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柳亚子

柳亚子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男,江苏吴江人,原名慰高,号安如、亚卢、亚子,后即以亚子为统一名号,近代著名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之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是民主革命理想的坚定守望者。

1903年,柳亚子由陈去病,金天翮介绍,加入上海市之中国教育会,创《新黎里》(月刊),主张维新变法。之后去往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参加《苏报》。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光复会,自称“双料革命党”,编《复报》。1909年,成立南社,并被推为南社书记。1923年,以同盟会会员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柳亚子当选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1926年,柳亚子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主张国共两党携手抗日。1941年初,由于谴责国民党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罪行而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成立,柳亚子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9年,全国解放在即,得毛泽东电召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58年,柳亚子病逝北京医院,灵柩由中山堂移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享年72岁。

柳亚子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总共写作了诗词七千余首,语体文数十篇,文言文四五百篇,此外还有自传、自撰年谱、回忆录、日记和大量的书信等。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柳亚子集》。1950年,柳亚子将自己的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家。学者袁嘉刚评价:“柳亚子先生是杰出的革命诗人,是南社的灵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与时倶进的一生、他的革命业绩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柳亚子,原名慰高,号安如;后改名人权,号亚卢;再改名弃疾,号亚子,之后就以亚子为统一名号。1887年5月28日出生于江苏吴江分湖之滨北大胜村的一户书香门第。三岁开始跟随母亲识字,五岁进入私塾读书,十二岁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1900年,十四岁岁的柳亚子开始在上海市的报纸上发表诗作。1902年,柳亚子参加苏州府试,得中秀才。因仰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权学说,将名字改为人权,号亚卢,意思为亚洲的卢梭。

1903年,经陈去病、金天羽介绍,柳亚子加入中国教育会,创《新黎里》(月刊)。之后,前往上海就读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邹容蔡元培等人;并为出版章太炎的《驳康有为政见书》及邹容的《革命军》提供经费。柳亚子还与他们合作撰写《驳\u003c革命驳议\u003e》一文在《PHY苏报》发表,驳斥康有为的保皇派观点。此后两年,就读于金松岑创办的同里自治学社。

投身革命

“双料革命党”

柳亚子接触革命思想后,认为必须投身实际的革命斗争。因此,他分别于1905年和1906年先后到上海学习催眠术和炸弹制造,都因故未能成功。1906年2月16日,柳亚子由高旭朱少屏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不久,他又经蔡元培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并自称“双料革命党”。此后,在上海与田桐主编《复报》,并借此与立宪派进行大论战,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革命刊物。不久,因《复报》被禁,被迫返乡。同年10月,柳亚子与同县的郑佩宜举行“文明结婚”。

创办南社

1909年11月13日,柳亚子与陈去病、高旭共同发起成立南社。在首次举行的雅集上,到会的17名社员中,有14人为同盟会员。在此集会上,柳亚子被推选为南社书记。南社成立期间,柳亚子及各会员共同编写,多次集会,编成《南社丛刻》。南社发展迅速,至1911年2月,在录的会员达到193人。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它成立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谷。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柳亚子应邀赴南京任临时大南京总统府秘书,三日后称病辞职,在上海《天铎报》任主笔,后转《民声日报》,再转《太平洋报》任文艺编辑。当时,南北准备议和,柳亚子便在《天铎报》以青为笔名发表时评,高举反袁旗帜,坚决主张北伐,与南京临时政府主和派进行激烈论战。与此同时,因南社社员周实丹和淮南社社员阮梦桃因领导淮安起义被清政府杀害,柳亚子联络许多南社社员,坚决要求南京临时政府昭雪冤狱、惩办凶手,再一次谴责袁世凯包庇凶手的罪行。袁世凯当选总统后,柳亚子返回黎里。

1917年,南社内部进行了一场有关同光体评价问题的大论战。这场论战逐渐演变成南社改选的选票之争。虽然,柳亚子在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但还是因与很多社员的立场不同而于1918年辞去南社社长职位。由姚石子继任社长。不久,柳亚子发现做白话文写新体诗的人与自己的主张大体相同,便转而拥护文学革命。1923年4月,柳亚子创办宣传新文化运动的《新黎里》报;并于同年5月与邵力子、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市筹组新南社。10月14日,新南社在上海成立,柳亚子当选社长。在《新南社成立布告》中,柳亚子宣称:“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不久,新南社发展会员约230人,其中不乏廖仲恺、何香凝、茅盾田汉等著名人士。

