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红山茶
浙江红山茶(学名:Camellia chekiangoleosa),属于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浙江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地区的海拔500米至1,100米的山地中,常见于疏林环境中。目前,这种植物尚未经过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浙江红山茶是一种灌木至小乔木,其嫩枝粗壮且无毛,顶芽接近秃净状态。叶子呈厚革质,形状多为长圆形或椭圆形,长度通常在9-13厘米之间,宽度介于3-4.5厘米,有时可达6厘米。叶子的先端逐渐尖细,基部呈阔楔形。叶面上方干燥后呈现橄榄绿色并带有光泽,下方颜色相似,也带有光泽,无毛覆盖。侧脉数量约7-8对,在叶面两侧都明显突出。叶缘上半部分稀疏分布着锐利的小锯齿,齿刻间隔约为3-7毫米。叶柄长度一般在1.2-1.8厘米范围内。
花
花朵为红色,单生或多生于枝条顶端,几乎无柄,直径大约在8-10厘米。苞被片共有8-9片,其中最内侧的一片呈倒卵圆形,长约2.2厘米,质地坚韧,表面覆盖有贴生的黄色绢毛。花瓣数目为7-8片,形状为倒卵圆形,长度在4-5.5厘米之间,外侧的2-3片花瓣上也有绢毛覆盖,基部相连的部分长达6-7毫米。雄蕊分为3-4轮,每轮长度约为3厘米,外轮花丝基部相互连接,花丝管长约1厘米,无毛。子房内部包含3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4-6颗胚珠,子房本身无毛,花柱长度在1.5-2厘米之间,顶部三裂。
果实
果实为球形,成熟时直径可达15厘米,干燥后变为黑色。果实会分成三个部分裂开,每一部分都是木质的,厚度在1-1.5厘米之间。每个果实内的种子数量为3-5颗。
近种区别
在没有毛发的子房和坚硬木质果皮的光果红山茶组Lucidissima中,浙江红山茶与大果红山茶C. magnocarpa Chang具有最大的蒴果。然而,大果红山茶的叶片不如浙江红山茶厚实,形状更趋近于椭圆形,苞被片无毛,花朵相对较小,子房通常是5个房间,而蒴果更大。
生长环境
海拔
浙江红山茶主要集中生长在海拔360-1600米区段,海拔360米以下和海拔1600米以上区段,浙江红山茶分布较少。浙江红山茶的垂直分布因地理位置而异,由北至南分布平均海拔逐渐上升,如在大别山区分布于海拔605-688米;而在怀玉山系则分布在海拔380-1100米范围;武夷山系则在海拔800-1350米范围才有分布;在缙云县、开化县等中心分布区则分布范围较宽,海拔421-1500米的范围均有分布。
气候
浙江红山茶性喜温凉湿润的生态环境。生长在中亚热带到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为10.8(铅山县)-23.0℃(永安市),极端最低温-15.2℃(大别山),极端最高温41.5℃(丽水),≥10°℃积温4500-5840℃,年降水量1392(丽水)-2438毫米(风阳山)。无霜期195(大别山)-297图(沙县区),相对湿度75.80%(丽水市)-83%(马头山)。在全日照和半荫蔽生态环境中枝叶生长茂盛,结果多,色泽亮丽;过于荫蔽处的植株则树势衰弱,茎干细弱、枝叶稀疏、开花结果少或不结果,甚至枯死。
土壤
浙江红山茶性喜排水良好、通透性好、腐殖质含量较高、湿润疏松的土壤,在山麓、溪谷两旁,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表凋落物层较厚的立地,植株枝叶茂盛,结果多,果实大,色泽好。生长地的基岩多为花岗石,部分为砾岩和石灰砂岩,微酸性黄壤和红壤分布居多,就土类而言,黄壤上分布的数量稍多;就亚类而论,则以黄红壤亚类和黄壤亚类上的数量占优势。对土层厚度要求不严,即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中也能生长。厚度在80厘米以上的土壤上分布较多,生长良好。
伴生植被
浙江红山茶主要自然生长于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密闭乔木林内则罕见。伴生植物有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以灌木丛为多。常见的乔木伴生树种树种包括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日本柳杉、甜槠、青冈、苦槠、青冈、小叶青冈、栲树、红楠、檫木、木荷、冬青、大叶冬青、枫香树、野鸦椿、杨梅、江南花楸等;灌木伴生树种主要有短柄袍、云锦杜鹃、角杜鹃、满山红、马银花、短尾越橘、长圆叶鼠刺、蜡瓣花、南烛、光亮山矾、老鼠矢、黄丹木姜子、荚蒾、乌药、山胡椒、格药柃、微毛、朱砂根、绣球绣线菊、中华绣线菊;草本层有蕨、金星蕨、狗脊蕨、里白、铁芒萁、一年蓬、青绿薹草、卷丹;层外植物有山木通、三叶木通、野木瓜、木防己、周毛悬钩子、蕨、络石、青风藤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福建(霞浦县和建宁县)、江西省(永新县、南丰县、全南县和宜春市)、湖南省、浙江省(开化县、缙云县、青田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天台县和苍南县)和安徽(岳西县)。分布于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南部,北到安徽岳西(31°00'N),南到福建永安的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25°50'N),东到浙江天台(121°02'E),西到江西宁冈(113°52'E)
