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化隆回族自治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海东市,距省会西宁市110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之间,东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连,南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相邻,西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湟中区接壤,北与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毗连。截至202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总面积274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有17个乡镇(其中6个镇、4个藏族乡),362个行政村,10个社区。截至2021年,化隆回族自治县人口为30.8万人,有回、汉、藏、撒拉族等21个民族。

先秦时,化隆回族自治县为羌族牧地。元钦二年因境内有化隆谷,改石城县为化隆县,此为化隆县名之始。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宁卫(治今西宁市),今化隆地区属西宁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州西宁府,化隆地区分别属西宁府西宁、碾伯二县辖。乾隆九年(1744年),置巴燕戎格抚番厅(治今巴燕镇),隶西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为巴戎县,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省建省,改巴戎县为巴燕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县为化隆县。1953年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化隆回族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市。2013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隶属海东市管理。2019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完成了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完成了脱贫攻坚普查。

化隆回族自治县的海拔为1884-4484.7米,地形呈“八分山、一分水、一分川”的特点,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南高北低,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为442.0毫米,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匀,日照时数偏少,境内冬季多风,春旱频繁,冰雹霜冻常见。

202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60.8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4.59亿元,同比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39亿元,同比增长1%。

历史沿革

先秦时,化隆县为羌族牧地。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金城郡,治允吾(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下川口),今化隆县地属金城郡辖地。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汉护羌校尉侯霸在东西邯(今化隆甘都)屯田5部。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前凉王张骏在今化隆县境内置湟河郡,筑湟河城(今群科镇日兰古城)。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凉亡,湟河郡地归前秦氏族政权,沿旧制,仍置湟河郡。

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吕光武威郡(今甘肃武威市)建后凉王国,湟河郡归附后凉。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占领青海省东部,建南凉王国,仍沿旧制,置湟河郡,郡治黄河城,并在今甘都设邯川护军。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沮渠蒙逊北凉占领今化隆等地,分原湟河郡东西地区为湟河、湟川两郡。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鲜卑乞伏氏的西秦军队攻陷北凉湟河、湟川两郡,仍置湟河郡,今化隆即属之。

南北朝时,元嘉六年(429年),北凉再次攻占湟河郡,沿旧制仍置湟河郡。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北凉国亡,北魏占领湟河郡及其以西地区,置洮河郡,改邯川护军为邯川戎,隶鄯善镇(今西宁市)。元恪景明三年(502年),置石城县(治今群科古城)。元诩孝昌二年(526年),在邯川戍置广威县。是年善镇废,洮河郡隶鄯州(治今乐都),石城、广威两县均属洮河郡辖地。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因境内有化隆谷,改石城县为化隆县。此为化隆县名之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黄河以南之廓州,改置浇河郡(治今贵德县河阴镇),化隆县属浇河郡辖地,后又划归西平郡。

李渊武德元年(618年),唐太宗虚心改过收复河湟地区。武德二年(619年),改浇河郡为廓州,州治今群科古城。李治永徽六年(655年),唐移黄河以南之米川县于今化隆甘都,隶廓州。先天元年(712年),为避李隆基名讳,改化隆县为化成县。天宝(742年),又改为广威县。天宝十三年(754年),改廓州为宁塞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廓州,辖今化隆县等地。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进攻廓州。李豫广德元年(763年),攻陷广威、米川,化隆县地归吐蕃鄯州节度使辖。李忱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议潮起义,推翻了吐蕃地方政权,廓州复归于唐。唐末,今化隆地区又归吐蕃地方势力统治。

北宋赵恒景德元年(1004年)后,今化隆地区被唃厮啰政权控制近百年。北来赵煦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占领河湟地区后,改廓州为宁塞城,属鄯州。北宋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军退出青海省东部,鄯州交厮啰自保。崇宁三年(1104年),宋军再次进入青海,改宁塞城为廓州。

赵构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奔睹(昂)率兵占领廓州。绍兴七年(1137年),西夏占领今化隆等地,仍沿旧制置廓州。南宋赵昀宝庆三年(1227年)以后,蒙古兵进入青海,今化隆等地属元西宁州辖。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宁卫(治今西宁市),今化隆地区属西宁卫。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府,化隆地区分别属西宁府西宁、碾伯二县辖。乾隆九年(1744年),置巴燕戎格抚番厅(治今巴燕镇),隶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为巴戎县,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省建省,改巴戎县为巴燕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县为化隆县。

1953年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在青海省东部,距西宁市110公里,东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连;南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贵德、湟中区接壤;北与平安、乐都区毗邻。

