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益阳花鼓戏

益阳花鼓戏

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又可称为益阳楚剧,是流行于益阳市的一种传统汉族戏剧。花鼓戏是主要流行语南方的民间小戏,湖南花鼓戏是其中一派,益阳花鼓戏属于湖南长沙花鼓戏的一个分支。益阳花鼓戏作为湖南省地方戏种,最早起源于湖南地方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丝弦小调和民俗音乐等,念白及唱词均采用湖南省地方方言,大部分唱词和表演动作几乎都可以从日常劳作和生活中找到原型,乡土气息浓厚。

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就有赵松山、赵兰山兄弟组建的职业班社大兴班。光绪十五年,在益阳茈湖口就立有“永禁腰鼓”的石碑。1943年,日寇逼近益阳市,益路花鼓的宝和班毅然成立“益阳楚剧抗敌宣传队”,自编自演了《中秋诱敌》《姑嫂上坟》等抗敌剧目,并赴常德市桃源县慰劳前线将士,为益阳戏剧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益阳花鼓戏已出现鼎盛时期,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益阳市花鼓戏逐步走向衰落,特别是1986年原地区花鼓剧团解散,益阳开始了全市仅两个县级花鼓剧团(资阳区赫山区)的历史。1997年益阳市艺术团(加挂市花鼓戏剧团牌子)成立,结束了该市无市级专业表演团体的历史。2008年花鼓戏已被列为省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有《刘海戏金蟾》《福寿图》《卷席筒》《白蛇传》等。

益阳市花鼓戏的流派主要有:益阳路子、西湖管理区路子、宁乡市路子、醴陵市路子。表演行当与程式和其它剧种一样,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程式表演中注意动作、装扮的表现与服饰的搭配。20世纪50年代后,益阳花鼓戏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舞台,布景多按剧目风格,或写实,或写意,或虚实结合,常出现行云流水,风雨雷电等场面。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长唢呐堂鼓,合称“三大件”,至80年代又增添电声乐器。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是来源于传统的民歌结构,声腔大致可分打锣腔、川调、民歌小调3类。

历史沿革

起源

汉族民歌是花鼓戏的起源,近年来逐渐形成“一 旦一丑”的花鼓戏初级演唱模式。早在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8)就已经对花鼓戏有最初的介绍,《浏阳县志》中 记录当地元宵节玩灯的景象,其中提到“童子装丑旦剧唱”,此时一旦一丑的花鼓戏,被称为地花鼓。清同治元年,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记录自己观看的“花鼓词”,其中涉及四个角色,分别为书生、柳莺、书童和柳莺婢,此时花鼓戏已经从“一旦一丑”模式转变为 “三小”模式,演员阵容、演出形式已经初具规模。

益阳花鼓戏起源于当地民间的山歌、制作号子、丝弦小调和民俗音乐。一部分形成益阳地花鼓,为对联戏,又称二小戏,一丑一旦,后来加入小生,形成三小戏;民国时期,一部分与当地湘剧班同台演出,吸收了湘剧的表演、程式、锣鼓经、部分声腔和剧目,形成了正式的戏曲剧种。

从声腔、剧目角度分析花鼓戏的起源与发展,花鼓戏早期体现于汉族民间小调、生活小戏中,包括《盘花》《打鸟》等戏曲。随着时间的推移,“川调”“打锣腔”与汉族民间小调逐步融合,形成更加完整、故事性更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其中《芦林会》《雪梅教子》《张广达上寿》《清风亭》等剧目的出现,标志着花鼓戏的艺术表达形式逐步完整化 。

早期发展

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益阳本土的花鼓戏。这一路花鼓戏,历史悠久,影响很大。清·同治元年(1862)就有赵松山、赵兰山兄弟组建的职业班社大兴班。之后,花鼓班社在益阳市一带比比皆是,官厅视为洪水猛兽,四处悬令禁止,光绪十五年,在益阳茈湖口就立有“永禁花鼓”的石碑。然禁者自禁,演者自演,一种新的艺术形成与发展非一块石碑所能阻止。

