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

“巴祖卡”火箭筒(Bazooka rocket launcher)是美国陆军火箭工程师L.A.纳金斯中校于1942年初研制的一种轻型反坦克武器,因其外形似类圆筒状巴祖卡乐器而得名,正式名为M1火箭筒。

“巴祖卡”M1火箭筒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该火箭筒采用肩部发射方式,发射M6火箭弹,直射距离100米,最大射程370米,破甲厚度76毫米,还可发射燃烧弹、烟雾弹等。“巴祖卡”的弹和筒分离,能够重复使用。火箭弹从发射筒后部装填,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一个人装弹,一个人发射。“巴祖卡”的原型是一种火箭动力武器,简单地说就是用火箭筒来发射加装火箭推进器反坦克手榴弹。因此,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会产生尾焰。巴祖卡在发射时产生的尾焰长达2米,火箭筒后面最少2米的范围都是危险区。“巴祖卡”M1系列反坦克火箭筒首战便蜚声于登陆北非的“北非登陆战役”,它在一次战斗中取得了击毁德军4辆IV型中型坦克和1辆六号重型坦克的辉煌战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士兵对巴祖卡非常喜爱。它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争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就曾经将巴祖卡火箭筒、原子弹、吉普车和C-47运输机称为“确保二战胜利的四大工具”。

由于“巴祖卡”生产和装备非常迅速且仓促,加之设计并未完善,其在战场应用之后很快显示出了一些缺点。在不断改进后,巴祖卡火箭筒不但延长了使用寿命,也不断增加了致命性。主要型号有M1系列、M1A1系列、M9系列、M6A3系列等。德军缴获美国军队的“巴祖卡”后,研制出“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火箭苏联在“铁拳”的基础上研制出RPG-7反坦克火箭,美军现役标准单兵无制导反坦克武器AT-4火箭筒依旧延用“巴祖卡”的原理和结构。巴祖卡火箭筒的发明,可以说是军事历史上第一次,使步兵拥有了一款专为穿透装甲而特别设计的武器。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希特勒的入侵行动中,闪电战是极为有效的战术,这种战术使用大规模集中的坦克来共同攻击敌军的防御部队。这种闪电战是在德国于1939年9月波兰战役的战斗中第一次被证明非常成功且有效,此后又在后来的各种战役中不断得到证明。虽然当时反坦克火炮的开发已经如火如荼,并且有相当优秀的产品诞生,但是在战斗中的实际情况是,在这些重型枪械还没有被安装到位之前,就已经被德军快速移动的装甲车队所摧毁,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装备传统武器的步兵单位,经常成为德军闪电战的打击对象。虽然他们武装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但是由于这些武器十分笨重、操作不便,在本质上而言,这些步兵单位基本上对坦克装甲车队是没有任何防卫和应对能力的。因此当美国不可避免地被拉入欧洲战场的时候,开发一款能够单兵携带、快捷使用、有效对付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步兵武器,就成为美国军队新型武器装备开发的必然选择。

研制历程

1933年,美国陆军创建了一个单兵火箭筒研究局,指派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作为主设计师,研究单兵火箭筒的使用可能性。虽然单兵火箭筒的项目正式立项,但是美国陆军并没有给斯金奈拨放足够的研究经费,并且其他的陆军军官都对这一项目不感兴趣,认为其发展前途不大。这些都对斯金奈的研究产生了阻碍,因此在1940年之前,由斯金奈牵头的单兵火箭筒项目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尽管研究工作并不顺利,但是斯金奈的研究项目还是在德国改良武器装备并在改良完成后开始侵略邻国而迎来了转折点。

1940年,美国陆军莱斯利·斯金纳上校的手下爱德华·乌赫尔中尉建议用他新近发明的RPG7火箭炮来发射加装火箭推进器的M10,把M-10式反坦克枪榴弹战斗部移置到火箭弹上,并把火箭筒口径扩大到60毫米,还安装了肩托、手柄和电池式发射装置,在罗伯特·哥达德的手下克拉伦斯·希克曼的帮助下,“巴祖卡”M1的原型在华盛顿大学完成,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支可用于实战的反坦克火箭筒

