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黎花英

黎花英

黎花英,女,出生于1927,于1997逝世,高安杨圩梨村人,高安采茶戏著名女演员,工青衣。

因家境贫寒,襁褓中即送给戏班人做养女。8岁始拜师学艺。搭班登台演出。建国前,学京剧表演,以青衣戏崭露头角,在高安市宜丰县丰城市等地颇有名气,人称“花妹子”。她的代表作品有《刘胡兰》《南瓜记》《白蛇传》《秦香莲》《杜十娘》等。

人物生平

建国后,改演高安采茶戏,她博采京剧艺术之长,用以丰富丝弦戏的唱腔与表演,其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声腔艺术的传承与革新。她开创性地吸收京剧西皮二黄中的装饰滑音,运用到采茶戏的本调中,使原本平铺直叙的民间彩调剧,变得宛转悠扬、悦耳动听、板眼相济、韵味醇厚,极富艺术表现力。如哭泣时的“咽腔”等,完全由演员根据人物性格、剧情发展的需要而灵活发挥,这在曲谱中很难逐一标明或诠释。

由黎花英主演的代表剧目有《刘胡兰》、《南瓜记》、《白蛇传》、《秦香莲》、《杜十娘》等。她造型娴静端庄,嗓音宽洪圆亮,运腔醇冽多姿,吐字清晰顿挫,身段婀娜舒展,观众好评如潮。她擅长塑造深受封建压迫的青年女性形象。如《杜十娘》中“怒沉百宝箱”一折,在唱腔处理上时而高亢激越,怒斥负心郎李甲;时而低泣哀呤,怨恨人生之不平。峰回百转、凄惶欲绝,字字声声,催人泪下,观众无不为之悚然动容,具有极震撼的艺术感染力。

黎花英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高安市地方剧团团委,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副团长,江西省文艺学校宜春采茶班副班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理事。

1960年荣获省级劳动模范,出席全省文教群英会。

1980年因培育新人业绩突出,受到省文化局嘉奖表彰,她的名字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篇》。

除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外,她还不遗余力地培育新人。她的学生中有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彭金花、鲜于文英、黄银泉、著名女高音歌唱演员邬成香等,均事业有成,成为省内戏曲、音乐界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

人物纪念

我的母亲“麻婆子”

作者:汪牛

读2004年10月20日《宜春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运动会特刊《高安采茶戏推陈出新》一文,惊喜地发现母亲的名字以表演艺术家之称谓名列其中,心情特别激动,颇感欣慰。母亲驾鹤西去多年,党和人民还没有忘记她对戏剧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对她还有着如此之高的评价与肯定,母亲有知,当含笑九泉。

母亲生于高安杨圩乡梨塘村,由于家境赤贫,又是女孩,呱呱坠地之时,即抱给走州过府的的戏班人做养女,才免于沉溺便桶之灾。幼时,母亲的养父病逝,闻是梨塘人氏,遂冠以黎姓,尚不知梨塘本姓吴。

自此,母亲与其养母相依为命。母亲的养母替人浆洗衣物,以微薄之薪艰难度日,并供女拜师学艺。母亲八岁即登台演出,担负起家庭经济重任。每当提起幼时学艺生涯,她总是掩面而泣,哽咽无声,唏嘘不止。其情其景,让人难以忘怀。

为学艺,母亲从小受尽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骂更是家常便饭。她的师傅说:“学唱戏就得棍棒伺候,我是铁匠做官——打向前。”母亲的养母在一旁看此情形,也违心地说:“是要打,不打不长记性。”背人之处,母女俩才抱头痛哭,母亲的养母泣不成声地说:“崽呀,不是娘狠心,实在是没有办法,要吃饭啊!”其状悲切至极!

