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阳
阳---是湖南省的一个区域性地方名称,在澧县,澧阳平原,澧阳镇 澧县位于湖南省北部,常德市北部,澧水下游,东经111°12′19″-112°04′15〞,北纬29°16′30″-29°57′30″。县境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安乡县、津市市、临澧县、石门县接壤,北与湖北省毗邻。
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东邻安乡县,南接津市市、临澧县,西界石门县,北与公安县、松滋市交界。县境东西最大距离83.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9.3公里。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1999年,全县有耕地面积66.93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48.23千公顷,旱地面积18.70千公顷。
建制沿革 县因澧水得名。汉属孱陵、零阳县地。隋置澧阳县。唐、宋、元因之。澧县先秦属荆楚;汉属武陵、天门郡;拓跋廓二年(555年)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松州;唐乾元初复名澧州;宋乾德元年(963年)改为澧阳军;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升为澧州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直隶州;1913年9月废州为县,改称澧县。现隶属常德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长沙市201公里。辖城关、大堰、王家厂、码头铺、甘溪滩、火连坡、梦溪镇、盐井、复兴厂9镇及28乡,28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人口民族 1999年,全县总人口有87.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7万人。民族有汉族、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侗族、布依族、瑶族、朝鲜族、壮族、彝族、蒙古族11个,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68%。人口密度417人/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海拔1019.5米(太青山),向东南 倾至28.2米(九垸乡夹堤口),形成西北为山区、中部为丘陵、东南为平原的地理环境。县西北部有武陵山余脉太清山入境,地势较高,主峰鸭母尖,海拔1019.5米,是全县最高点。山脉以此分为两支,北支自西而东沿县境至东北角花岗;南支沿石门县、澧县延伸。中部、东南部属澧阳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河湖港密布。平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澧水自西而东流经县境长78公里。
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8.7℃。年平均日照市数为1770.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5天。
水文
境内河流分属澧水水系和四口水系两大水系。共有河流47条,其中一级支流7条,二级支流22条,三级支流15条,四级支流1条。流经境内河流总长266.5公里,径流量340亿立方米,河网密度0.126公里/平方公里。澧水水系在澧县境内共有一级支流3条,包括澹水、道水、涔水。四口水系在澧县境内有一级支流7条,包括淞滋河、界溪桥河、顺林桥河、危水河等。境内河现存大小湖泊10处,总面积约0.4186万公顷,其中七里湖是唯一的通江县湖泊。
自然资源
境内经济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烟煤、铁、食盐、石膏、重晶石、芒硝等24种。野生动物有野兔、红原鸡、猪獾、斑鸠、麻雀、黄鼬、龟、鳖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猕猴桃等。
自然灾害
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冰冻等。据县气象局1957-1988年间29年的资料统计,共发生寒潮483次,年平均16.6次。其中,弱冷空气(日平均气 温连续下降5-8℃,下同)297次,年平均10次;冷空气(下降8-10℃)79次,年平均2.7次;寒潮(下降10-14℃)94次,年平均3.2次;强寒潮(日均气温度下降≥14℃)13次,年平均0.5次。寒潮多发生在3-5月,常伴有雷雨大风和低温阴雨天气,给春季作物和油菜、小麦等开花授粉、收获、尤其是早稻棉花的播种、出苗,都造成很大影响,最严重的寒潮出现在1966年3月7日,一次性连续降温达17.6℃。29年中,洪涝年发生率为38.4%,大涝年发生率为24%。历史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是1980年。1980年5月-6月间,连续10天日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5月31日降雨量达232.0毫米,是历史上日降雨量最大的一天,造成县内40处堤垸溃决,淹没耕地0.53万公顷,减产粮食3198万斤,棉花1200担,房倒塌3067栋。高温干旱多发生在7-9月。日最高气温≥30℃的天数历年平均为78天,最多的年份1959年达105天。干旱年发生率41.7%。其中夏秋连旱的机率占80%,干旱多发生在7-9月,1978年6月27日至10月12日连旱108天,降雨量仅46.8毫米。主要农作物90%以上面积受旱。
经济发展概况
综合
1999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36514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13979万元,第二产业产值92276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5888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61元。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1943万元,财政总支出达17390万元。
农业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和油菜籽。粮食、棉花、食油、生猪、淡水鱼、家禽、蚕
