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侠
刘知侠(1918年—1991年9月),男,原名刘兆麟,笔名知侠,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毕业于陕北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铁道游击队》《红嫂》等小说。
1938年,刘知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被分配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大文工团工作。1940年,刘知侠开始在《抗大文艺》上发表作品。1943年,刘知侠在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上被这些英雄们的战斗事迹感动,决定将这些事迹写成文学作品。1950年,他担任了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长、秘书长及党组委员。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铺草》,这也是他最早产生影响的作品。1954年1月,他创作的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60年,刘知侠到沂水县体验生活,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和中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1979年,在刘知侠担任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期间,他写了中篇小说《芳林嫂》。1986年,刘知侠定居青岛市后写下了长篇小说《沂蒙飞虎》《知侠中短篇小说选》《战地日记》(即淮海战役见闻录)。1991年9月,刘知侠因脑出血猝发去世。1993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遗作《战地日记——淮海战役见闻录》。
刘知侠曾被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评为模范共产党员。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出版后,相继被翻译成英、俄、朝、日等近10种文字,总发行量达到100万册,曾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8年,刘知侠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他自幼家境贫寒。他跟随父亲在道清铁路(从滑县道口镇至博爱县清化镇)打工、捡煤核,又随母亲在外祖母家放猪。11岁时,他开始上半工半读学校,后来考入卫辉一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刘知侠随父亲和铁路员工撤至黄河以南,最终流落到武汉。1938年夏天,他前往陕北地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同年冬天,在行军途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刘知在陕北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选择留校继续学习军事专业。学业完成后,他被分配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大文工团工作。
开始创作
1940年,刘知侠开始在《抗大文艺》上发表作品。1941年冬天,抗大文工团随部队进入华东战场。彼时,敌人集结5万兵力,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了一场空前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控制了所有村庄、山头和道路。文工团也被困于沂蒙山中心地带。为了减少伤亡并成功突围,文工团团员分成两队向外突围。刘知侠带领其中一队,历经7天奋战,终于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在敌人大“扫荡”接近尾声时,文工团再次进行突围,突围至午夜,抵达一处丘陵地带。因夜雾弥漫,与担负掩护任务的连队失去联系。刘知侠召集众人决定不再寻找连队,必须向南突围,以摆脱险境。他挑选出有枪的队员,集中手榴弹,临时组建两个战斗班,一个由他亲自带领冲锋,另一个由协理员负责后卫。行进中,刘知侠与通讯员亲自寻找向导。过程中,他们两次误入险境——一次是敌人的伙房,一次是伪乡公所,所幸均未被发现。天亮前,他们终于遇到一位早起拾粪的中年人,在他的指引下,成功绕过敌据点,向南突围。因刘知侠在此次突围中的英勇表现,他被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1942年,文工团调整至地方工作,刘知侠继续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作品。1943年,陕北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取消建制,改编为教导团,刘知侠随文工团一同调至山东省文协。同年,滨海革命根据地召开了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刘知侠在会上结识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他被这些英雄们的战斗事迹感动,决定将这些事迹写成文学作品。
创作取材
1944年,刘知侠首次踏上前往铁道游击队的征途。在这段经历中,刘知侠深入采访了多年来在铁道线上奋勇歼敌的众多战士,详细记录下他们的事迹。采访期间,刘知侠与小说中大队长 “刘洪” 的人物原型 —— 时任铁道游击队大队长的刘金山,以及政委 “李正” 的人物原型王志胜等成为了好友。此外,他还被授予铁道游击队 “荣誉队员” 称号。大队长刘金山将一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驳壳枪赠予刘知侠,以作纪念。1946年,刘知侠第二次前往铁道游击队所在地枣庄市,搜集了大量新的创作素材。1948年,当刘知侠已完成提纲,正准备开始写作时,中国国民党军队开始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他不得不暂时搁置《铁道游击队》的创作计划。作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前线报》的特派记者,他随军参加了淮海战役,并创作了众多反映淮海战役的小说和纪实文学作品。
全国解放后,刘知侠担任了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任。1950年,他担任了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长、秘书长及党组委员。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铺草》,这也是他最早产生影响的作品。1951年4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将此短篇作为通俗文艺小图书之一出版,这也是刘知侠首次出版的作品。1952年,刘知侠特地请了一年假期,着手完成《铁道队》的写作。当时,他身兼济南市文联主任、山东省文联秘书长等职务,工作十分繁忙。为了重温铁道游击队及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场景,他再次前往枣庄市,探访铁道游击队的战场遗址、已坍塌的炭厂、洋行以及打票车的三孔桥等地,并与英雄人物原型杜季伟、王志胜等人故地重游。从鲁南归来后,刘知侠在济南大明湖畔开始潜心创作小说。同年,小说名由《铁道队》正式改为《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出版后相继被翻译成英、俄、朝、日等近10种文字,总发行量达到100万册,曾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