民国时期

益阳地区花鼓戏对于促进长沙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清末时期,由南县王三乐领衔的“新太班”,首次赴长沙市演出,乃全省第一个进入省城的花鼓戏班社。1930年—1940年(民国19年至29年),南县的“得胜班”又在长沙演出一段时间。

1943年,日寇逼近益阳,益路花鼓的宝和班毅然成立“益阳楚剧抗敌宣传队”,自编自演了《中秋诱敌》、《姑嫂上坟》等抗敌剧目,并赴常德市桃源县慰劳前线将士,为益阳戏剧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6年(民国35年)秋,南县“宝华班”、“胜利班”双双进入省城演出。当时的演员中,即包括后来享誉全省的花鼓戏艺人何冬保胡华松、蔡教章、赵长生、杨保生等人在内,此次演出时间长达数月,当时人称“西湖班”。此后,该班社与长沙市一部分艺人合流,联合组成“楚剧改进社”。

新中国初期

1959年元旦益阳市花鼓剧团整理演出的《生死牌》,晋京演出于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周总理、贺龙等中央领导亲切地接见演职员,并合影留念。艺术大师梅兰芳还在《人民日报》撰文赞扬该剧的演出。

1960年益阳市花鼓戏剧团又参加湖南省支边慰问团,到云南昆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慰问演出,将益路花鼓传送到祖国的西南边陲。1989年,益阳市花鼓戏剧团的现代戏《风暴过洞庭》代表湖南省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广州市片演出。益路花鼓戏的主要声腔有、益路川调、弦子腔、八同牌子、老辞店调、打锣腔等,剧目多为正、悲剧,如《芦林会》、《清风亭》、《赶潘》等。

戏曲流派

益阳花鼓戏的流派主要有: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市路子、醴陵市路子。

益阳路子

指形成于益阳和沅江市一带的花鼓戏。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1821—1861),益阳已有“大兴班”活动,其主要唱腔为“八同牌子”和“益阳川调”。剧目多为正剧,如《芦林会》《赶潘》等。

西湖路子

指流行于南县(包括华容县安乡县)一带的花鼓戏。乃吸收省内各地花鼓戏的精华综合发展而成,故又有“综路花鼓”之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区境滨湖一带半湘半花的班社已为西湖区路花鼓奠定初步基础,后经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正式的西湖路子,主要唱腔为“西湖调”“木马调”。剧目与益阳市路子大体相同。

宁乡路子

指形成于宁乡县境的花鼓戏,较长时间流行全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黄道开组织花鼓戏“土坝班”,同治年间去安化县演出,甚为活跃。此后,该路花鼓戏便在安化山区流行。唱腔高亢,轻松活泼,主要有“宁乡正调”“宁乡双川调”“一字调”等,如《讨学钱》《兰桥会》等多为小喜剧。

醴陵路子

指流行于陵、浏阳、湘潭县一带的花鼓戏。1955年,醴陵湘醴花鼓戏剧团于益阳县登记定点,改名益阳县花鼓剧团。该路子的川调,具有衡山花鼓风味,主要唱腔有“醴陵川调”“大清调”等。主要剧目有《送表妹》、《洛阳桥》等。

剧本特征

剧本目标

中国出现剧目标题的时候是在杂剧的体现上,元杂剧中的剧目主要是通过简短语句将题目体现出来,然后将剧本的名称进行确定,后期为了使剧目标题书写的更加简单,将能够体现剧情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然后作为剧中的题目。像一部剧中的名字称作《单刀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提出剧目标题的。益阳花鼓和元杂剧提出的题目是相同的,通过对剧情进行整体概括,然后将最为核心的内容当成剧中标题,此外,益阳花鼓的剧目有一定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阐述。

第一,剧目需要放置在剧本的开端,主要的句子一般在4 句左右。像《琴房送灯》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其他的剧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还有将两字句作为文中的标题,典型的例子有《游春》。

第二,标题的文字都是比较简单明了,而且标题的含义比较易懂。益阳花鼓的题目让人们看到,就可以了解其中的含义,还有的剧目主要以人物作为标题,例如《秦雪梅》,还有通过对故事的情节作为剧中的标题,例如《毛三看水》等。

