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隐形战斗机

隐形战斗机

隐形战斗机(Stealth fighter),是运用多种技术减弱敌方探测效果,造成雷达无法追踪的战斗机。其隐身技术关键在于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

美国F-117是世界第一架隐形战斗机,于1982年交付给美国空军,于1988年得到正式承认。美国F-22“猛禽”战斗机是人类第一款专注空中优势的隐身战机,也是世界首款第五代战斗机,其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隐身空战时代。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于2011年1月11日首次飞行,于2016年11月1日首次公开亮相。T50是俄罗斯第五代单座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于2010年1月29日首次飞行。隐身战斗机通过精心设计外形和特殊隐身涂料来减小敌对雷达波的反射强度,达到隐身效果。相较于非隐身战机,隐身战斗机设计有专用弹舱和锯齿状起落架舱,采用S形进气道遮挡发动机叶片。隐身材料多样,通过能量转化或干涉消耗雷达波能量。

隐形战斗机能够避免被敌方雷达系统探测到,实施精确打击,成为军事打击的重要利器。截止2019年,世界上成功研发隐身战斗机的仅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欧洲国家、日本韩国土耳其也在着手进行自己的隐身战斗机研发。

发展背景

研制背景

在现代战场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在于夺取制空权,而目前战争往往从空袭开始。空袭具有突然性、破坏力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空中打击至关重要,不仅能摧毁敌后重要目标、削弱其军事实力,还可消灭、压制敌军力量,支援本方作战。战斗机,尤其是具备空中格斗、对地和对海攻击等综合功能的隐形战斗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意识到隐形战斗机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各国竞相发展体现自身综合国力的战机,以争取更多主动权。

隐形飞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实验性飞机,特别是杰克·诺斯罗普(JackNorthrop)传说中的YB-49飞翼,这种飞机表面光滑,边缘圆润,但没有尾翼或机身。这种全机翼结构在雷达屏幕上产生的图像相对较小,但这在当时并不引人关注,YB-49也于1949年被取消。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一直力图找到一种有效的手段,突破苏联严密的防空网。探索了“高空”和“高速”两种途径后,发现采用传统常规手段难以穿透苏联的防空网络,其中包括截击机、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的组合。一些研究人员建议开发隐形飞机,具备不易被雷达发现的特性,在战时首先打击苏联防空系统的核心设施,如雷达和指挥中心,以便为传统战略轰炸机铺平道路。

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物理学家乌菲姆采夫(Pyotr Ufimtsev)在一篇技术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理论,即从平面上反弹的电磁波可以计算并用于估算雷达的回波。到20世纪70年代,轰炸机和战斗机越来越容易受到雷达控制的防空系统的攻击。197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空军开始大力研发低雷达信号的战斗机,该任务落到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的肩上。

研制历程

研发初期

1975年,洛克希德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获得了为"试验性可生存试验台"(XST)制造静态模型的合同。洛克希德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在研制隐形飞机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乌菲姆采夫关于计算雷达折射率的论文于1971年由空军对外技术司翻译,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丹尼斯·D·奥弗霍尔瑟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开发出了名为"回声1"的计算机程序。相比之下,诺斯罗普依靠复合曲线建模和边缘整形来实现隐身。其方法在偏转正面的雷达波束方面效果很好,但如果考虑到侧面和后部的效果,则不如洛克希德的刻面方法有效。

1975年5月,《国防日报》报道了"B-2轰炸机飞机"的设计研究,第一次公开提及隐身技术。1976年,洛克希德公司赢得了"极点测试",并被选为技术验证者,以验证极点测试的结果。1977-1978年版的《简氏世界飞机大全》在"洛克希德'隐形战斗机'"的标题下称,位于加州伯班克的洛克希德臭工厂正在制造"一种小型'隐形战斗机',其主要特点是雷达、红外和光学特征低"。

飞行测试

1977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的载人技术验证机进入飞行测试阶段。HaveBlue"是一种尖鼻子单引擎飞机,机翼为后掠翼,表面为鲜明的平面。它的尺寸是后来的F-117战斗机的60%。以不同寻常的角度设置的切面分散了射入的雷达波束。

