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
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褒斜道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贯通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全程249公里。
作为古代关中地区越过秦岭通向南部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和商丹盆地的六条要道之一,褒斜道是在中国历史上开通开凿修建最早而行旅最为繁盛亦最为捷近的一条,自关中到汉中,由褒斜道穿行,不用翻越大的高危的山岭。前314(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重的栈道了。公元前266年,范雎担任秦国宰相后,决定创修褒斜栈道,大力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最终“使天下皆畏秦”。此后,褒斜道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 :“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毂其口。”之后,褒斜道屡修屡废,有烧绝,有大水冲毁,山体崩塌,阻断栈阁。数梁摧,则全路不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褒斜道南段的石门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山体隧道,建成于东汉永平九年(66年),可两车并行。石门内外及附近山体上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摩崖石刻。1961年,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因修建石门水库,将“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建设背景
褒斜道开辟于史前时期。《华阳国志》引《蜀志》称其始通于三皇五帝。《读史方舆记要》称:“褒斜之道,大禹发之”。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有周文王“伐蜀”记载。后姬宫湦征伐褒国得美女褒姒。甲骨文记载周文王“伐蜀”虽未指明具体路线,但褒斜道的入口斜谷口就在周原以南,因此,周文王当和周幽王一样,都是经褒斜道向陕南进军。春秋时期,“秦文、(孝)[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史记·货殖列传》),秦蜀间经褒斜道多有贸易往来。至秦昭襄王时(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将褒斜道的山谷道路凿筑为栈道,使之“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成为战国时期秦蜀间的交通干道。
褒斜道是循渭河支流石头河与汉水支流褒河两条河谷而行,由长安穿越秦岭通往陕南、四川省的一条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口,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市,先入斜谷,后入褒谷,故亦称斜谷道。
斜水(今名石头河)发源于太白山西侧,北流经太白县五里坡东侧又折东北出斜谷口注入渭水。褒水发源于秦岭南麓,在太白县境内源头很多,最东的源头位于五里坡西侧的西沟、塘口街一带。斜、褒二水相邻的五里坡是长约五六里的一个缓坡,过此缓坡,即把斜谷和褒谷沟通。因此,褒斜道实际上是一谷二口,虽纵穿秦岭却不必翻越大山。就其大势而言,褒斜道是秦岭诸道中路线较平夷捷近的谷道。但其路经的褒谷南段峡谷,水深流急,绝壁凌空,唐人欧阳詹在《栈道铭·序》中形容山崖险绝,“连高夹深”,“阴谿穷谷,万仞直下,莽崖削壁,千里无土……麋鹿无蹊,猿相望,蹄足莫之能越”。
褒斜道在未修栈道之前仅为谷道,其绝险处须攀缘而行,艰难辛劳,不可言状。至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使范雎为相,在路经的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接通道路,此后褒斜道才成为驿道。
