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河
通榆河,是苏北东部沿海地区人工开挖的调水、航运流域性河道。通榆河南起南通市海安县新通扬运河河口,北至连云港市赣榆区汪临港产业区,流经南通市的海安县,盐城市的东台市、大丰区、市区、建湖县、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县和连云港市的灌南县、灌云县、市区和赣榆区等地区。
通榆河是苏北东部沿海地区的一项以水利为主、立足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江水东引北调”既定工程项目的一部分。目标是建成一条南北水利水运骨干河道,引调长江水,改造中低产田,开发沿海滩涂,结合通航冲淤保港、调度排涝、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为建设港口和港口电站提供淡水资源。
1958年,通榆河由江苏省统一规划,同年冬,开挖海安至阜宁县157.7千米。1978年整治海安县境内新通扬运河至陈家圩9.0千米。1985年,确定江苏省通榆河全线统一规划,在原老通榆河海安至阜宁段老通榆河河槽、盐河、北航道的基础上,增设部分新河为基本河线,长415千米,分南、中、北三段实施。1991年编制完成《江苏省通榆河中段工程盐城段河道工程初步设计》,1992年冬季开始试验性开挖,1993年9月正式开工,2002年建成通水,2007年5月10日,江苏省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列为支持苏北沿海开发的重点项目,同年12月9日开始实施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概算投资14.5亿元,工程全长190.1千米,自盐城市滨海县境内的大套三站引水至赣榆区。
基本概况
通榆河南起南通长江北岸,北至连云港市赣榆县,全长415千米。开
挖通榆河是1958年8月全省水利会议制定的江苏省水利综合治理规划的一部分,1959年2月初开始施工。1991年10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按三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2001年全线建成通航。
流域范围
通榆河原为1958年冬开挖,海安至阜宁县长157.7千米,河线位于串场河以东2~3千米,走向大致与串场河平行,经过海安、东台市、大团、盐城市、上冈、阜宁等城镇附近。由于是“半拉子”工程,东台至阜宁之间只有沟墩镇至阜宁段、白驹至大团段半边成河,发挥着引排水作用。1991年里下河地区大洪水之后,通榆河东台至响水段202.7千米河道工程全线开工建设,截止2002年10月全线贯通,该段河道河底宽30~50m,河底高程-1.0~-4.0m,堤顶高程4.0~7.5m,堤顶距150m,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
通榆河向里下河沿海垦区和渠北地区供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河道功能
通榆河南起南通九圩港,北达连云港市赣榆,全长415公里,是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江水东引北调的水利、水运骨干河道。它对改造中低产田,开发沿海滩涂、拓宽航道、冲淤保港、调度排涝、改善水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盐城市境内通榆河中段工程,南起东台泰东河接口,北至响水镇,全长183.6公里,投资15.1亿元。河面宽100米,河底宽50米,水深约5米,向北引长江水100秒立米,可供1000平方公里范围灌溉。通榆河从规划到完工历时18年,是新中国建立后盐城水利史上跨时最长的重点工程。
改造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的“二五”计划就曾开挖过通榆河。1958年冬,从海安到阜宁县157公里长的土地上,十多万民工挥揪上阵。但当时人力、物力、财力都跟不上,1959年被迫停工。30多年后,这些遗留下来的半截子河,被凌家荣一代水利人打通、拓浚,串连成通榆河。
1964年10月,苏北沿海地区曾规划开挖苏北运河,这条运河南起射阳河北岸的阜宁,北到灌河响水镇,全长53公里。江苏水利人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再上通榆河。可时隔不久发生了文革,挖河计划再次搁浅。
沉睡的通榆河规划,终于在改革开放年代复苏。1984年,江苏省委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中、苏北”战略决策,又一次提到开挖通榆河,引调长江水为苏中—苏北沿海发展注入活力。
1985年1月成立通榆河开发领导小组。这次行动很快,除了人们已充分认识到通榆河的重要价值。