气候

化隆回族自治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89天,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89天,境内冬季多风,干旱、冰雹自然灾害频繁。

水文

黄河沿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南缘自西向东流过,流程达168公里。黄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床窄,落差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化隆回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折合411万亩。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04万亩,占总面积的98.35%;暂未利用的土地高山寒漠土地面积67719亩,占总面积的1.65%。按利用状况,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中草地面积258万亩,占总面积的62.78%,占可利用面积的63.83%农耕地53万亩,占总面积的12.81%,占可利用面积的18.54%,占可利用面积的18.76%其他如道路、居民点、水域18万亩,占总在面积的4.31%,占可利用面积的4.39%。

水能资源

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内水地面流量较为丰富,黄河干流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建站淹没损失小,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基建和规划修建的水电站中,县境内有7座,其中大型3座,即李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公伯峡150万千瓦、积石峡100万千瓦;中型4座,曲日麻卡等合计装机容量81.6万千瓦。7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31.6万千瓦。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狐、马鹿、狍、豹子、艾鼬西藏棕熊、野猪、猞猁香鼬、兔猁、岩羊原麝、旱、白唇鹿、棕熊、狼、荒漠猫、豺、马麝、岩羊、草兔、狍、石鸡高原山鹑血雉岩鸽高原兔、蓝马鸡、马鸡、岩雷鸟环颈雉金雕兀鹫鬣羚、蓝马鸡、黑鹳等。

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冬虫夏草图青贝母、猪苓、甘草、疏叶当归中麻黄赤芍药车前、毛尾草、杜鹃、秦艽党参北柴胡、大黄、苍耳、玉竹、水母雪莲花、薄荷、黄芪、丹参远志苦老芽、元胡、毛知母、地椒、土茯苓骨碎补牛屎菇锁阳等300多种。其中载入国家药典的有大叶三七、羽叶三七、何首乌、党参、川贝母黄精、大黄、东北南星、淫羊霍、八角莲七叶一枝花血满草等81种。

纤维植物有:马蔺(原变种)、鬼箭锦鸡儿、狼毒等;食用植物有普通念珠藻蕨苗蕨麻等。

牧草类有:早熟禾扁蓿豆骆驼蓬蒿草香麦旱雀麦固沙草羊茅、芨草、莎草、马尾草、扁穗冰草、披碱草等。

矿藏资源

化隆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止2010年已探明的矿点有63处,主要有、铜、金、铬、铁、钴、铝、铂、煤、石墨、磷、石灰岩大理石泥灰岩、粘土、石膏、云母、莹石、重晶石等22个矿种,已开采的有镍、黄金、玄武岩、石英石等,其他资源均待开发利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县划分为4个区,辖1个市、25个乡,48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一区辖巴燕市、加合乡、拉干乡、金家庄乡、谢家滩乡、查主乡、科沿沟乡、塔白尔乡;二区辖牙路乎乡、拉木乡、德恒伦乡、阿什努乡;三区辖多巴乡、群科乡、舍仁乡、梅加乡、平安乡、蓦郓乡、昂思多乡、德加乡、二塘乡、若力乡;四区辖扎巴乡、拉曲乡、黑城乡、查甫乡、支扎乡、下扎巴乡、巴措乡。

1996年底,全县辖巴燕、群科、甘都3个镇和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13个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共有36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巴燕镇

2000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3个镇、13个乡、5个民族乡。其中各乡镇:巴燕镇、群科镇、甘都镇牙什尕乡支扎藏族乡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扎巴乡、黑城乡、昂思多乡、德加乡、二塘乡、加合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努乡、石大仓乡初麻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乡,设立昂思多镇;撤销扎巴、黑城2乡,其中将黑城乡的12个村(四哈宁、乙沙东、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让、控隆沟、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窑洞、拉让滩)和扎巴乡合并设立扎巴镇;撤销牙什尕乡,与黑城乡的6个村(上滩、城车、宗尕滩、拉公么、沙拉沟、完干滩)合并设立牙什尕镇;撤销加合乡,并入巴燕镇。2001年末,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1个居委会、368个行政村。

2005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支扎藏族乡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德加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初么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

2006年8月,撤销德加乡,并入昂思多镇;撤销支扎藏族乡,并入雄先藏族乡。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11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雄先藏族乡、初麻乡、查甫藏族乡、塔加藏族乡、金源藏族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以及2个管委会: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

区划详情

截止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7个乡、4个民族乡、2个管委会: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边堡乡、阿会努乡、石大仓乡、初麻乡;查甫藏族乡雄先藏族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全县共有362个行政村,1126个生产合作社。

