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科
马科(学名:Thripidae),是昆虫纲缨翅目中最大的科,全世界已知4个亚科290属2100多种,常与其他缨翅目昆虫统称为“蓟马”,因最早发现于菊科蓟属植物上并善于跳跃,故而得名。蓟马科除少数捕食性外,绝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多数是农作物、果树、蔬菜和园林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常危害秧苗,造成分蘖减少或不能正常分蘖,严重时甚至会枯死,有些还能传播植物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多栖息在环境脏乱的地方。
蓟马科身体扁平,体型较小,长度为1.0-2.0mm左右,身体黑色、棕色和黄色,触角有6-8节,头略呈后口式,口器吸式,会破坏植物表皮并吸收汁液,翅狭而长,边缘有长而规则的缘毛,脉纹最多有2条纵脉。雌性腹部末端为圆锥形,腹面有锯齿的产卵器,或呈圆柱形,无产卵器。蓟马科发育属于渐变发育,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
蓟马科繁殖快,取食性多样,有植食性,捕食性,菌食性三种,有部分活动在花间的蓟马虫体可携带花粉,起到传粉作用,菌食性蓟马以树皮下或落叶中腐植质为食料,以热带地区为多。肉食性蓟马有纹蓟马科是专门捕食性的小科,捕食性蓟马常常捕食蚜虫、粉虱、和螨形总目等,也有捕食性的六点蓟马,专食在天棉花、柑橘属、梨、桃、苹果等树上的叶螨科。
命名
蓟马科常与其它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统称为“蓟马”,因最早发现于菊科蓟属植物上并善于跳跃,故而得名。其前足跗节有翻缩性“泡囊”,因此又被称为泡足目。“Thrips”是蓟马的英文名称,源自希腊文,意思是木虱。“Thysanoptera”也源自希腊文,意思是缘缨翅,因前后翅均狭长,膜质翅脉退化,翅缘有许多或长或短的缨状毛而得名。
分类
蓟马科分类与根据昆虫学家或蓟马分类学家有不同的见解。1744年卡尔?冯?林奈首次记述了蓟马,由此开始对蓟马进行分类研究,并于1758年建立了蓟马属,并将此属归入半翅目中,Haliday于1836年建立缨翅目,并把该目分为锯尾亚目和管尾亚目,为该类群的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1912年Bagnall建立了三个亚目,八个科的系统。1921年Karny提出2个亚目,10个科和13个亚科的分类系统。1942年Essig使用2个亚目,5个总科,20个科的分类系统。1949年Priesner将蓟马科只分为阳蓟马亚科(Heliothripinae)和蓟马亚科(Thripine),其中蓟马亚科包括了5个族。2007年Mound将蓟马科划分为4个亚科,棍蓟马亚科(Dendrothripinae),绢蓟马亚科(Sericothripinae),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和蓟马亚科(Thripinae)。
蓟马科目前共包括286余属2100余种,其中棍蓟马亚科12属105种,绢蓟马亚科3属168种,针蓟马亚科42属145种,蓟马亚科229属1731种。
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蓟马科身体扁平,触角有6-8节,末端1-2节具端刺,第三、第四节有感觉器,下腭须一般有三节,也有只有两节的。下唇须不多于两节,有翅无刺,有翅,一般翅细长,末端尖锐,前翅通常有两条纵脉,无横脉或仅具痕迹,沿前翅前缘具或多或少刺,后翅具有中脉,无刺。雌虫腹部末端圆锥形,生有锯状产卵器,侧面看,其尖端向下弯曲。
头部特征
蓟马科头部有刻纹,通常有横交错线纹、网纹、皱纹,有时线纹间有颗粒状物或黑点,是分亚科的重要特征。头背前缘在触角基部间略直、凹陷,或向前延伸;头部后缘有时有新月形颈片。头部的单眼区在两复眼间的位置,少数斑胸短翅蝗莺或无翅的种类无单眼,排列有差异,单眼呈月晕颜色,红色或橙色。蓟马科的口锥的长短、宽窄不一,有的端部尖或钝圆;下颚须通常三节,包括下唇须的节数及其各节长度均可作为分类参考。