秦汉,褒斜道是首都咸阳市或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省的主要驿路。其经行路线大体为:自长安经鄠邑区折西过周至县、眉县,西南行由斜谷口入山,沿石头河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过斜水,翻老爷岭(即古八里坂),进入斜水中游的桃川谷地,再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古称五里岭)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然后折向西南,经两河口、关山街(即古河池关)、上白云、下白云、古迹街、高桥、王家棱、栗园,到褒河上游三源交会处的西江口镇(古代附近有三交城),经孔雀台、下南河、武休潭、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再经褒城到达汉中。
褒斜道自秦昭襄王年间凿通栈道后,因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多次阻塞,多次修治,途经路线也多有变化。
秦末刘项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封于汉中市。刘邦为迷惑项羽,示无归意,“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褒斜道一度断绝。
刘彻时拜张卬(ang音昂)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500余里,据《阁颂》载:“凭崖凿石,处稳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接,号为万柱”。
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永平九年(公元66年)、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又两度修治。
三国时期魏蜀相争,褒斜道一度断绝,但其间也曾有四次大的修。第一次为刘禅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将邓芝、赵云拒魏,烧毁赤崖栈道,之后诸葛亮组织人力修治。第二次在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数道并入,深入险阻”,“凿路而前,……治道功夫,战士悉作”。第三次在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为六出岐山,大举修道并治斜谷邸阁。第四次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将李苞“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千人,始通阁道”。三国时的褒斜栈道,因诸葛亮屡为水患之苦,乃取其立柱,改成“千梁无柱式”。
晋朝泰始元年(公元270年)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也曾两度修治褒斜道。其后据《石门铭》载:“自晋氏南迁,斯道废矣”。
自北魏以后,褒斜道线路多次变化。
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修治自回车至褒谷的栈道。回车道新线将褒斜道北段改为北连陈仓故道北段,南越紫柏山、紫关岭至回车而后接秦汉褒斜道南段。其路线大致相当于元代以后的连云栈道线和今宝(鸡)汉(中)公路线。
唐朝前期,褒斜旧道仍通行旅,但非驿路。唐中叶以后,褒斜道已离旧线,行于宝鸡市、散关、凤州镇间的陈仓道。李湛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兴元节度使裴度奏修褒斜路,其路线仍沿秦汉褒斜道旧线,但在西江口东北太白河至今太白县城嘴头镇之间,选用了一条更为近捷的路线,即由嘴头镇往南经方才关、蒋家坟、鲁家崖、磨房沟,沿太白河而下,至田坝子入留坝县境,再经桑园坝至江口与褒斜旧道合,此即《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太白山路。今太白河乡苟家河至王家庄一带,仍留有栈桥孔遗迹。
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山南西道节度使归融修治秦蜀通道,北至散关,南至剑门关镇,凿修栈道千余里以通驿路。驿道北段所走路线,在宝鸡、散关、凤州镇间为宝鸡市故道,凤州至武休潭间为北魏所开的回车道,武休潭以南仍为秦汉褒斜道旧线。
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川节度使郑涯和凤翔节度使李奏修文川谷路。线路为:西江口以北循秦汉褒斜旧道,以南另开新道。即由今留坝县上南河折东行,至城固县文川镇,又折西南至汉中市。文川道虽然近捷,但峻折难行,时不经年便被暴雨冲毁。后又改取归融所修的褒斜新道为驿路,即后来的“连云栈道”。
