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风行动

南风行动

南风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匈牙利发动的一次进攻性作战,是为冬季春醒攻势的前奏。

行动介绍

1945年的2、3月份,当苏联红军已经逼近柏林门下之时,包括参谋总长海因茨·古德里安和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司令约瑟夫·迪特里希在内的德军高层都希望集中兵力加强柏林的防御,而希特勒的关注点则不是柏林,而是匈牙利。希特勒之所以置柏林的危险于不顾,执意要在南线发动反攻,主要的原因恐怕有以下几点:

一、想保住德国的最后一块油田---匈牙利西部的瑙吉考尼饶油田,如果有可能再顺势夺回罗马尼亚产油区。

二、歼灭所谓的苏军“二流”部队--乌克兰第3方面军,通过南线的作战吸引和牵制苏军南下,从而减轻柏林的压力。

三、恢复多瑙河战线,消除对奥地利工业区和德国南部工业区构成的威胁,保住帝国最后一点战争资源。平心而论,阿道夫·希特勒的这个反攻计划在当时条件下具有一定可行性,况且希特勒认为他手里还有一张最精锐也是最后的一张王牌---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他还有最后一搏的资本。

希特勒不顾众人的强烈反对,决定一意孤行。在战争后期,他对国防军将领已经失去了信任,要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看来只有依靠他最可信赖的老战士---党卫军大将泽普。迪特里希和他的SS第6装甲集团军了。SS第6装甲集团军虽然在年初的阿登战役中遭到失败,正撤往德国南方休整,但元气并未大伤。阿道夫·希特勒决定让这只最精锐的党卫军装甲部队在匈牙利南线大反攻中唱主角。于是,SS第6装甲集团军率先得到了补充,战斗力得以较快的恢复。约瑟夫·迪特里希本来也是跟海因茨·古德里安的想法一样,想要将部队部署在柏林保卫首都,但在希特勒的说服下很快改变了初衷。为此古德里安大为光火,声称:“谁也不能说服我将部队调离柏林”。虽然古德里安对党卫军没有什么好感,但他毕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创建人,对装甲部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看来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德国的精锐被投入到毫无取胜希望的战斗中白白送命。尽管古德里安据理力争,但希特勒毕竟是国家元首,拥有对国家所有武装力量的指挥权。SS第6装甲集团军被送往匈牙利已经不可改变,德国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罕见的兵力大转运。为了把这只拥有上千辆重型机械化装备和几十万名兵员的庞然大物转运到匈牙利,德国后勤部门和铁路运输局组织了290辆以上的车皮日夜不停地抢运。同时德国情报部门也使出浑身解数欺骗和转移盟军的视线。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英美盟军对于SS第六装甲集团军调离西线的情况都还被蒙在鼓里。

经过连续十天紧张而秘密的抢运,德国人又一次出色地把瞒天过海之计演绎得淋漓尽致。当SS第6装甲集团军的一辆辆崭新的六号重型坦克驶进德军集结地的时候,那些原先在南线作战的德军士兵被惊的目瞪口呆。整齐的军服,高昂的斗志,与刚刚从布达佩斯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虎式坦克壮观的集结场面无形中也给南线德军部队的士气以极大的鼓舞。当时德军中的许多官兵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一切,一个师接一个师的装甲部队不断的围绕着自己,而且越来越多,源源不断,仿佛看不到尽头,原先笼罩在头上的悲观失望的气氛一下就被强烈的战斗欲望所取代。因为每一个德军士兵都坚信,只要他们强大的装甲部队一出击,必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垮前面的所有敌人,德意志必将会迎来新的希望。

希特勒的攻势行动代号为:“冬季春醒”,而要执行这一行动,首先就是要剪除苏联红军的一座桥头堡,以保护进攻的侧翼。在1945.1的三次解围布达佩斯的康拉德行动中,德军所有夺回的地方除了党卫军第四装甲军(辖党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固守的塞克什白堡地区外,都被苏军打回去了。虽然德军固守的塞克什白堡地位重要,但却被苏军掌握的赫龙河桥头堡阵地所抵消了,从此出发,苏军可直接威胁维也纳(苏军大本营也是如此计划的)。所以要执行春醒计划,德军必须彻底拔除这颗软腹部的钉子,避免侧后受到威胁,这次行动被德军最高统帅部代号为:“南风”!

驻守在赫龙河桥头堡内的苏联红军主要是近卫第7集团军,虽然其所辖部队都不满编,但依旧有近6万的兵力,100-230辆坦克和突击炮、200门左右的重型迫击炮和200门以上的火炮,包括榴弹炮火箭炮。原有驻守在赫龙河桥头堡附近的德军兵力不多,战斗力不强,对近卫第7集团军的实力了解也是稀里糊涂,不过苏军对德军即将发动的南风行动也是蒙在鼓里,苏军没有得到党卫军精锐已经运到匈牙利的消息。苏军的计划是为即将拿下匈牙利全部和进攻奥地利做准备,苏军原定进攻时间为3月15日,这倒恰好再次证明了阿道夫·希特勒惊人的准确性和发动春醒的必要性。因为转运困难,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下辖的党卫军第1、2装甲军只有党卫军第1装甲军先行到达。由第8集团军指挥,参战部队有第统帅堂装甲军一部、44帝国掷弹兵师、211国民掷弹兵师、46步兵师、统帅堂重装营,主攻任务交给了刚来的党卫军第1装甲军。在1945.2.17进攻发起前,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和统帅堂装甲军可用的各类坦克、坦克歼击车共有282辆,其中四号86、豹式70辆、虎王式重型坦克44辆、四号坦克歼击车52辆、猎豹4辆、38吨底盘的坦克歼击车26辆。

