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冰
胡文冰,男,1972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宜春,是一位青年作家、编剧兼导演。他曾任记者、编辑,并在广东省云安区和深圳市的政府部门担任过秘书。胡文冰是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奖项,并在国内外受到关注。
个人简介
胡文冰,男,江西宜春人。
系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中篇小说 《男儿有泪》 《失落的梦》长篇小说 《梦走天涯》 《水爱》 《飞天拐子》 《一夜玫瑰》《欲望迷城》长篇爱国主义历史小说 《碧血红花》 《惠州解放》 话剧 《胜利大营救》 大型戏曲 《奶妈》 编剧并导演电影作品 《明月》 《天长地久》 《婚之姻》 《钓神》人生经历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冰笑长期在深圳打拼,宽松、时尚、包容和勇立潮头是深圳这块热土的名片和代名词。敢为人先的闯劲、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成了深圳市这座年轻城市快速崛起的不竭动力和魅力所在,而冰笑也正如这座年轻的城市一样有着不甘人后的闯劲与拼劲,拼命地工作,拼命地写作…… 其实与冰笑认识也已有3年了,但3年来我们多数是保持着QQ联系,冰笑(网名)叫习惯了,有时倒忽略了他的本名———胡文冰。胡文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于宜春市郊区,中等个儿,戴着一副很斯文的眼镜,透着睿智、坚定和执著,其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儒雅而文质彬彬。同时他也是广东省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还是中国剧作家协会比较年轻的会员,近年来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尤擅长于历史小说的创作,著有中篇小说《男儿有泪》、《失落的梦》和长篇小说《梦走天涯》、《水爱》、《飞天拐子》、《一夜玫瑰》,长篇爱国主义历史小说《碧血红花》、《东江纵队》及48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最近深圳市商报、晚报和深圳各电视台对胡文冰进行了大量宣传与报道。于是,胡文冰声名鹊起,他本人也更加繁忙,因为48集电视剧《东江纵队》正在紧张拍摄当中。作为家乡的新闻媒体与老朋友,我们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和欣慰,由衷地祝福他并对他进行了QQ采访。二次南下 说起为何选择到深圳打拼,冰笑说,当初自己南下也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决定的。1992年大学毕业后,冰笑在宜春市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通过考试,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主攻广告业务,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日子倒也充实,自己也从中得到了锻炼,但因为是临时性的,这份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冰笑再次陷入无业状态。拥有一份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于他而言是那么的奢侈与遥不可及,而何时才能有自己的事业更无从谈起,冰笑陷入一次次的痛苦与迷茫。他想,与其这样在家里浪费青春,不如到广东省去闯荡一番。于是,就在1997年,他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选择南下,而这也是冰笑第二次南下,第一次是在1994年的一个假期,但因种种原因并没有获得成功。这一次,冰笑抱着坚定的决心,发誓非闯出一点名堂来不可,否则,无颜见江东父老啊。冰笑南下的第一站并不是直接到达深圳市,而是在广东西江边上一个叫六都镇的地方,是粤西地区富甲一方的重镇。通过考试,冰笑在镇政府党政办工作,负责起草政府公文,这正好发挥了他的写作特长。冰笑每天除了撰写大量的行政公文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写新闻报道、散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练习写中篇小说,期间写作并发表了《男儿有泪》、《梦在天涯》、《失落的梦》等。后在一个文友的举推下,他来到了深圳市坪山镇的一个村委任秘书。随后,他创作了反映曾在宜春市某医院一个身残志坚的青年不屈生活的长篇小说《飞天拐子》,反映在浙江省一带打工青年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水爱》,不久,又创作了反映深圳市另类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夜玫瑰》,这部小说花了胡文冰整整3个月的时间写作,两个月的修改,最后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作品当时在深圳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在此期间,冰笑先后加入了深圳市作协和广东省作协。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冰笑进入了常规的写作状态…… 毕生追求 冰笑自幼酷爱文学创作和摄影艺术,在学校学的又是中文,大学毕业后曾在政府机关工作,熟悉行政公文写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基础和创作资源,他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文学创作,并坚持不懈。一谈起写作,冰笑滔滔不绝。冰笑说自己更偏爱于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是一面观照的镜子,写长篇小说更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而且更具挑战性。