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复旦哲学评论

复旦哲学评论

《复旦哲学评论》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1日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孙向晨、孙斌。《复旦哲学评论》是要为哲学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学术的对话,推进思想的深入,在这一辑,我们形成了若干组文章,比较集中的,一是关键佛学的,一是有关现象学的。

内容简介

《复旦哲学评论(第3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论文:

道学三题

道家哲学的道言观之再思

睨读《中庸》:对《中庸》首章的现象学解读尝试

陈那与四种现量

以《量处轻重仪》为例略说道宣律师之义学

还原与发明——欧美佛教研究的方法论困境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单子论——对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之“单子”概念的承接与转化

敬重与本真存在——论海德格尔伊曼努尔·康德敬重说的诠释

Epimeleia、Cura、Sorge——海德格尔“操劳”概念源流考释

从“源始时间性”到“在场状态”——海德格尔的时间概念及其意义

谈“哲人王”理想中“知”的问题

人的本性与公民教育——维科早期教育哲学研究

通过自由而给予自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肉身主体的灵性生存——试论索伦·克尔凯郭尔的主体性概念及其与黑格尔之区别

别一种思辨能力:算计与礼物——分析雅克·德里达的真假观念

后现代思潮是保守主义吗?对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一些响应

书评:

谈谈《美的现实性》

思想短论:

自然与必然管窥

译文:

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对话:

个人自主与相互依存:自由主义儒家的对话

编后记

稿例

稿约

文摘

南宋后期,道学开始为官方所接受,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到元脱脱修《宋史》,在“列传”类中风特意新辟了《道学传》,于是“道学”之名正式有了学派的意义。《宋史·道学传》基本上就是以朱熹伊洛渊源录》的界定来收列人物的,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为主线。这样一来,“道学”所指的范围大大缩小了,它成为专指学界习称的“程朱”派的“理学”而不及其余。

不过,学界并没有完全遵从《道学传》的这一说法。许多学者言及“道学”时,不一定仅指“程朱”派的“理学”。如冯友兰就一直称“宋明道学”,而不称“宋明理学”,他还专门为此写过辨析文章。⑩冯先生把“道学”规定为“本来是一个时代思潮的名称”,它不仅指“程朱”派“理学”,也包括“陆王”派的“心学”。在此意义上,它又成为与南宋开始流行起来的“理学”之名相通了。二、“理学”

“理学”之名,也非自宋代始,两晋南北朝时的佛教徒就曾用“理学”来指称佛教中的义理之学。如东晋的佛教徒宗炳称后来被尊为净土宗初祖的慧远:“远和上(尚)澄业庐山,……高洁贞厉,理学精妙,固远流也。”④

自南宋开始,“理学”逐渐被用来指称从宋代开始形成的新的儒学形态。前引陈谦语即是例证之一,类似的说法在南宋人中实有不少,我仅以陆九渊为例。陆氏尝言:

秦汉以来,学绝道丧,世不复有师。以至于唐,日师、日弟子云者,反以为笑,韩退之、柳宗元犹为之屡叹。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始复有师道。⑨

后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复旦哲学评论》第三辑出版了,这也算是一份小小的纪念。五十乃知天命之年,回首哲学系的五十年,如同国内其他哲学系一样,很多时候是在政治风云中曲曲折折度过的,改革开放之后,才又回到学术。哲学确实肩负着时代洞察与批判的责任,但思想唯有以学术为载体,透过学术自身的规律,才得以深化和推进。在学术波澜不惊的背后,潜藏着思想变迁的轨迹。开放的时代,学术亦是开放的,我们如何能够借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学人的资源,在汉语的学术界内部,慢慢形成共同的学术共同体,形成汉语的学术规范,形成汉语学术界有效的学术交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细细省思。学术的天命也许就会在这样的土壤上自然地呈现出来。

《复旦哲学评论》是要为哲学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学术的对话,推进思想的深入,在这一辑,我们形成了若干组文章,比较集中的,一是关键佛学的,一是有关现象学的。《复旦哲学评论》今后每辑都将有一些专题性的、比较深入的文章发表,以此来形成共同的话题以及内在的对话态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