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
《劝学篇》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著作《荀子》的第一篇。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劝学篇》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文中将“ 礼”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把“ 亲师”和“ 隆札”视作学习的最好途径,并极力重视学习的道德实践意义,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文章论点明确,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句法整练,词汇丰富,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议论文走向成熟。文中比喻层出不穷,很少有抽象说教,辞采缤纷,说理透彻;通篇用排偶句法,气势雄浑,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劝学篇》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承传和发扬了儒家的重学思想,是教育史上和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名篇。包含《劝学篇》在内的《荀子》代表着了先秦议论散文的成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常见的论说文体。
作者介绍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或孙卿,战国后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中原地区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被后世尊称为“后圣”,与、孟子一起被称为“三圣”(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也与孔子、孟子合称孔孟荀。
有关荀子生平的最早记载见于司马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至今荀子生卒年月还未有确切的定论。荀子的主要活动时间约为公元前二九八年至二三八年。在这期间,他先后到过齐、秦、赵、楚等国。齐襄王时,荀子曾在齐国稷下讲学,三次担任祭酒(学宫之长)。在秦国,曾游说秦昭王和秦相应侯范睢;至赵国,曾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论军事,但秦、赵二国最终都没有在政治上任用他。在他来到楚国后,楚国丞相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令。春申君死后,荀子的职务就被废除了。此后荀子仍然住在兰陵,并在那里著书写作,死后也葬于兰陵。
荀子的著述经后人整理收集后,被命名为《荀子》。其中的一些部分由他的弟子辑录,如《大略篇》以及《宥坐篇》的一部分。荀子深受当时各家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学说具有综罗百家的特点。在对各家各派的接受、怀疑与反思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孔儒之学。在自然观上,他强调自然的客观性,同时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在人性论上,荀子提出“性恶说”,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得到教化。在政治论上,荀子推崇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主张在治理国家时礼法并重。在认识论上,荀子强调了人的认知过程以及知行合一,并建立了一套以正名为目的逻辑学说。
篇章出处
《劝学篇》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中的第一篇。学者廖名春认为,《劝学篇》是荀子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时对学生的演说,后来被收录于《荀子》中。
《荀子》一书主要由荀子于战国晚期所著,一小部分由荀子的门人或学生辑录而成,最早在西汉时由刘向校订成书。唐朝杨倞曾为《荀子》作注,清代王先谦撰有《荀子集解》。《荀子》在批评先秦诸子百家的同时,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荀子》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文学等各方面。如《荀子》在自然观上强调自然的客观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书中还提出“性恶说”,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得到教化。在政治论上,《荀子》推崇中央集权制,主张在治理国家时礼法并重。书中还强调了知行合一,并建立了一套以正名为目的逻辑学说。在文本特色上,《荀子》作为先秦时期议论文的代表,说理清晰,论辩透彻,逻辑周密,整体风格浑厚,恢弘博大,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常见的论说文体。
内容概要
《劝学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君子曰”至“君子慎其所立乎”),主要是论述学习的目的及其重要性。文章在首句就明确地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通过设譬取喻,反复论证,指出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就是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并主张学习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多接近贤师益友。