桑、柑橘属、茶叶的产销量在湖南省名列前茅。现为湖南省粮、棉、油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县。此外,盛产大麦、大豆、高粱、芝麻、花生、烟叶、苎麻、油桐、乌桕等。饲养业和水产养殖业发达,猪、鱼、禽、蛋商品率高。
199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7837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0633万元,林业总产值1668万元,牧业总产值62851万元,渔业总产值13218万元。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粮食合计产量396938吨,棉花产量15663吨,油料产量63986吨,黄红麻产量5吨,苎麻产量22吨,茶叶产量69吨,柑橘属产量7947吨;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为:木材采伐量0.93万立方米,竹材采伐量8.05万根;主要畜产品及水产品产量分别为:大牲畜年底有30485头,猪、牛、羊肉产量32430吨,水产品产量20467吨。
工业
已形成了以化工、纺织为支柱,以食品、机械、采矿、建材为重点的工业体系;以稳定增产粮食、棉花为基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村经济体系。1999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3022万元,轻工业总产值52729万元,重工业总产值30293万元。县内主要企业有:澧县纺织厂,主要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纯棉、气流纺三个系列品种。该厂生产的60号3股涤纶线从1984年至今保持省优产品称号,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远销香港特别行政区、南朝鲜、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澧县酒厂,产品分为白酒、果酒两大系列26个品种,中华猕猴桃(干性)果酒获1984年全国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并被评为全国和省优秀产品。中华猕猴桃甜酒也荣获1985年湖南省酒类质量评比银杯奖。产品远销日本、港澳地区和国内各省市。
澧县洞庭缸套厂,生产各种内燃机汽缸套,品种达30多个,年生产能力25万只。75、90、95型气缸套,主要技术参数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共获省优和部优称号。492型气缸套1989年获省优。产品畅销国内26省市,并出口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
交通和邮电业
境内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焦柳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县境,207国道线贯通全境,公路里程为1126公里,水路常年通航里程397公里。
商业外贸
199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2909万元。
县内主要出口产品冻品(冻牛肉、冻猪肉)、立德粉、鲜蛋、脱水菜、饼肥、砂布等。
金融和保险
1984年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澧县支公司,在全县各区、镇设有7个代办站,险种有财产险和人身险两大类,大小39个险种,年收入465万元,综合赔付率为48%。从1987年开始全县有37个乡镇成立民政保障基金,已筹基金185万多元,用于贫扶、扶优、救灾济贫和保障残疾人生活等。
旅游
县内名胜古迹主要有北宋澧州文庙、花瓦寺塔、清余家牌坊、三元官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梁山庙、兴国寺、澧州城墙、遇仙楼、蜚云塔。城关镇是武昌起义新军总指挥蒋翊武出生地。新洲乡车诸村传为“孟姜女”出生地。附近嘉山上有姜女祠、望夫台、浣衣石等胜迹。
土特产品
县内名优产品有“兰江”牌中华猕猴桃干酒、中华猕猴桃甜酒、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硝酸钾、汽缸套、汽车雨刮器等。
社会发展概况
科技和教育
在推广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方面,全县共有25个项目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优秀产品,其中填补国家空白的1项,获专利权的6项。
1999年,全县有中等学校55所,有普通小学295所;中等学校有教职工3096人,普通小学有教职工3763人;中等学校有在校学生38378人,普通小学有在校学生73434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和专业剧团。办有《澧县报》。群众性文化、体育运动开展活跃。
医疗卫生有县医院。乡、镇有卫生院。1999年,全县有卫生机构50个,其中有医院39个;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23人,其中有医生949人;卫生机构有床位1445张,其中医院床位有1280张。
1990年,有田径场1个,光球场1个,有业余体校1所。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共夺得奖牌300余枚。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1999年,全县有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417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2170平方米。
1999年年末,全县有从业人员44.0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42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22432万元,年平均工资6680元,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1913.82元。
1990年,有县办福利院1所,有33个乡(镇)办了敬老院,住房建筑面积6540平方米,入院供养的237人。1990年全县有福利企业28家,有职工511人。其中安置残疾人员27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4%。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