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黑枕黄鹂普通亚种: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属半翅目粉虱科,又称白粉虱,小白蛾,白蝇。在加拿大、美国、中南美洲各国以及东北地区、华北、华中地区、华东等地均有分布。寄主植物包括多种蔬菜、花卉、特用作物、牧草和木本植物600种以上,尤偏嗜黄瓜、番茄、烟草、茄子和豆类。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面吸食叶片汁液,受害叶片褪绿变黄、萎焉,严重时全株枯死。除直接危害外,粉虱成、若虫的排泄物,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以致削弱长势,降低产量和品质
温室白粉虱成虫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树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长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淡绿色渐变褐色,覆有蜡粉。若虫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并具趋嫩习性,总是随着植株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的叶背产卵。
历史
美国1856年就有温室粉虱危害作物的记载,1870年北美首次作为温室害虫加以报道。相关研究认为,温室粉虱的发源地在南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一带,随寄主植物传至美国和加拿大,温室粉虱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华东和西北各省普遍发生。
分类
温室白粉虱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粉虱科,三粉虫属,又称白粉虱,小白蛾,白蝇。
形态与特征
虫卵
卵为椭圆形,顶部尖,端部有卵柄,与叶面垂直卵柄通过产卵器插入叶表裂缝中。卵柄除有附着作用外,还可以从叶片中获得水分避免干死。在受精卵时,卵柄充满原生质,有导入精子的作用。受精后,原生质萎缩,卵柄为一空管。 卵柄周围有一些胶体物质, 水分通过胶体物质进入卵中。卵变色均由顶部开始逐渐扩散到基部,一般棉粉虱的卵由白到淡黄绿色或琥珀色,孵化前颜色加深为深褐色。温室粉虱的卵由白到黄,孵化前为黑紫色。卵上覆盖成虫产的蜡粉较明显。
若虫
温室粉虱的若虫分为1、2、3、4几个龄期。1 龄若虫足和触角均发达,均能爬行,一般温室粉虱的若虫体缘有蜡丝。
伪蛹
温室粉虱的蛹白色至淡绿色,半透明蛹壳边缘厚,蛋糕状,周缘排列有均匀发亮的细小蜡丝,瓶形孔长心脏形,舌状突短,星车轴草属状,顶端有1对刚毛,亚缘体周边单列分布有60多个小乳突,背盘区还有4~5对较大的乳突。
成虫
成虫体长1-1.5mm,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树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长约0.2mm,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淡绿色渐变褐色,覆有蜡粉。若虫体长0.3-0.5mm,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
分布范围
温室白粉虱起源于南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一带,后随寄主植物传至美国和加拿大,再由此传人欧洲。20世纪60年代初,温室白粉虱传人西亚,70年代在印度和日本报道发现有该虫。温室白粉虱的分布区域有加拿大、美国、南北美洲各国、夏威夷群岛、欧洲、非洲、亚洲西部、东南亚及整个大洋洲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害虫。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华东和西北各省普遍发生。
栖息环境
温室白粉虱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5-40°C;最适生长发育环境温度为25-30°C,相对湿度为70%以上。成虫寿命、发育历期、产卵量等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当温度超过40°C时,成虫活动能力显著下降。
生活习性
取食及危害
粉虱各虫态均寄生在作物叶背面。成虫和美国白灯蛾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汁液。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在同一时期,同一作物上可以看到各种虫态,各虫态在植株上的分布大致是从上往下分别为成虫、卵一幼龄幼虫一老龄幼虫,蛹。成虫群集在作物上部嫩绿叶片上活动,取食和产卵。常可见到雌雄成双的在一起,雄虫在雌虫身边抖动翅膀,分析认为是一种求偶的动作。成虫活动和产过卵的地方往往留有一薄层白色蜡粉。在清晨、傍晚或夜间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成虫基本上都在叶背面静伏。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时,可见到成虫在植株问飞翔,其对鲜黄色有一定趋性。美国白灯蛾全部固定危害。粉虱发生严重时各虫态可把叶背面完全复盖,被害叶片四周下卷,中央凸出,褪绿变黄,直至干枯。调查布满卵的叶片发现每平方厘米面积上落卵量达2700粒之多,调查布满幼虫的叶片发现,一些幼虫的腹部往往由于叶面积不能容纳越变越大的虫体,面贴放到一些幼虫的背上。这么高的虫口密度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成虫和幼虫在生活中都排泄蜜露。严重发生,粘稠光亮的蜜露撒满植株各处,大量的蜜露存在,极易引起煤污病的发生。作物感染此病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阻,果实被侵染,降低了商品价值。在病、虫的双重危害下,使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寿命
饲养观察成虫寿命长的为42天,短的时间不等。美国白灯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死亡率很低。老令幼虫和蛹在叶片完全干枯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存。在其一生中。卵、老令幼虫、蛹对农药的忍耐力很强。
生殖
此虫有孤雌生殖现象。取新羽化雌虫单独饲养,二天后就可产卵,所产之卵可以正常发育为成虫。孤雌产生的后代均为雄虫。
性比
