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城
青海长城主要是在青海省境内存在的明长城遗址,是明代为了防御西海蒙古袭扰而修建的长城。长城主线东起乐都区,西经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南经湟中区、西宁市城中区、湟源县,向东经平安区,止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还有数条各自独立的长城墙体或壕堑,分布在西宁市城北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贵德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简介
青海长城,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扩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至万历二年(157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最后形成目前格局。青海省明长城分为主线和辅线两道:其主线主要分布于湟中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乐都区、湟源县,修建的主要目的是护卫西宁卫、防御西海蒙古鞑海寇;辅线主要分布于互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贵德、门源县,修建目的为控扼关隘。据本次长城资源调查发现,青海省长城本体遗址总长度约323公里左右,形式以夯土墙、山险墙、山险、壕堑为主,局部有石墙;现存有敌台遗址10座,烽火台112座,关3座,堡44座,相关遗存5处。
青海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宁市的周边有一道呈半月形环绕的拱形“边墙”,“边墙”大多为夯土筑成,少数为石块垒砌,为青海省境内的明代长城遗址。据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载资料,西宁东部边墙大致从今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的柏木峡起,经边滩、林川、南门峡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以西的娘娘山麓;从湟中区云固川的沟脑起,经四营、上五庄、拦隆口、拉沙至西古峡口;再从湟水南岸的西石峡起,经共和、维新、大才、大源、鲁沙尔至上新庄。西宁卫东部也筑有较短的边墙或边壕,多具关隘性质。
2007年5月以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查测量,2009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我国明长城的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青海省境内明长城约为363千米。据了解,青海省境内明长城始建于明代中叶,从1546年始,到1596年止,历时51年。明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西海蒙古袭扰而修建,主线分布在湟中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乐都区四县,基本围绕西宁卫修建;辅线则分布在互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贵德四县。
修建历史
史料表明,明代中叶以后,原驻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的俺答汗部落南下,于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入青海湖地区。为防止该部东侵,明朝在青海东部地区修筑边墙,开挖堑壕,构筑防御体系。青海省境内明长城主线基本围绕西宁卫(明代建制今青海省西宁市),防御目的与文献记载相吻合。同时,根据文献记载,青海省明代长城始建于明代中叶,自1546年始,至1596年止,历时51年。修建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为初建阶段。这时先后修筑的长城主要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湟中区,尚未形成完整的西宁卫防御体系;隆庆六年(1572年)至万历二年(1574年)为扩建阶段,这一阶段我省境内明代长城进入大规模修建时期。在这三年当中,湟中、乐都区陆续续修了长城主线,还修建了化隆回族自治县的杏儿沟、大通县黑林榨、湟中县的香林口榨等长城附属设施,西宁卫长城的基本框架在这时已经形成;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最后兴修了西石峡口到娘娘山南麓的长城(湟中),使西宁市北部与西南部长城连为一体,青海省的明代长城最终定形。
参考资料
长城[青海].www.thegreatwall.com.cn.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