坚持民主

1923年12月,柳亚子以同盟会会员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初,受委派在吴江区秘密发展党员,筹建地方组织。8月,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成立,柳亚子当选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后江浙战争爆发,军阀争斗令柳亚子认识到“要革命必须唤起民众”。于是,他毅然停止了新南社社务,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动。1925年,柳亚子前去上海参加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

1925年8月,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刺杀;同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等10多人国民党右派盗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11月29日,柳亚子发表《告国民党同志书》,全面阐述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驳斥国民党右派的行径。1926年初,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决议执行孙中山遗嘱惩戒西山会议派,并选任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为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柳亚子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同年5月,柳亚子到广州出席国民党二中全会扩大会议。在5月15日第一天会议上,蒋介石突然提出“整理党务案”,限制和排斥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高级委员和中央部长的席位,并要共产党交出加入国民党的党员名单等反共措施,预谋在16日会议上强行通过。在会上,他与何香凝、彭泽民竭力反对蒋介石向二中全会提出了旨在排斥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并在闭会前离开广州,返回上海市,史称“拂袖南渡”。之后,柳亚子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提出加入共产党的请求,不但被陈独秀拒绝,陈独秀还反对他的反蒋建议。于是,柳亚子返回家乡,从此闭门不出。

政变逃亡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5月8日深夜派军警到黎里搜捕柳亚子。郑佩宜得知有不寻常的叩门声后,立即让柳亚子藏到房间的夹墙之中,并吩咐佣人用箱子将夹墙的小门挡得严严实实。之后,她在军警冲进来搜查时表现得非常镇定。军警们在抓到一个穿长袍的男子(其实是来柳家做客的柳亚子的妹婿)后,误以为是柳亚子,便离开了。柳亚子因此才躲过一劫。5月15日,柳亚子化名唐隐芝携家眷从上海东渡日本,寓居东京郊外乐天庐。在日本时,柳亚子得到多为与其共事过的共产党人被杀害的消息后,甚为哀悼。1928年,中国国内时局渐渐稳定,柳亚子于同年4月归国,定居上海市

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柳亚子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他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创办国难救护队,援助东北地区义勇军,并担任后方理事会副主席兼经济部长。1932年7月,他被聘为上海市市通志馆馆长。1935年,又被推为南社纪念会会长。在此期间,柳亚子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多次解救共产党人、进步作家、知名人士,并与鲁迅左派作家成为密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柳亚子连发多篇文章,宣传抗日。并公开接见记者,发表国共两党携手抗日的主张。1940年底,柳亚子定居香港九龙。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柳亚子与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联名发出宣言,谴责中国国民党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罪行,还因此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香港沦陷后,柳亚子由东江纵队派员护送,到达桂林市。日军逼近桂林后,柳亚子于1944年9月迁居重庆市。在重庆期间,柳亚子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被增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之后又参与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当选中央常务干事。

民主活动

抗战胜利后,柳亚子于1945年8月在重庆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并在重庆《新华日报》创刊七周年纪念会上,他公开宣称:“中国的光明在延安市”,后又创作“世界光明两灯塔,延安遥接莫斯科”一诗,寄给毛泽东。他热诚地接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一个新中国。同年底返回上海。

1947年10月,柳亚子应何香凝、李济深邀请,再次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建民主组织。1948年元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柳亚子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同年,中共中央在国际劳动节节发出号召,提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此举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1949年2月28日,柳亚子应中国共产党邀请乘坐“华中号”海轮启程北上,途经山东省等地到达北平市。3月25日晚,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柳亚子等人。3月28日夜,柳亚子写了《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委婉地表达了事不随意的苦闷和退隐之意。毛泽东读诗后很重视此事,让他在4月20日迁入颐和园暂居,并于4月29日写成这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劝柳亚子留在北京继续参加新中国成立的工作。

服务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柳亚子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后,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50年,柳亚子南返,并委派外甥徐孝穆返回家乡黎里镇,将家藏古籍、文献、书刊、信札等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1954年9月,他出席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2月,柳亚子再度当选为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同年11月,抱病出席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

因病去世

1958年,柳亚子因长期患脑动脉硬化症及支气管肺炎,于6月21日病逝北京医院。6月24日,首都各界人士在中山堂举行公祭大会,由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毅、黄炎培、李维汉、吴玉章、陈叔通等十人主祭。公祭后,灵柩由中山堂移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