1945.2.17.5:00,德军准时发起进攻,统帅堂装甲军的炮兵猛轰苏联红军阵地,党卫军第1装甲军的炮兵也很快加入其中。2.17-2.19地面条件不利于德军,德军进攻略有缓慢,2.19天气有所改善,气温回升到6摄氏度,地面开始干燥起来,便利于德军装甲部队的行动。作为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突击主力的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的派普装甲战斗群在汉森战斗群的步兵掩护下攻势加强,同时希特勒青年团师的攻势也有起色,不过青年团师的第26装甲掷弹兵团团长克拉斯牺牲,使得进攻部队士气受到了影响。2.19当天,德军成功夺取了保尔考尼和纳纳,南风行动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德军也真正弄清了桥头堡内苏联红军的实力比他们想象的强大,苏军也没打算束手待毙。同时德军担心苏军是否会增兵桥头堡。2.19晚上21点,派普的坦克终于在汉森战斗群配合下,拿下了考姆道尔莫吉,战场形势开始对德军有利。苏军不断的炮击和空隙直到2.22都没有减弱,派普作为突击先锋,冒着炮火指挥部队继续北进,夺取了考姆道尔莫吉和凯蒙德之间的一个十字路口。2.23德军第8集团军下达清楚苏军桥头堡残余的命令,次日德军攻占凯蒙德和贝尼,南风行动顺利结束,苏军桥头堡被彻底清除。

截止到22号,德军击毁各类苏联红军坦克71辆(派普所部包办其中54辆),缴获击毁火炮45门、反坦克炮145门,击毙2069人,另有850人无法确认,还击落3架飞机。德军方面的损失是:党卫军第1装甲军损失了2989人、

44帝国掷弹兵师损失了888人、46步兵师损失了1593人、211国民掷弹兵师损失1001人。

装甲车辆方面:SS第1装甲师损失了4辆四号、13辆豹式、1辆4号坦克歼击车,SS第12装甲师损失了14辆豹式 7辆4号坦克歼击车,一共损失了至少39辆装甲车辆和14辆半M113装甲运兵车车辆。由于数据不全,统帅堂装甲军的损失只能估算:统帅堂重装甲营(原503)损失了一辆虎王式重型坦克,208装甲营损失了6辆IV号坦克和6辆4号坦克歼击车,13装甲歼击营损失了9辆4号坦克歼击车。以上损失均为彻底除或者必须送回德国大修。据估计,德军总共损失了(包括可修复和不可修复)约130辆坦克和歼击车。大约是苏联红军损失的1.5倍(也不奇怪,苏军在这个桥头堡本来就没多少坦克,大部分时候是德军坦克在和苏军步兵和反坦克炮阵地苦战)。但需要指出的是德军损失的130辆装甲车辆里面的大部分只是由于压上地雷被打断M113装甲运兵车或者陷进松软的泥地而暂时无法行动,战后由于德军控制了战场都得到了修复。相对应的是苏军在桥头堡损失的所有战车都由于战后德军控制了战场而无法回收,有些被德国工兵彻底炸毁,有些被德军坦克歼击部队拿来自己用,甚至有些被德军部队拿来作为反坦克训练的靶子。

虽然德军各部尤其是党卫军所部遭到了较大的损失,即使在战争的第6个年头,德军装甲部队依旧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尽管苏联红军拥有空中优势,但这些在诺曼底登陆和阿登战斗过的SS装甲师并不太害怕苏联人的空军。这在党卫军各部从西线转移到东线的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党卫军各部在转移的过程中,苏军就不断的轰炸,党卫军官兵的心情反而轻松起来了,因为他们再也不用回忆起西线盟军那遮天蔽日的机群了,苏军的炸弹威力小,精度不高,常常偏离目标较远。这些使得他们再一次地拥有了足够空间来实施他们擅长的战斗序列以及在战术和在战术层面比对手更加优越的装甲战形式。战争后期东线苏德战争的态势也在此战得以反映出来,那就是苏联红军绝对的兵力优势以及压倒性的空中力量、炮兵和反坦克炮火力,但德军在装甲战战术和组织方面依旧占有优势。根据苏联数据,苏军第7近卫集团军损失了8194人,彻底报废5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59门火炮(76mm以上的有374门)。此役德军收回东线丢掉的土地400多平方公里,击溃苏军7个步兵师和1个近卫机械化军。战争的最后阶段,德军尤其是党卫军部队在经历阿登战役的惨重损失后,还能爆发出如此的战斗力,多少让当时的人又恢复了一些信心,虽然此役体现了党卫军精锐优秀的作战技能、高昂的士气和完善的后勤补给系统,但在这胜利的阴影下,是包括党卫军在内的德军许多精锐的阵亡,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师长库姆少将事后就说:“整个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现在只剩下一个空壳而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