宋元明清以来,均以唐斜谷道(连云栈道)为入蜀大驿道。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对唐褒斜道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修整。明清时期,秦汉褒斜道多年失修,南段已阻塞不通,但由城固北出小河口,经西江口,沿秦汉褒斜道东行,仍有间道通眉县。此道大体和唐朝文川道为同一路线。
馆驿设置
褒斜道是秦汉王朝的干线驿道,但沿途邮亭、馆、驿设置未留下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畜君开通褒斜道碑》记:“……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邮亭,境上行书舍,道路所经过。”邮亭,既是行书之舍,又是外出官员的行止之所。亭,《风俗通义》曰:“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位于道路上的亭,亦兼为行旅止宿之所。驿,即驿站,置即驿。《汉书》师古注曰:“置者,置传驿之所,因名置也。”邮、亭、驿置都是交通要道上的驿传设置。位于山野中的褒斜道,驿传设置更是不可少。
据郭荣章考证,按秦汉邮驿制度,在258里中,应有邮51所,亭26所,置(驿)8所,合85所,较64所多21所。这说明邮亭、驿置不是单一存在的,很可能是邮亭、驿置并称。其间的里程,也不会拘泥于5里、10里、30里,而是度其地形之便,相宜设置。至于邮亭、驿置的名称、设置地点等,因史料所限,难知其详。
地理环境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今名石头河)及汉水支流褒水(褒河)两条河谷而成的一条谷道,是典型的循河觅道路线。斜峪口在眉县之南,褒谷口在汉中褒城之北,因名“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先入斜谷,后入褒谷,因之亦称“斜谷道”。
褒谷与斜谷同以太白县的五里坡(衙岭山)为发源地。褒谷先自五里坡而西,至太白县嘴头镇南折,经白云、王家交留坝县,又经柘梨园、江口、柳川、玉带河、武关河、铁佛店、马道、青桥驿交汉中市,再南至褒姒铺、将军铺出谷口达河东店,总长374里。褒水上游称红崖河,至江口改称太白河,至柳川又称下南河,至武关驿又称北栈河,至马道以下才称褒河。斜谷先自五里坡而东,至桃川以东的西老爷岭北折,经鹦鸽,直抵斜峪关出谷口,总程100里左右。褒、斜二谷共计474里左右,是汉中盆地通向关中较近通道。二谷穿行于万山丛中,商旅循谷而行,并无大的登涉之劳,因自斜谷上溯至源头五里坡,仅上一道较平缓的坡,就进入褒水上源。顺褒水河谷南行,经太白县、留坝县,不翻大山即可出褒谷抵汉中市。古代先民经长期探索,确认从斜谷到褒谷为一条捷径。于是开发褒斜谷道,成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
建筑特色
主要工程
褒斜道扩建成褒斜栈道,是一大工程,也是褒斜道一次比较大的变革,在工程技术方面多有创造。栈道亦称阁道,是高阁式的通道,也就是一种天桥。褒斜二水的河谷,有些地段比较狭窄,两岸岩石矗立,道路难于通过,河流有些弯道的凹岸,湍急的水流直扑岸边陡峻的岩石,岸上无容身之地,在这些险段即修栈阁,以便畅通。
阁道工程
修栈阁,“石坚不受斧凿”,即采用“火焚水激”之法,开山破石。其施工方法是:“遇大石塞路,则以锤碎而通之;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之上凿孔,架横木,上覆实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深沟险涧,则架长,覆厚板以通之;遇险陡“羊肠”,壁立千仞,则在路旁打桩立栅,砌石栏以通之(《西京赋》注)。栈阁的修造形制,则大多在崖壁上凿成30公分见方,50公分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上排搭遮雨棚,形如屋顶,以遮半山流下来的泉水或滚落的石块;中排铺板成路;下排支木为架。相互间榫卯结合,远望如空中悬阁。汉《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中记:“……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读史方舆纪要》称:“斜谷中,宋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元(代)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二间”,(应为二千八百九十二间)。“明重修栈阁二千二百七十五间”。明修栈阁中,鸡头关至姜窝子24处,1526间,许多地段遗迹尚存。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于1979年秋,对姜窝子以北至斜谷口这段进行考察,发现栈道遗迹22处,其中姜窝子南一里的武关驿有2处,往北南河乡倒树弯1处,黑杨坝2处,孔雀台1处,柳川乡的林家坝、韩树沟、磨桥湾各1处,江口乡的西营村1处,江口镇南二里1处,石垭子村东西岸各1处,柘梨园乡的李家庄、磨坪村各1处,太白县王家塄乡的西坝2处,上坪村1处,龙窝乡的三神店村1处,眉县斜峪关1处。遗迹中,有的仅存壁孔,柱孔湮没;有些仅存柱孔,壁孔无存。在褒、斜两谷上源及分水岭地带未发现栈阁遗迹。两谷比较,斜谷栈阁极少,褒谷中游的栈阁以王家塄到下南河一带居多,红崖里及古之赤崖南北比较集中。栈阁壁孔与水面的距离,自北向南,逐渐加大,北面的王家塄只有1.5米—2.5米,中段的黑杨坝等处就有4—5米之间,再到褒谷南口一般都在8米左右。阁道工程结构,主要有五种形式。