197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授予诺斯罗普公司一份设计战场监视飞机(BSAX)的合同。目的是在欧洲击退大规模坦克攻击。BSAX必须具有足够的隐蔽性,以便在靠近战斗前沿的地方作战。同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始研制F-117A机型飞机。

1981年6月,F-117首飞。F-117是一种强击机,而不是战斗机。它的目的是投掷炸弹,而不是参与空战。1982年2月,诺斯罗普公司的BSAX演示机"塔西佗蓝"首飞。它是有史以来外形最奇特的飞机之一。从1982年到1985年,"塔西佗蓝"进行了135次试飞。

1984年,诺斯罗普公司的"塔西佗蓝"轰炸机被命名为B-2轰炸机。在洛克希德公司的"蓝天"项目之后,计算能力呈指数级增长,不再需要通过逐个计算单个面板的结果来估算雷达截面。实现隐身的切面路线在很大程度上被放弃了。

1985年,F-117的测试在内华达州沙漠的托诺帕试验场进行。八年来,每周一,来自拉斯维加斯内利斯空军基地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飞往托诺帕,周五返航。直到日落后一小时,托诺帕的作业才开始。

1986年7月,一架执行夜间任务的F-117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贝克斯菲尔德附近坠毁,托诺帕的安全遭到破坏。一个月内,威尔逊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失事飞机是从托诺帕飞出的50架隐形战斗机中的一架。1988年,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一张F-117的模糊照片,但故意模糊了其特征,以避免泄露太多设计信息。

1988年11月,美国B-2轰炸机对外公布。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杰克·诺斯罗普的YB-49的直接后代。

投入使用

1989年7月,B-2进行了首次飞行。1989年12月,在美国入侵巴拿马共和国的行动中,两架F-117向巴军营地投掷了激光制导炸弹,这种“杀鸡用牛刀”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测试F-117在实战中的表现。1991年,海湾战争中,F-117担任打击巴格达市区目标的任务,且多次负责摧毁伊军防空雷达和指挥中心等重要目标。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一架F-117被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军队以老式低空导弹击落,另有不确定数量的被击伤记录。200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联合攻击战斗机进行首飞,该机型设计用于空战和对地攻击,采用单发动机,比双发动机的F-22战斗机小。

2010年,俄罗斯和中国的隐形战斗机开始试飞。俄罗斯有10架可飞行的苏-57战斗机原型机,也称为T-50,由苏霍伊航空集团制造生产,首批投入使用的苏-57交付俄罗斯空军使用。中国拥有两款隐形战斗机。第一种是歼-20,它的一些特点类似于F-22和F-35,第二种为歼-31,被称为"F-35的翻版"。此外,中国还研制了隐形轰炸机西安H-20,其航程足以打击美国在关岛的基地。

2011年1月11日,在一架歼-10S战斗机的陪护下,一架编号为2001的新型战斗机在中国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首飞。作为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机的亮相,歼-20宣告了中国四代机时代的开启。2012年10月31日,中国FC-31进行了首飞,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全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隐形战斗机的国家。2015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击败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赢得了“远程打击轰炸机”合同,即B-21轰炸机。

不断发展

2016年11月1日,中国空军试飞员驾驶歼-20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空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式上,3架歼-20战机飞过阅兵场,这是歼-20战斗机第一次以战斗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2017年9月28日,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试验试飞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

2021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B-21"突袭者"进入试飞阶段,该机型是B-2的后继机型。2021年7月,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发表题为《关于俄罗斯新隐形战斗机的已知情况》的报道称,俄罗斯的新型隐形战斗机在2021年俄罗斯国际航空航天展上亮相。2022年1月6日,挪威空军举行交接仪式,由F-35A战斗机正式接管快速反应警报任务,结束了F-16战斗机机队持续了42年的该项任务。成为第一个完全依赖美国隐形战斗机执行快速反应任务的欧洲国家。

2022年9月27日,第14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表示首次使用“第五代战斗机”表述歼-20,并表示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2022年12月3日,美国空军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过视频直播方式正式公开了B-21隐身战略轰炸机。2023年11月,据美国《空军与太空军杂志》报道,来自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F-35隐形战斗机已经抵达驻日美军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从而大幅增加美国空军在当地的第五代战斗机数量。