传统形态剧本

益阳花鼓戏中的提纲本可以称之为桥本戏,同时还有其他三种称呼,包括桥子戏等,它体现的主要有人物,以及故事情节,还包括发生事情的地点,演员可以通过上述内容进行自己发挥。通过笔者收集有关资料,能够了解到在提纲本中,益阳花鼓戏主要的两种形态,第一种是条列式形态,第二种是叙述式形态。

行当与程式

益阳花鼓戏与其它剧种一样,同样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但具体分类与其它剧种有所不同。

一、生行

正行:老生(白须)、正生(青须)、小生、武生;副行:二生、童生(奶生)

二、旦行

正行:老旦、正旦(青衣旦)、小旦(红衣旦、闺旦)、武旦;副行:二旦(摇旦)、花旦

三、净行

正净(大花脸、老花脸)、副净(二花脸、粉堂)、毛净(少花脸、兼武净)

四、末行

正末:相当于湘剧的紫脸、汉剧的红生;副末:替补(如缺某一行当,则由此行补之)

五、丑行

正丑:即二生,细分为官丑(袍带丑)、褶子丑(旗袍丑)。

副丑:细分为老丑、短衫丑、小丑;另加二旦,包括丑婆子(婆旦);二嫂子(嫂子旦)。

益阳花鼓戏的表演接近生活。如旦角常用的风摆柳、撒芝麻、车窝子、丢媚眼、冷噤子,小丑常用的矮子步、拖踏步、拗步及杯碟舞、板凳舞、花扇舞等,生活气息均较浓厚。至于程式动作与基本功,则借鉴于大戏剧种。

视觉特征

花鼓戏是在戏曲艺术的一般程式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表演中注意动作、装扮的表现与服饰的搭配。早期的益阳花鼓戏只有一旦一丑,边唱边舞,服饰配以扇子、手绢等,演员表演时呈现“旦角风摆柳,小丑巴地梭”的情景,直至今日仍可见这类花鼓戏表演;后来逐步发展为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相应的对表演和动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比如:花旦表演时常用碎步,小跳步,一字步云步等,配手绢做兰花手:小丑,分为三类烂布丑、短衫丑、旗袍丑,烂布丑多演乞丐、小偷之类,表演时有气无力,皱眉眯目,偷斜窥,常用拖步、踏步、拗步;短衫丑,主要表演少年儿童,常用跑步、跳步、摇摆步,也用矮步、蹲步,常用扇舞;长衫丑,分长褶素褶两种,长褶多为花花公子,以闪步、八字步为主,手摇折扇,表演轻浮;素褶多为商贾书吏,八字步,用折扇。

总的来说,各行当服饰和动作都有规定的程式,观众从其装扮和动作就分辨出其所扮演角色。譬如著名花鼓戏《刘海砍樵》中的刘海通常的舞台装扮就是头上带着草帽,手上或者肩上挑着扁担,穿着蓝色的戏服,九妹则是手拿扇子,上身着金黄色的乔其纱,搭配灯笼袖,肩膀上披着尼龙纱绣花的半透明云肩。花鼓戏就是通过不同的服饰、装扮、动作等,通过演员入木三分的表演展现出剧中各类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增添诙谐幽默的感染力。

舞蹈风格

传统戏剧中舞蹈表演异彩纷呈,益阳花鼓戏脱胎于民间歌舞,结合当地的民风特点,创造了风格迥异的表演形式。益阳花鼓戏流传至今的经典表演身段,主要有风摆柳、花扇舞、板凳舞等,常用的手型有柳叶掌、钩子手、兰花手、佛手等;同时从本地乡土生活劳动中取材,较多的展现人们劳作情景,用比较夸张的动作来表演,既逗趣又感觉很亲切,如采茶、犁田、拉风箱、砍柴、扑蝶、扯菜等动作,都可以从花鼓戏表演中找到相关的程式。从舞蹈队形来讲,主要讲究“圆流周转”队形上要求弧线和S型线的变化流动,首尾相接,以便产生气韵流动之美。

