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姓
刚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源出有三:一是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刚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二是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侯伏侯氏(胡引氏)族人侯刚,属于以帝王赐名为氏;三是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刚姓族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陕西省、安徽和辽宁等省,另外在满、蒙古、锡伯等民族中也有一些人以刚为姓氏。
2018年,在中国人口最多姓氏排序中,刚姓排名第641位。
基本介绍
刚[刚,读音作gāng(ㄍㄤ)] 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刚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刚氏,乃以邑为氏。史记云:伐齐取刚寿。按,清有兵部尚书刚毅。”史籍《史记》中这样记载:“姬瑕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雎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山西省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襄王。昭王于是用范睢……”司马迁在《史记》里所说的陶邑,即今山东省定陶市;刚邑,即今宁阳县城镇;寿邑,即今山东省阳谷先寿张镇。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国之间争战频乃,时人确有多以封地、邑地、城池名称为姓氏的历史事实。因此,刚氏之姓源出刚邑,以居邑地名为姓氏,当为可信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堽城在1952年7月改为第七区,1955年10月更名为堽城区,1958年4月改建为堽城屯乡,同年10月建成堽城屯公社。1959年2月堽城屯、茅庄两公社合并成立堽城公社。1983年8月改建成堽城区。1985年茅庄析出建为堽城镇。
堽城因“堽城里”而得名。堽城里北依大汶河,南临洸府河;向西一里有村堽城西,又七里有堽城坝,为元朝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本在堽城里村西,明朝时期移筑下游,仍沿旧称;向南一里为堽城南村,又偏东南一里是堽城屯,地在蒙馆公路东西折向西南的拐弯处,现在是宁阳县堽城镇政府的所在。
第二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侯伏侯氏(胡引氏)族人侯刚,属于以帝王赐名为氏。侯刚,公元?~525年,字乾之;洛阳市人,祖籍代(今大同市),后徙家居庸(今北京延庆),为北魏时期望族,其时门庭荣耀。今河南洛阳地区除了出土“侯掌墓志”外,还出土了一方“侯刚墓志”。侯刚是北魏晚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参与拥立元诩元诩,保护宣武灵皇后,又与权臣元叉勾结囚禁灵太后,把持朝政。据史籍《魏书·侯刚传》、《资治通鉴》记载,侯伏侯氏少年以善于鼎,有一手好厨艺,因而进出入,累迁至尝食典御(防皇帝中毒,先替皇帝试食)。元恪元恪以其质直,赐名“刚”,从此称侯刚。侯刚有长子侯详,自奉朝请稍迁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主衣都统。侯刚以上谷先有侯氏,于是始家焉。在北魏正光初年,又请旨以侯详为燕州刺史,将军如故,欲为家世之基,不久升为后将军。北魏正光五年,再拜司徒左长史,领尝药典御、燕州大中正。元善见兴和中年(公元539~542年),侯详累迁为骠骑将军州、殷州刺史(今河北隆平),后还朝久之病逝。当年在侯刚的操纵下,长子侯详于北魏正光年间出任燕州刺史、燕州大中正,次子侯掌任燕州治中从事史,为侯详的左右手。侯刚当年以侯详、侯掌分任燕州要职,他自己则从代郡(今大同市)徙家到居庸关(今北京延庆),“欲为家世之基”,很明显是有政治野心的,他打算控制燕州政权,以左右北魏的朝政。
直到王族元叉死后,胡太后始追侯刚、刘腾等人的“乱廷之罪”。侯刚的儿子侯详、侯掌怕被祸及,便取侯刚之名,改本族侯氏子嗣的姓氏为“刚”,称刚氏,成为刚氏族人的一支。后在东魏时期,一部分刚氏族人恢复为侯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蒙古族哈丹氏,汉义就是“刚毅”,在蒙古民族中,立场坚定且百折不挠的英雄,即被称为“哈丹巴特尔”,就是“刚毅英雄”的赞称,其后裔子孙因以为姓氏,称哈丹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dan Hala。
到了明朝时期,蒙古族、锡伯族哈丹氏族人中有取其姓氏的汉义为汉化姓氏者,称刚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烈女传》、《满汉名臣传》的记载:
⑴.满族穆察氏,亦称谭木查氏,满语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满族镇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区境)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穆氏、谭氏、刚氏等。该支刚氏鼻祖为穆察·刚阿达,满洲正蓝旗人,世居乌喇,明崇祯十一年(后金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他跟从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征伐明朝,因功加授世职骑都尉。在穆察·刚阿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即称刚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吴济克忒氏,满语为Ugiket 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多为吴氏、刚氏等。该支刚氏鼻祖为吴济克忒·刚塔,满洲正蓝旗人,在乾隆大帝执政时期征伐准噶尔汗国,因功授云骑尉,后官至直隶提督兼内务府大臣。后从征回民起义,结果因玩忽军务罪被流放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为今新疆伊犁地区的刚氏鼻祖。
⑶.满族昂刚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世居辽阳县地区,后在清朝后期多改安氏,亦有取汉字“刚”为姓氏者,称刚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侯刚、穆察·刚阿达、吴济克忒·刚塔。
迁徙分布
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五百八十二位,以冯、洛阳市为郡望。
当代刚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陕西省、山东和辽宁等省,另外在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中也有一些人以刚为姓氏。
郡望堂号
