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卫氏肺吸虫

卫氏肺吸虫

卫氏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wemani),也称卫氏并殖吸虫,是人体并殖吸虫的重要虫种之一,是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的主要并殖吸虫。

卫氏肺吸虫成虫体肥厚,背侧略隆起,腹面扁平,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固体标本呈椭圆形,体长7.5~12毫米,宽4~6毫米,厚3.5~5.0毫米。虫卵椭圆形,金黄色,卵长80~118微米,宽48~60微米,卵盖大,常略倾斜。卫氏肺吸虫有二倍体与三倍体之分。

该虫的终宿主除人外,主要为肉食哺乳动物,如犬、猫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川卷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蛄。生活史过程包括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童虫及成虫等阶段。成虫主要寄生于肺,人经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成虫寄生在人体肺脏后,引发卫氏肺吸虫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及咳铁锈色痰为主的寄生性吸虫病,宣传教育是预防该病最重要的措施,提供熟食或不生吃溪蟹和蝲蛄,不饮用生水。常用治疗药物有硫氢酚,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吡则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

历史

并殖吸虫最先于1828年在巴西水獭亚科的肺中发现,1850年Diesing将其命名为粗壮二口吸虫(Distoma rudis Diesing ,1850;Isstile et Hassal,1900),Cobbold(1850)及Westerman(1877)又分别在灵猫科孟加拉虎的肺内发现该虫。为纪念Westerman的发现,Kerbert于1878年将该虫定名为卫氏二口吸虫(Distoma westermani)。1879年英籍医师Ringer在中国台湾解剖一例葡萄牙水手尸体时,首次在人体肺脏检出成虫;1880年Manson在福建厦门一华人患者的痰中发现该虫卵。Leuckart(1889)认为人肺和虎肺内的虫体并无差别,应统称为卫氏二口吸虫。1899年Braun将Distoma属改为Paragonimus属,至此人体并殖吸虫被命名为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分类

卫氏肺吸虫有二倍体与三倍体之分,贺联印(1982)首次报道卫氏肺吸虫(Pw)染色体核型有二倍体型(2n=22,n=11)和三倍体型(3n=33,n=11)两型,认为三倍体型具典型的致病力,二倍体型致病力不明显。但洪加林等(2003)及邵向云等(2006)发现浙江省该虫的二倍体型也可引起明显的肺部病损,认为二倍体型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理株。Kawashima(1989)在辽宁省还发现了四倍体型。袁建华等(1987)及姚丽君等(1990)分别在辽宁和福建省发现Pw存在二倍体与三倍体的嵌合体。各地Pw的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除个别染色体的相对臂长及臂比率有差异外,染色体核型均基本相同,而不同虫种的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的差异。Hirai等(1985)报道中国的黑龙江省、辽宁与朝鲜日本的Pw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的C带带型存在差异;辽宁、吉林省的Pw的C带带型特征无异,具有一致的C带多态性(谭奇伟等,1990)。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显示了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对虫种的分类具有参考价值。

病原学

卫氏肺吸虫从虫卵发育到成虫,在形态上可分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童虫及成虫等阶段。与防治关系较大的是虫卵、囊蚴和成虫。其中,成虫雌雄同体,外形肥厚,状如半粒花生仁,腹面扁平,背面隆起,长为7.5~12毫米,宽为4~6毫米,厚为3.5~5毫米。虫体生活时常伸缩运动,体形不定,体表呈污秽状,半透明,呈棕红色,死后转为砖灰色。虫体表面有尖形或凿形体棘。口、腹吸盘大小略同。肠分支呈螺旋状弯曲。睾丸为分叶状,并列于虫体后三分之一的两侧。卵巢亦分叶,位于腹吸盘之右下方。和卵巢相对称的位置上有一迂曲盘绕的子宫。虫卵为金黄色,呈椭圆形,大多不对称。卵长80~118微米,宽48~60微米,壳的厚薄不均匀;一端有卵盖,大而稍倾斜(亦有缺盖者)。虫卵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和一个卵细胞。囊蚴寄生东北蝲蛄或蝲蛄的肌肉、肝及鰓叶中,活的囊蚴,肉眼所见为极微小的乳白色小点,用显微镜观察,呈球形,大小为300~400微米,囊壁厚,分两层,内含一蜷曲的蚴虫。美国白灯蛾表皮具有密集的针形体棘。肠支呈螺旋状弯曲,在两肠支间的全部空隙,为一充满暗色颗粒的排泄囊。