十二岁那年,母亲患天花,尚未痊愈,满脸痂壳。地主恶霸点一出戏,有母亲的戏,母亲推辞遭到呵斥、威胁。被逼无奈,为了生计,可怜的母亲含泪将痂壳一一剥下,擦去血迹,施以粉黛,强装欢笑登台演出。自此,满脸的疤痕,永久地留在她的脸上,也给少女时的母亲留下永远的伤痛!民间俗称“花妹子”、“麻婆子”的艺名,也从此在广袤的赣中大地的老百姓中传开。

“一唱公鸡天下白”,解放了。党和政府召集老艺人办学习班,组建高安市采茶剧团。母亲这才感觉到翻身当家做了主人。高兴之余,又面临新的挑战。母亲是学京剧的,现在要改行演采茶戏,一切从头开始。又是一个艰难的起点。

经过努力探索,也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参与,给高安采茶戏注入了勃勃生机。从此,高安采茶戏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给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采茶戏俗称“三角班”,此前以表演诸如“四九看妹”、“补背褡”、“刘海砍樵”等故事情节简单、人物较少、欢快活泼的小戏见长。旦角多由男性扮演,音乐曲牌也多由民间小调为主。

母亲和其他同仁,将京剧表演的程序揉和到采茶戏的表演中去,讲究唱腔念白的悠扬与清晰,着意刻画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演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开创了用高安采茶戏表演大戏之先河。

女性扮演旦角,使得人物形象清新亮丽,唱腔念白嗓音甜美圆润,身段表演细腻逼真。唱腔则充分吸收京剧中花腔的表现手法,使得同样是采茶戏的本调,在表现不同的故事背景,不同的人物性格的过程中,通过快慢节奏的变换,悲喜情感的倾诉,花腔装饰音调的灵活运用,一板三眼,韵味十足,极大地丰富了其艺术表演力,使之成为高安采茶戏的又一特有的表演风格。

母亲相继主演了《刘胡兰》、《南瓜记》、《杜十娘》等脍炙人口的大型剧目。她擅长塑造深受封建压迫的青年女性形象,演唱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声情并茂,许多观众为之动容,好评如潮。母亲曾荣获省级劳模称号,出席群英会,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原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副团长等职。她的名字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片》。

十年动乱,不堪回首。百业待兴,在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大力拨乱反正的1975年,母亲临危受命筹建宜春采茶班,毅然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告别舞台,做起她并不熟悉的行政教育工作。从选调教师,招收学员,到跑资金,备教案,排折子戏,事必躬亲,整天忙得团团转。可她无怨无悔。

母亲从未进过学堂门,文化低,教案上写不了几个字,但她硬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将所要教的内容,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倾其所有地一字一句反复教唱,一招一式手把手教做。走在大街上,母亲也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引起路人的围观。

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母亲的工作也得到丰厚的馈报。桃李芬芳,她的学生中有表演艺术家彭金花、鲜于文英、黄银泉、著名女高音歌唱演员邬成香等,均事业有成,成为省内戏曲、音乐界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这是母亲常常津津乐道的人生快事。

母亲一生倾情艺术,淡泊名利,为人坦荡,处事清白,堪称楷模。但有一点我总想不明白,她自己视艺术为生命,并为此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使之异彩纷呈,却不让她的儿女继承她的事业,总是谆谆教诲我们去做一个普通的工人,去过平民百姓的生活。我想,这也许是由于她所经历的苦难和艰辛对她伤害太深,而获得的,使她觉得“高处不胜寒”的缘故吧!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妈妈——黎花英!

摘自《宜春日报》2005年3月6日星期刊第3版

浅谈“银泡头面”

作者:小牛电动

笔者缘于家世之故,收藏有一副“银泡头面”。该套头面共九支,每支长16公分,一端0.5公分,通体渐细呈尖锐状,正面粗端7公分处均匀地连缀5颗直径1公分的半圆体,背面均镌有“陈永华十足纹银”、“夏聚和”等商号款识,每支重12克。另有银髻簪一支,长14公分,宽2公分,重17克,一端紧紧曲卷呈9字型,另一端为半圆,簪上刻有楷书“黎花英”字样,以注明是拥有者的专用之物。

头面,是戏曲旦角所用各式头饰的统称。古时妇女喜欢在头上插花,戴金银珠翠首饰,也称“头面”。宋代孟元老《东京梦花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戏曲舞台上的头面,就是把历史生活中妇女首饰加以选择、提炼、夸张、进而美化的结果。

