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桂林市第一中学

桂林市第一中学

桂林市第一中学(简称桂林一中),位于七星区,创建于1937年,前身为国立汉民中学。抗战期间,学校迁至桂林市,解放后更名为桂林市第一中学。2002年12月,桂林市第一中学与桂林市第十五中学合并办学。截至2017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80余亩,拥有高、初中教学班52个,学生2473人,教职工191人。其中,高级、中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72%,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达40多人。桂林市第一中学的校训为“修身,明理,励志,成学”。知名校友包括高伯龙罗星照沈克琦等。2023年1月,桂林市第一中学被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的普通高中

历史沿革

桂林一中的前身是国立“汉民中学”(胡汉民中国国民党元老)。为抗日救国培植青年学生,著名文史学家、词曲学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于1937年在南京创办了汉民中学,并担任校长。

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于1938年2月迁至广西桂林市穿山,1944年日本入侵桂林,任中敏校长亲率弟子迁徙数千里,辗转永福寿城,最后到贵州榕江继续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度迁回桂林重建学校。

为了筹措办学经费,任中敏校长多次到东南亚华侨中募捐,为学校修建了拥有400米环行跑道、足球、篮球、排球、体操占地30多亩的大操场,修建了可容1000人的大礼堂,可供600人住宿的宿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当时在校学生中仅侨生就有200多人,流亡生200人。据桂林市文史资料记载,1941年至1943年间来学校讲演过的名人就有:诗人柳亚子,地质学家李四光,教育家梁漱溟,戏剧家田汉欧阳予倩和李济深、熊佛西、郑显通、卜绍周等。徐悲鸿(在学校的办公室上了电影)、李仁、徐眉生还到学校兼课。郭沫若来校参观,即兴赋诗赞扬任校长办学精神:“平原门下士,任最名流。衣钵能传否?风去郁未休。鹅湖新讲座,虎观旧阳秋。粗儒酸好,能先天下忧”。

1949年,全国解放,党和政府接管汉民中学。

1950年春,把汉民中学改为桂林市第一中学。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秩序混乱,教学无法安排。1968年底,“复课闹革命”,学校开始上课。政治课一般学习毛泽东著作、语录和党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文件。语文课以部分毛泽东著作和诗词以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社论文章为主要教材。早读改为“天天读”,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体育课改为军事体育课。音乐、图画改为革命文艺课。

1978年开始,二年制高中毕业班(二年级)实行文、理分科教学,文科班不设理、化课,理科班不设历史、地理,增加数学科的教学内容。1980年,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恢复图画、音乐课。各中学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数学科课本分为代数、几何、三角,政治课改为初一、二年级授《青年修养》和《政治常识》,初三授《社会发展史》。

1987年7月,根据市教育局《桂林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的初步计划》的规定,从1988年秋季起,该校初一年级统一开设《公民》课,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三开设《社会主义建设》;该校高中一年级统一开设《共产主义人生观》课,高二年级仍教《辩证唯物主义常识》,高三年级开设《政治常识》课。

2006年6月1日,搬迁到原桂林旅专校址办学,占地面积80亩。

2011年5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九届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在该校举行。

2012年2月,该校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结成教育联盟。

2014年6月,桂林市第三期现代教育名家大讲堂学术报告会在该校举行。

2015年5月,桂林市第四期教育名家大讲堂学术报告会在该校举行。

2023年6月27日,桂林市第一中学与澳门濠江中学举行线上签约仪式,正式缔结为姊妹学校。

教育教学

师资队伍

截至2012年5月31日,学校有教职工188人,其中有高、中级教师11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4人,国家A、B、C类人才和教学能手12人;有硕士研究生5人。

全国优秀教师:廖光凤

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汪松、潘敏、相群等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5月31日,学校有达到国家比赛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体育馆;分别有初、高中教学楼;教室、办公室功能齐全;配置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均达到自治区示范性标准。

办学规模

截至2012年10月18日,学校占地面积80亩,学校有高、初中教学共班50个,在校学生2332 人。

教育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3年,一本上线人数17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32人,三本以上上线人数276人。助群班本科上线率100%,1班本科上线率100%,2班本科上线率92.68%,3班本科上线率97.56%

2015年,全校354人,一本20人,一本率5.64%;二本259人,二本率73.16%。其中理科228人,一本17人,一本率7.45%;二本147人,二本率64.5%。文科126人,一本3人,一本率2.38%;二本90人,二本率71.43%。助群班:一本14人,一本率46.6%;二本率100%。

2018年高考,一本30人,二本299人,一本目标5人,超过目标25人,本科上线率为86.6%。考上重点大学人数和本科上线率在桂林市普通高中名列第一。助群班一本20人,一本上线率46.5%,本科上线率100%。

• 学科竞赛

2010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

初一年级:胡楚阳、李朱家琦,获得全国一等奖

初一年级:朱嘉慧,获得全国二等奖

初二年级:王隽玉、俞锋、李运娟,初三年级罗雅丽、阮芳等7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

初二年级:张瑜、朱杰媛,初三年级曾蜜、汪倩、刘之瀚、苏珊珊等7位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

初二年级:于文慧等11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罗砚等42名同学获得广西区的奖项。

2010年第二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杯”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

201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 素质教育

2010年桂林市中学生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学校代表队获得市篮球奖高中组第一名。

教师成绩

汪松,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研究的“初中计算机信息教育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与研究”荣获桂林市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潘敏,参与了国家级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及自治区级课题“单亲家庭环境与初中生成长关系”的研究。有数篇论文在区、市级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二等奖

张文松,有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在各种德育会议和学术会议上交流。主持国家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省级课题研究各1个。

廖光凤,专修完在职研究生课程并获证书。主持市级课题“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实验研究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负责主持全国“中华传统美德”子课题并结题。编写《高中英语全程精讲精练》、《2006高考英语总复习》等高考复习丛书,撰写八篇论文分获国家、省、市级奖,有的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邝相群,有十多篇论文获全国全区全市壹贰等奖,多篇论著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并出版。是市级课题“和谐教育与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还参与了多个国家和自治区课题的研究。

2010年,桂林市教育局表彰初二1班班主任唐艳玲老师,初三3班班主任邓丽丝老师,高二3班班主任颜秋容老师,高三3班班主任李惠琳老师“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010年,在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教师朱继艳、聂亚琼、卢蓉、刘世艳、韦敏忠、银小玲、卢海涛、刘永玲、王海蒂、吴英华分获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一、二、三等奖

学校荣誉

2003年,学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学一级学校,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传统体育运动田径项目传统学校,体、卫、艺工作先进学校,连续十年荣获自治区爱科学月先进集体,桂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桂林市文明单位等30多项光荣称号。

2007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日本韩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此外,学校的田径、航模、舞蹈、美术等兴趣小组多次在全国、全区比赛中获奖。

2009年9月,学校首批被教育部授予”创建以校为本科研制度建设基地”。

学校文化

学校精神

校训:修身、明理、励志、成学

校风:文明、和谐、务实、求新

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

学风:乐学、勤学、善学、活学

校徽解读

主题:托起明天的太阳

内涵:穿山和塔山代表桂林市,在穿山和塔山的图案中蕴藏“H”,变形的“H”既是“H”又是“1”,

代表汉民中学和桂林市第一中学,表示桂林市第一中学继承汉民中学文化传统,

红色代表喷薄欲出的红日,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桂林市第一中学教育。

寓意:桂林市第一中学托起明天的太阳。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桂林市第一中学与澳门濠江中学缔结姊妹学校.今日头条.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