人物成就

文学风格

柳亚子的诗歌主要风格是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具有浪漫主义气息。如他的《消寒一绝》,豪情勃发,气冲霄汉;又如《马君武》,勾勒了一代革命党人的典型形象,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再如《酒边一首为一瓢题扇》,兼具豪情与哀婉,充满慷慨与悲壮。此外,柳亚子的诗有的好用赋法,明白如口语,他的代表作《空言》就是如此;有的有形象生动的描绘,如《六月十三日移居乐天庐,在井之头公园侧》之一、《琵琶湖杂诗》《鲁游杂诗》《南游杂诗》等等。学者李海认为:“柳诗语言清奇多彩,不拘一格,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

思想主张

柳亚子总体思想主张体现出其受民族主义启蒙思潮影响较大。柳亚子的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思想主张也十分鲜明。他政治上的启蒙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父亲;之后受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以及《美国独立檄》、《孟德斯鸠学说》等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后,柳亚子又受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反映到其诗歌创作上,就是从维新改良到反清排满,再到醉心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样一个思想发展的轨迹。具体如1903年所作的《放歌》,就是柳亚子向清朝统治阶级的宣战书,1904年作的《题张苍水集》《题夏内史集》和1905年作的《题太平天国战史》等都体现他认为只有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体制,中原地区才有救的思想。五四运动后,柳亚子从列宁的著作中汲取了众多滋养,1922年作的《乐国吟后序》、1924年作的《空言》都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他信仰马列主义。茅盾就在1979年11月举行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说:“柳亚子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后这一长时期内在旧体诗词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柳亚子的诗、词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长时期的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如果称它为史诗,我以为是名符其实的。”

文献收集

柳亚子一生的图书资料收集整理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苏州乡邦文献的收集、南社资料的保存与整理、南明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对于乡邦文献的收集,他先将家藏的一百四十余种、一千四百多卷的各中乡邦旧籍进行整理,编成《家藏松陵书目》。与此同时,他还与陈去病一起多方搜求故乡先人已刊未刊的著作。此外,柳亚子还搜集到吴江历代400多位作者的2500多首诗词,并按姓氏进行了编目分册辑录。柳亚子还出资刻印了大量文献,以使之能够传后世。如:《松陵文集》《湖诗拾》、王鲲《话雨斋碑帖目录》、许《梦鸥阁诗钞》、陈去病《笠泽词徵》等。

柳亚子作为南社的主要发起人,对于南社文献资料的整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由柳亚子编辑、刻印的《南社丛刊》共有二十二集,是近代规模最大的诗文词刊。柳亚子还将南社十八次雅集的资料、南社社员录、南社的初始条例与五次修改条例、社员的入社书、南社雅集照片、历次选举的选票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都保存下来,并根据这些资料写成《南社纪略》。柳亚子还搜集、出版一些亡故的南社社员的诗文,此举对近代中国文学史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另外,柳亚子是国内最先研究南社著名诗人苏曼殊的人,他花了十五年时间从事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出版工作,出版了《苏曼殊全集》《曼殊余集》,并撰写了大量的苏曼殊研究著作。

柳亚子从少年时就开始关注南明史的研究。1903年,他撰写《郑成功传》时才十六岁,由此,柳亚子开始了对南明史资料的收藏与整理。虽然由于时局动荡、抗战爆发等原因,对南明史的研究几度中断,但柳亚子还是手抄了56卷的《南疆逸史》,写就了《南明纪年史纲》《南明后妃宗藩传》及十篇人物传记,辑补了《皇明四朝成仁录》。

普查图书

1932年,柳亚子被聘为上海市市通志馆馆长,主持编撰《上海市通志》。通志馆没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库。而上海也由于历史因原因,没有权威性的、集中地方文献的文化机构。这就需要柳亚子与同事们去知名度高、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遍查图书,如商务东方图书馆、上海天主教徐家汇藏书楼和亚洲文会。他把这项任务交给才于持志大学毕业的胡道静,由他对全市大街小巷的图书馆调查,还特别关照他要注意这些图书馆庋藏的上海地方文献。当时上海有些庋藏地方文献极为丰富的图书馆,是不对圈外人开放的,也拒绝他人采访、调查。但胡道静以他的真诚、恳切,得以进入这些图书馆查询藏书。柳亚子将胡道静的图书馆调查报告作为通志馆期刊抽印本,取名为《上海图书馆史》出版。一直到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市通志馆停办,柳亚子和同事们,利用图书馆若干图书文献,出版了两本《上海研究资料》,四期《上海市通志馆期刊》和三部《上海市年鉴》。