蓟马科触角主要7-8节,有些种类9节,很少6节。触角的节数,各节长宽比及颜色;蓟马科触角感觉锥的节III和IV感觉锥叉状或简单,具有1个感觉锥在蓟马科中是祖征状态。蓟马科有些种类感觉锥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节III和IV的感觉锥极度延伸甚至超过触角端部,其中节Ⅲ-Ⅳ感觉锥的形状是属级和种级分类的重要特征。
胸部特征
蓟马科前胸背板刻纹情况、有无骨化板等是分亚科的重要特征;后角有无长鬃是分亚族的重要特征。后缘鬃(posterior seta)在大多数类群中多于5对,后角鬃(posteroangular seta)的分布主要包括3种情况:有2对长鬃;仅有1对长鬃;无长鬃。蓟马科中胸背板刻纹有横纹和网纹两种类型。
蓟马科后胸刻纹分为以下4种情况:前部具有横纹、后部具有交错的纵纹、具有强网纹、只有横纹、只有纵纹。中对鬃的位置包括3种情况:位于前缘上、位于前缘之后并且远离后缘、靠近后缘。中对鬃通常等长于亚中对鬃,有时明显长于亚中对鬃。钟形感觉孔在不同的类群中差异较大,通常作为种类鉴别的依据。前胸腹板,少数种类腹板具有聚集的小鬃,该特征可以作为属种鉴别的依据。
蓟马科中胸腹板内叉骨通常有刺,少数种类无刺,该特征经常被作为区分种类的依据。蓟马科内叉骨的形状主要包括4种类型,横向、Y型、浅U型、琴型,深U型。蓟马科内叉骨在棍蓟马亚科中极度膨大甚至延伸至中胸腹板,其他亚科的瑞特蓟马属和条纹蓟马属也具有这种内叉骨,这个特征和跳跃行为有关。
蓟马科前翅的分类特征包括翅长、前缘缨毛的长度和位置、前脉鬃和后脉鬃的数量、后缘缨毛的类型等。前翅根据翅长可分为长翅型、短翅型和无翅型。
蓟马科足的分类特征包括刻纹、跗节数和足上齿着生的位置等。足上的刻纹分为3种情况:密披微毛、具有强网纹、具有横纹。蓟马科足上的突起主要包括3种情况,前足胫节,跗节具有1或2个齿,前足胫节上有一个短的球根状的刚毛;后足胫节内缘经常有粗。蓟马科在指蓟马属和其相关类群中,前足腿节膨大,可以作为划分属的依据。蓟马科在伪棍蓟马属中,后足跗节长于胫节的一半,该特征是伪棍蓟马属的独征。
腹部特征
蓟马科腹部背板的分类特征包括刻纹形状、中对鬃的距离、微毛的数量、后缘膜的有无、微弯梳的位置、节VIII后缘梳的的分布等。腹部背板刻纹包括横纹和网纹。节II背板前侧通常具有平滑的线纹。蓟马科节背板中对鬃短小且相距较远,为这个特征在缨翅目中是祖征状态。在蓟马科中,仅裸蓟马属种类中对鬃位于前缘上,该特征是裸蓟马属主要的识别特征。
蓟马科腹板分类特征包括附属鬃的有无、后缘鬃的数量和雄虫腺域的数量和分布等。蓟马亚科腹板节III-VI或VII通常具有附属鬃,其数量在类群间具有差异:每节仅具有一排附属鬃,具有二排附属鬃等。但是,蓟马科一些种类仅节II具有附属鬃。蓟马科腹板后缘鬃分布包括4种情况:节II具有2对后缘鬃,节III-VII3对;节II-VII具有3对,节VII另具有2对附加的小鬃,节II有2对,节III-VII多于3对,节II和节VII各具2对,其余节3对,这个特征是该属重要鉴别特征之一。
两性特征
蓟马科雌体腹部末端腹侧裂开至第八腹节。蓟马科雄体睾丸及附属腺体位于腹部後半部。蓟马科外生殖器包括成对的附肢及不成对的阳具,均可缩入腹内。蓟马科锥尾类雌体具2对锯状片组成的产卵管,有8条卵巢管及球形、常有色的受精卵囊。蓟马科雄体寿命短于雌体,成熟後即交配,偶见孤雌生殖,许多种中罕见雄虫或完全没有。蓟马科卵长,卵圆形至肾形,产出前占据母体2∼3腹节的长度,用锯状产卵管将卵产于植物组织内,管尾类将卵产于树皮下、花间及叶鞘,或黏于叶及树皮表面,3∼16日孵化。
分布与栖息
世界分布
蓟马科个小广泛分布,种类多,蓟马科中某些无翅或斑胸短翅蝗莺种类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各大洲。
中国分布