银泡头面是正旦角三种头面之一,主要适用于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贫寒、寡居的中青年女性。造型基调要求娴静庄重,在唱、念、做诸功兼备的前提下,尤其在唱功上重点发挥;唱腔不尚花巧,以质朴、淳厚、情真意切取胜。因此,在头饰装扮上,要力求简洁、朴素、洗练。银泡头饰于额前,发髻插簪于后,右派垂一束发片。以塑造悲情苦楚、受尽磨难的悲剧性人物形象,常扮的人物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宇宙锋》中的赵艳容等。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称“青衣”。

旧时,一些经济收入尚可,艺术上有所追求的演员成名后,在如何装扮上有自己的特殊讲究,常自备一些行头(指戏剧服装)或饰物专用。这套戏剧旦角银质头面,大约是使用者在20—30年代在“夏聚和”银铺为自己定制打造的。一般情况下均是铜质镀银,纯银者较少见。从中可以窥见拥有者以此显示与众不同的良苦用心和痴迷的敬业精神。

整套银器工艺精细,造型别致,品相完好,包浆色泽沉着古旧,民间遗存罕见,在如今的舞台上,演绎传统戏剧已不多用了,而流行用假发粘刨花水贴片。为研究我国近现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欣赏与收藏价值。

传承文化 寓教于乐

——漫谈高安采茶戏的谐趣艺术

作者:小牛电动

上世纪初,赣中地区民间流行花灯、彩调剧;并先后演变为两种采茶戏:一是锣鼓班,亦称“瑞河戏”,受瑞河大班的影响较大,其高腔唱调和锣经颇具特色,以袍带戏为主,现已近失传。另一种是“丝弦戏”,因伴奏只用“丝弦”(弦乐器)而得名;后经吸收京剧的锣鼓经,并与花鼓戏、民间秧歌、采茶小调相融汇,使之更具表现力与欣赏性,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丝弦戏起初也是从“独角戏”、“对子戏”、“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逐渐发展而来的。主要活跃在农村及边远集镇。因瑞州府治所在地(高安市)特别盛行,且从艺人员较多,故五十年代始冠名为“高安采茶戏”。与江西省其它地区的采茶戏以示区别。

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安采茶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主要以表现农民群众的是非观念,爱憎情绪,善恶报应的农村题材见长。唱腔以民间小调为主,保持基本腔格,依腔格填词,反复唱和。故事情节亦比较简单,多是一事一议。舞台调度不大,基本以8字型穿行往复。表演上载歌载舞,欢快活泼。道白是艺术化的方言土语,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鲁迅语),为赣中老表们所喜爱。

高安采茶戏中以“对子戏”(小旦、小丑)的表演最有特色。旦角略施粉黛,头饰簪花,手持一方彩帕,身着长褶裙,足穿脚尖缀一红线球的绣花鞋。以碎步为基本步法,扮相俏丽,做功细腻。歌声悦耳,舞蹈活泼,予人以美的享受。

丑角(俗称小花脸),则头戴礼帽,着灯笼裤,腰间系一短裙,手持一柄折扇,足蹬平底皂靴,鼻梁处涂一豆腐块大小的白粉。以走矮子桩为基本步法。表演亦庄亦谐,插科打诨,趣味横生。由他来演绎整台戏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是整台戏的“魂”,所以,梨园行里常有“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一说。

《四九看妹》是出颇具特色的高安采茶戏经典剧目之一。1959年7月曾奉调上庐山为出席中央全会的领导同志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首长的普遍好评。剧情是:一日,四九要外出经商,来与好友银心辞行;并拿出钥匙,托她代看家门。银心要四九帮她带丝线头饰。四九有意逗耍银心,假意推脱,谎称无钱难买。故而引起一场小风波。最后冰释误会,银心接下钥匙,二人重归于好,高兴话别。整台戏节奏欢快活泼,气氛热闹喜庆,旋律悠扬流畅,语言亦庄亦谐,情节丝丝入扣,生活气息浓郁,喜剧风格鲜明。处处洋溢着青年男女开朗、豁达、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一代名丑,已故著名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谌国泰先生,早年饰演的四九,唱、念、做功极具个性特色,至今无人能及,堪称绝唱。他的矮桩功步法娴熟,轻松灵巧,高低错落,花样不断翻新,令人赏心悦目,酣畅快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帽子功十分了得,表演中,头上礼帽,毋需用手帮扶,只凭头部肌肉的运动,礼帽时而移至后脑,时而滑向眉心,时而左派,时而右斜,不停地在头上打转转。滑稽有趣,谐而不俗。把一个活泼调皮,风趣幽默,聪明睿智的青年后生刻画得准确生动,惟妙惟肖。这一绝活,倾倒无数观众,无不为之啧啧称奇,交口赞誉。