肺吸虫不论幼虫或成虫,均有游走的特性,其移行途径,一般是先腹腔,后胸腔,有的可由胸腔上行达颅内。因此肺吸虫的寄生部位不仅是肺,其他如在大网膜、肝、脾、肾、肾上腺、肠、泌尿生殖器官的表面或内部、淋巴结、淋巴隙、心包腔、肌肉、皮下及眼窝等处皆可寄生。肺吸虫可以从纵膈沿着颈内动脉周围的软组织通过颈动脉管外孔而入颅内,最后侵入大脑。

卫氏肺吸虫生活史的完成,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东北蝲蛄或蝲蛄。其终宿主是各种肉食动物,如猫、犬等,人也是卫氏肺吸虫的终宿主。卫氏肺吸虫成虫寄生于肺内时,虫卵随痰液或粪便(因咽痰而虫卵入胃肠)排出,落入水中,在25°~30°C的水温中,经2~3周发育为毛蚴,毛蚴破卵盖而出,游泳于水中。在24小时内毛蚴侵入川卷螺的软组织,在其中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各阶段,最后繁殖成大量的尾蚴,约3个月时间,尾蚴自螺体逸出,在水中活1~2天。如遇蝲蛄或石蟹,则钻入其体内,发育成囊蚴。囊蚴具感染性,被人误食后,囊蚴经口到小肠美国白灯蛾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在腹腔各脏器之间徘徊游走,一部分童虫停留在腹腔内发育成熟而产卵,另一部分童虫则沿着肝脏的表面向上游走,穿过膈肌,到胸腔,然后再侵入肺组织,在肺内的小支气管附近发育为成虫。从囊蚴发育到成虫约需2~3个月。

传播机制

凡是能够排出肺吸虫虫卵的人及肉食哺乳类动物,均为传染源。在自然界还存在着大量的转续宿主(鼠类),这一类宿主吞食了含有肺吸虫囊蚴溪蟹后,幼虫在肌肉内长期停留不发育,这些动物一旦被终末宿主吞食,其体内的滞育童虫可继续发育为成虫。因此,这些动物常被野猫等所猎食,不断重复感染以至保虫宿主体内虫数越来越多,成为重要传染源。人群对肺吸虫病普遍易感,主要因生吃或半生吃含有肺吸虫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东北蝲蛄所致。猪、野猪、兔、鸡、棘腹蛙、鼠、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肺吸虫的转续宿主,如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中间宿主死后,囊蚴掉入水中,生饮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溪水也有可能感染。中国东北地区吃腌蝲蛄,多以生、烤、炒煮或磨制蝲蛄豆腐及蝲蛄酱等;浙江省等地,则有生吃醉蟹习惯;福建闽北山区流传吃生蟹可滋阴降火,能治关节炎和流鼻血等说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居民常将捕到溪蟹敲碎与腌咸菜相拌后下饭。以上吃法都有可能感染肺吸虫病

临床表现

卫氏肺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根据病变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1、急性期:主要由童虫移行、游窜引起。童虫穿过肠壁引起肠壁出血。特别是大多数童虫从肝表面移行或从肝组织穿过,引起肝局部的出血、坏死。此期全身症状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烧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痛、腹泻等。2、慢性期:童虫进入肺后引起的病变,大致可分为三期。脓肿期,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囊肿期,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逐渐变成赤褐色黏稠性液体;纤维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其他部位,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最后病灶形成瘢痕。X线显示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检查诊断

卫氏肺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学检查、血液检验、体液检验以及免疫学检测等。

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从病人痰液、粪便、活组织或体液中检出虫卵、童虫或成虫。

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可用于诊断卫氏型肺吸虫病。主要有:1、直接涂片法,收集病人早晨咳出的痰液,取带血或脓性黏稠部分直接涂片于载玻片上,使成直径1~2cm,厚度适宜的痰膜,然后置显微镜下检查虫卵。此法简单易行,但一般检出率偏低。2、消化浓集法:收集病人痰液,以10%氢氧化钠或10%氢氧化钾溶液消化,经离心沉淀后镜检虫卵。

粪便检查

由于卫氏型肺吸虫病患者常将痰液咽下,虫卵进入肠腔而随粪便排出,故在粪便中也可查到虫卵。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粪便过筛水洗沉淀法等常规粪检方法均可检查虫卵。