1、平梁直柱结构。留坝县黑杨坝村南褒河西岸一处弯道凹岸,岸边崖壁陡峭。褒河直扑岩壁,贴壁流过,长约100米,这一地段距今水面5米高的同一高程岩壁上,凿有方形壁孔27个,壁孔长、宽各36厘米,深70厘米,间距1.5米—2米,在方形壁孔的下面凿有方形或圆形的石孔13个,方形的石孔长、宽各29厘米,深7厘米。圆形孔直径21厘米,深5厘米,和上面方形孔成一直线,互相垂直对立,间距约3米。褒谷石门南半里处,岸崖陡立,水流湍急,11个方形壁孔凿于陡立崖石半腰,各孔间距1.5米—2米,在一部分壁孔下面,凿有4个圆形底孔,比壁孔低约7米,距离约5.50米,圆形底孔直径31厘米—34厘米,深30厘米—32厘米,间距和上面的壁孔相当,其中一个底孔,中间还有一个直径9厘米,深6厘米的小孔,当为安装榫卯所用。这些栈阁工程遗迹,便是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的平梁直柱结构。壁孔就是安装阁梁的孔。
底孔为立柱的柱孔。阁梁多数都是平的,与崖壁垂直,少数壁孔略微上翘,阁梁安上去略微向上倾斜,形成阁道路面依山一面略低,临水一面略高,以免行人滑落下水,减轻临渊之心理威胁。立柱有单行者,也有多至三行的,数目不一,其结构都是由梁柱结合起来的架空的木结构道路建筑。
2、框架式结构。褒谷石门以南,有一巨大山崖伸入河中,群众称老虎口。在老虎口南,岸崖倾斜,坡度比较平缓,有许多小阶梯形成的坡面,此处无壁孔,但有底孔42个,较有规则的分布在崖坡的阶梯上,大致东西4行,南北也4行,互相对应。底孔最大直径30厘米,最小的只有12厘米,高差4—5米,宽约4.6米,因无壁孔,阁梁无法插入山腹崖壁,只能在一个个底孔上立柱,由柱构成桥墩,上面安梁,由梁柱构成框架,互相连接起来,架上铺板,构成路面,临水的一面施一栏杆,加以护卫,便形成框架式结构的阁道工程,实际上是一种接近多跨式的桥梁工程。
3、平梁直柱加斜撑结构。留坝县武关驿村褒河东岸一处地形呈斜坡状,距今水面4—4.5米的岩壁上凿有安装阁梁的方形壁孔8个,孔宽39厘米,深81—101厘米,间距1.76—3.95米。在接近水面的地方有圆形柱孔6个,直径17厘米,深5厘米,为安装立柱的柱孔。柱孔和壁孔高差为3.6—4.1米,距离为5.7米,即阁道的高度和路面的宽度。与平梁直柱结构不同的是在壁孔和柱孔之间还凿有一排石孔共16个,上距壁孔2.1米,下距壁孔2米,均为方形,孔口宽16厘米,深16厘米,间距73—105厘米,孔口向上倾斜25°—30°。为安一排木料,用榫卯连接在立柱或者横梁上,以分散荷载重量,增加立柱和阁梁的坚固程度。
4、平梁立柱有棚盖结构。留坝磨乔村西褒河对岸,一处崖壁直立,直插河中,褒河水擦壁而过,行人无法通过。在距今水面1—2.5米的岩壁上,有方形壁孔22个,壁孔宽约25厘米,深约30厘米,间距约30—50厘米。下有柱孔,凿于崖壁紧贴水面的地方。柱孔亦方形,大小与壁孔相当,在壁孔上方高约3米的地方,还凿有方形孔4个,以安装棚盖,挡住从山上滚下的碎石、土块,遮住从山腰石缝里渗出的泉水,保护阁道和行人安全。
5、平梁无柱悬空结构。留坝孔雀台村褒河西岸,有一山峰拔地而起,临河一面十分陡峭,水流崖下,受阻回旋,形成深潭,行人无法从岸边通过。距今水面3米高的石壁上凿有一排孔,共24个,均为方形,孔口宽31厘米,深30厘米,间距30—50厘米,下面水深无法立柱,便将阁梁插进密密的壁孔里,上面铺以实木板,围上栏杆,以便通行。褒斜道上早有平梁无柱悬空结构工程。《水经注·水》载:“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大石门,历故栈道下,俗谓千梁无柱也”。
唐宋之后,随着开山技能的提高,以砌石代阁之法较为普遍。明代自鸡头关到鱼潭即今之姜窝子,就有5处栈阁被石路取代:(1)独架桥栈阁(南距鸡头关8里)124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县令张庚去编棚,砌以石。即去掉以食用葛、绳索编织的板状物以代木质的栈阁,改为石砌的。(2)绿竹笋栈阁(马道驿南4里)36间,以石易之。(3)三岔铺栈阁2间(马道驿南一里),邑人李玷凿石为之。(4)燕子崖栈阁61间(马道驿北四里),巨石横亘。江萦崖溜,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主簿伍魁捐砌的20洞,直接以石质拱式的建筑物取代栈阁。(5)石梯栈阁125间(武曲铺南三里),明嘉靖七年(1528)易以石。以开山砌石,取代栈阁的新形制,是栈道的发展和提高。