生产与装备

1942年春,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斯克纳和厄尔用其火箭筒向运动中的坦克靶车连续发射火箭弹,全部命中,引起了陆军少将巴尼斯的重视,当即决定小批量投入生产。后又经过几次改进设计,形成了M1、M1A1以及M9等型号。最初没有正式的称呼,德军最初称之为“肩射炮”,美国大兵们则戏称为“花花公子乔治炮”,后者难登大雅之堂,于是有些人又把它叫作“巴祖卡”,源于当时一位名叫鲍勃彭斯的美国广播喜剧明星表演时使用的一种粗管乐器,这种乐器与火箭筒发射管的形状十分相似。尽管在当时这只是一种随口的称呼,不料一直沿袭至今。1942年5月19日,军械部与通用电气签订了在30天内生产5000具火箭筒的合同。1942年11月,在突尼斯战场上,正式列装服役。

1942年11月,在突尼斯战场上,美国第一军的步兵们正为没有合适的反坦克手段而苦恼,首批得到“巴祖卡”火箭筒的部队几乎没有经过训练就带着它们投入了战斗。尽管如此,RPG7火箭炮的使用效果却仍出乎意料地出色。被伏击的德军坦克分队误以为自己遭到105毫米榴弹炮的射击,于是打出了白旗。在太平洋战争中, “巴祖卡”成为一种攻击日本阵地的利器,像混凝土掩体和盒装堡都能够被其摧毁。不过,对椰子和沙子组成的掩体就不是很有效了,因为那些掩体的结构具有弹性导致其可以吸收火箭弹的冲击力而不使其爆炸。总之, “巴祖卡”火箭筒的出现让美国军队步兵在德国坦克面前重新树立起自信,并使得“坦克是反坦克的最有效武器”这一著名论断发生了动摇。艾森豪威尔曾将“巴祖卡”与原子弹、吉普车和C-47运输机并称为四个胜利工具。

“巴祖卡”的早期型号,口径为60毫米,能穿透100毫米厚的装甲,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坦克装甲最厚也不超过80毫米,主力坦克的前装甲只有50毫米,大多数地方在20-30毫米。二战初期,最流行的是37毫米反坦克炮,后来又有了57毫米反坦克炮,但是它们的重量都至少有几百千克,需要几个炮手操作,而且穿甲厚度只有20~50毫米。“巴祖卡”和反坦克炮相比,穿甲威力大得多,足以击穿二战早期的各种坦克。即便是二战后期的中型坦克,它只要命中也都能击穿。重型坦克比如德国六号重型坦克淞沪会战时,中国的德械师少量配备有这种反坦克炮。

1942年11月,m1正式列装服役,其改进型号M1A1发射器及火箭弹于1943年7月装备部队,是M1发射器的简化版本。M9发射器、M9A1发射器是M1A1发射器的改进版,于1943年10月开始装备部队。基于M9发射器改进的超级巴祖卡发射器,在美军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初。

“巴祖卡”也曾装备中国国民革命军,例如,被解放军全歼的国军整七十四师,是国军的12个全美械装备军之一:32600名官兵全美械装备,其中便装备M1巴祖卡火箭筒324具。

改进历程

由于生产和装备非常迅速且仓促,加之巴祖卡火箭筒的设计并未完善,因此其在战场应用之后很快显示出了一些缺点。设计团队针对战场使用报告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对巴祖卡火箭筒展开多次改进。第一次的改进之处是针对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射手容易被火箭弹产生的燃气灼伤而增加了防护。第二次改进包括对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后部用钢丝进行包裹和加强,以缓解发射过程中火箭弹的冲击;用电池击发取代发动机击发;取消前把手。1943年秋天,设计团队再次根据战场报告,对巴祖卡火箭筒进行了一次最彻底的改进,将原本的一体式发射器改造为可拆卸的两段式发射器。

虽然每次改进设计之后,巴祖卡火箭筒仍有一些缺陷,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是由于其强大的穿甲能力,在很长的时间内几乎所向披靡,没有哪一种单兵武器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此外,巴祖卡火箭筒的生产商对于其生产也非常重视和卖力,几乎每次都在合同规定时间内生产出足够数量的产品,这一点要远远优于其他轻武器的生产。