第二部分(从“积土成山”至“安有不闻者乎”),集中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作者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比喻,说明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接着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比喻,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然后用“蟥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和“蟹八跪而二”,“用心躁也”两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学习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第三部分(从“学恶乎始”至“此之谓也”),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途径、内容、方法、步骤,以及求教于人和对待求教者的态度。这部分先从学习的途径谈起,认为要“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还要选择贤师良友,“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以弥补书本上的缺陷和不足。文中还提出“莫便乎近其人”,学习能速见成效的好方法是“莫速乎好其人”。在向贤者求教和对待求学者时,需要“礼恭”“辞顺”“色从”,主张“不傲、不隐、不,谨顺其身”。
第四部分(从“百发失一”至“君子贵其全也”),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以达到一种“全之尽之”的状态。这一段,通过善射、善御的例子,说明学习需要专心致志。接着又指出,学习需要反复诵读,触类旁通,并贯彻终身;要学得全面且精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定见、能适应环境的“成人”。
重要思想
“学”的主题
“学”之必要:“性恶说”
对《劝学篇》中“学”的必要性而言,荀子的“性恶说”构成了逻辑上的必要前提。荀子在《性恶篇》中明确提出 “性伪之分” 的命题,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人为),而人的“性”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性恶篇》)的。
这就意味着:首先,性恶代表着人的生命中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因此需要转化,需要通过后天的工夫来塑造和弥补;在这个化恶为善的过程中,“学”就构成了重要的枢纽。其次,性恶意味着人是非自足的存在,这就决定了生命主体需要借助于他者来改进和完善自己,并不能仅仅通过对生命自身的发掘来完善自身;因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以借助外物(“假于物”)为途径的“学”就显得愈发重要。
关切生命之“学”
《劝学篇》是一个全面的关于“学”的讨论,但荀子在文中对于“学”的理解与一般的观念不同。荀子并不是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论述“学”的,而是德性与生命的角度来谈论“学”的。
无论是《劝学篇》的首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还是其后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都说明了“学”涉及生命本质的问题,是和生命相始终的。在荀子看来,“学”和德性、生命密不可分,学习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断塑造和提升的过程,或者一个道德生命成就的过程。文中还提出,学习的宗旨和方向是从为士开始,到为圣人结束。也就是说,学习主要是和人格生命的培养和完成有关。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成为圣人,一种“全之尽之” 的状态。荀子在该篇的篇末也称之为“成人”。这种对于“学”关切人的生命的认识,使得“学”构成了荀学的中心观念,并和荀子其他一系列的观念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梁启超在谈及荀子的学术体系时,就曾说读《劝学篇》“可观其大概”。
“学思之辨”
思孟崇“思”
在《论语》中,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一方面强调“好学”,一方面也突出“近思”,表现为一种学思并重的态度。但是,从其后的子思开始, “思” 得到了压倒性的强调。
在子思学派的作品《五行》篇所发展学说中, “思” 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五行》对“思”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梳理,从“精”“长” 和“轻”等具体方向展开描述。在孔伋这里,“思”被看作是德行内在化的必由之路,正是通过思,仁义礼知等才和心建立起了内在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呈现在人的整个生活世界之中。其后的孟子在对“思”的态度上受到了子思的重要影响,并作了进一步发挥。以思为标准,孟子把生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能思的心(大体),另一部分是不能思的耳目等器官(小体)。他认为生命的主体性只有通过思才能完成,因此思的结果就是确立以仁义为核心内容的道德生命对于人而言的根本价值。这种结论不是通过“学”的方式从外部世界能够获得的,而只能是内向反省的“思”的结果。
荀子倡“学”
与子思和孟子对“思”的重视相对,稍晚于他们的荀子在《劝学篇》批评了他们的观点,护卫了“学”的重要性。
《劝学篇》中有一段最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意见,明显地针对着孔伋和孟子一派的主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本质是借助于自我以外的事物来扩展、延伸或者提升自己,如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虽然手臂和声音并没有改变,但可以达到见者远闻者彰的效果;假舆马或者舟楫,虽非利足非能水,却可以致千里绝江河。这都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思”却只是局限于自我的内部,如同翘足而望之所得,不能与登高之博见相比。这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观点就构成了直接的反叛。
学思两途
从表面上看,思孟与荀子确实是主张着两种非常不同的路径。前者看重的是思,而后者重视学。其背后牵连着思孟和荀子各自的核心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劝学篇》反映了荀子不同于孔伋和孟子的一条儒学路径。