隧道工程
褒斜道上的隧道工程主要是石门隧道。石门位于褒谷口河西岸,这里有一高耸的山嘴,一直伸入河中,山嘴形势陡峭,近乎直立,人无法从岸边通过,便凿通山嘴,建成隧道,当时无隧道之称,便叫石门。石门与河床平行,大体呈南北向,洞内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2米;北口宽4.1米,高3.75米。平均起来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石门内岩石坚硬,表面平整,没有斧凿痕迹,有汉魏摩崖石刻,明确记载石门是褒斜道上人工开凿的一条隧道工程。
凹槽形通道工程
褒斜栈道遇有山嘴不便通行,便凿山嘴岩石,开一道凹槽,路从凹槽中通过。在石门北15米处有一个这样的工程遗迹,凹槽成南北向,槽底与石门隧道路面处在同一水平上,凹槽南北长4.60米,东西宽2.90米,深约1.9米,是与石门隧道同时开挖的一处工程。在石门以南还有一处这样的凹槽,河岸边有一突出的方形山嘴,将山嘴凿成凹槽,道由槽中通过,凹槽南北长7.25米,东西宽3.23—3.95米,凹槽两端连接阁道。在栈道的其他地形相同的地段,如留坝姜窝子等地都有形制相同的凹槽形通道工程。
桥梁工程
1979年调查褒斜栈道时,发现三处桥梁遗址,分别位于留坝县的磨坪村和太白县的沟口上和古迹街。在沟口上褒河东岸,有一石头山梁伸入河中,接近水面的地方有方形桥柱孔,东西两排,每排3个,大小相同,孔口边长30厘米,深35厘米,间距1.2米,两排相距3米,表明这座桥有两排桥墩,每墩三柱组成,是一座多跨梁式桥。桥墩的柱上安横梁,梁与梁间铺实木板或木料,两边围栏杆,桥面宽3米以上。
路基和路面工程
褒斜栈道,除阁道和桥梁为木结构外,一般路基即建在土上或石头上,建在土上的路面都用土夯夯坚实。地形不够路宽和高的地方,用石块砌起来象墙一样,里面填以土石,直填到和阁道工程相同的高度和宽度。路面的宽度,北魏《石门铭》记载:“阁广四丈,路广六丈”。按太和十九年(495)颁布通用的大尺,一尺合29.97厘米计算,“阁广四丈”,即29.97厘米×4×10=1198.8厘米,当时的阁道宽近12米。“路广六丈”,即29.97厘米×6×10=1799.2厘米,一般路面宽近18米。汉时车轨宽1.5米,褒斜栈道的路面能容数车并行或对面相错而过。《石门铭》记载,“连骈而进”。
驿站及其他附属工程
为便于行人路途食宿,公文传递,驿卒驿马更替,货物交流和信件中转,栈道沿途设有驿站、邮亭和其他附属设施。东汉明帝时整修258里栈道,就维修“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早期的邮驿多系官办,具有多种职能,以后随着沿途居民点的增多,私人客舍也即产生,官驿职能逐渐转向单一,数量随之减少。由于道路和交通工具的改进,驿间距离也就拉长,驿站名称也多次变化。栈道南段较大的驿站有褒城驿、青桥驿、马道驿、武关驿、江口驿等,留坝江口镇有一个汉唐建筑遗址,位于栈道路边,上下均有密布的阁道工程遗迹,就是汉代和唐朝一处比较大的驿站和邮亭建筑遗址。唐代褒城驿在当时的县城所在地,即今天的汉中市新沟桥乡打钟寺一带,《褒城驿》一诗记载:“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已种千(万)竿竹,又栽千树梨。”元稹《黄明府诗序》讲:“元和四年(809)三月,予奉使东川,十六日至褒城东数里,遥望驿亭,前有大池,楼甚盛。”孙樵《书褒城驿壁》也讲:褒城驿,号天下第一。褒斜栈道北段的驿站有仙岭驿、白云驿、临溪驿等8处,遗址无存。
运用修缮
汉中通往渭河平原的古道有褒斜道、故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褒斜道虽狭谷险段多而长,但与其它三道比较,全程较短,较捷近,是四条道路中开辟时间早、使用时间长的重要驿道。只有褒斜道废阻时才用其它道路。
《华阳国志·序志》记载:“《蜀纪》言:‘三皇乘车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王亦从行。《史记》:周贞王之十六年,秦厉公城汉中市。此谷通道久矣。而说者以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褒斜道从三皇时代到武王伐纣就已通行,蜀王还出兵相助武王,秦人也经此道到南郑(汉中)。夏朝,褒河流域的褒国是夏王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褒人经褒斜道进入关中,再去中原朝见夏王。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褒斜道随着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不断整修和开拓。