在不断的改进中,巴祖卡RPG7火箭炮不但延长了使用寿命,也不断增加了致命性。并且,该火箭筒的改进速度如此之快,简直令人瞠目。

基本设计

设计原理

“巴祖卡”的结构设计很简单:一根薄钢管制作的发射管,上面有握把、扳机、抵肩、击发电池等几个部件;发射管内的火箭弹有几片尾翼,用来保持飞行稳定;火箭弹后部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前部是一个采用聚能装药结构的弹头。发射管所需技术,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就是1900年以前也都具备了。它的核心技术其实只有两个:聚能装药和固体火箭发动机

聚能装药技术

聚能装药技术是在一段圆柱体炸药前端挖一个圆锥形的坑,铺上一层铜。炸药爆炸后,圆锥表面的爆炸能量都向中心线聚集,于是把铜片熔化、挤压成一条细长的铜流。铜流的速度高达每秒几千米,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撞到装甲后不是像普通穿甲弹那样硬碰硬,而是像高压水枪冲击豆腐。只要形状合理,一个不到300克的聚能装药战斗部,就能轻松打穿200多毫米的装甲。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固体推进剂,推进剂被做成一定的形状装填或直接浇注在燃烧室中。推进剂(也称装药)直接在燃烧室中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燃气(燃烧产物)并从喷管喷出,产生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由燃烧室、喷管、药柱和点火装置等部分组成。

主要结构

“巴祖卡”火箭筒结构简单、坚固可靠,由发射筒、肩托、挡焰罩、护套、挡弹器、握把、背带、瞄准具以及发射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端连接于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简身后部。为便于丛林作战,其改进型的发射简分为拆装式和两截式。筒径59毫米,筒长1350毫米,筒重5.8千克。其最大特征是下方设有2个握把,顶部安装有长方形射击选择装置,其上设射击选择杆,射击选择装置上标有保险、发射的英文字样。机械瞄具安装在发射管左侧,框架式准星座上设有3个准星,分别对应100码、200码、300码射击距离,照门为缺口式。火箭弹发动机电子点火通过一个击发电路达成,该击发电路由位于一个木托内的干电池提供电能

弹药和配件

“巴祖卡”配用的破甲火箭弹由战斗部、机械触发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具、运输保险、后向折叠式尾翼等组成。使用带尾翼的破甲火箭弹,有效射程100米,能穿透约130毫米厚的钢板。

破甲火箭弹采用串联式破甲战斗部结构、等壁厚锥角600的紫铜药型罩,装聚黑-2精密压制药柱。当战斗部碰击披挂有反应装甲的目标时,处于战斗部前端的前级战斗部探杆部件内、外罩闭合,接通引信电源,并使前级引信引爆前级的装药,击爆反应装甲;经过引信精确延时,在保证反应装甲被击爆后、对主装药形成射流的干扰基本排除的情况下,再引爆主装药,形成主射流对装甲进行侵彻,达到最佳破甲效果。破甲弹的初速为246m/s,最大破甲厚度800mm,在68度着角时的破甲厚度为230mm。

使用方式

巴祖卡火箭筒是美国军队的新式火箭筒,是一种单兵反坦克武器,但经过实战检验发现,巴祖卡同时对敌人的工事有较好的破坏作用,巴祖卡火箭筒使用时需要两人同时操作。由于火箭筒和弹药的保险机构并不是很完善,所以一般是在临发射前才装填弹药。所以,操作巴祖卡火箭筒需要射手和装填手有良好的默契。

在使用巴祖卡火箭筒发射时,射手肩扛火箭筒对准目标,装填手从专门的弹药携行具中取出火箭弹,先要抽出保险销,然后将火箭弹装填进膛,接着从火箭弹尾部取出导线并连接好,射手完成瞄准后扣动扳机产生电流,点燃火箭弹发动机,产生高压发射药燃气并将弹体推出发射筒。在这一系列动作中,装填手必须眼疾手快,而射手则需要保持稳定的心态,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发挥巴祖卡应有的威力。