郡望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刘彻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三辅”,其时辖地在今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市以南、白水县以东、渭河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洛阳市: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庄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南洛河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首都。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晋朝、北魏、五代十国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武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朝、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家谱文献
山东历城古襄平刚氏族谱一卷,(民国)刚显文,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辽阳市吉洞乡西葳子村。
历史名人
刚毅
(公元?~1900年),满族,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著名清朝末期兵部尚书。他塔拉·刚毅以刑部笔帖式(秘书)出身,后逐渐升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刚毅任山西省巡抚任后,上书建议在黄河河套以北金等处屯田,实行分段开垦荒地,修渠灌溉,设官治理。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调任江苏巡抚。适逢苏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刚毅采取积极措施,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整修当地水利工程,先后疏浚了蕴藻河和上海市境内的吴淞江。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塔拉·刚毅以附和主战言论,召授军机大臣,补礼部侍郎。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刚毅出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此时的刚毅思想极端顽固,极力反对变法维新,力主废黜光绪帝,得到慈禧宠信。次年,以整顿“税务”为名,奉命到江苏省、安徽、浙江省、广东省等省大肆搜括,舆论哗然,声名狼藉。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至京郊时,清朝内部在剿抚之间发生激烈争论,刚毅与端王爱新觉罗·载漪等人力主招抚,企图利用义和团运动达到保持清朝统治的目的。当年农历6月,他和赵舒翘等被派赴良乡、涿州市一带察看义和团虚实。回京后,向慈禧太后报告义和团声势浩大,建议“招抚”,终被接受。遂奉命与庄王爱新觉罗·载勋同为统率义和团大臣,对义和团运动实行控制和利用。到了农历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他随同慈禧西逃,结果病逝于山西侯马镇。后来在与八国联军谈判议和时后,清政府以其先死,免于惩处,但被追夺原有官职。
刚丕寰
(公元1932~今),辽阳市人。著名中医专家。1956年中国医科大学 医疗系毕业。现为辽宁省中医研究院老年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专长:老年病,中西医结合。曾发表论文十五篇,获《双天补浆抗早衰的临床研究》等四项科技成果奖。1989年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刚宝岭
(公元1944~今),笔名:梦文;山东济南人。著名现代作家。1965年4月集体支边来新疆,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二场任教师。《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特约记者,特约编委;北京亚经联丛书编辑部特约作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约作家,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外名牌》杂志记者。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于区内外二十余家报刊电台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通讯等累计六十余万字;主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新疆卷、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分卷》及《农六师谚语分卷》共计五十余万字。多年来获文学、楹联、征文、通讯奖数十次。现被聘为《北京燕科文文化发展部》特约作家,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特约编委、特约记者;《新疆兵团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法制报》、《新疆日报》等省级报刊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其业绩被收录于《世界名人录》、《中外名师录》、《中华写作英才》、《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东方之子》等二十余部大型辞书中。
刚少元
(公元1951~今),东丰县人。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1年参加工作,1991年任东丰县大阳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现任职于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要业绩:长期从事科研研制工作。参与研制成功了"寒地水稻旱育苗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刚占标
(公元1955~今),长春市人。国家公务员。1974年6月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入长春市财贸学校财政金融专业学习。
1978年毕业分配到长春市财政局工作,历任工业企业财务科科员、副科长年职务,1983年2月担任市财政局副局长,1985年4月任局长、局党组书记。在财政局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省财税系统知市政府机关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模范干部。1991丰10月任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1993年3月在长春市第十届人代会上当选为长春市副市长。1994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世界经济专业。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冯翊郡、洛阳郡
冯翊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参考资料
刚百家姓.词典网.2024-02-28
刚姓,刚姓的来源,刚姓历史,刚的姓氏来历,姓刚的名人.百家姓.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