校对史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柳亚子目睹时艰,忧愤交集,遂埋头于《南明史》的著述。他在黎里故乡时,长期征集、搜购书藉、文献,上海市阿英(阿英)先生又替他弄到南明史料数百种,更从郑振铎先生处,借到《南疆逸史》56卷足本,故手中有足够资料。1939年3月,柳亚子写就《南明纪年史纲》(即《南明史纲》)初稿四卷,并附《南明历日表》一卷。1940年4月到10月,又陆续完成南明传纪十三篇。同时,又重订《南明史纲》。11月,又写了《我的南明史料经过》一文,叙述了他对南明史料的搜集和写作过程,还完成了《南明后妃、宗藩志》的初稿。1941年,柳亚子继续进行《南明史》的著述。2月,修订《南明纪年史纲》,并补辑《皇明四朝成仁录》。1942年10月,亚叔在桂林市续撰《回忆劫灰中的南明史料》和《续忆劫灰中的南明史料》二文。12月,更撰《羿楼旧藏南明史料书目提要》一文。1943年1月与广西通志馆朱荫龙先生同拟《南明史编意见书》一份。1944年5月,柳亚子在桂林被推为南明史社社长,辑成《南明纪年》《南明纪事本末》《南明史》等条例。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柳亚子便停止了在南明史方面的著述。

创立南社

南社,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实际上是中国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它的发起人是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1907年筹备,1909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第一次雅集在苏州虎丘之张东阳祠举行。在此集会上,柳亚子被推选为南社书记。南社的活动中心在上海市辛亥革命前有社员二百余人,辛亥革命后发展至一千一百余人。学者陈东林认为:南社以提倡气节、研究文学为号召,在反清、反袁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南社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以文学鼓吹革命的道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了先河。

南社的创作具有较鲜明的战斗性和现实性,他们热情歌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抨击封建君主制,呼吁民众为争取中国的独立、富强,为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1910年,南社共出版《南社丛刻》三集,第一集有《磨剑室文初集》一卷,二集有《磨剑室诗集》二卷,第三集与俞剑华合编。并在杭州、上海先后举行南社雅集二次。1911年,柳亚子兼任南社书记与会计,同时社务扩大,会员增加,编印《南社社员通讯录》,并与俞剑华合编《南社丛刻》第四集。1912年,柳亚子在南社第七次雅集时提议改编辑员三人为一人制,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他便退出了南社。1914年,南社在上海举行第十次雅集,改编辑制为主任制。在十一次雅集时柳亚子以多数票被选为主任,于是回到南社,赶编第九集至第十二集《南社丛刻》。1915到1923年,《南社丛刻》持续编写,但南社成员逐渐遭难,人数减少,直到1923年《南社丛刻》第二十二集出版后,南社活动全部停止。后柳亚子又发起新南社活动,但由于自身从事政治行业,未能兼顾文化活动,新南社活动也逐渐停止。

柳亚子在南社期间编辑的书刊非常丰富,有:南社诗文词集27册、《复报》11册、《阮梦桃烈士遗集》《周实丹烈士遗集》《陈烈士勒生遗集》《邹亚云流霞书屋遗集》《孙烈士竹丹遗集》《陈蜕庵诗文词集》《宁太一遗书》《春航集》《庞子遗集》《乐国吟》《子美集》《迷楼集》《迷楼续集》《吴根越角集》《新南社社刊》《谭寿林全集》《曼殊遗迹》《张秋石女士遗文》《新黎里报》《女弟侠侬遗文》《女弟侠侬遗诗》、陈去病《百尺楼丛书》、林庚白《丽白楼遗集》等。

捐献藏书

1950年秋,柳亚子从颐和园乔迁到北长街89号新居,他把书房取名为“上天下地之庐”,后又将从家乡黎里和上海市带来的南明史料和南社图书文献,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特为开辟研究室。同年底,柳亚子又南下,将自己在上海及吴江区乡下的藏书全部捐献给政府。上海文管会组建陈乃乾、尹石公等七人小组清点装箱,共有木箱300余只,内贮书籍四万四千余册,柳亚子往来信札400余包。其中各种版本图书、报刊由上海图书馆庋藏。在此同时,他又动员老友朱希祖之子朱偰,希望将朱希祖所藏南明史料捐与国家。朱遂将家藏南明史料最珍贵部分整理五大箱,交与柳亚子,全部捐献北京图书馆。