优势与缺陷

优势

巴祖卡和反坦克炮相比,穿甲威力大得多,足以击穿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各种坦克。即便是二战后期的中型坦克,它只要命中也都能击穿,只要打在合适位置,比如侧面、尾部,也能击穿。相比于当时的反坦克武器而言,巴祖卡火箭筒体积小巧、轻便得多,可以很容易地由一名步兵携带和发射,能够达到极好的装甲穿透能力。一经战场使用,巴祖卡火箭筒就迅速得到美国军队士兵的喜爱,而敌军在害怕、憎恨这款武器的同时,也被他的威力和便携性所吸引,快速对其进行仿制生产。甚至巴祖卡RPG7火箭炮还被美国军方官方宣称为“美国惟一一款真正被迅速传到海外并广泛使用的革命性新武器”,足以说明美军高层对巴祖卡火箭筒的认同。

缺陷

巴祖卡虽然看起来简单,却一点都不简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弄伤自己,这是因为虽然设计中要求发射药必须在发射简内燃烧完毕,以免弹体飞出膛口时尾焰烧伤射手面部,但火箭弹实际发射时,还是有长达1米左右的后喷高压火药燃气,一旦遇到障碍物就有可能折回,烧伤射手。同理,当装填手通知射手已完成射击准备后,自己也要立即隐蔽,避开筒身后方的扇形危险区,以防被后喷高压火药燃气烧伤。而且巴祖卡相对于射手而言危险更大,因为发射时其面部刚好与发射简并列,一旦发生膛炸将首先深受其害。由于存在后喷高压火药燃气和强烈噪声,巴祖卡无法在工事内或其他类似密闭环境下发射,而且在发射阵地的伪装上存在着很大困难,发射后为了防止敌方反击,需要迅速转移阵地。

巴祖卡虽然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无论是对付敌方的坦克还是敌方的碉堡工事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巴祖卡有效射程不足、精度差是其最大弊端,而且由于初速较低,造成有效射程很短,而且100米内的弹道有明显弯曲。因此士兵们不得不国着危险,尽量接近目标实施抵近射击,特别是对于运动目标来说,还必须掌握好提前量,这样才有命中的可能。由于巴祖卡的这些毛病,注定了这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和配合才能掌握的单兵战斗武器。

战场使用报告中最常提及的缺陷是电触点容易腐蚀、电池容易出故障、火箭弹发射药容易受潮而损坏等。这些战场报告导致快速对巴祖卡火箭筒进行改进,最终改进出的M9及M9A1发射器在对付更重型号的坦克和在掩体及山洞内躲藏的敌人而言效率要高得多。

基本参数

以上参考资料:

衍生型号

M1A1系列

M1发射器和M6火箭弹投入战场后很快暴露出问题。设计团队迅速根据这些战场反馈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发射器被命名为M1A1发射器,其发射M6A1和M6A3火箭弹。其发动机和内部线路经加强处理,减小了损坏几率和故障倾向。发射器上保留了原本的电池点火,但取消了射击选择装置。发射器上仅设有一个握把,握把前方设有扳机。发射器口部增加了一个反光板,发射器后部采用钢丝进行包裹和加强。为了携带方便,在发射器上增设了背带环,以安装背带。值得说明的是,M1A1发射器只适合右手射手使用,不再适合左撇子射手使用。

M9系列

M1A1发射器装备后,又多次根据战场反馈很快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发射器命名为M9发射器、M9A1发射器,其发射M6A1和M6A3火箭弹。这两款发射器于1943年10月开始装备部队,相比于原来的M1及M1A1发射器,这两款发射器的改进是非常大的,最明显、最具特征的改进之处是将原本一体式的发射器改进为可拆卸的两段式,两段发射器可快速结合、拆卸。发射器上安装有一个把手,其内安装一个磁力发电机。为了大大改善射击精度,新型发射器取消了原本简单的机械瞄具,改为采用T90光学反射瞄具。此外,用一个带有2个抵肩垫的金属板制肩托取代原来的木制肩托,以提高在所有姿势下的射击舒适度。

M20“超级巴祖卡”