技术原理

隐身战斗机运用多种技术大幅减弱敌方探测效果,其隐身性能赋予了对非隐身战机压倒性优势,轻松突破敌防空火力网实施精确打击任务。隐身技术关键在于雷达隐身,此外还包括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总体而言,战机隐身技术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雷达是主要探测手段,隐身战斗机通过精心设计外形和特殊隐身涂料来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即减小对敌雷达波的反射强度。隐身飞机采用翼身融合结构、减少反射雷达波的尖角和平面,倾斜垂尾、腹鳍,内置传统天线和传感器,保持机身表面平整。相较于非隐身战机,隐身战斗机设计有专用弹舱和锯齿状起落架舱,采用S形进气道遮挡发动机叶片。然而,仅仅依赖外形设计达到理想隐身效果并非实际,隐身飞机还需特殊涂料削弱雷达波反射。隐身材料多样,通过能量转化或干涉消耗雷达波能量。除了降低雷达探测,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同样重要。红外探测技术进步,要求飞机降低红外辐射。隐身飞机冷却尾气排放,屏蔽发动机喷口热量,并采用红外隐身涂料抑制整体红外辐射。

基本设计

不同型号的隐形战斗机拥有不同的设计特色,以下以歼-20F-22战斗机B-21轰炸机等为例,说明隐形战斗机的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隐形战斗机最大的特点在于隐身,以歼-20为例。歼-20被归类为第五代战斗机(早期被欧美及我国称为第四代)。第五代战机具备4S(4个超级)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实现了超级隐身,超越了前四代战机的隐身性能。其次是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而在前一代机型中,超音速只能在发动机加力模式下实现,但无法持续巡航。其余两个特点是超机动性和超级航电,有些情况下也将超短距起飞列为最后一个S。

机体结构

歼-20机身涂上黑色隐身涂层,呈现一种神秘的视觉效果,因此被军事爱好者戏称为“黑丝带”(黑四代)。歼-20的隐身设计包含两方面含义。首先,它能实现外形上的雷达探测“隐身”。与第四代机不同的是,设计更侧重于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避免垂直布置机身各部分,减少圆滑过渡和突出物,以偏移雷达信号。这也导致它外部不会悬挂任何装备,而是将全部挂载装备内置于机身。其次,歼-20实现了“材料隐身”。预料使用了大量轻且坚韧的复合材料,机体和机翼融合技术高超,构成一个整体,切削技术也极其精密。涂层方面采用了反无源探测涂料,也可能运用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但并未有确凿信息。

B-21轰炸机采用全新隐身涂料,具备雷达、红外和可见光隐身特征,实现全频谱隐身能力。这意味着它全面遮蔽主动雷达发射的电磁信号,减少可能被 passively 探测系统察觉的电磁信号散逸,以及红外和热辐射信号。为适应未来电子战环境,B-21还拥有强大的电磁干扰抵抗能力。与此同时,它可能拥有类似F-35战斗机隐身战斗机的战场感知能力,借助先进的机载探测设备帮助飞行员全面了解战场情况,以制定最佳战术计划。此外,B-21采用开放式架构,具备快速升级能力,使得新技术、能力和武器能够通过灵活的软件升级和内置硬件融合无缝应对未来数十年的威胁变化。

动力装置

不同型号隐形战斗机通常搭载不同的动力装置。歼-20超音速巡航要依赖于发动机的高推力,但尚无法知道它具体采用的发动机性能。 B-2轰炸机采用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70吨,最大航程1.2万千米,最大载荷23吨。B-21轰炸机采用2台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80吨,最大航程超过9000千米,载弹量约14吨。

舱内系统

歼-20采用了头盔瞄准系统,这项技术允许飞行员根据头部运动来跟踪目标。当机载雷达发现目标后,系统通过头盔内显示器跟踪目标,只需飞行员盯着目标即可实现跟踪。头部位置测量器用于测量飞行员头部转动的角度,确定目标相对于飞机的角位移。随后,计算机会将目标位置信息转化为瞄准指令,控制导弹的导引头、炮塔、雷达或其他光电探测设备来跟踪目标。