柳亚子捐献的图书,在五、六十年代上海图书馆就作了整理,那些庋藏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出版物,因其稀罕的文化价值,被厘定为一级藏品特藏。柳亚子的信件文札被编成《书信辑录》,198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在柳亚子诞生100周年纪念时,上海图书馆又编选、影印了《柳亚子先生手札》,“既反映先生思想活动之一斑,亦体现时代风云之特点”,还举办了“柳亚子先生在上海”的展览会。

人物作品

柳亚子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五十余年间,总共写作了诗词七千首以上,语体文数十篇,文言文四五百篇,此外还有自传、自撰年谱、回忆录、日记和大量的书信等。

箸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柳亚子集》。

相关争议

有关谁是南社第一人,对于这一历史争议,目前学界主要持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南社第一人是柳亚子,二是认为应该是陈去病,且目前仍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且明确的结论。

认为南社第一人是陈去病的主要以学者曾景忠为代表,他曾专门发表一篇文章讲述论证陈去病才是南社第一人。他在文中论述道:尽管在南社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柳亚子确实有在其中积极参与,但要论谁是南社首倡者还应该是陈去病。他主要从南社首倡和主要的作用发挥中展开说明,认为陈去病在南社中起主要领导的作用,对于维护南社团结巩固和作用发挥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地位上理应居柳亚子之上。

持柳亚子是南社第一人观点的主要以学者李海现为代表,他对学者曾景忠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专门写下反驳其观点的文章,论述柳亚子才是南社第一人的观点。他在文中主要从南社的筹备和建立中展开讲述,认为柳亚子为南社建立切实付出了颇多心血,对于南社的落地成立具有功不可没的贡献,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主张柳亚子理应是真正的南社第一人。

人物评价

毛泽东评价柳亚子:“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个拿句老话说叫做人中麟凤。”

郭沫若评价:“柳亚子是一位典型的诗人,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怀安诗社的发起人林伯渠评价:“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怎为家?岿然南社风流在,珍重文章报国华。”对他的正义斗争和他代表的南社革命精神表示热烈赞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胡乔木评价柳亚子:“柳亚子先生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杰出的革命诗人,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忠实的朋友。”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评价:“亚子先生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和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是敢于坚持真理,爱憎分明的。” 

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茅盾评价柳亚子:“柳亚子是前清末到解放后这一长时期内在旧体诗词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

学者袁嘉刚认为:“柳亚子先生是杰出的革命诗人,是南社的盟主和灵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与时倶进的一生、他的革命业绩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学者王晶垚认为:“柳亚子始终是一位忠贞的爱国者,坚定的民主战士,和不朽的革命诗人。”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亚洲卢梭

为了表示对卢梭《民约论》的信仰和崇敬,甚至改名“人权”,字“亚庐”(亚洲卢梭),这就是“柳亚子”之名的来历。从名字里可以体现出当时柳亚子所代表的中国精英人士们对于西方学说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于晚清封建制度的抨击,也体现了柳亚子对于民主主义启蒙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自比屈原

革命岁月颠沛流离,柳亚子情由景生,自比为忧国忧民的屈原。后来郭沫若称赞他为“今屈原”,但是他却作诗:“亚子先生今屈原,鼎堂此论我衔冤。匡时自具回天手,忍作怀沙抱石看。”回绝了这一称号。

悼念邹容

1903年邹容因苏报案而入狱。在狱中,邹容与章炳麟忍受着非人的待遇,由于狱中残酷的虐待,1905年4月3日,邹容死在狱中。时年20岁。柳亚子大悲,写下《哭威丹烈士》:“白虹贯日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不唱铙歌唱露,胡儿歌舞汉儿哀!哭君恶耗泪成血,赠我遗书墨未尘。私怨公仇两愁绝,几时王气剗珠申。”以诗歌来悼念这位革命友人和不屈战士。

首倡“二次革命”