蓟马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洋界,古北区相对较少,中国东洋区主要包括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其分布属约占了两大区蓟马科属的86%,东洋区共68属,其中华南地区分布62属,华中地区59属,中国西南地区41属。古北区和东洋区没有明业的隔离和屏障,古北区包含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东北区,古北区共有48属,华北区36属,蒙新区34属,青藏区24属,东北区17属。蓟马科主要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型。按种的分布来看,东洋区分布267种,华南区就有207种,其次华中区176种,西南区有87种;古北区分布有119种,华北区有99种,蒙新区有78种,青藏区有56种,而东北区仅有35种。
栖息环境
蓟马科生活环境复杂,宿主多样,多栖息在环境脏乱的地方。在温暖的地区种类较为丰富,但种群数量较少,寒冷地区种类较贫乏,但种群数量较大。低温或高温都可引起蓟马科的休眠或滞育。有的种类而御寒能力强,成虫能顺利的越过冬季。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蓟马科取食性多样,有植食性、捕食性、菌食性三种。植食性蓟马寄主植物种类和寄主范围差异明显,有的种类寄主单一,属寡食性。植食性蓟马主要取食于农作物、林木、果树,另外在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作物也受到蓟马不同程度的为害。为害植物的蓟马中许多种类是杂食性,也有其中的某科或某一类群属于寡食性,少数属于单食性。
菌食性蓟马在蘑菇内菌折中或在树皮下取食真菌孢子,在树皮下或落叶中以腐殖质为食料,以热带地区为多。
肉食性蓟马有纹蓟马科是专门捕食性的小科,纹蓟马广泛分布,它不仅为害禾本科或豆科作物,也捕食其他蓟马、蚜虫和螨。其中长角六点蓟马捕食普通棉红蜘蛛,苹叶螨。斑蓟马捕食同翅目蚧科中的肾圆盾蚧、桔紫蛎蚧、桔长蛎蚧等。
迁飞与扩散
蓟马科可以通过迁飞的方式来进行扩散。蓟马科的飞翔能力较弱,一般为近距离迁移,但有时借助风力可作远距离迁移。另外,还可随宿主植物和交通工具人为进行传播。
节律行为
蓟马科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其日活动规律基本一致,夜间不活动。日活动高峰时段为12∶00-16∶00。晴天时候,蓟马科科比较活跃,而在阴天天气时,蓟马极少活动;雨天时,几乎不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天较为寒冷,蓟马科多以成虫和若虫越冬,常常栖息于枯枝落叶、表土和土块等隐蔽场所,也有少数以卵或“蛹”越冬。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如福建、广东等地冬季气温高的地区,蓟马科可常年进行生长繁殖,通常无明显的休眠期。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蓟马科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者或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以孤雌生殖为主,孤雌生殖也称为单性生殖。蓟马科的孤雌生殖有两种情况,一为是产雌孤雌生殖,另一类是产雄孤雌生殖。雌性蓟马是双倍体,雄性是单倍体,雄性产自非受精卵。在产雄孤雌生殖情形下,未经配种的雌性繁殖的后代是雄性,而交配过的雌性则能繁殖较多的雌性和一些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雄性。
产卵
蓟马科的卵多为肾形,表面光滑无毛而柔软,成虫用锯齿状产卵器将卵不同深度地产于植物组织内,个别种类会产卵在叶面上。蓟马科卵期2-22天不等,常选择不同植物的部位产卵,卵单粒产,产卵处略隆起,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蓟马雌虫一生可产卵30-300粒,部分产4至5粒,产卵量的大小一般与食物、温湿度等因素有关,成虫羽化后数日内即行产卵,直至死亡前几天,产卵期前10的产卵量可以多于后10天的三位多。