航电系统

F-22战斗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大多数电源模块和各种模块都依赖飞机环境控制系统提供的PAO防冻液流动冷却,以维持模块工作温度并提高可靠性。其雷达是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拥有2000个收发阵元和辐射器,是一款时分多功能雷达。CNI系统由TRW公司提供,融合通信、导航和识别功能在单一机箱内,其信号和数据处理通过CIP实现。综合电子战系统(INEWS)具备多种功能,包括雷达威胁告警、导弹攻击告警、电子侦察和干扰释放,覆盖频率范围从毫米波、红外一直延伸到可见光。INEWS和航空电子系统高度综合,数据处理部分整合于CIP。其中,包括桑德斯公司研制的AN/ALR-94无源接收系统。休斯公司提供的通用综合处理器(CIP)是F-22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和综合所有传感器和任务航空电子设备的信号和数据,并在多功能显示器上展示。座舱显示系统采用了高度综合的布局,包括平视显示器(HUD)、彩色液晶显示器(MFD)、小型正前方显示器(UFD)和综合控制板上的数码显示窗口,还有综合操作板和双杆操纵控制器(HOTAS)。液晶显示器相对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具备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综合控制板用于飞行员输入航空电子系统数据,如通信、导航和自动驾驶数据。

舱室布局

隐形战斗机需要搭载导弹,对舱室空间有一定要求。歼-20 为了容纳重约1.5吨的激光导弹,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为准备了很长的机舱,保证了足够的收纳空间。B-21轰炸机继承了B-2轰炸机的气动布局,尺寸较小但腹部隆起程度更大,这意味着它能够携带更多种类的弹药,使其具备多任务打击能力。与B-2相比,B-21的驾驶舱挡风玻璃面积较小。尽管两者的挡风玻璃数量相同(4块),但B-21采用了五边形设计,面积更小,相较于B-2的四边形设计更为紧凑。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然而,B-21侧面挡风玻璃设计位置较低,且未与正面挡风玻璃衔接,可能导致驾驶舱视线不如B-2优秀。

代表机型

中国战机

歼-20

是中国航空工业成飞研制的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于2011年1月11日首次飞行。该战斗机采用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let)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其机头和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机身涂装为深墨绿色,远观呈现近似黑色的外观。

以下显示的是歼20战机各项性能参数,信息来源:

歼-31

由中国沈阳飞机公司研制的歼—31是一款双发单座中型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于2012年10月31日首次飞行。它采用常规气动布局,配备了DSI(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let)进气道、梯形主翼、固定倾斜双垂尾以及内置弹仓等设计,具备典型的隐形战机特征。这款飞机将与歼—20重型隐形战斗机形成高低搭配,有望发展为替代歼—15战斗机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机

美国战机

F-117

F-117,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现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一部分)为美国空军建造的单座双引擎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这是第一架隐形飞机,即完全围绕雷达和其他传感器逃避探测的概念设计的飞机。经过一段艰难的开发期,在此期间,几架原型机在测试过程中坠毁,第一架作战飞机于1982年秘密交付给空军。这架飞机的存在于1988年得到正式承认,并于1990年以第59架飞机结束生产。只有一种作战变体,称为F-117A。F-117在战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1989年入侵巴拿马共和国到1990-91年的波斯湾战争,再到2003-11年的伊拉克战争。唯一的战斗损失发生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F-117在2006年至2008年间分阶段退役。

B-2

由美国诺思罗普公司研制的B-2轰炸机是当前全球唯一的隐形战略轰炸机,于1993年12月17日首次飞行。B-2“幽灵”最初设计用于携带核弹,主要搭载B83和B61核炸弹,最大载弹量为22700公斤,同时也可装备近距离攻击导弹、GPS辅助制导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联合防区外攻击导弹和MK82常规炸弹等多种武器。根据最初装备时的成本估算,一架B-2的造价高达24亿美元,相当于同等重量的黄金两至三倍的价格。 B-2“幽灵”作为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是为核打击而设计的隐形战略轰炸机,拥有广泛的武器装备和隐形特性。

F-22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通用动力联合设计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于1997年9月7日首次飞行。F-22战斗机“猛禽”装备有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发现并跟踪远距离空中目标。其武器装备包括AIM-9X“响尾蛇”近程格斗空空导弹和AIM-120C(AMRAAM)中程空对空导弹。该战机配备涡轮风扇发动机,推重比接近10,具备超音速巡航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以及雷达与红外线隐身等特性。据估计,其作战能力是现役F-15战斗机重型战斗机的2至4倍。 F-22“猛禽”作为首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集成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和多种导弹武器,具备出色的机动性和隐身性能。美国F-22“猛禽”战斗机是人类第一款专注空中优势的隐身战机。也是世界首款第五代战斗机,位居世界战斗机的头把交椅。F-22战斗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隐身空战时代,从此,隐身性能便成为了各国新一代战斗机最关键的性能指标。

