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什根乡
嘎什根乡位于镇赉县的东北部、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三省区、三县旗交界处,距县城79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23°34′——123°46′,北纬46°08′——46°15′白齐公路、坦白公路交叉穿越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嘎什根乡总面积为176平方公里。嘎什根乡辖8村,29屯,51个生产联社。有2850户,总人口12580人,其中蒙古族518人,满族50人,朝鲜族3人。
历史沿革
嘎什根乡位于吉林省镇县的东北部,据1935年(伪康德二年)《大赉县公署一般状况》记载,嘎什根乡原属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部游牧地。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始放荒开发;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辖于大安市河北段异乡;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辖于大赉厅第三区(驻地五棵树镇);1938年(伪康德四年)大赉县改区划村,嘎什根设村公所。解放后,1946年大赉县河北六村析出建治北县,嘎什根为区驻地;1947年赉北、镇东两县合治后,嘎什根为第五区政府驻地;1958年建嘎什根人民公社。1983年变社为乡。
自然资源
嘎什根乡境内小泡塘较多水资源丰富,除西南部有部分沙质土外,大部分属黑土,土质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盛产稻米、鱼、芦苇和淡水蟹。是镇赉县东部典型的鱼米之乡。耕地面积4400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高粱、玉米、大豆。
信访工作
镇赉县嘎什根乡坚持“三到位”加强信访工作。
坚持领导到位,形成层层抓信访工作的格局。
嘎什根乡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并把信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乡党政“一把手”对信访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一管到底。副职领导落实了信访工作具体负责,齐抓共管,力争使问题发生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对影响较大的信访问题,由党委会统一研究制定处理办法,防止势态恶化。
坚持制度建设到位,形成抓信访长效机制。
嘎什根乡为了使信访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他们建立完善了领导集体接访日制度、首访工作制度、信访排查制度、回访反馈制度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实行这些制度以来,使信访工作时时有人抓,不但规范了接访办信行为,而且强化了信访工作功能,也树立了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
坚持源头治理到位,避免信访问题的发生。
嘎什根乡注重抓教育,坚持关口前移,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育形式,提高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注重抓规范,制定出台了多项廉洁自律规定和处理办法,有效地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注重抓排查,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明察暗访,排查信访问题。四是坚持查处到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他们坚持查到位、处到位的原则,对每个信访案件都成立专案组,及时介入,及时查处,力争问题在初信初访中一次解决到位,有效避免了因查处不到位而引发重复上访现象。
新农村建设
镇赉县嘎什根乡党委坚持以“三创两建”活动为总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70%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85%的农户安上了闭路电视,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0%,拥有私家轿车的人家有近20户。乡党委先后被省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强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嘎什根乡党委始终抓住党建工作不放松,不断构筑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在党委的自身建设上,他们坚持理论学习制度,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现实依据;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扬民主,在重大事项决策上集中多数人意见。在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上,通过“三推两考一选”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把致富能人选进班子;强化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培训,每年至少举办培训班6次,培训村级干部400余人次;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管理,建立了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加强考证。在实施“旱改水”工程期间,将1名没完成任务的村党支部书记免了职。在党员队伍建设上,重点发展思想解放、政治素质好、有发展经济本领、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青年入党,先后发展了程记米业经理程云峰等13名致富能人入了党。同时,借助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党员思想守旧、观念不新、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
强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嘎什根乡党委及时把工作重点和职能由过去的催种催收转移到为农服务上来。为了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乡党委要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了水稻产业协会。协会负责对农户提供种苗培育、技术指导、协调贷款、开辟销售市场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协会共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000多份。为提高嘎什根大米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申请加入了“嫩江湾”品牌系列。与此同时,乡党委还先后7次组织会员50多人次到哈尔滨市、大连市、山东省、河南省等地考察,拓展域外市场。目前,已与30多家客商建立了商贸合作关系。另外,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先后建立了宏伟、程记等7家稻米加工厂,年可加工水稻6.5万吨,创产值1.08亿元。
经济发展
嘎什根乡坚持强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嘎什根乡党委立足于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沿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了“四线”经济发展战略,即水稻开发一条线、中草药开发种植一条线、苇饰品生产加工一条线、淡水优质万蟹楼大闸蟹养殖生产开发一条线。他们把水稻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乡累计投劳9万个,动用土方800万立方米,修复渠干200多条、8万延长米,建闸涵107处,恢复和开发水田20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4%。特别是在“四线”战略实施的第一年,乡党委抓住白沙滩电灌站扩大流量的有利时机,实施了1000公顷旱改水工程,15条主渠、28条支干渠一次性通水成功,桥涵闸洞等配套工作也同期告捷。整个工程共投入资金169万元,动用劳动力2800人次,大小车辆600余台,完成土方100多万立方米,形成了2.5公里的路、2.5公里的渠、2.5公里的泻干、2.5里的树,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成线,实现了把水留下、把路修上、把树栽上、把稻插上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奋斗目标。在中草药开发种植一条线、苇饰品生产加工一条线、淡水优质万蟹楼大闸蟹养殖生产开发一条线方面,全乡已有苇编机550台,年加工苇帘500多万片,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开发种植中草药500亩;开发优质淡水河蟹养殖5000亩。在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发展的同时,乡党委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吸引域外资金,先后争取水毁工程项目资金800万元,用于恢复水田生产;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建食用菌基地1处;吸引资金380万元,建大型米业加工厂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