舞台美术

传统益阳花鼓戏的布景,原为一桌二椅。道具有刀枪、船桨、扇子、手巾等类。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舞台,布景多按剧目风格,或写实,或写意,或虚实结合,常出现行云流水,风雨雷电等场面。同时配有现代音响设备及幻灯字幕等。各剧团的舞美工作人员,包括美术设计、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字幕等,一般约10来人。

伴奏乐器

益阳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唢呐堂鼓,合称“三大件”。20世纪50年代起,渐次引进一部分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器。至80年代又增添电声乐器,伴奏色彩更加丰富。

听觉特征

益阳花鼓戏作为本地戏曲,声腔、语言受本地语言、乐器影响较大。益阳市方言众多,总体属“湘语系”,语言受益阳音韵的影响,花鼓戏表演以本地方言为主,乡土气息浓厚,多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呀、哒、哎呀、哦”等如《讨学钱》片段:

张先生:哎呀,到了到了,哎呀!陈大嫂,陈大嫂,哎,你开门,开门,

陈大嫂:叫门的是哪一个。

张先生:啊,是我张先生哒。

陈大嫂:啊!来哒来哒来哒喱。

该片段中较多的使用了带有感情的词语,瑞安鼓词口语化,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获得良好的演绎效果。声腔主要有打锣腔、川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不同的腔调对应不同的角色,如花脸演唱高八同牌子,曲调比较粗犷;须生演唱老辞店调,气势比较恢宏;琅腔是民俗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锣腔,用小锣小军鼓伴奏,一般由小丑演唱:青衣、须生演唱益路川调,用唢呐锣鼓等伴奏,演奏时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充分满足人们喜欢热闹的心理。演员演唱时讲究字音美,要求口齿清晰、字音铿锵,通过通俗易懂的熟悉语言、轻松悦耳的曲调,给观众以视听的享受。

语言风格

益阳花鼓戏源于益阳本地,初期的艺人就用益阳当地的方言进行表演,这种习俗一直保持下来,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既保留本地语言个性,又可以增强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这也是益阳花鼓戏深受本地人们欢迎并能广泛传播的原因。花鼓戏语言主要由六种形态构成,包括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等,读音方面n音发1音、h音发f音等,同时注意韵脚和语气的使用,并且辅以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花鼓戏音乐节奏变化,舞台感更强,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更丰满、人物个性更突出。戏曲和诗一样,讲究韵味和节奏,即要求同一唱段或相邻的唱段,尽量选用相同的韵辙,就像是古诗讲究押韵一样,每一句唱词的最后一个字像古诗一样要押相同的韵,如《刘海砍》片段:

过了一岗有一岗,

丛林茂密遮日光,

连理木比翼鸟

粉蝶科成对燕成双,

来至山前用目望,

远间一人走忙忙。

以上片段分别押韵“岗光双望忙”,压的是江阳韵。通过唱词的押韵,让舞台语言更具音乐美,更好的传情达意,创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有国外学者认为戏剧艺术的主体是语言,而动作、服饰和装扮依附于情感表达,本地方言的应用及保留诗歌的押韵让益阳花鼓戏既保留本地语言特色又兼具诗歌的韵律美。

唱腔特点

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是来源于传统的民歌结构,所涉及的曲调较多,主要包括民歌小调、打锣腔、川调,民歌小调等,唱腔以“曲牌联缀”为主,“板式变化”为辅,句式以十字句、七字句居多,唱腔设计具有独特性;音乐结构偏轻松愉悦,伴奏乐器主要使用唢呐锣鼓王少卿。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花鼓戏曲调,益阳花鼓戏一般采用的曲调是羽宫角徵,以徵调和宫调作为曲调的整体结构,辅助是商调,过渡是宫调和角调,同时运用徵调进行变音。比如打锣腔是益阳花鼓戏的主要声腔之一曲调轻快、热烈;川调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声腔类别,曲调沉闷或悲伤;民歌小调变化丰富,曲调欢快明朗。总体来讲,益阳花鼓戏唱腔通过运用曲调连缀的形式,力求节奏呈现多样变化,营造轻松活泼的旋律。就像艺人们说的:“花旦唱得嗲小丑唱后花。小生唱得秀,脸谱唱得炸,胡子唱得稳,青衣哭巴巴。”,这也形象的说明了各行当唱腔具有的鲜明个性。

