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丝瓜

丝瓜

丝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和粤丝瓜Luffaacutangula(L.)Roxb.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遍及全国。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热病身热烦渴,咳嗽痰喘,肠风下血,痔疮便血血淋,崩漏,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毒,水肿。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长10-12厘米,具不明显的沟,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约10-20厘米,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的较长,长8-12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弯缺深2-3厘米,宽2-2.5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

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花序梗稍粗壮,长12-14厘米,被柔毛;花梗长1-2厘米,花萼筒宽钟形,径0.5-0.9厘米,被短柔毛,裂片卵状披针形或近三角形,上端向外反折,长约0.8-1.3厘米,宽0.4-0.7厘米,里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尤为明显,外面毛被较少,先端渐尖,具3脉;花冠黄色,辐状,开展时直径5-9厘米,裂片长圆形,长2-4厘米,宽2-2.8厘米,里面基部密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凸起的脉,脉上密被短柔毛,顶端钝圆,基部狭窄;雄蕊通常5,稀3,花丝长6-8毫米,基部有白色短柔毛,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药室多回折曲。雌花:单生,花梗长2-10厘米;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

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厘米,直径5-8厘米,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由顶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药材性状

1、丝瓜:果实(瓠果)长圆柱形,长20-60cm,肉质,绿而带粉白色或黄绿色,有不明显的纵向浅沟或条纹,成熟后内有坚韧的网状丝瓜络

2、粤丝瓜:与上者主要区别点为:果实具明显的棱角。

生长环境

光照:丝瓜为短日照作物,喜较强阳光,而且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温差处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结果和丰产。整个生育期当中较短的日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能维持营养生长健壮,有利于开花座果、幼瓜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温度:丝瓜属喜温、耐热性作物,丝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丝瓜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8-30℃,30-35℃时发芽迅速。

水分:丝瓜喜湿、怕干旱,土壤湿度较高、含水量在70%以上时生长良好,低于50%时生长缓慢,空气湿度不宜小于60%。75%-85%时,生长速度快、结瓜多,短时间内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仍可正常地生长发育。

土壤:丝瓜是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蔬菜作物,在各类土壤中,都能栽培。但是为获取高额产量,应选择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砂壤土为好。

分布范围

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云南省南部有野生,但果较短小。

栽培品种

丝瓜常见栽培品种有:蛇形丝瓜和棒丝瓜。蛇形丝瓜又称线丝瓜,瓜条细长,有的可达1米多,中下部略粗,绿色,瓜皮稍粗糙,常有细密的皱褶,品质中等。棒丝瓜又称肉丝瓜,瓜棍从短圆筒形至长棒形,下部略粗,前端渐细,长35厘米左右,横径3-5厘米,瓜皮以绿色为主。

栽培技术

播种

夏季温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种前浸种3-4个小时或浸种后催芽24小时再播。单行双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种子,盖土1.5公分,盖上纱网,淋水。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

整地

由于夏季雨水多,夏丝瓜整地要深沟高;畦包沟宽1.6米,畦面宽1.2米。

肥水

夏丝瓜苗期淋粪水2-3次,初花期重施追肥,每亩施50公斤复合肥或50公斤花生麸,每采收2-3次,再追肥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

夏丝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于根系生长。抽蔓开花期需水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采收期除淋水外,沟内要保留10-20厘米的水层,雨天要及时排水。

插竹引蔓

当蔓长30厘米时可插竹,插入字架,插架后,不要马上引蔓,要适当窝藤、压蔓,有雌花出现时再向上引蔓,并使蔓均匀分布。

栝楼

丝瓜瓜仔弯曲时,要吊瓜,用小包装绳一头绑瓜蒂一头绑一小石块,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后2-3天进行。

搞除老叶

夏全丝瓜采收后期,下面的病叶、老叶影响通风,又易传播病害,要及时摘除。

及时采收

夏丝瓜从种到初收35-45天,采收期50-60天,自花开放到采收商品约10-12天,采收要及时,否则,易纤维化,不能食用,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病虫防治

叶枯病

症状 :该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水浸状褪绿斑,逐渐变为黄色,针尖状,直径1-2毫米,病叶背面不易见到菌脓。

发病规律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该菌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非常有限,可通过轮作防治此病。同时,经验表明,叶色深绿的品种发病重,大棚温室内栽培时比露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疫病

症状:瓜条染病形成近圆形稍凹陷的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瓜条,致病瓜皱缩软腐,表面长出灰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饱囊梗和饱子囊

发病规律病菌借助灌溉水和雨水传播,气温高、雨季早、雨量多的年份发病早,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主要价值

营养

丝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还有皂苷、植物粘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每100克含蛋白质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纤维0.3-0.5克,灰分0.5克,钙18-28毫克,磷39-45毫克,维生素B2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坏血酸5-8毫克。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美人水”之称。