调查662头成虫,其中雌虫484头,雄虫178头,雌雄比例接近2.5/1。
扩散
夏季对温室旁露地黄瓜上的虫情调查发现虫源来自温室,由此可以看到其侵染循环的途径大致为温室越冬成虫啼大棚、露地温室越冬。
生长繁殖
当温度为18-21°C时,温室白粉虱卵期8-10天,若虫期18-20天,成虫期10-14天。在温室生产条件下,一般一个月可完成1个世代。除在温室等保护发生较重外,对露地栽培植物影响也很严重。温室条件下一年发生约10代。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地区的越冬虫态不同,一般以卵或成虫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营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卵多散产于叶片上。若虫期共3龄。各虫态的发育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抗寒力弱。早春由温室向露地扩散,在田间点片发生。白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吸食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而且世代重叠严重。
孵化及固定
美国白灯蛾孵化时用头部撑破卵壳侧上方,将前身挽出,先舒展触角和胸足,后靠身体的蠕动蜕离卵壳,然后在卵壳旁休息5~7分钟开始不定向爬行,一般间歇爬行30~40分钟便在叶背面固定下来。固定以前其把腹部翘起落下数次。固定后的幼虫,在没有特殊惊扰的情况下,一般不再活动。固定取食一天后虫体上已有白色蜡质物泌出,随时间延长,蜡质物增多。虫体周围泌出的蜡质物堆积,逐渐形成蜡片与叶面紧密接触,利于其在上面固着。初孵化或新蜕皮的美国白灯蛾体上无蜡质物,取食以后便开始泌蜡。各令幼虫的泌蜡方式均同上。
蜕皮
幼虫蜕皮时用头部撑破前令幼虫体前缓,新虫体形似半流质物从旧体壳中挣出,当把旧体壳蜕到腹部时,其把腹部连续翘起落下数次,直至把旧体壳甩掉方停。在甩掉皮的同时,口器亦已刺入植物组织。初蜕皮的三、四令幼虫身体周围凹凸不平,过一段后舒展平齐。
羽化
化蛹后3~4天,长出成虫复眼同大的红色斑点,这时蛹体已由黄绿色变成灰黄色。临近羽化前1~2天,体壁下出现蛇形抽缩的白色翅膀,表明成虫已经孕成。成虫羽化时从蛹背上的“⊥"形裂口中钻出,以腹部末端滞留在裂口处而将身体垂立于蛹壳上,舒展触角和足以后,身体前倾,爬离蛹壳,静伏片刻、慢慢伸展翅膀,抽缩的翅膀先向上翘起,翘到与身体纵轴垂直时开始下降,边下降边伸展,当翅膀完全伸展,也恰好降到背上。从成虫破蛹而出,到翅膀完全舒展,一般约需35-45分钟。羽化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7~11点这一阶段。初羽化的成虫身体浅黄绿色,翅透明,腹侧曲纹不明显,体各处均无蜡粉,不具飞翔能力。经一天后,体各处分泌出白色蜡粉,腹侧曲纹清晰可见,随时间延长,蜡粉增多,飞翔力增强。
种间关系
天敌
温室白粉虱在中国的寄生性天敌约有16种,其中恩蚜小蜂9种,桨角蚜小蜂2种,扑虱蚜小蜂4种,跳小蜂1种。在所有的寄生蜂中,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和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sophia为优势种寄生蜂,温室白粉虱的捕食性天敌以草岭类为主,主要有大草岭Chrysopaseptempuntata、中华草岭C.sinica、丽草蛉C.formosa和叶色草岭C.phyllochroma等。在夏秋季,草岭占了温室白粉虱捕食性天敌总量的80%~90%,其次是东亚小花蜷等捕食蜷,约占捕食性天敌总量的3%~16%。此外,蜡驮轮枝菌和拟青霉等是寄生温室白粉虱的重要虫生真菌资源。
寄生
温室粉虱为害的寄主植物广泛,全世界已知121科900多种,中国已知70科270种。主要包括蔬菜和花卉,如黄瓜、南瓜、冬瓜、西葫芦、芸豆、豆角、番茄、茄子、莴苣、辣椒、苦瓜、丝瓜、条条豆、扁豆、虹豆、马铃薯、芹菜等蔬菜,一品红、朱槿、倒挂金钟、夜香木、洋金枣、牡丹、天竺葵、绣球科、月季、菊花、向日葵、马缨丹,旱金莲、曼陀罗属、茉莉花、一串红、石榴、红花樱草、三色堇等花卉和园林装饰植物。
危害与防治
危害
寄主植物包括多种蔬菜、花卉、特用作物、牧草和木本植物600种以上,尤偏嗜黄瓜、番茄、烟草、茄子和豆类。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面吸食叶片汁液,受害叶片褪绿变黄、萎焉,严重时全株枯死。除直接为害外,粉虱成、若虫的排泄物,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以致削弱长势,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
农业防治
育苗前清除棚室禾本科杂草残株并熏蒸棚室除去残余虫口。尽量避免黄瓜、西红柿、菜豆等混栽。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为害轻的蔬菜,二茬再种黄瓜、番茄等;生产中打下的枝杈、枯老叶及时处理掉。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茄果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
生物防治
当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释放丽弱小蜂或草蛉。
物理防治
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温室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用25%喋(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嚏虫脉乳油1200倍液、25%嚓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0%毗虫嘛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1-2次。
抗药性研究
农药的频繁和不合理地使用,不仅使棉粉虱的抗药性不断增加,温室粉虱的抗药性增长也很迅速。温室粉虱在黄瓜和西葫芦上对吡虫啉的抗药性(LCs)是相应寄主上烟粉虱的3.2倍和2.3倍,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是相应寄主上烟粉虱的2.6倍和1.7倍,充分表明温室白粉虱无论是对常规农药还是对新烟碱类农药都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为害农作物的主要是温室粉虱,长期大量的用药,使得温室粉虱的抗性水平较高。
参考资料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catalogueoflife.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