从1984年起,陈克天开始进京申请立项。他找到曾在苏中、苏北战斗过的陈丕显、张爱萍等老领导,介绍通榆河工程的意义,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前后进京多少趟?陈克天回忆是16趟,凌家荣说18趟,曾任市水利局档案馆馆长的张绍力说至少有19趟!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举,上一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很不容易。
陈克天进京争取立项,盐城人在为筹集资金忙碌。上面同意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1亿美元开发通榆河,可以计算,通榆河中段河道工程需要近11亿元人民币。以当时兑换率计算,那1亿美元货款到位后仍有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缺口。
1990年的一个秋夜,凌家荣带着问题从南京赶回盐城市向市里报告。在汇总分析各方面情况后,市领导拍板:两亿土方钱,我们盐城拿!这条河非上不可。第二天一早,凌家荣拿着市里的报告赶往南京,这份报告连同省里的报告一起送到北京,国务院各部委办的负责人在仔细审阅后,认为论证科学合理,资金落实到位,同意立项。
十多年后,通榆河中段完工,陈克天年高体弱躺在医院,没能赶到盐城看通榆河通水典礼。他告诉凌家荣,当年在北京一批盐城籍老干部们听说立项成功,一片欢呼,有位老干部竟然激动得心脏病发作。
1991年7月初华东地区连降暴雨,盐城市遭遇大洪涝袭击,连续半个多月全力抗洪排涝。洪水退去,省里考虑群众负担问题,决定暂缓开挖通榆河。多少年努力争取来的通榆河项目又一次面临搁浅。
当年秋天,凌家荣带同事再次赶往南京,向省里力陈立即开挖通榆河的理由。“没有资金,我们贷款开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马上开挖这条河!”他们还借鉴当时宁沪高速公路先搞“试验段”的经验:“我们能不能搞个试挖?”
省水利厅领导被这个“试挖”方案打动了,被盐城人挖黄河的决心感动了。老厅长孙龙说:“贷款是个好主意!你们拿贷,我来贴息,我们一起来做好这篇大文章。”
通榆河
水枪冲挖,省内率先使用机械挖大河
通榆河中段工程试挖段选定滨海境内,总渠立交以北至废黄河船闸以南的7.8公里地段。1992年春天起,工程设计人员进入现场勘察设计。按省里规划,采取传统方法:人工挑抬,两面出土。这样一算,至少需要8万民工上河工,还要占据大片农田。
凌家荣心想:又要当民工头子了吗?当年整治新洋港时,30万民工冒着寒冷北风锹挖人挑的艰苦场景又出现在他的眼前。都90年代了,难道我们还要靠人海战术和大会战解决问题?能不能探索出新的科学施工法?经过实地勘察,凌家荣和同事们提出“机械施工,一岸堆土”。在保进度保质量的同时,尽量少用民工,少占农田。这一方案被上级批准。
1992年冬天,滨海境内渠北河工地段热气腾腾:盐城人用机械施工方式开挖通榆河。高压水柱从水枪中喷射而出,机泵抽吸着泥浆,河道一段段成型,而工地上却只用3000民工。
“机械施工效率之高,是当年人工挑抬不可比的。”曾任通榆河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绍力说,30多年前他参加过新洋港整治工程,那时民工挑河体力消耗太大,不是壮劳力根本干不下来。
河工上有个能挖会挑的高手周恒爽,人称“周大锹”,他一锹挖出的土方重得叫你挑不起来,挑起来也爬不上河坡。而他把泥兜往地上一放,任你挖泥堆土,他总能一口气挑到河堆上去。他一顿要吃三人饭量。但把这样出色的“大锹”与通榆河工地上的水冲法一比,那工效可相差多了。水枪冲挖一组3人,一天就可冲挖出500方土。
这是江苏省大型水利工程首次采用机械施工法。滨海试挖段竣工验收获优良等级,整个渠北工地共减少征用土地500多亩,100多户房屋免于拆迁,节约征地拆迁费1500万元。1993年4月,通榆河道工程渠南段正式开挖。随之,一座座桥梁、抽水站、船闸建成,一行行沿河绿树长起。通榆河从图纸一步步变成现实。
科学创新精神贯穿通榆河工程。通榆河枢纽工程:通榆河在这里横穿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和后来建成的淮河入海水道,这三条黄河与通榆河不在一个水位上,省里的立交方案是:通榆河与灌溉总渠、排水渠交叉处,建总渠和排水渠穿通榆河地下涵洞各一座,总渠北堤(即入海水道南堤)预留入海水道挡洪闸位置。
这就面临一个难题:仅穿越总渠的大涵洞,首先就得打下18000根水泥桩,这至少需要4个月时间,工期延长,影响次年春天农田灌溉,还要增加经费。副指挥吴金泉带着总工程师裴熙建等赶往河北沧州市,参观大运河穿越子牙新河立交工程,最后确定搞下洞上槽。盐城人独辟蹊径的新方案报到省里,23名专家只有3人举手赞同。凌家荣鼓励大家别灰心,修改完善后再报。第三次上报设计方案,省里的23名专家中的20名投下赞成票。
新方案把洞身长度从几百米缩到58米,节约了大量资金,缩短了工期。涵洞修成后,年近八旬的陈克天在即将通水的涵洞里走了一趟,他抚摸着洞壁,对凌家荣说:“我们要做的事情,现在一件件都成功啦!”