持续创作
1953年,刘知侠调至上海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他将新中国成立后发表的短篇小说汇编成《铺草集》,并创作了《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们》。1954年1月,他创作的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55年11月,他又在新文艺出版社以《铺草》为书名,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共收入《铺草》《火线入党》《一个小战斗员》《风浪》《勇猛的射手》共5个短篇,版权页显示全书字数108000,初版印数25100册。1959年,山东省文代会选举刘知侠为省文联副主席,同时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并让他担任《山东文学》杂志的主编。同年,他还被选为中国文艺网委员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此外,上海文艺出版社于该年的3月出版了刘知侠创作的小说《铺草》。9月,他创作的小说《铺草集》在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出版。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再次出版刘知侠作品集。
1960年,刘知侠到沂水县体验生活,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和中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1961年8月,他创作的中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集》通过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分精简装。1963年,他将小说《红嫂》《沂蒙山的故事》《一支神勇的侦察队》《英雄的表兄和表妹》编成《沂蒙故事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79年,在刘知侠担任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期间,他写了中篇小说《芳林嫂》。1981年8月,他创作的小说《一次战地采访》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刘知侠定居青岛市后完成了多部作品。他写下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沂蒙飞虎》,40万字的《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以及20万字的《战地日记》(即淮海战役见闻录)。为了专心写作,他向西镇的一位老同志借了一间空房作为写作场所。1989年11月,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创作的小说《沂蒙飞虎》。随后,他创作的小说《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于1990年通过青岛出版社出版。
人物去世
1991年9月,刘知侠因脑出血猝发去世。1993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遗作《战地日记——淮海战役见闻录》。
个人生活
1968年,刘知侠与刘真骅相遇,之后两人成婚。2024年11月19日,刘知侠的妻子刘真骅因病在青岛市去世。
刘知侠关心年轻作者,他会抽出时间外出辅导。他为夫人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外地来青岛的老同志、老战友、老朋友,一定要留在家中吃饭。因此,每年夏天,他们家里总是住满了客人,其中一间房子甚至被戏称为“国际旅行社”,专门留给自费来青岛旅游的客人居住。刘知侠曾用稿费资助他人,并缴纳了3万元党费。然而,他自己却生活简朴,用过的火柴盒也舍不得扔掉,而是装上零散的火柴棒继续使用。
主要作品
编剧
截至2024年11月21日
书籍
截至2024年11月21日
后世纪念
刘知侠旧居
刘知侠旧居位于临沂市沂水县东头镇,主要展示刘知侠的简介、作品和创作场景。
刘知侠长篇小说奖
2024年3月18日,“刘知侠长篇小说奖”启动仪式及座谈会在青岛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纪念刘知侠,并推动山东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为达成这一目标,刘知侠的夫人刘真骅与青岛市作家协会共同决定,捐赠100万元设立“刘知侠长篇小说奖”。该奖项由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办,立足青岛,辐射山东全省。“刘知侠长篇小说奖”每四年举办一届,设有“刘知侠长篇小说奖”大奖及“刘知侠长篇小说奖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刘知侠是中国重要作家之一。(青岛日报社评)
刘知侠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铁道游击队》至今不衰。(光明日报评)
参考资料
刘知侠 Zhixia Liu.豆瓣.2024-11-21
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创作故事.乌有之多.2024-11-21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国沂水美丽乡村休闲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1-21
刘知侠 (1917~1991).中国作家网.2024-11-22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_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专题.中国文艺网.2024-11-21
铁道“飞虎”可知侠?.长三角双碳网.2024-11-21
文学现场·《启幕》刘知侠和《铁道游击队》.云南网.2024-11-21
青岛知名女作家去世,享年88岁,网友痛悼.搜狐网.2024-11-22
刘知侠 Zhixia Liu的全部作品 (11).豆瓣.2024-11-21
青岛有了首个个人文学奖!刘知侠长篇小说奖落户岛城.百家号.2024-11-21
青岛作家、《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的夫人刘真骅去世,享年88岁.青报网.2024-11-22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以想象方式建构新生活.中国作家网.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