长途跋涉的劳累,硬是拖着她观看自己的小马和花园。这时艾格妮丝在花圃旁的草地上发现了一些枯树枝和绳索做成的装置,汤姆得意洋洋地告诉她这是专门抓鸟用的,因为布卢姆菲尔德先生告诉儿子鸟类是害虫,抓住以后有时喂猫,有时用小刀割碎,汤姆还想用火烧死这些鸟类,因为想看看它们能活多久和尝尝味道。当艾格妮丝质问他此种恶劣的行为对鸟类造成的伤害的时候,汤姆全不在意,而且还搬出布卢姆菲尔德先生来为自己撑腰。大人们不仅不制止这种残酷的举动,坏鼓励和赞赏,此种行径在爱惜动物的艾格妮丝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也道出了上层社会在和善的面具下藏着残忍的心。
作品评价
爱尔兰小说家、诗人、批评家乔治·莫尔:“(《艾格妮丝·格雷》是)英国文学中最完美的散文体小说,这部小说朴素而又美丽,就像一件薄薄的轻纱礼服……故事的体裁、人物和主题,是那样的完美和协调。”
法国文学批评家埃米尔·蒙泰居:“这本书是在谈人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小小不快,顺从是这本书的灵魂。”
英国作家夏绿蒂·勃朗特:(《艾格妮丝·格雷》)“是作者心灵的一面镜子”。
作者简介
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1820—1849年),1820年出生于北英格兰约克郡的一个教区牧师家庭,是勃朗特姐妹中的小妹妹,她比夏洛蒂·勃朗特小四岁,比艾米莉·勃朗特小两岁。两位姐姐夏洛特和艾米莉分别以《简爱》和《呼啸山庄》享有盛誉。安妮·勃朗特十九岁时到米尔菲尔德的英汉姆家任了八个月的家庭教师,1840至1845年间又在梭普格林的罗宾逊家任家庭教师。两次的家庭教师生涯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成为她日后文学创作的基础。
参考资料
艾格妮丝·格雷.豆瓣读书.2020-01-04
“从天而降”的勃朗特三姐妹.济南时报.2020-01-04
想象与现实的痛苦:1800-1850英国女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01-04
有些作家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中国作家网.20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