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是美国在M9巴祖卡火箭筒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反坦克火箭筒,原本在1944年已研发出来但并未投产使用,直至朝鲜战争爆发,征韩美军发现北朝鲜军的苏制T-34/85坦克根本不怕M1/M9巴祖卡,于是美国陆军军械部立即找来M20图纸紧急生产M20并送往韩国战场。M20火箭筒的有效射程是200米,它比“巴祖卡”增大了一倍以上。最大射击速度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火箭弹,可以击穿130毫米厚的钢板。由于这些性能远远超过了“巴祖卡”,所以美国兵又叫它“超级巴祖卡”火箭筒。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初期,美国一直使用着这种武器。到60年代中期,才逐渐用M72火箭筒代替了它。

典型实战运用

巴祖卡火箭筒的第一次战场使用,是在1942年11月的北非战争中。由于生产和装备非常仓促,参与此次作战的美国军队士兵也是在驶向北非的舰船上,才第一次见到这种新型武器。真正突击登陆作战之前,这些美军士兵没有接受过针对巴祖卡火箭筒使用方法的教学,也没有机会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因此在第一次作战使用中完全没有发挥出巴祖卡火箭筒应有的作用。

3个月之后,美军第11步兵军团在凯塞林隘口遭遇德军指挥官欧文·隆美尔的装甲车部队,虽然他们装备着巴祖卡火箭筒,但仍然大败。对于这场战役的失败,可能是由于巴祖卡火箭筒的固有缺陷,加之发射器和火箭弹都是仓促制造而成,因此可靠性不高。并且使用该火箭筒的步兵对其完全不熟悉,使用方法错误百出。此外,即使是发射出的火箭弹确实击中埃尔温·隆美尔的装甲车,但是由于六号重型坦克和MK IV坦克的前方装甲和侧方装甲太厚且坚固,导致将其击穿。

由于上述在战斗中糟糕的表现,因此很多人对于这款新武器作为有效的反装甲武器的表现很失望,更不用提那些面对着德军最新一代坦克装甲车的美国军队士兵了。因此,这些情况迫使从研究团队到工厂等多方面,严肃对待巴祖卡火箭筒的缺陷,快速着手实施改进。其改进速度极快,改进后的产品在下一次的联军进攻中发挥出了很好的效果。

《在滩头阵地和战场前线上》一书中记载:“巴祖卡火箭筒在登陆战以及在整场战役中的表现都被密切关注。一名武器观察员宣称,在这场战役中,巴祖卡火箭筒曾4次击毁Pzkw IV坦克,另一名武器观察员则宣称击毁了一辆六号重型坦克。此外,很多军官比起步枪榴弹来,更喜欢使用巴祖卡火箭筒作为近距离的反坦克武器。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巴祖卡火箭筒在对付要塞据点和机枪点中的敌军士兵是非常有效的武器,有利于鼓舞士气。”

由于不断地及时改进,巴祖卡火箭筒的性能越来越好,直至帮助美国军队士兵将德军意大利军队推回到欧洲战场上。此后巴祖卡火箭筒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与在北非战场上的情况相同,其在使用过程中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又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对付装备数量少、装甲轻的日本坦克部队的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步兵而言,巴祖卡火箭筒在对付位于掩体和山洞中的敌人时是一款极为有效且致命的武器。但是在越南等丛林地的战斗中,该火箭筒经常发生发火失败的故障,这些故障在北非战场上也曾遭遇过。

1943年5月,同盟国军队在攻打西西里岛时,部队中装备了少量的MIAI(发射M6AI改进型火箭弹)。在一次战斗中,“巴祖卡”击毁了德军4辆中型坦克和1辆六号重型坦克坦克。在大田战役中,“巴祖卡”和同盟国军队飞机联合作战,一起击毁了10余辆敌军坦克。

影响与意义

反坦克火箭“巴祖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先驱,对于后来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巴祖卡火箭筒在二战时期是一款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其对于装甲的穿透能力显得不足,受到士兵诟病。德军在巴祖卡火箭筒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战车噩梦火箭筒后,该火箭筒被美国军队俘获,美军在其基础上于1944年10月改进研制出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一个月之后日本投降,二战结束,M20超级巴祖卡尚未设计完成,因此也没有在二战中使用过。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到越南战争初期,美国才开始使用这种武器。到60年代中期,逐渐用M72火箭筒代替了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