F-35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合作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于2006年12月15日首次飞行。F-35“雷电Ⅱ”被誉为“世界战斗机”,是第四代战斗机的通用低成本轻型战机方案。其系列包括F-35A传统跑道起降型号,美国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型号,以及F-35C航空母舰舰载型号。 F-35“雷电Ⅱ”作为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系列,具备多功能性和低成本特性,针对不同的起降需求设计了多个型号,适用于传统跑道、短距离垂直起降以及航空母舰舰载。

B-21

B-21轰炸机是美国空军自1988年B-2轰炸机推出以来,时隔34年再次公开展示的最新战略轰炸机,也是全球第二种隐身战略轰炸机。作为美国空军未来战略打击任务的核心武器之一,其外形与B-2轰炸机相似,继续采用低可探测度的飞翼式设计。据综合信息估计,B-21轰炸机全长约16米,翼展超过40米,搭载2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80吨,最大航程超过9000千米,载弹量约14吨。相比之下,B-2轰炸机全长达21米,翼展52.4米,装备4台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70吨,最大航程1.2万千米,最大载荷23吨。

日本战机

ATD-X

ATD-X是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联合开发的“先进技术验证机”,有消息称其将于2015年首次飞行。ATD-X的设计目标是创建一款操控性更佳、具备空中优势的隐形战机。实际上,它是为验证应用于下一代隐形战斗机的先进技术而设计的验证平台。

T50

T50是由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于2010年1月29日首次飞行。其特点包括出色的隐身性能、短距起降能力、超强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T50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最大战斗负载为6吨,内置3个武器舱,实现了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平衡。

FGFA

FGFA是由俄罗斯印度联合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据报道初步计划于2015年进行首次飞行。这款战斗机是在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基础上开发的,预计将对T-50的技术进行多达43项改进,以加强其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提升机载探测、火控和航电设备的性能。

研发中机型

KF-16

KF-16是由韩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研制的具备隐形能力的“四代半”战斗机,预计将在2018年进行首次飞行。按设计要求,KF-X的性能将超越韩国空军现役的KF-16,但在隐形能力上仍稍逊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F-35隐形战斗机。

TFX

TFX是由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主导、瑞典萨博公司协助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计划在2023年左右交付给土耳其空军使用。TFX将替代土耳其空军现役的TF-16战斗机,并与F-35战斗机形成互补,以弥补F-35在空战能力方面的不足。

AMCA

AMCA是印度正在研发的“先进中程战斗机”,是一款单座、双发、多功能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预计在2018年进行首次飞行。该机整合了印度自研的“光辉”战斗机、印俄联合研制的FGFA战斗机、俄制苏-30MKI法国研发的阵风战斗机的先进技术,未来将承担多种作战任务。

服役动态

美国原计划装备750架F-22战斗机和1763架F-35,但F-22项目在交付187架飞机后停止,而F-35的交付数量不到200架。截至2019年,隐形飞机在美国各军种战斗机部队中所占比例不到20%。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服役的F-35战斗机将由美国的十几个盟国以及以色列在欧洲和环太平洋地区使用,大约一半已开始接收飞机。2018年2月,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2022年3月,美国军队的F-35隐形战斗机在东海与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近距离“相遇”。这是得到官方背书的“全球首次隐形战斗机交手记录”。此外,俄罗斯T50于2010年1月29日首次飞行,之后交付俄罗斯空军使用。

应用价值

隐形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们能够避免被敌方雷达系统探测到,实施精确打击,成为军事打击的重要利器。例如,B-2轰炸机在2003年对伊拉克实施打击时,成功地击毁了伊拉克地面目标。其隐身能力让敌方地面防空雷达失去作用,隐身战机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隐身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远超非隐身机。隐身战机的出现预示着隐身空战的开启。隐身战斗机颠覆了传统空战模式,让非隐身战机的优势迅速削弱。利用各种技术,隐身战机极大地降低了被敌方侦测的可能性,借助其隐形能力,隐身战机可以轻易获得对非隐身战机的压倒性优势,从而在突破敌防空火力网、实施精准打击任务上游刃有余。