活组织检查

肺吸虫病患者的皮下包块可用外科手术切开进行活组织检查,如果是48小时内新近出现的结节或包块常可查到童虫。即使未见童虫,只要病史符合且有典型的坏死窟穴虫道,而且又能查到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时,其病理诊断也能成立。

血液检查

肺吸虫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往往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肺外型病人增高更为明显,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达(4.0~5.0)×109/L或更高,甚至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样反应。血片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一般为10%~50%,少数病人虽然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不高,但绝对值仍增高。因此,血检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高,为诊断肺吸虫病提供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体液检查

主要包括胸腔积液、腹水、心包液及脑脊液等检验。肺吸虫病患者常伴有胸腔积液,镜检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有时还可找到肺吸虫卵。肺吸虫侵犯肝脏,可引起腹水,侵犯心包时可引起心包积液,在腹水与心包积液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肺吸虫侵犯颅脑腔,可引起脑脊液中细胞数与蛋白增高,最重要的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快速增高。

X线及CT检查

适用于胸肺型及脑脊髓患者诊断。

免疫学检验

由于肺吸虫不同病原种类寄生人体的适应性不同和发育程度各异而致寄生部位多变,采用病原诊断往往达不到目的,因此,免疫学检查对肺吸虫病辅助诊断成为不可少的手段。1、皮内试验:皮内注射操作按常规,注射抗原液0.1ml,注射后丘疹直径约0.5cm,15~20分钟观察丘疹增大和有无红晕及伪足。皮内试验方法常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操作简便易行,有一定特异性与敏感性。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此法已广泛应用于肺吸虫病实验室诊断,测定肺吸虫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符合率90%~100%,特别对于肺吸虫循环抗原检测效果良好,阳性率达98%以上,具有考核疗效和诊断现症病人意义。3、后尾蚴膜反应:此反应的原理与用于日本血吸虫诊断的尾蚴膜反应相似。方法是将溪蟹分离的新鲜囊蚴,置胆汁或胆酸盐脱囊,37℃、24h,获后尾蚴备用。活后尾蚴与被检血清直接反应,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与后尾蚴体直接接触所形成的沉淀膜状物是后尾蚴膜阳性反应。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肺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临床综合诊断

未检获病原体,可参考以下诊断标准作综合判断:1、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或东北蝲蛄史;2、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者;3、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或X线检查中下肺叶有明显病变;4、肺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阳性者;5、有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者。具备前三项可视为高度可疑,具备前四项者可诊断为肺吸虫感染,五者皆备者可诊断为肺吸虫病患者。

鉴别诊断

由于肺吸虫是在人体移行过程中逐渐发育成童虫,除侵犯肺部外,常可引起多系统脏器损害,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同时,不同种的肺吸虫对人体致病性和损害部位又存在明显差别,可出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再加上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故不仅误诊率高,而且误诊范围也很广泛,涉及到多学科,多系统疾病。

干预治疗

肺吸虫病治疗药物有硫酸二氯酚(别丁)、吡喹酮、阿苯达唑(丙硫咪唑)、1,2,3-三氯苯达唑。吡喹酮是治疗肺吸虫病首选药物,疗效高,不良反应较轻。以中国治疗肺吸虫病的临床经验,吡喹酮的常用剂量和疗程推荐以下3种方案:1.25mg/kg体重,每天3次,2天为1个疗程,总剂量为150mg/kg体重。2.30mg/kg体重,每天2次,3天为1个疗程,总剂量为180mg/kg体重。3.25mg/kg体重,每天3次,3天为1个疗程,总剂量为225mg/kg体重。

预防免疫

预防肺吸虫病和肺吸虫感染的关键措施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杜绝病从口入,防止食入生或半生的溪蟹东北蝲蛄以及野生动物的肉类,尤其要加强对学龄儿童大力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措施,使他们改变捕捉溪蟹同时生食的行为。在贯彻食品卫生法的同时,要提倡不吃生蟹(蝲蛄)、醉蟹、腌蟹,餐桌上的溪蟹必须煮熟煮透。

流行病学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较广,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均有该病报道。在中国,除西藏自治区、新疆、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他地区均有该虫存在,以四川、浙江、台湾和东北各省感染较为严重。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0-26

寄生虫学实验指导.遵义医科大学.2023-10-26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防治.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0-26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