益阳花鼓戏的声腔,大致可分打锣腔、川调、民歌小调3类。

打锣腔

为长沙花鼓戏的主要声腔,受湘剧高腔影响,特点为古朴、粗狂。一人启口,众人帮和,锣鼓接腔,不托管弦,腔流结合,与大戏高腔基本相似。以【四六调】、【木马调】、【八洞牌】、【放羊调】为代表。

打锣腔的来源,一是由民俗音乐灯调演变而来,曲调轻快,热烈,如“游春调”等;二是由腔、宗教音乐和其他风俗音乐演变而来,演唱时情绪稳定,如“八同牌子”等;三是自外地传入,如江西的“老劝夫调”及湖北楚剧的“老辞店调”等。在打锣腔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向川调过渡,取消了单纯的锣鼓伴奏和人声帮和,改用弦乐伴奏,唢呐帮腔,具有固定的弦式和伴奏曲格。

川调

大筒唢呐伴奏的花鼓戏唱腔形式,由上下句唱腔和过门组成的两句式结构。

川调多来源于民俗音乐,分正宫调与双川调两个曲调系统;正宫调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调”演化而成,包括“益阳川调”、“宁乡市正调”、“西湖调”等,均具有板式变化雏形,双川调是沿袭正宫调的结构形式,以湘中羽调式民歌为素材,逐步发展弦子腔,包括“长沙双川调”、“醴陵双川调”、“渔鼓调”等。

正调类分为

【西湖】,26定弦,是主要唱腔,正宗的湖南省风味,表现力丰富,适合于各种场合和角色。源于洞庭湖西的劳动号子,故名。受湘剧南北路(弹腔)的影响,发展成板腔体形式的唱腔,有【一流】、【二流】、【三流】、【悲板】、【慢板】、【原板】、【数板】、【快板】、【嚣板】、【导板】、【散板】、【摇板】、【梢腔】、【吟腔】、【包腔】、【仙腔】等板式变化。

【北西湖】,63定弦,是【西湖】的变体。受湘剧北路影响,故名。最初为演包拯而创造,故俗称“包公腔”,后发展为花脸、武生、武老生唱腔。唱腔高亢激昂,适合武戏。板式同【西湖】。

【南西湖】,52定弦,是【西湖】的变体。受湘剧南路影响,故名。最初为演老旦而创造,故俗称“老旦腔”。唱腔平稳、端庄。板式同【西湖】。

【反西湖】,15定弦,由【西湖】平移四度而来。唱腔阴郁。

【西湖败韵】,41定弦,也可以说是【反反西湖】,唱腔悲哀。

其它还有旦角专用的【烂板子】【花十字】等;生角专用的【梁山调】【十字调】等。

民歌小调

是地瑶族长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分地花鼓、乡土民俗音乐、丝弦小调3类。地花鼓曲调热烈,歌舞性强,如“望郎调”等。乡土民歌乃当地“村妇稚子口中之歌”,较为生动活泼,明朗轻快,如“洗菜心”等。丝弦小调来源于江南一带,旋律优美,歌唱性强,如“四季相思”等。

代表作品

传承发展

益阳花鼓戏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官方培养,对有意向从事花鼓戏表演的通过自主报考艺术类院校学习,或者是政府开办花鼓戏表演艺术专业培训班招收学员,政府给与一定补贴。湖南省艺术学校就是一所培养戏曲演出人才的专业学校,开设有花鼓这个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二是师徒制,民间艺人私人招徕徒弟,师傅教习徒弟唱法和动作,从跑草台班演出时跟着学习,熟悉戏班的班规等,这种师徒制使民间艺术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