《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之道,大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栈道始于战国范雎相秦时。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褒斜栈道,时通时塞,时毁时建,有时,毁于水害,如蜀汉建兴八年(230),“大雨道绝”。有时毁于南北割据,如东汉末年,张鲁雄据汉中市,“断绝峡谷”,“不得复通”。栈道毁于战火者,当居多数。西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4月“道由子午”来汉中就“汉王”位后,烧毁栈道,以“示天下无还心”,解除项羽的戒备。刘邦据汉中马厉兵。6月韩信命樊哙“明修栈道”,继续麻痹项羽,自己和刘邦取道宝鸡市,进入渭河平原,这就出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明代诗人何景明曾赋诗“汉王昔日定三秦,壮士东归意气新,旌旗暗渡陈仓口,父老重迎灞河滨”。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首次伐魏败退时,赵云“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以防追击。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军中。蜀军沿褒斜向汉中市退,“所过烧绝阁道”。
拓跋廓拓拔廓元年(554)五月,乐炽叛魏,“闻官军至,乃烧毁栈道”。
李儇光启二年(886),李克用攻京师,僖宗南逃,因“兴元(汉中)节度使焚阁道”,而由故道来汉中。
明崇祯七年(1643),褒城县知县易道粹断栈道,守鸡头关(褒斜道南口),使“秦蜀梗塞”。
褒斜道在历史上兵戎不断,人为焚烧栈道者,难以数计。历史上官、民出于战争及行旅通商的需要,不断修整,其中有数次大规模的开凿、维修。
战国中期,秦国为了伐蜀,在褒斜古道的基础上,逢山开路,凿孔架栈,沿褒斜二水的峡谷,首次把古道扩修成栈道,秦惠文王更年十一年(前316),派司马错等人率军经褒斜栈道入汉中,复自沔县(今勉县)而西南,经剑阁入蜀,于是年冬十月灭蜀。这次秦王整修成栈道,达到了政治、军事目的。
西汉刘彻(刘彻)元狩年间(前122—前117),为充实京都粮食库存,发展运输,采纳御史张汤的建议,派汉中市太守张邛“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武帝时期,全国统一,经济发展。为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运输,开拓西南(云南省地区)。这次大规模整修褒斜栈道时,还计划利用褒斜栈道的褒、斜二水进行漕运,即“漕从南阳市上溯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军转,从斜水下渭”。进行疏理后,由于水湍石大,不可漕,水运未成。
东刘庄永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以诏书受广汉市、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这次工程共“用工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瓦三十六万九千八百四……用钱四十九万九千四百余”,“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里……官寺六十四所”。这次开通褒斜道的石门隧道,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此后,60年未维修,“桥梁断绝”,行人多走子午道。
刘祜(刘)延光四年(125)十一月,司隶校尉杨涣(字孟文)奏请结果,朝廷“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遂整修褒斜栈道,化险为夷,行旅称便。
三国曹奂景元四年(263)九月,魏将钟会平定汉中市后,即命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将中军兵、石、木工两千人”整修阁道,于同年“十二月十日竣工”。
北魏宣帝正始三年(506)梁秦二州刺史羊址奏请“修石门阁道”,朝廷遣左校领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工百人”,修复褒斜栈道,至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竣工。这次整修中对褒斜栈道路线进行了改变,即将栈道北段入斜谷改为越紫柏山、柴关岭至回车经凤县出散关到宝鸡市。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山南西道节度使重新整修,到李儇干符二年(876)“诏以晋晖及神策军使张造,率兵屯黑水(即褒河),修栈道以通往来”。