人口民族

截止2010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229669人,男118249人,女111420人,非农业人口16827人,乡村人口213111人,人口出生率18.6‰,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2.4‰,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80684人,占总人口的78.67%,主要少数民族回族人口为120520人,约占总人口的52%,还有藏族汉族撒拉族等12个民族。

2021年6月25日,海东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截至2020年,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人口数为200474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58.0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3.51亿元,同比下降0.1%;第三产业增加值24.23亿元,同比下降1.1%。

第一产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投资2.7亿元,新建冷水鱼养殖网箱110个9756平米、日光节能温室1000栋2000亩、“一村一品”村25个,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1家,推广种植全膜马铃薯8万亩、优质豌豆5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藏区栽培二棱大麦5万亩,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1%,“一体两翼四带”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粮油总产量达10063万公斤,粮油产量实现7连增,实现种植业收入2.96亿元,种植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4%。2012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投资1.1亿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9家2.6万平方米,培育养殖大户125户,其中“卡日岗”土鸡孵化及深加工项目(一期)建成并投产。同时,发放畜牧业贴息贷款3000万元,为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年末各类牲畜存栏50.95万头(只),较2012年增长3.56%;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74.2%和69.31%,实现畜牧业收入2.35亿元,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3%。

第二产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按照“一区两园”工业发展格局,完成了加合工业集中区、群科绿色产业园、昂思多矿泉水产业园总规编制工作。投资8.62亿元实施了佳通太阳能新材料技术改造等项目28项,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3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24.4%。

2013年,化隆县筹措落实工业发展专项资金852万元,县财政安排工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加大了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私营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127户,小微企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1%。

第三产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改造农家店64个,新建农贸市场2个。贴息250万元继续促进拉面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四统一”示范点170家,“五好经营户”230家,发展青海人家等化隆牛肉拉面系列清真餐饮连锁品牌4个,连锁店达到50家。全年新增拉面店710家,全县拉面店总数达12240家,拉面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有了显著提升。投资11.6亿元实施了黄河绿洲生态公园等旅游项目,完成了雄先岗山生态旅游3A级景区和阿河滩撒拉民俗旅游2A级景区评审工作。全年接待游客5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87万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17.8%和38.2%。

2013年,化隆县充分利用“青洽会”、“青食展”等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昆玉集团牛羊育肥及深加工、高原水上威尼斯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一期)等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亿元,较2012年增长31.5%。

文化

化隆县是青海省回族之乡,这里的回族男子多穿对襟白衬衣,外套青坎肩,戴白色或黑色的圆顶帽。妇女一般都戴“盖头”,只露面部。他们的饮食,在制作上特别考究。婚姻上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婚期一般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由阿訇证婚。一般只在本民族内通婚,如娶嫁外民族,前提条件是对方要遵循回族风俗。丧葬实行土葬,而且死后一两天内就要安葬完毕,不用棺木寿衣,只用两丈多白布缝制成尸衣,紧裹洗净的尸体。这里的回族节令主要是小“尔的节”(开斋节)、“大尔的节”(又称古尔邦节,即宰牲节)等,具有浓烈的伊斯兰教宗教色彩。

社会

文化事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完成投资3600万元,实施了“文化进村入户”、全民健身、村级文化活动室等项目,全县直播卫星户户通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50%。同时,成功举办了海东市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2007年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县各个角落,全县各村都能收看2套以上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已达2345户。

教育事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在教育方面完成投资1.3亿元,主要实施了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教师周转房等项目。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市率先实施了高中免费教育,切实巩固了“两基”成果,高考上线率达93.1%。

科技发展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充分利用科技宣传周、科普之冬及各种节日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受益群众达2万人以上。组织农、林、牧等涉农部门深入一线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达15期,受训群众达1.3万人/次。同时,积极引进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等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50.6万亩,良种化程度达到80%以上。

医疗卫生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在卫生计生方面完成投资2956万元,主要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等项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价总体水平下降了37.2%,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1.2%。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持续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6.32‰,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8.5%。

社会保障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在扶贫方面完成投资1.1亿元,主要实施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项目,实现脱贫1.6万人。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及城乡低保、医保、工伤保险对象的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8%和92%。新增城镇就业11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为低保、五保对象、受灾群众等发放救助金7967万元,较上年增长16.1%。完成投资5.1亿元,实施了500户易地移民扶贫搬迁、5349户农村“两房”和1870套城镇保障房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城市建设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编制完成了商务中心广场等20个项目的修建性详规。投资38亿元实施了行政办公、商贸、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项目65项,完成投资10.6亿元。新区各类办公业务用房、住宅小区及开业运营的餐饮、宾馆等全部实现通水、通气、通电和正常供暖,群科新区基本上具备了县府迁移条件。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筹措资金3.7亿元全面完成了甘都、牙什尕2镇9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任务,投资2700万元扎实推进了下扎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7055万元新建通村公路14条、人饮工程20项,农村人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历时三年的玉树市援建工作圆满收官,化隆回族自治县援建办获得全国玉树援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旅游

