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曳野
羽曳野市(日语:はびきのし)是位于日本大阪府东南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古墓葬和葡萄而闻名。羽曳野市的面积为26.44平方千米。市区中间为羽曳野丘陵,东侧为山区,石川县由南往北自中间区域穿过。
历史沿革
在令制国时代,现在的羽曳野市东半部区域属于河内国古市郡,西半部属于丹比郡(在丹比郡被分割为南北两郡后属于丹北郡)。由于位于大和国至河内国之间的道路上,日本最古老的官方设置道路竹内街道即经过此地,在2世纪至6世纪期间的古坟时代就有大量的天皇陵或皇室的陵墓位于此地,此区域也被称为古市古坟群。
11世纪时,出生自源氏的源赖信以此为据点,发展出了强大的河内源氏武士集团,在12世纪末更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源赖朝。
15世纪初成为山氏的领地,并在此建立高屋城,但在之后的战国时代期间,此城成为畠山氏、安见氏、三好氏三方势力持续争夺的场所,一直到1570年代,织田信长在平定近三好家势力时,在高屋城之战中攻陷高屋城,彻底瓦解三好家。
在江户时代,本地被分割为许多藩的领地,包括丹南藩、馆林藩、下馆藩、狭山藩,甚至也有幕府直辖领。在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这些区域曾先后隶属大坂裁判所司农局、大阪府司农局、大阪府南司农局、河内县、县、丹南县、馆林县、下馆县、栃木县,直到1872年第一次府县整并中才全数被划入堺县,但在1881年又随着堺县被并入大阪府而隶属大阪府至今。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现在的羽曳野市辖区在当时分属古市村、驹谷村、西浦村、丹比村、生村、高村共六个行政区划;古市村和高鹫村先后在1916年和1955年升格为古市町和高鹫町,1956年这六个行政区划合并为南大阪町,1959年南大阪町进一步升格改制为市,原本改制后名为南大阪市,但在改制当天即又更名为羽曳野市。
气候
羽曳野市有着湿润亚热带气候(柯本气候分类Cfa),特点是夏季温暖,冬季凉爽,降雪量轻微或无降雪。羽曳野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4.2°C。年平均降雨量为1475毫米,9月份为降雨量最多的月份。
人口
根据2018年4月30日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羽曳野市的人口为112,301人。
根据2022年1月31日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羽曳野市的人口为109,479人。
经济
羽曳野市是一个区域性商业中心,传统上以葡萄和无花果闻名。这里有一些轻工业,但农业仍然是当地经济的中心。
教育
大学和技术学校
四天王寺国际中国佛学院、大阪府立大学羽曳野校区(原大阪府立护理学院)。
小学和中学教育
羽曳野市有13所公立小学,5所公立中学和1所由市政府运营的综合小学/中学,以及1所由大阪府教育厅运营的公立高中。
交通
羽曳野市的主要车站是近畿日本铁道的古市车站,南大阪线和长野线在此交会,借由这两条路线,可往北进入大阪市区,往东至奈良县橿原市,往南至河内长野市。
西名阪自动车道从辖区北侧通过,但在辖内未设有交流道,最近的交流道位于相邻的藤井寺市和柏原市;南阪奈道路从辖区南部通过,并设有羽曳野交流道和羽曳野东交流道两个交流道。
主要景区
- 古市古坟群,一组古坟,被记录为世界遗产
- 观音古坟,国家历史遗迹
- 本田技研工业白鸟埴轮生产地,国家历史遗迹
- 通宝寺遗址,国家历史遗迹
- 夜中寺遗址,国家历史遗迹
- 誉田八幡宫,日本最古老的八幡宫
- 吉村家住宅,被日本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的建筑
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 达比修有,棒球运动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