英国、法国、瑞士、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有引种栽培和繁殖,主要用于家庭园艺和园林观赏。中国北省林科所、南京市、黄山树木园、杭州植物园都有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浙江红山茶是中国南方山区生长的特有树种,是进行油茶和山茶新品种培育的物质基础和杂交育种的常用重要亲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冬春开花,花大色艳,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园林观赏植物珍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均优于普通油茶。
保护级别
1994年被列为中国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1996年被列为中国福建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物种现状
浙江红山茶的分布范围在缩小,其数量也逐渐减少,野生种群密度不高,个体种群较小,多为3-5株生长在一起,大片分布极为少见,呈零星分布,只有军峰山、金饶山、丽水大洋山和古田山有成片或团块状种群。20世纪50年代,浙江红山茶多为成片分布,现在所存资源大多退至人迹罕至的高山、深沟、峡谷以及保护区和风景区。浙江红山茶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都在减少,野生种群已处于濒危状态。
濒危原因
资源数量却逐渐减小,其主要威胁因素为因山体开发和用于薪材而被砍和被烧,部分资源因园林用途而被挖下山以及断枝采果等。
山体过度开发,砍伐严重:不少立地条件好,成片分布的浙江红山茶野生资源,因改栽培果树或其他经济林而被砍光或被烧光,村民生活用柴也砍了很多。有35.0%的植株是被砍过后根部萌发枝条生长而来。在林业上,飞播的马尾松林等残次林抚育也进行了大量的砍伐。这些人为活动造成浙江红山茶分布范围、面积、数量和类型的锐减。
断枝采果破坏树势:由于浙江红山茶树体高大,村民采种榨油时经常会断枝采果,导致野生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挖掘日益严重:浙江红山茶观赏价值高,在园林绿化中应用逐渐增加。但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不强,带领花卉苗木经销商上山直接挖掘移栽浙江红山茶植株,导致大量浙江红山茶植株死亡、丢失。
保护措施
原地保存:在成片集中分布地域建立原生境自然保护区,进行原地保存,使浙江红山茶在原生境中自然演化发展。中国云和景宁畲族自治县适合建立保护区,将已分树到户的浙江红山茶天然资源统一保护起来。严禁一切商业性的移栽,对古树及古树群进行登记造册。
遗传多样性的分子分析:保护一个物种并不是随机地采集和保护,自然地理条件和形态上的差异并不一定能代表遗传上的变异。因此,在外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需用分子标记等手段进一步研究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类型,才能科学地保护该物种。同时,还要立项开展浙江红山茶的种质资源评价、良种选育、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等专题研究,对浙江红山茶的食用、医疗、保健、化妆等各种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圃:在分布范围内收集不同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具有外部形态特征差异的类型以及分子标记鉴定的不同类型,收集尽可能多的遗传多样性,边收集边繁殖推广,达到以繁促保的目的,重点收集不同种源地,中心分布区和垂直分布的边缘地带种源以及自然变异类型,如中国岳西县、福建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江西宁冈永新等地的浙江红山茶。使浙江红山茶各变异类型处于一个开放的授粉系统之中,促使它们产生基因流,达到不同类型基因的交流和重组,使物种的生活力得到复壮。
参考资料
【花卉观赏】浙江红山茶 .个人图书馆.2024-08-09
浙江野花看过来(九十九).浙江省林业局 .2024-08-09
浙江红山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