风景名胜

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夏琼寺马阴山旦斗寺、李家峡北岸生态公园

夏琼寺

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距省会西宁市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始建于1394年,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1788年爱新觉罗·弘历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

夏琼寺自创建以来,现后修建了妙音菩萨殿、弥勒殿、金顶殿、阿底峡殿、金刚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萨殿、监河弥勒殿、山佛殿、护法神殿等十一个殿堂,构成了一处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布局井然,气势磅礴。

马步芳公馆

马步芳公馆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牙路乎村,属县级保护单位,先后分两次建成。1925年,马步芳任团长驻防化隆前城台时,在此修建了公馆一座,占地30多亩,以中式前后两院四合院配以角楼建筑为主体,后称东院,1946年在原公馆的基础上,向西扩大80多亩,总占地110多亩,于1948年建成。以高墙围院,形同古堡,新建西式二层蝴蝶楼、鸳鸯楼两幢及平房数排,分前后两院,其风格古朴、典雅,造型别具特色,室内陈设华丽,庭院内方砖铺地、以卵石拼铺通道。西侧为花园,栽有牡丹、芍药、迎春花等花草。

丹斗寺

旦斗寺位于青海省的东部的丹霞如火的积石山中,背靠湟水南山,面朝黄河,经过九曲九峡的黄河在丹斗寺的凝视中奔下青藏高原。丹斗寺所在地属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这里是藏族人民生活的最东部地域了。化隆县虽然是回族聚集的地方,但最东部的高山深谷里都是藏族乡。无论是从黄河南岸的循化积石镇过黄河上山,还是从北方的化隆巴燕镇翻山越岭,到丹斗寺都不容易。丹斗寺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间。从实际距离来说,丹斗寺距离北面的下科巴村仅八公里,距离南面的黄河仅十五公里,但都需要攀登大山才能到达。也许正因为如此,旦斗寺才能存在至今,才成了后宏期的发祥地。

李家峡北岸生态园

李家峡北岸生态公园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李家峡管委西北部,南边同尖扎县隔河相望,是黄河上游第三个梯级电站,现已高峡平湖,风光宜人,是旅游避暑胜地。阿赛公路可直达。距省会西宁市120公里,是集生态,旅游,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李家峡北岸生态园占地面积5600余亩,其中核心面积500亩。目前造林2700亩,以经济林、观赏林为主,修建宾馆,娱乐室各一座,农家小院20个,旅游船15只,铺建了宽敞停车场。该生态园东临“佛教圣地夏琼寺”,南依李家峡水电站,乘船可游览风景优美的“松巴峡”和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内还有“乌龟山平湖”、“如来佛看景”、“大坝风光”、“昆仑仙菊基地”等诸多景点。

公伯峡景区

公伯峡,又叫古什群峡,因黄河上游南岸悬崖处建有一座“拱北”而得名。距省城西宁市145公里,属于旅游地景,这个峡从宗吾桥到赞卜乎村,全长15公里,是黄河自尖扎进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必经之地。古什群峡两山对峙,崇山峻岭,高耸入云,陡壁如削,荫天蔽日,形势十分险要。黄河入峡后,因河道狭窄,河中礁石暗伏,滚滚河水飞湍造漩,咆哮而下,登顶观景,蔚为壮观,十分险绝。循化古八景中有“石群急湍”之称。

获得荣誉

2020年10月,获评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6月,入选青海省脱贫攻坚拟表彰先进集体名单。

参考资料

总体概况.化隆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化隆县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化隆县人民政府.2024-03-01

自然地理.化隆县人民政府.2024-03-01

行政区划.化隆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历史概况.化隆县人民政府.2024-03-01

自然地理.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0-03-08

土地资源.www.hualongxian.gov.cn.2020-03-08

化隆县.qh.uemap.com.2020-03-08

统计信息.海东市人民政府.2021-06-30

化隆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3%.化隆县人民政府.2024-01-03

十年来化隆回族自治县新建校舍投资达1.3亿元.news.sina.com.cn.2020-03-08

名胜古迹.www.hualongxian.gov.cn.2020-03-08

关于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政务公开.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