戏曲表演中的高难度技巧,是经过演员长期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它对演员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烘托剧情气氛,提高艺术欣赏性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现在的许多演员已经很少进行这种高难度的技巧训练了,失传久矣,令人扼腕叹惜。

银心的扮演者彭金花同志,也是一位艺术造诣颇深的著名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她生于梨园世家,科班出身,后又拜著名旦角演员黎花英为师,艺术上日臻成熟。笔者以为,纵观其长期的艺术实践,彭金花同志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高安采茶戏声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她能够结合自身特长、博采群艺、融会贯通、弘扬光大。可以说已自成流派,应尽快进行系统总结、提高。

彭金花的嗓音甜美圆润,音域高亢宽广,韵味醇厚纯正,行腔委婉多姿,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显洒脱。跌宕起伏,节奏感极强。在处理较长拖腔中,巧妙地运用装饰滑音进行曲牌的转换与衔接,醇冽延绵,峰回百转,一气呵成,似乎难以觉察一丝换气之隙。余音绕梁,令人叹为观止。

早年在《四九看妹》中饰演银心,扮相清新,俏丽可人。碎步轻盈,欢快活泼,绢功娴熟,旋抛自如。以目传情,媚而不俗,天真烂漫,娇态可掬。把一个热情好客、爱情专一、纯洁无瑕,待字闺中的青春少女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地方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唱腔与念白的两个方面。高安采茶戏的舞台语言以高安方言为依据,那就需要演员不但在念白上是艺术化的方言土语,更重要的是将方言有机地结合到采茶戏的唱腔中去,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戏曲的韵味。在这方面,现在有的青年演员还是做得尚有欠缺。除念白操半生不熟的高安方言以外,唱腔的吐字基本上都是普通话,唱起来象歌剧,与观众的欣赏期望相去甚远。

据专家研究成果,高安方言声调的特点,是“变音”较多,在戏曲唱腔中“变调”行腔,不仅音域更宽,而且更具有浓厚的高安地方特色,何乐而不为呢?

艺术化的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四九看妹》中银心倒茶给四九喝,一声“茶(ca)来咯”,四九故意听成“蛇(sa)来咯”。韵同音近,视听混淆,一阵忙乱“逗哏”包袱一抖,引起观众一阵欢笑声。又如,四九一边喝茶,一边又要回应银心关怀叮嘱,“慢点吃(qia)”,四九耍笑说,“吃茶莫哇事,哇事就会打布布。茶往下,气往上,两下哩会相撞,会梗死干哥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就象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与观众极易产生共鸣。又比如,四九逗耍银心,说无钱买东西,就割自己身上的肉去卖,给有钱人当下酒小吃。银心气极,追打四九,伤心地掩面而泣。四九意识到玩笑开大了,说:“打了干哥还不够,还要榨桶香油凑。”将流眼泪比喻成榨麻油,这是高安农村开玩笑的常用语。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老表们一听就懂。

进入21世纪,我们非常遗憾地感觉高安采茶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尴尬。许多剧团英才匮乏,后继无人。戏剧院场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往日的风光不再。这症结到底出在哪?除了如今娱乐媒体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外,传统戏曲的改革等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以为,高安采茶戏应以编排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的城乡小剧为主。小戏主题突出,人物不多,布景简洁,道具较少。语言、肢体动作可以精雕细刻。音乐锣鼓多些喜庆热闹。声腔道白地方色彩浓些,再浓些。不必拘泥不合时宜的程序化的东西。提倡回归自然,回归原生态。但也要防止低俗、色情、宿命、反动的沉渣泛起。大力培养身怀绝技的艺术领军人物。高歌时代主旋律,为民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二人转”,之所以红遍东北地区,唱响全中国,除了与赵本山等表演艺术家大力推崇以外,其喜庆欢快、幽默风趣、风格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家之言,自感非常肤浅,也相当幼稚,在现实中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但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笔者愿为繁荣高安采茶戏,极尽绵薄之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