宋、元时代都进行过维修。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栈道时,增修栈道于七盘岭山腰,盘山而行,经鸡头关到褒城县。因盘道如蹑云梯,故名“连云栈”。重修栈道,自鸡头关起,栈阁八十五间;前一里至石嘴七盘栈七十二间;又七里至独架桥栈阁一百四十二间,上阻石崖,下步龙江,最为险峻;又三里至倚云即响水滩栈阁五十一间,前有石佛湾、盘龙坞二栈,共八十五间;又七里至老君崖栈阁三十五间,又四里至堡子铺栈阁六十间;又四里至飞石崖栈阁一百四十五间,又一里至阎王爷碥栈阁一百二十间;又三里至架云桥栈阁九十二间;又八里至逍遥即青桥;又十七里至马道铺桥栈阁十间;又十里至顺平栈阁三十四间;又十里至绿竹笋碥阁道三十六间;又三里至三岔铺即马道驿南一里栈阁二间;又五里至燕子崖栈阁六十一间;又二十里至鸣玉即簸箕栈阁六十八间;又二里至虎头栈阁三十八间;又一里至上天桥栈阁五十八间;又三里至武曲栈阁三间;又一里至火烧碥栈阁一百二十一间;又一里至碧绡栈阁四十五间;又二里至石梯栈阁一百二十五间;又七里至青云即腾鱼沟栈阁二间;又数十步至臈鱼潭栈阁三十六间。臈鱼潭地名今已不存,由其南马道驿四十一里推之,即今之姜窝子。自鸡头关至姜窝子共计栈阁1526间。
明万历十三年(1585),汉中市知府崔应科对栈道又进行重修。
褒斜道最后一次大规模整修,为清代康熙三年(1664)巡抚贾汉复所为。《贾大司马修栈道记》载:贾汉复要巡视汉南,深感此路多阻,遂发动凤翔府与汉南巡使共同谋划。“捐金募工”,于九月开工,“修险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险石路凡二万三千八十九丈有奇,险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修桥一百一十八处,计一百五十七丈”。以上工程相当于二百里,占栈道总长近一半。这次修整的仍是北魏羊址、贾三德改线后的褒斜栈道。
价值意义
褒斜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道路之一,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在交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一,褒斜道的通行,改变了南北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当时处在北方的秦国和韩、赵、魏诸国,由于变法改革,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社会一新,国威大大提高,成了“长雄诸侯”的强国,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趋势,通过褒斜道传播到蜀汉,推动了汉中、四川等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褒斜栈道把西北和西南连成一片,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秦惠文王时通过褒斜道至巴蜀,使秦蜀统一了起来。汉中市是汉代的开国基地,汉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褒斜栈道运往前线,使刘邦战胜军事实力雄厚的项羽,继而统一了全国。司马迁曾称赞说:“汉之兴自蜀汉”。刘彻通过褒斜道,开发西南,统一云南省等地,并团结了边疆各民族,使汉朝进入强盛时期。
第三,褒斜道对物资交流,发展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关中与蜀汉同是经济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两地的商人,经常通过褒斜道运输本地的产品到对方销售,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促进了商业发展。《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京都与西南贸易关系时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第四,褒斜栈道修造工程是交通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栈道历史最悠久,工程最宏伟,特别是运用“火焚水激”开石法,凿石开道,凿石穿梁建阁,开凿石门隧道等在国内外都是最早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有重大科学价值。