发育
蓟马科的发育属于过渐变态发育,过程可分为卵-若虫预蛹期和蛹期-成虫。卵发育至后期出现红色眼点,若虫多为4龄,少数3龄,龄期长短与温度,食物等因素有关,最短10天,最长可达一年,蓟马科若虫形态与成虫相似,有外生翅芽的前蛹期,具备渐变态的特征。第一至二龄若虫翅芽不外露,具有一休止的蛹期,又具备全变态的特征,蓟马的变态被认为是处于渐变态与全变态之间的过渡类型, 称为过渐变态。其完成一个从卵到成虫的时间成因种类及环境因素影响而异,一般为十天到一年不等;多数种类为一年数代甚至几十代。
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蓟马科可以没有休眠期,一年发生多代。在寒冷的气候下,蓟马科通常以若虫或成虫在土里或者以成虫在低植被、植物落叶或树皮上越冬,少数种类以“蛹”越冬。卵期通常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越高卵期越短。若虫一般包括2个龄期,表皮膜状,通常黄色或白色。之后,进入不动、不食、不活跃的龄期,称为预蛹期和蛹期,这两个时期的蓟马科均被有光滑、膜质、无色且非硬化的表皮,其上常有长鬃。成虫羽化后在温度较低时于土壤里或枯枝落叶间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危害植物,通常刺破植物组织进行产卵。
物种危害
主要危害
蓟马科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喜欢食花栖叶,是重要的农林害虫。蓟马科常常危害秧苗,造成分蘖减少或不能正常分蘖,严重时甚至会枯死,在中国华南地区蓟马族是禾谷类作物上的常见害虫。蓟马科取食后轻者引发叶片斑点、发黄卷曲或在果实表面留下瘢痕,重者导致落花落果或整株枯死;部分种类还能传播植物病毒,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黄呆蓟马的成虫为害玉米植株叶片,使叶片背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并带有污点的条斑,叶背如涂一层银粉,叶片端半部变黄枯干,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除直接为害植物外,还能高效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等多种(Tospoviruses)属植物病毒,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是农作物上的常见重要害虫,也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棕榈蓟马(Thrips palmi)也是辣椒、番茄和茄瓜等蔬菜和瓜果上的主要害虫。
蓟马科对经济作物及花卉也会产生危害,植食性蓟马为害后常留下银灰色条形或片状斑纹,单子叶植物叶子被害后卷折、扭曲、伴随枯黄,叶端甚至全叶枯萎。双子叶植物纲叶子被害后皱缩或破烂,早期时子叶厚肥,不形成真叶死亡。烟蓟马可传播番茄斑萎病及凤梨黄斑病的病毒。西花蓟马可以借助风力,依靠农产品寄生在植物上,造成花蕊畸形,引起花朵提前受精,导致果实产量下降。
防治方式
蓟马科世代发育历期短、繁殖力强、极易传播扩散、个体小、取食隐蔽且对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性,因而导致单一的防治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因此,在蓟马科的防控中应结合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在作物种植期间,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茁壮生长,以提高其抗逆能力;休闲期采用灌水泡茬方式可以消灭土壤中的和蛹;采用营养钵进行育苗,避开蓟马科危害高峰期。此外,定期清洁田园,使用防虫网、地膜等也可明显减轻蓟马科害虫对种植作物的为害。