发展现状

截止2019年,世界上成功研发隐身战斗机的也仅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欧洲国家、日本韩国土耳其也在着手进行自己的隐身战斗机研发。各个型号的隐形战斗机类型各异,有的在隐形性能上稍显不足,有的仍处于研制阶段。在欧洲,像德国意大利等合作研制的台风战斗机“台风”,以及法国研制的阵风战斗机,被视为三代半飞机代表。这些飞机在设计中考虑了隐形性能,但受限于成本和技术等方面,并未实现真正的“超低可探测性”。在俄罗斯,尽管苏-27战斗机及其后续改型层出不穷,但基本设计并未有大的变化。近年来,俄罗斯面临严重挑战,尽管能源价格上涨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但资金尚未完全渗透至其制造业基础。技术人员短缺、设备老化等问题依然严峻。俄罗斯空军的新计划将在2010-2011年装备苏-35ub战斗机,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四代机。相较于装备甚至启动研制完全隐形战斗机,俄罗斯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还不会采取行动。在日本,防卫省正在研制名为“心神”的战斗机。技术上若能成功研发,有望列入四代机范畴,但仍需解决发动机、雷达、机载武器和飞控软件等技术瓶颈。其他一些中小国家也在研制“隐形飞机”,但更多用于训练、侦察等辅助用途。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隐形作战飞机颇具挑战,但隐形无人机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人机无需飞行员舱,不涉及人员伤亡问题,因此更容易贯彻隐形理念。总体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隐形作战飞机仍寥寥无几,美国仍然是主导者。

未来发展

自从战斗机进入了隐形时代,航空大国的门槛有了巨大提高。下一代隐形飞机的实用化抬高了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产业准入门槛。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大约十几个国家能自主研制先进水平的战斗机。但到了第三代战斗机时代,这个数字急剧减少,只剩下美、俄、英、法、中、瑞典等不到十个国家具备这样的能力。第四代战斗机时期,美国几乎独占头,欧洲国家和俄罗斯只能单独或合作研制“三代半”战斗机。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90年代初美国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俄罗斯的衰退,以及美苏冷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军备发展的放缓等。发展第四代战斗机如今成为航空大国和航空强国的重要门槛,只有那些资金充沛、工业体系完善、航空科技基础雄厚的国家才有可能跨越这一门槛。

在2017年的一项由美国空军协会米切尔研究所进行的研究中,美国马克·巴雷特少将(Mark A. Barrett)和梅斯-卡彭特上校(Mace Carpenter)得出了一个结论:隐身技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首要任务。他们表示,大幅削弱现代雷达和其他威胁传感器的射程和有效性已成为飞机生存的基本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美国军队规划开发类似B-21轰炸机的隐身无人战斗机。相较于有人驾驶的B-21轰炸机,这种无人机不受飞行员身体承受能力的限制,拥有更极限的飞行性能,能胜任更危险的任务。它与B-21轰炸机搭配使用,提升了整体作战能力。

参考资料

History of Stealth: From Out of the Shadows.airandspaceforces.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F-117.britannica.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隐身战机是如何实现“隐身”的?.光明网.2023-11-29

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人民网.2023-11-29

技术派|美国B-21隐身轰炸机现身,并非缩水版“幽灵”.澎湃新闻.2023-11-29

..2023-11-29

F-117A隐形战斗机即将谢幕 战机隐形新时代开启.中国新闻网.2023-11-29

《外交学者》:中国FC-31隐形战斗机研发史.观察者.2023-11-29

俄罗斯即将推出全新隐形战斗机.今日头条.2023-11-29

世界第一支全隐形战斗机空军是它.今日头条.2023-11-29

空军发言人首提“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科普帖来了.cctv.2023-11-29

隐形战机大规模集结!.网易.2023-11-29

..2023-11-29

歼-20隐形战斗机.清华大学国防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 - 中国军网.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世界隐形战斗机一览.中国军网.2023-11-29

全球首次!中美隐形战斗机东海交手?.新华网.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