第五,褒斜道推动了汉中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蜀道是沟通我国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与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西南的重要途径。褒斜道为蜀道的北段,汉中市西南的金牛道为南段,汉中是连接两段的重镇,来往的军旅、士民官商,无不在此驻歇,有的还在此定居,对汉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汉中历史悠久,从龙岗寺遗址和李家村等13处新发现的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看,汉江流域也是华族祖先的发源地之一,汉族名称的由来,与汉水、汉中也有直接的关系。
第六,褒斜栈道的设计、建筑艺术有深远影响。秦、汉时期的褒斜道、线位大致选定在高出常年水位二至九米的地方,纵坡随自然河面进行了实用与合理的调整。据现代全面勘察测量,全线平均纵坡不到百分之一,起伏自然,并富有节奏感。平曲线一般是依弯随弯,但弯、直的衔接顺适而悦目。直线,初看如笔如矢,细审,方知是采取了美学上“欲直必曲”的手法。竖曲线较少,间或有之,也是用大半径处理的,圆滑而美观,路面无拱,为了排水与安全,平中稍向内斜。纵观全线,不仅具有二维线形,还有三维、四维(平、纵、立体和节奏)的空间外观。当时的行旅食宿设施属于道路建设范围,一般是5里一站,10里一亭,30里一驿。亭、驿建筑相当讲究,时而一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它以引人入胜而称奇,以绵延数百里而见雄。刘禹锡在《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中称赞:“由是驶行者忘其劳,吉行者徐其趋,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公谈私咏,溢于人听”。它还运用立柱的不同排列和不同标高的地面来分隔空间,不仅增加了层次感,也增加了动的美感,使人产生庄严、雄伟和稳固、坚实的精神感受。特别是阁道工程的结构形式,既完成了道路“敞而宴平”的使命,又形成了似台如阁的造型;在陡壁中配以阁道,使其凌驾流泉绿波之上,人行阁道如置身于图画之中。这种造型,近看如廊,远眺如阁,台阁相配,亭廊成趣,行息适宜,雨晴两便。“上面能防空,下面能藏兵”,真是沿溪曲折行,一步一新景。同时阁道既无噪音,也不殃及善邻,且保障了人身安全。还有依坡搭架,很似今日之桁架,系三角形单元结构,由杆件组成,用以跨越空间,承受荷载。因它有受力性能好,稳定性强,制做容易,造型美观等优点,故在近现代房屋、桥梁、机架上广泛运用。
褒斜道通行3000多年,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的兴建,古老的褒斜栈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民国23年(1934)4月,沿栈道勘察设线修建宝汉公路。勘察至栈道“石门”和对岸“石虎”附近,因涉及石门及摩崖石刻等重要文物,国家经济委员会公路处长赵祖康与工程师张发端、张佐周商定,由鸡头关北架桥跨河,沿褒河东岸设线,又恐有损“石虎”虎形,特在下部开凿连环三隧道,共长66米。鸡头关大桥将褒河西岸的沿溪线引向东岸,转弯成南北向与河西栈道“石门”轴线平行。大桥施工时,工程处主任张佐周常去栈道“石门”观看栈道遗迹和摩崖石刻,为恢复一段古栈道的面目,曾在石门北口外依遗迹孔洞用木材修复了一段仿古栈道,并在终端峭壁的顶部修筑一亭。河东公路隧道口,又由交通界叶恭绰先生命名题字:“新石门”,刻于洞口崖石上。设计鸡头关大桥的钱予格工程师也即兴作诗曰:“绝壁深深立,寒波咽咽流,削平石虎脚,直下古梁州”。“新石门”附近壁崖上还有多人题字刻石,称赞古、新石门。当时临于谷口溪流之上,西有古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和仿古栈道、凉亭;北有现代化的鸡头关铁桥;东有古“石虎”、“新石门”及其新摩崖石刻和公路;南有“衮雪”、“玉盆”奇石胜迹,荡漾水中,景色秀丽奇伟。
保护措施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石门石刻“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参考资料
汉中栈道——中国交通史上的伟大奇迹.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2024-02-06
大美秦岭 和合南北.人民网.2024-02-06
据说,这是世界上最老最长的古栈道.搜狐旅游.2024-02-06
【历史文化】悠悠古蜀道 璀璨耀千年‖陈婧妮.澎湃新闻.2024-02-0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物安全 你我共护.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