对自己而言,写都市题材或者历史题材的作品,都是一种创作,很有发挥的空间,文学作品写的都是人,只要把人物写活了,并打上时代烙印,那这部作品就活了。而问到最满意的作品时,冰笑很谦虚,他说自己底子薄,写作功底不深厚,目前还没有觉得最满意的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有生之年写出一部让世代流传的作品。在自己的人生和文学道路上,冰笑说要非常感谢家乡的几位导师对他的一路栽培与关怀。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叔叔———宜春市作家胡险峰,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听父亲讲述险峰叔叔写作的轶闻旧事,聆听叔父的教诲。第二位是群众文化专业副研究员、知名作家蒋维扬老师,他是胡文冰的启蒙老师,胡文冰说自己的第一首小诗就是他帮助发表的。“记得当时拿到样报后我兴奋了好几天。以后,每当我有新作品,都要拿给维扬老师看。他即便是再忙再累,都会仔细阅读,然后帮我悉心修改,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 “写作是我毕生的追求,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也无论是辉煌还是凡俗,我都矢志不渝,义无反顾。”冰笑满怀豪情地说。反哺家乡 冰笑虽然是学中文的,但对于历史,尤其是地方史,特别是宜春本土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只是限于目前的条件,他现在暂时无力去加以研究。“比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被贬袁州区,在任袁州刺史期间,兴农办学,为袁州做了不少值得后人称颂的好事;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上高会战,可谓震惊中外,爱国军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豪情值得我们去挖掘、去讴歌。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会毅然地拿起我手中的笔去讴歌。”谈到自己的心愿时,冰笑说目前自己的计划还是尽快完成手头上几个反映深圳市历史文化的作品,并尽可能将它们一一搬上荧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能够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偶尔自己也操刀拍一两部片子,尝试一下影视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随后能够把影视公司延伸到宜春市,利用深圳的政策优势与宜春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和影视业,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 “宜春是我土生土长的故乡,为家乡服务义不容辞。”采访要结束时,胡文冰对记者说。冰笑,我们祝你早日完成自己的心愿。东纵创作作者:恭喜你的作品即将搬上荧屏,说说《东江纵队》的创作初衷 胡文冰:东江纵队成立60多年了,迄今没有一部完整记录东江纵队战斗历程的长篇小说,虽然相关方面的历史资料很多,却不能完整而生动地反映那支征战东江两岸、使日伪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抢救东纵的历史文化是我的重要任务,我想通过自己的笔,写一部真正反映东江人民的抗日史。作者:创作《东江纵队》花了多长时间?胡文冰:我从2005年开始搜集资料,到2007年底完成了长达80万字的长篇小说《东江纵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将于今年以上下集出版。在小说完稿之后,我又转入了同名电视剧本的创作,48集、75万字的电视剧《东江纵队》剧本历时8个多月也完成了。作者:听说为了创作《东江纵队》,你连工作都辞了?胡文冰:是啊。2005年底,我不顾家家居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工作,开始做创作的前期工作。为了搜集相关资料,寻找和采访东纵老战士,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雨,不顾舟车劳顿,实地寻访当年的战场。走访了东江纵队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土地,足迹踏遍深圳市、惠州、广州市和湘、赣边界等地方,先后采访过许多位东江纵队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以便真实、真切地了解那段历史。辞去工作后,我也失去了生活来源。采访与搜集资料都得自己掏钱,没有任何经济方面的援助,我常常是入不敷出。有时熬夜深了,肚子饿了,找不到任何可以果腹的东西,也没有钱出去消夜,只好忍着。完成创作作者:是什么激励你完成该创作?胡文冰:虽然生活潦倒,但有一种潜在的精神激励着我。“要说精神,那就是东纵精神,想想60多年前,东江纵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并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东纵精神。为了创作好这部作品,就是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爱好孕育梦想 6月3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位在深圳声名鹊起、现回家休假的青年作家胡文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胡文冰出生于宜春市袁州区。他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上学以后,课外书成了他的最爱。少年时,他就已将四大古典名著和《封神演义》通读。那时,他就想,要是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该多好啊!