在农业生产中用粘虫板防治蓟马科,蓟马类对蓝色、粉色、白色、黄色均表现出趋向性,尤其对蓝色的趋性最强。西花蓟马成虫对白色的趋性是黄色的10倍左右,海蓝色诱集效果最佳,根据薊马对颜色的趋向性,可以制作相应的东方黏虫色板来大量诱杀蓟马科。
中国对蓟马科的防治主要采用于化学防治的方法。防治蓟马科多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生物源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由于薊马类有很强的抗药性,使用时避免同类药剂频繁使用,还要注意将不同药剂交替使用来减弱蓟马科的抗药性。
主要价值
传播花粉
部分蓟马喜欢在花间活动,虫体可携带花粉,起到传粉作用。如花蓟马为大豆植株的传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虫体可携带多达140个6花粉粒,其传粉作用比蜜蜂还大。牛角花齿蓟马对苜蓿有一定的传粉作用。
捕食害虫
捕食性蓟马常常捕食蚜虫、粉虱、和螨形总目等。食螨蓟马属 (Scolothrips )的若虫和成虫均可捕食叶螨,如塔六点蓟马( Scolothrips tatahashii) 捕食各种叶螨的卵、若虫和成虫及叶螨科;长角六点蓟马 (Scolothrips longicornis )可捕食普通棉红蜘蛛。捕食性蓟马可用于生物防治,对害虫防治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代表物种
西花蓟马和棕榈蓟马是常见传播植物病毒的蓟马科物种,棕榈蓟马也是辣椒、番茄和茄瓜等蔬菜和瓜果上的主要害虫,塔六点蓟马则因可捕食蜘蛛此类害虫而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该章节以上物种为例。
西花蓟马
西花蓟马的宿主有66科的240多种植物,可以借助风力,依靠农产品,尤其是切花和苗木等,以及衣服、各种花卉、设备、容器和交通工具等进行远距离的扩散,传播速度快,适生范围大。其寄主主要有杏、桃、油桃、李、玫瑰、石竹花、豆类、番茄、辣椒、葫芦科作物等。此外,西花蓟马还可以携带并传播番茄斑点萎蔫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烟草条纹病毒(TSV)和凤仙斑点坏死病毒(INSV),给农业和花卉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棕榈蓟马
棕榈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又称瓜蓟马,主要危害节瓜、冬瓜、苦瓜、西瓜和茄子,也危害豆科和十字花科的蔬菜;棕榈蓟马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和华东各省;其成虫和若虫进入寄主植物的心叶、洞穴、缝隙中锉吸茄果类蔬菜的嫩梢、花和果的汁液,使嫩芽和嫩叶卷缩,成危害斑,甚至死苗。幼果受害后,茸毛变黑,表皮变成褐色,生长畸形,严重危害植物时可造成叶片白化病或黄化,萎缩,端梢收缩,果实有疤及变形的症状会造成落果,成果受害后对其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塔六点蓟马
塔六点蓟马常见在有叶螨科为害的多种果树和农作物上,成虫、若虫均能取食红蜘蛛。塔六点蓟马数量较多,对红蜘蛛的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生物防治,对害虫防治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南省、湖北、河南省、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等南方省区,世界其它范围未见有分布报导。
参考资料
蓟马科.catalogueoflife.2024-08-13
Thripidae.ITIS.2024-04-19
【智惠农民】蓟马之微,害农之巨:虫界致病“吸血鬼”的巨大威胁.光明网.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