1913年7月,江西省都督李烈钧宣布江西独立,通电讨袁,标志着“二次革命”开始。而首先提出“二次革命”的却是柳亚子。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南北议和之声高涨。柳亚子却对此坚决反对,认为袁世凯是“狼子野心”,并从民主共和出发,揭露袁世凯为人“专制毒”,与共和政体不相容。面对和议派的批评,柳亚子于1912年2月7日发表《北方设立临时政府与优待虏廷之抗议》一文,驳斥和议派观点,在此文中,首次提到“二次革命”。其后,在柳亚子发表的多篇文章中,又多次提到“二次革命”。作为“二次革命”的首倡者,柳亚子也应该被历史所铭记。

互赠诗歌

1949年,3月28日,柳亚子面对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写下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怨冯。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以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回赠柳亚子:“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重庆市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规劝柳亚子打开眼界。柳亚子看后大为感动,当即作了一首《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以一句“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表明自己接受毛主席的意见。

1950年10月3日,举国欢庆共和国一周岁生日。看到各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大统一的盛况,毛泽东感慨万分,主动要求柳亚子填词志盛。于是当晚柳亚子便作了《浣溪沙》词一首:“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良宵盛会喜空前!”第二天,毛泽东便以《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为题作了和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豪迈的诗歌语言抒发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辉煌未来的满志。 

1950年,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现代舞剧《和平鸽》在北京的舞台上频频亮相,柳亚子也被请来观看演出。看后,他兴奋至极,当即赋《浣溪沙》一首:“白鸽连翩奋舞前,工农大众力无边,推翻原子更金圆。战贩集团仇美帝,和平堡垒拥苏联天安门上万红妍!”收到柳亚子的词后,正筹划抗美援朝战争的毛泽东没有立即唱和。直至抗美援朝胜利后,毛主席挥笔写下一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志愿军铿锵的战歌激昂,和平的旋律高唱。

后世纪念

柳亚子墓地

柳亚子逝世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柳亚子故居

柳亚子故居坐落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朝南临河,原是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1982年3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柳亚子故居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柳亚子故居题写门楣横匾“柳亚子先生故居”。同年6月15日,为纪念柳亚子先生逝世25周年,柳亚子故居举行揭幕仪式,并对外开放。1987年5月,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依托柳亚子故居建立了柳亚子纪念馆,全年对外开放。

故居共有五进。第一进,已改建成八开间门厅,正中是曾任民革中央主席屈武题写的匾额。第二进茶厅大门正中悬挂着“柳亚子先生故居”匾额,大厅内正中有一座柳亚子先生半身塑像。第三进陈列有柳亚子创办的《新黎里报》实物样品,其中有“教育研究特刊”等报。第三进赐福堂,曾是南社诸友的集会场所,厅内陈列有“南社专柜”,有照片、出版刊物《南社》等。第五进为藏书楼,楼内有颇具纪念意义的、当年柳亚子临危藏身之地“复壁”。第五进后庑廊内有柳姓家谱碑文陈列展。2017年5月20日,柳亚子纪念馆被命名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

柳亚子旧居

柳亚子旧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原辣斐德路557号),是一幢坐北朝南的法式花园别墅。1936年至1940年柳亚子寓居于此。1940年12月,柳亚子离开上海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2004年2月,卢湾区文化局公布为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柳亚子生平事迹年表.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1

柳亚子先生传略.吴江区档案馆.2023-12-06

【“四史”学习教育】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十四).澎湃新闻.2024-03-05

【中共党史中的宋庆龄】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2023-12-21

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柳亚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12-21

..2023-09-21

..2023-12-22

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中国文艺网.2023-12-22

..2023-12-22

柳亚子:藏书于己,献书于国.广州图书馆.2023-12-19

亚老对南明史的研究和著述.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2023-10-30

..2023-09-21

..2023-10-30

..2023-09-21

..2023-09-21

新华之友 文化名家 | 忧国忧民的诗人 爱国爱民的战士.澎湃新闻.2023-09-21

..2023-12-19

..2023-09-22

江苏苏州柳亚子纪念馆 .人民网.2023-09-21

柳亚子:以笔为戎的革命人生.国务院参事室.2023-09-21

柳亚子旧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12-22

肝胆相照.豆瓣电影.2023-12-19

中国命运的决战.豆瓣电影.2023-12-19

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豆瓣电影.2023-12-19

换了人间.豆瓣电影.2023-12-19

苏曼殊.豆瓣电影.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