苏中—苏北沿海开发,通榆河将有姊妹河
1998年凌家荣退居二线,继任者们继续优质高效地完成通榆河工程,工地上仍然有他奔走的身影。2002年冬,通榆河河成、路成、绿化成,成为全省闻名的清水河道。
2009夏天,中原地区北方数省大旱,水资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从通榆河工程走出来的市水利局长罗利民和同事们,一面筹划着防汛排涝,一面应对着抗旱保水、保农田灌溉的挑战。通榆河提供了科学调度生产、生活用水的条件,增添了盐城人抗击干旱的底气。
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贯穿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沿海三市的通榆河沿线,正在成为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加快苏北沿海开发,新的临海引江供水通道的前期工作即将开始。一条通榆河的姊妹河正呼之欲出。
旅游景点
通榆河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市境滨海、响水县两县境内。南北沿通榆河长40公里,东西沿苏北灌溉总渠长50公里,占地面积4200多亩。风景区以游览黄海波澜、水利工程景观和沿途风光为主,可兼观海堤工程等水利设施。区内水陆交通便捷,闸站相连,环境幽雅,治水历史、海盐文化深蕴其中。有欧式广场、垂钓中心、万鸟天堂等景点以及水利宾馆等配套设施,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接待、参观实习、康乐健身、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
通榆河-主要工程
通榆河工程是苏中、苏北东部沿海地区的一项以水利为主、立足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设施工程,是增强农业后劲,加快发展苏中—苏北、振兴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措施项目,也是江水东引北调既定项目的一部分。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一条南起南通市,北达连云港市赣榆,长415公里的水利水运骨干河道。
通榆河工程规划设计分为北、中、南三段,南始泰东河、北至灌河长203公里的中段工程自1992年冬季开始试验性开挖,1993年9月正式开工,2002年建成通水,工程总投资15.5亿元。河道设计标准为:废黄河船闸以北段河底宽50米,河底高程▽-1.0米(废黄河零点,下同);废黄河船闸至东台泰东河口段底宽50米,河底高程▽-4.0米。共挖土方8796万方,征地7.03万亩,拆迁房屋2.87万间,沿线新建灌溉总渠地涵、废黄河地涵及废黄河船闸、响水船闸,新建抽水站1座、跨河公路桥24座、跨河机耕桥5座以及300座中小型配套建筑物。由于泰东河拓浚工程未全部实施,通榆河中段工程原设计引调江水100立方米每秒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急需尽快实施泰东河拓浚工程。
2007年,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通榆河北延工程,工程全长190公里,自我市滨海县境内的大套三站引水至赣榆区。工程建设后,将向连云港市供水30~50立方米每秒,为连云港市区应急水源及沿海开发提供水源保障。为统筹调度全省沿海开发的水资源,迫切需要在完善里下河地区水源工程的同时,新辟临海引江供水干线。规划临海引江供水干线自南通九圩港沿垦区干河接入我市境内农干河、黄海复河、大丰干河,直接向沿海垦区和港、大丰港供水。
纪事碑
文曰:
盐城市汉代称盐渎,地处里下河,地势低洼,形若锅底,旱时汲水甚艰,涝时排水尤难,故历代水旱频仍,地瘠民贫。爱新觉罗·旻宁时林则徐关心民,亦亲至盐城主持修河,于时艰,难成大业。新中国建立后,政府虽重视水利,终因规划不利,财力匮乏,苏北水、旱灾仍迭发,1954年大水,千里绿野顿成泽国。上世纪60年代,盐城人民即痛感兴修通榆河之必要,至80年代,省市政府更深知发展经济,通榆河乃命脉也。经陈克天同志多方奔走呼吁,国务院于1991年批准立项,复经王俊先生鼎力支持,使兴修通榆河最困难之资金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