对孟子来说,其基础是每个人都有的善性或者良心,其工夫则是“反身而诚” 的思。对荀子来说,其基础却是人性的恶,以及通过后天学习而能够掌握的化性而起伪的能力。学者王博把这两种工夫分别概括为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并认为它们代表着儒家内部的学思两途。思以致圣肯定生命内部的善性以及良心:道德的根源不能从外部去寻找,必须返回到生命的内部,因此把反身的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相反:人性是恶的,没有所谓的本心或者良心,生命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学,通过虚一而静的心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
特色
修辞手法
博喻
博喻又称一物多喻,即一个本体所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劝学篇》中有多处集中的博喻,如这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非蛇膻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在其中,荀子连用了十个比喻,它们形式多样,构思巧妙,内容新颖,避免了冗长单调的大段说教。
寓言
《劝学篇》中也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荀子通过一个短小的关于蒙鸠的悲剧故事,形象地劝诫了人们学习应该注重根基的牢固,脚踏实地。
铺排
对立式铺排是铺排的一种,即将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从正反两面罗列陈述,其目的是突出强调。《劝学篇》中有:“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从耳、口、心、躯体、言、行为等多个层面出发论述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对立和不同,既清晰又有力。
对偶
《劝学篇》中运用了多种形式的对偶。包括单句对(即最常规的对偶形式,以上句和下句相对),如:“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隔句对(又称作扇面对,即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音乐美
《劝学篇》在运用对偶时,将偶句平行排列;在运用排比时,则将多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并列在一起。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种明显的规律性在赋予文章磅礴气势的同时,也使它具有一种音乐的规律性之美。此外,篇中长短句式参差错落,通过适当的停顿,造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膻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使之富有音乐的变化性之美。
影响与价值
思想影响
《劝学篇》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承传和发扬了自孔子《学而篇》以来儒家的“重学思想”,并一直延续到近代。在儒家的重学传统中,《劝学篇》构成了劝人向学、修身的巨大推动力,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荀子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史中,《劝学篇》代表着一种迥然不同于子思和孟子的儒学路径——学以致圣,构成了后世儒家思想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
除此之外,后世其他人在思考“劝学”这个主题以及书写自己的“劝学篇”的时候也多受到了荀子《劝学篇》的影响:比如先秦稍晚的《吕氏春秋·劝学》诸篇,从立意到用词等都和《劝学篇》相近,因此有可能是荀子弟子对荀子劝学思想的发挥。西汉《大戴礼记·劝学》也在相当程度上袭用了《劝学篇》。东汉蔡邕的《劝学篇》中的“木以绳直,金以刚”“蚓无爪牙……食尘饮泉”“鼠五能,不成一技”等词句和意象,北齐刘子《刘子·崇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染使然也;冰生于水而冷于水,寒使然也……故不登峻岭,不知天之;不瞰深谷,不知地之厚;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深”等句也深受荀子《劝学篇》的影响。晚清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守约第八》中说:“……是为以约存博,与卜商所谓‘博学近思’、荀子所谓‘以浅持博’亦有合焉。”从中也能见到荀子劝学思想的影响。
文学影响
包含《劝学篇》在内的《荀子》代表着“先秦议论散文的成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常见的论说文体。如此后西汉贾谊、晁错等人的说理散文就明显受到了《荀子》的影响,尤其以贾谊的政论散文为代表。东汉末期的一批议论文的创作者如荀悦、仲长统、徐干等人也深受《荀子》语言风格的影响。如徐干在他的《中论》运用了比喻、对偶、设问、引用、对比、顶针等修辞手法,并且表现出《荀子》观点深刻、雄奇突奥的语言风格。
除了说理散文以外,《荀子》对其后的历史散文著作在语言风格上也产生了影响,其中以《史记》为代表。学者李丹阳指出,除了文字上的关联,《荀子》严谨清晰的说理方式与质朴浑厚的语言风格也可能对司马迁的写作产生了影响。
现代教育意义
《劝学篇》主要从两方面为现当代的教育者提供了关于学习的指导和启示:
一、要德智兼修,亲师好学。在目的论上,需要将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修养两者结合,德智兼修。在学习方法方面,“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者应该亲近贤师。
二、要博学多积,终身学习。荀子认为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只有真诚积累、持久力行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对待学习,不能自我满足或者停滞不前,而应该将它视作一项终身性的事业。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树立终身学习观显得更加重要。
评价
梁启超认为:“(为了解荀子学术之全系统及其在学术史上之位置)最初读《劝学篇》观其大概,次读《性恶篇》观其思想根核所在。”
学者孙皓晖指出:“《劝学篇》,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宗旨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学者王博认为:“《劝学篇》所突出的“学”的观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入荀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门径。”
名言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