当一名作家,成了胡文冰埋在心底的一个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和心中的理想,使胡文冰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当时的语文教师任老师曾在他的作文上写下这样的评语:“你写作很有功底,毕业后不要放弃,我相信以后能看到你成功的作品”。这对胡文冰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他还常把自己写的诗歌送给宜春市城里的几位作家修改、指点,然后向外投稿。当他的处女作在《宜春日报》发表后,他兴奋得不得了,复印了十多份给同学们看,写作的劲头也更足了。年少的胡文冰充满激情和梦想。他不但痴爱写作,还喜欢英语、音乐、书法,吹笛子、拉二胡成了他的拿手好戏,读高中时他还想过报考音乐学院呢。然而,命运与胡文冰开了个玩笑,使他与大学失之交臂。在高三下学期,一场车祸让他身心受损,他不得不拄着拐杖参加高考,成绩受到严重影响。那被拖拉机碾压过的左腿至今仍留有伤痕。梦难圆志不坠 高考落榜后,因为家庭条件所限,胡文冰没有复读,而是在家种田,并到邻近的机砖厂打工。但不管做什么事,胡文冰都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写作,然后骑着自行车把写出的习作送到一二十里外的宜春市作家胡险峰、蒋维扬家里,请他们修改、斧正。对于刚成年、块头不大的胡文冰来说,繁重的体力劳动确实让他力不从心,与写作无关的工作又让他于心不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决定外出闯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胡文冰赴浙江省找工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没有高等学历文凭和一技之长的农村小伙子,想在异地他乡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谈何容易。为此,他两年里换了五个工作,在码头上扛过包、在建筑工地上挑过砖、在服装厂守过流水线,但这些与文字无关的工作打乱了他写作的计划,这让胸怀理想的他很苦闷,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他最后只好辞工回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搞文学创作,想圆自己的梦想,当务之急,还是得先找份糊口的工作。不安于现状、不甘于种田的胡文冰回到宜春市后,又进入了一家广告传播公司。尽管收入不高,但温饱问题总算解决了,而且这份工作又需要写写画画。所以,胡文冰还是感到比较满意。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写作水平,胡文冰先到电大攻读行政管理学专科,毕业后,又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选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2002年他终于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但好景不长,后来这家广告公司解散了,胡文冰再次失业。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挣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对胡文冰而言是那么的艰难,梦想成真更是无从谈起,年已二十多岁的他陷入了一次次的苦闷和迷茫之中。机会是等不来的,梦想是不能丢的,立下的志愿一定要实现。与其在家里碌碌无为,不如外出奋力一搏。1997年,胡文冰携妻带子南下广东省,投靠在云浮市工作、同样爱好文学且已有些成就的哥哥。然而,到广东后,工作并不好找。胡文冰在等待中,闲得发慌,于是开始写中篇小说,以艺术的手法再现自己和同龄人的经历和遭遇。这正好发挥了他的写作特长,于是他白天写晚上写,既写公文新闻报告文学,又写小说诗歌散文。于是,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当地报纸以及《南方日报》等报刊上。后来,他和哥哥被人称为“云浮两枝笔”。梦想成真劲更足 次年,他的首部中篇小说《男儿有泪》在《云浮文艺》杂志发表。之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失落的梦》等作品。胡文冰于2003年借钱在宜春城区买了一套商品房,给自己安了个“窝”。此时,胡文冰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袁州区寨下乡一位他熟悉的年轻人因车祸失去双腿,一个健全人成为残疾人,那种身心失损、反差巨大的心态只有当事者才能真正体会得到。他以这名年轻人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反映一个身残志坚的青年积极拼搏、顽强生活的长篇小说《飞天拐子》。2005年,他历时五个月,创作了反映深圳市另类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夜玫瑰》,该书由海天出版社发行后,在深圳产生了一定的反响,网上点击率高达上百万次。在此期间,胡文冰先后加入了深圳市作家协会和广东省作家协会,随着生活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他进入了正常的写作状态。由于《一夜玫瑰》的书名给人以“一夜情”的联想,使不少人认为胡文冰是个写言情(快餐)小说的青年作家,这使他感觉不爽,加上当时他阅读了长篇历史小说《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作品,于是,从小对历史、军事感兴趣的他确定了今后以写地方历史(军事)小说为主的创作方向。他认为,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长、生活,如果能知道这个地方十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是个什么样子,该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而要实现这个愿望,阅读反映当地历史变迁和重大事件的小说是一个主要途径。胡文冰以深圳解放为题材,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走访当事人或知情者,创作了30多万字的长篇爱国主义历史小说《碧血红花》。