益阳花鼓戏作为长沙花鼓戏的一个流派,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没有省级传承人,市级传承人因经费紧张,待遇相对一般。益阳花鼓戏作为湖南花鼓戏曾经影响力最大的艺术流派,目前发展滞后,传承人传承活动主要场所为文化馆,定期开展传承活动。

益阳市花鼓戏流传至今约两三百年。它既是湖南地方戏曲的代表性剧种,也是多年来维系益阳市人民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成为了人 们生活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更体现了益阳老百姓的民俗民风。益阳花鼓戏音乐具有深厚的传统基础,世代相传的前辈艺人和花 鼓戏演员,曾经以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歌、民俗音乐, 进行提炼加工,创造了一套为劳动人民喜闻乐唱的,并具有一定表现 力的花鼓戏唱腔。尤其是在益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更是喜爱。同时, 它还为中国地方戏曲音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现况

益阳腰鼓戏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出现鼎盛时期,剧团、剧作者、戏剧作品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有地、县花鼓剧团和桃江县黄泥田剧团等一批小有名气的剧团,有彭铁生等一批颇负盛名的剧作家,有《风暴过洞庭》、《啼笑姻缘》等一批获奖剧目和《扯萝卜菜》等一批传统保留剧目。

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益阳市花鼓戏逐步走向衰落,特别是1986年原地区花鼓剧团解散,益阳开始了全市仅两个县级花鼓剧团(资阳区赫山区)的历史,花鼓戏创作人员严重老化,演员行当不齐,观众群体日趋缩小。在中央提出“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后,益阳也开始重振花鼓戏雄风,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连续两届参加全省新剧(节)目会演,大型现代花鼓戏《山里兄弟》获田汉新剧目奖、导演奖、作曲奖、舞美奖、服装设计奖、田汉表演奖、表演奖,大型现代花鼓戏《情满湖乡》获全省新剧目奖和12个单项奖;赫山区剧团连续四届被评为全省好剧团,资阳区剧团也曾一次获得全省好剧团称号。

1997年市艺术团(加挂市花鼓戏剧团牌子)成立,结束了该市无市级专业表演团体的历史;赫山区剧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每年下乡演出在180场以上;全市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活跃在全市山野湖乡,弥补了县(市)无国办剧团的缺陷。为培养戏剧表演人才,1998年,赫山区剧团办起了一期小演员培训班,从全市1000多名少年儿童中挑选了34名好苗子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培训,培训期满后,所有学员被省、市、县三级专业表演团体聘用,逐渐成为各单位的演出骨干,缓解了戏剧表演后继乏人的局面。2001年,由安化县5位农民集资排演的现代花鼓戏《魔惑》在全市5个市县演出50余场,反响很大,不仅深受各地观众欢迎,而且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重视。益路花鼓作为重要艺术流派。

2008年已被列为省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长沙花鼓戏被列入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非遗名录,花鼓戏发展受到地方重视,开始逐渐恢复。

截至2013年,益阳花鼓戏主要有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两类,专业剧团主要是指受政府管辖的剧团,是常年班,这种剧团常年演出,剧团演艺人才、管理相对稳定,如益阳市花鼓戏剧团和赫山区花鼓戏剧团;民间剧团则主要是由民间艺人自我管理、自我运作的剧团,比较松散、更加灵活自由,多数是季节班,剧团有相对固定的组班人员和箱底,按照业务需求临时组建或者农闲时聚集表演、农忙时即解散,有的甚至还是戏班的形式,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纯属民间组织,亦不受政府管理。根据企查查统计,益阳市已登记有91个花鼓戏剧团、班社,包括1个研究会:益阳市花鼓戏研究会,1个事业单位益阳市花鼓戏剧团,3个国营剧团湖南花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益阳市花鼓演艺公司、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有限公司,民间团体约80多个,比较有名的是益阳市春桃花鼓戏剧团。

参考资料

..2024-03-13

..2024-04-11

益阳花鼓戏.今日头条.2024-03-13

..2024-03-13

..2024-03-31

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有限公司.益陽市花鼓戥劇.2024-04-11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