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叶甲
昆虫名,为鞘翅目,金花虫科。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各省市;日本、朝鲜、西伯利亚、印度等以及欧洲和非洲(北部)均有分布。以幼虫咀食嫩叶,仅残留叶脉。是杨柳科植物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1毫米左右,最宽处6毫米左右。体呈椭圆形。背面隆起,体蓝黑色或黑色,鞘翅红色或红褐色,具光泽。中缝顶端常有1小黑点。头、胸、小盾片、身体腹面及足均为黑蓝色,并有铜绿色无泽。头部有较密的小刻点,额区具有较明显的"Y"形沟痕。前胸背板侧缘微弧形,前缘内陷,肩角外突,盘区两侧隆起。小盾片呈舌状,较光滑。翅鞘沿外缘上翘,近缘有粗刻点1行。触角11节丝状,长不达体长1/2,稍扁,第1节粗大,第2节短小,3-5节较长,6节后渐膨大呈棒状;触角基部互相远离;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兰紫色,前缘呈弧形凹入,两侧弧形有边缘。
卵
橙黄色,长椭圆形长2毫米。
幼虫
体长15-17毫米,头黑色,胸腹部白色略带黄色光泽。前胸背板具1对弧形黑斑,各节具成列黑斑,以体背两列黑斑大而明显,中、后胸两侧各具黑肉刺突1个,腹部各节两侧气门上、下线处亦各具1黑色疣状突起,但稍短平。尾端黑色,腹面具伪足状突起。
蛹
长约10毫米,金黄色。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2代。成虫干枯叶、泥土或石缝中过冬。产卵于叶片上,呈黄色并呈堆状;幼虫咀食嫩叶,仅残留叶脉。有群栖习性,在枝、叶上倒悬化蛹。为杨柳科植物重要害虫。
以成虫在落叶及草丛里或土中越冬。翌春杨、柳发芽时成虫开始出蛰,为害葡萄的新芽和幼叶,影响葡萄枝叶伸展。成虫白天活动,不善飞,喜爬行,具假死性,经取食开始交配产卵,卵多成块产在叶背或嫩枝叶柄处,每卵块40-120粒,每雌可产卵240-350粒,成虫寿命及产卵期长,可延至6月,卵期4-12天,5、6月进入产卵盛期,1-2龄幼虫群集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叶脉,呈纱网状,2龄后分散,3-4龄能食尽叶片,为害期长。幼虫老熟后在叶片或嫩枝上化蛹,1周后羽化为成虫。气温高于25℃时,新羽化成虫多潜伏在草丛等隐蔽处或松散的表土层越夏,秋季再现为害树叶,9月底10月初潜入枯枝落叶或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1)人工摘除卵块。于早春越冬成虫上树危害时,利用其假死性,振落捕杀。
(2)冬、春清除园内或树林内落叶、杂草,可杀灭部分越冬成虫。
自然防治
(1)葡萄园附近不种杨、柳树,以减少对葡萄为害。
药物防治
1、成虫和幼虫为害期喷洒果园常用有机磷或菊类杀虫剂或复配剂可奏效。
2、在成虫或幼虫发生期(5月中旬-6月中旬),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3、郁闭的幼林和山杨次生林内,可用烟剂防治,每亩用药500—1000克。
分布地区
本区分布: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湟源县)海东市(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
分类特征
成虫体近椭圆形,后半部略宽。头部小,触角短、扁平,11节。前胸背板蓝紫色,有金属光泽,较鞘翅目窄。鞘翅红色,靠基部四分之一处略收缩,末端钝圆。雌虫体长12-15mm,宽约8-9mm,雄虫体长10-11mm,宽约6-7mm。卵 初产时黄色,以后变橙黄色,椭圆形,长约2mm,宽0.8mm。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7.6mm。体扁平,头部黑色,胸腹部近白色,背面有黑点2列,第2、3节侧面各有1个黑刺状突起,以后各节侧面于气门上线、气门下线上,亦分别同样黑色疣状突起,但较短平。尾端黑色,且具吸盘状尾足
生活史
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落叶层下或土内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杨、柳发芽长叶以后,即开始活动,为害嫩芽,并开始交尾产卵。卵竖直成块,每块一般有卵40-120粒,亦有散产者,粘附于叶背或嫩枝叶柄处,一头雌虫一生能产卵240-250粒。卵期5-12天。5-6月为产卵盛期。4月末5月初幼虫开始孵化,共4龄。1龄幼虫群集为害,被害状呈网状;2龄以后分散为害;3-4龄能食尽叶片,仅剩叶脉。老熟幼虫于5月底开始化蛹于叶片、嫩枝上,约经5-8天羽化。幼虫为害从5月初直至8月中旬。新成虫在平均温度超过25°C时,潜伏于落叶草丛阴处,或2-4㎝的松散土壤表层内越夏。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不见成虫为害。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飞出取食,以后则在枯枝落叶层中或2-4cm的土内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