胡文冰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得知东江纵队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一支有名的队伍,但该队成立60多年来,一直没有一部完整记录其战斗历程的长篇小说作品。胡文冰想:这真是一件憾事,自己从事写作20多年来,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写一部反映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辞去工作为写小说 基于此,胡文冰决定写作长篇历史小说《东江纵队》。 2005年底,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工作,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寻找和采访东纵老战士,实地寻访当年的抗日战场,他舟车劳顿,却乐此不疲。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自费走访了东江纵队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每一寸土地,足迹踏遍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广州市、湖南省、江西省等多个地方。其间,他采访了120多位东江纵队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真实、真切地了解那段历史。 “我开始酝酿和构思这部小说时,创作的冲动每天都在袭扰着我。而当我真的开始着手写作时,才发现有太多的障碍,我总觉得写不好,怕弄巧成拙,难以向历史作出交代。”在采访中,胡文冰如是说。由于东江纵队人物之众、时间之长、场景之多实难把握,很多人物和事件大家都耳熟能详,要驾驭这么一个重大的革命军事题材作品,他深感陷入两难境地。他平时虽然喜欢看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军人出身,对军事题材从未涉猎过。于是,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向历史专家和文学界老师请教,经过反复的揣摩,确定了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小说构思好后,胡文冰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从开篇之初,他就通宵达旦地写作,熬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坚持不懈,早日完成自己的心愿。由于没有了工作,胡文冰失去了生活来源。偏偏这时,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培训学校因难以经营而关闭。采访和搜集资料都得自己掏钱,没有任何经济方面的援助,因此常常入不敷出。有时写作到深夜,肚子饿了,找不到充饥的东西,想出去吃夜宵又没有钱,只好忍受到天亮再想办法。 “我写作离不开香烟,那段时间,为了买一包5元钱的烟,我不得不翻箱倒柜地找出几角钱凑在一起。”胡文冰自嘲地说。虽然生活很潦倒,但他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两年多来,他每天蜗居在出租房里构思写作。那份艰难和执著,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2007年底,他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80万字的小说。经过一年多的审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将于今年分上、下集出版这部小说。在小说完稿之后,他又转入到该部小说剧本的创作中,经过八个多月的潜心努力,75万字、共48集的电视连续剧《东江纵队》剧本创作完成。目前,该剧已经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主创人员也已确定,正在选演员。该剧将于近期正式开拍,拍摄周期为120天,拍摄地点为广东省范围内实景拍摄、中视南海影视基地以及八一电影厂外景地,预计10月份上映。为此,今年以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和各电视台对写“红色经典”打工作家胡文冰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与报道,他本人也比往日更加繁忙。但考虑到儿子马上中考,所以他特意向单位请假回家陪陪儿子。“自1997年起,我是第一次在家里过端午节,这么多年我长期在外,没有尽到做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我觉得对不起家人。”胡文冰无奈地说道。在采访中,他还一再提到当年宜春市本土作家胡险峰、蒋维扬以及宜春日报社社长谢菁等热心人对他的教诲和帮助,他说正是在他们的指教和引导下,他才得以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很感谢他们。谈到今后打算,胡文冰说,他作为宜春人,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也特别感兴趣,出去之前就想写写宜春的历史变迁及重大事件,如解放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以及农村生活等,目前他也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同时,他计划在近阶段主攻影视剧创作,并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写出一部像《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传世之作。“写作是我毕生的追求,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也无论是辉煌还是凡俗,我都矢志不移,义无反顾。”采访结束时,胡文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