功效

食用

本草纲目》:“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

食用丝瓜时应去皮,可凉拌、炒食、烧食、做汤食或榨汁用以食疗。丝瓜洗净切片经开水焯后,拌以小磨香油酱油、醋等可做成凉拌丝瓜。丝瓜烹制时因丝瓜水汁丰富应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流失;另外,少用油,可采取勾稀芡的方式烹调,以保留香嫩爽口的特点。

适合人群:

丝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入药部位

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归肺、肝、胃、大肠经。

主治

用于热病身热烦渴,咳嗽痰喘,肠风下血,痔疮便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毒,水肿。

配伍

1、治痰嗽:丝瓜烧存性,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好酒下。(《摄生众妙方》化痰丸)

2、治下血甚,不可救者:丝瓜(一个,烧灰存性)、槐花各等分(如气弱减分),为末。每服二钱,饭饮调服。(《普济方》丝瓜散)

3、治痔漏,直肠脱垂:丝瓜(烧灰)、多年生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猪胆、蛋白小磨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纲目》引《孙天仁集效方》)

4、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腥秽者:用干丝瓜一枚,连皮烧作灰存性,为末。酒调二钱,空心服。一方煨食之。(《普济方》引《经验良方》丝瓜散)

5、治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频搽之。(《纲目》引朱震亨方)

6、治肺热面疮:苦丝瓜、牙皂荚并烧灰,等分。油调搽。(《纲目》引《摘玄方》)

7、治卵肿偏坠:丝瓜架上初结者,留下,待瓜结尽叶落取下,烧存性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好酒服一匙,如在左左睡,在右右睡。(《纲目》引《保寿堂经验方》)

8、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连蒂老丝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甚者不过二三服即消。(《纲目》)

9、治大小二便热结不通:用老丝瓜一个,甘草二钱,木通三钱。煎汤,频频饮之。(《方脉正宗》)

10、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续本事方》)

11、治痈疽疮口大窟:生丝瓜取汁,笔蘸抹。(《直指方》)

12、治手足冻疮:老丝瓜烧存性,和腊猪脂涂之。(《纲目》引《海上方》)

13、发疮疹:丝瓜连皮烧炭存性,百沸汤调下。(《直指小儿方》丝瓜汤

14、治无论是痘非逗,但婴儿身热,吹欠烦闷,睡中惊悸,喷嚏,眼涩,鼻涕,出气粗,手足酸软:丝瓜(阴干)三分,升麻、芍药桔梗、甘草各二分。水煎温服。(《新本草纲目》)

15、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即通(《纲目》引《简便单方》)

16、治喉风:用天罗瓜研,灌漱。如无生瓜时,用甘草一根,穿入瓜内,候干取出,研细为末,沸汤灌漱。(《普济方》)

17、治血崩:棕榈(烧灰)、丝瓜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奇效简便良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或烧存性为散,每次3-9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

中焦虚寒肾阳虚虚弱者不宜多服。

食物营养成分

药用

根(丝瓜根):甘,平。活血,通络,消肿。用于鼻塞流涕。 藤(丝瓜藤):甘,平。通经络,止咳化痰。用于腰痛,咳嗽,鼻塞流涕,咳嗽。 叶(丝瓜叶):苦、酸,凉。止血,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用于顿咳,咳嗽,暑热口渴,创伤出血,癣,天疱疮,痱子。 果实维管束(丝瓜络):甘,平。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用于筋骨痛,胸胁痛,经闭,乳汁不通,乳痈,水肿。 果柄:用于小儿痘疹,咽喉肿痛。 果皮:用于金疮,疮,臀疮。 种子(丝瓜子):微甘,平。清热化痰,润燥,驱虫。用于咳嗽痰多,驱虫,便秘。

植物文化

宋词

宋·陆游《丝瓜》:“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

宋·杜北山《咏丝瓜》:“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

宋·赵梅隐《咏丝瓜》:“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

谚语

“人若衰,种瓠仔生生瓜”:台湾俗谚,形容人运气不佳,诸事不顺。

参考资料

丝瓜(图)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zhongyaocai360.com.2022-06-01

种丝瓜有感:太好种了,它是攀爬高手.m.toutiao.com.2022-05-31

种丝瓜有感:太好种了,它是攀爬高手.m.toutiao.com.2022-05-31

丝瓜的解释|丝瓜的意思|汉典“丝瓜”词语的解释.www.zdic.net.2022-06-01

夏日吃瓜,这几味“中药”千万别扔.m.toutiao.com.2022-05-31

篱上丝瓜丨钟一江.m.toutiao.com.2022-06-02

丝瓜(图)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zhongyaocai360.com.2022-05-27

秋天吃点瓜,身体棒棒哒.m.toutiao.com.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