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镇
板城镇隶属于钦北区辖镇,位于钦北区北部,距钦州市区40千米;东与青塘镇相邻,南与平吉镇、小董镇相连,西与长滩镇、新棠镇交界,北与灵山县太平镇、南宁市市宁区百济镇接壤。2022年,板城镇行政区划面积180.11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0.21万人,下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板城镇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平均年降水量2000多毫米。板城镇初名板寻。因建圩之初,圩场边有沼泽地,人们为便于行走,在上面铺设实木板,历经日久踩踏,木板沉没于沼泽之中,得名“板寻”。当地方言“寻”与“沉”同音,为“沉没”之意。后因圩场发展,人们在这片沼泽地上建房子,发现地下埋有很多木板而改称“板城”。该镇在明、清时期,属新立乡一图;1930年,始设板城乡,属钦县北区;1949年12月,属钦县第一区;1955年10月,属板城区;1957年10月,撤区,设板城乡;1958年8月,改公社;1963年,复置板城公社,属钦州僮族自治县;1993年12月,改镇;1994年,属钦北区;2005年那香镇并入。
板城镇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黄豆、红薯、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蚕、荔枝、杜梨、茶叶等。截至2005年末,板城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3.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21亿元;第二产业产值80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60万元。该镇旅游资源有碗窑梨花谷,钦州市北部第一高峰古道岭风光和钦北区第一大水库石梯水库游览区等。
历史沿革
板城镇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后,归属秦设象郡所辖。汉、三国至晋,钦州属交州越州,南梁末元嘉设末寿郡,南梁属剑州。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壮族自治区,1955年复隶广东省,板城镇曾一度合并到湛江市。19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板城镇划归钦北区。2005年8月,板城镇并那香入 。
自然资源
板城镇矿产资源有花岗石、锰、钛、高岭土等。至2010年底,板城镇有耕地总面积35602亩,其中水田面积28007。
2011年,板城镇有耕地面积3352.40公顷,人均0.04公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板城镇地处钦州市钦北区北部,东与青塘镇和灵山县太平镇为邻,南与平吉镇、小董镇相连,西与长滩镇、新棠镇交界,北与南宁市市邕宁区百济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钦州城区40千米、钦州保税港区70千米首府南宁114千米,总面积178.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板城镇境内属山区丘陵地带,境内的高山主要有古突岭、岳山和架仪楼等,其中古窦岭最高峰海拔629.5米。
气候特征
板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春夏季的汛期降雨较集中,每年受到台风影响造成的强降雨对镇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年平均日照时数1848小时,年平均气温22℃,一般最低气温出现在每年的1月,最高气温般出现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359天。
水文
板城镇境内有板城江,发源于灵山县太平镇九冬塘石榴角,流经板城镇,于小董镇老罗坪汇入茅岭江干流,全长31.3千米,其中钦北区境内河长24千米,流域面积17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板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倒春寒、霜冻、低温和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季节常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
行政区划
下板城镇镇全镇面积180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那香社区、板城社区、众仁、厚孟、中心、新城、朝阳、板中、牛、屯车、板城、竹山县、三联、屯茂、六虾、宁家。共165个自然村,276个生产小组。
截至2011年末,板城镇下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板城社区,那香社区、众仁村、厚孟村、中心村、新城村、朝阳村、板中村、牛察村、屯车村、板城村、竹山村、三联村、屯茂村、六虾村、宁家村、飞跃村、红华村、那觅村、那芳村、高龙村。
截至2020年6月,板城镇下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板城社区、那香社区、众仁村、厚孟村、中心村、新城村、朝阳村、板中村、牛寮村、屯车村、板城村、竹山村、三联村、屯茂村、六虾村、宁家村、飞跃村、红华村、那觅村、那芳村、高龙村;镇人民政府驻板城圩新街6号。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底,板城镇总人口9.4万人。
截至2011年末,板城镇辖区总人口95273人,其中城区人口16962人,城镇化率17.8%,总人口中,男性52700人,占55.3%;女性42573人,占44.7%。总人口中以壮族、华人为多,其中壮族人口52518人,占55.1%;汉族42287人,占4.4%。
截至2017年,板城镇常住人口84543人。
截至2019年末,板城镇有户籍人口102556人。
民族
以壮族、汉两族人口集居为主。
经济
综述
2011年,板城镇财税收入373.60万元,占任务的155.67%,同比增长90.71%,居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首位,其中国税73.00万元,增长10.44%;地税300.60万元,增长131.59%。
2012全年板城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增长92%;税收入库316万元,完成任务的100.6%;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9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00万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5660元,增长15.7%。
2013年财政税收截止4月30日已经完成任务333万元的16.79%,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预测达3788元,同比增长16%。截止5月底,板城镇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70万元。
2013年9月30日止,板城镇完成税收收入374.9万元,完成任务的112.59%,其中国税完成35万元,完成任务的35%,同比减31.37%;地税完成339.9万元,完成任务的145.89%,同比增427.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0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7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70元;板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2.4%。
2019年,板城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板城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黄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蚕荔枝、龙眼、甘蔗、茶叶、花生、木薯、沙梨、杜梨等,粮食种植面积4593公顷,总产量26650吨,荔枝种植面积4510.67公顷,总产7185吨,蔬菜1557公顷,总产量3717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畜等为主,果园鸡和鹧鸪苗养殖是镇的特色产业,年末存栏生猪17404头,出栏生猪18511头;三鸟年末存栏75.3万羽,出栏183.4万羽,鸪饲养主要分布在板城村民委员会江坪自然村,养殖专业户19户,年出售鹧鸪100万只以上,远销区内外。
板城镇农业生产条件好,境内盛产优质谷、茶叶、大蒜、砂梨、杜梨、“三月红荔”、“黑叶荔”和果园鸡等,优质谷基地、早熟品种“三月红荔”基地、果园鸡基地已具规模。
2012全年完成水稻种植面积5.59万亩,总产量2.44万吨,增长3.8%,保证全区粮食安全。鹧鸪苗、莪术和果园鸡等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农业产值2.26亿元,增长15.8%,牧业产值1.19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2977万元,增长53%,渔业现产值2899万元,增长3.3%。
2013年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2013上半年水稻种植面积2.86万亩,产量可达1.22万吨,其中种植优质超级稻2万亩,实施“多播一斤种,增产百斤粮”1.85万亩;荔枝种植面积共53800亩,其中黑叶荔枝48400亩;莪术共种植2450亩;杜梨种植面积18020亩,产量超4000吨。
201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1.11万头,存栏1.83万头,鸡出栏93.36万只,存栏63.58万只,肉类总产量达2944吨,水产品产量为1400吨;水果生产方面上半年产量7100吨,其中荔枝产量6244吨、香蕉产量213吨,其他水果399吨;林产品方面主要是松脂,上半年产量为635吨。
第二产业
2011年,板城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193万元,比上年增长0.22%,工业增加值37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44万元,比上年增长4%,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的企业有爆竹厂、纸厂、茶厂、花场、砖厂等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总产值1.2亿元,总收入2500万元。
板城镇高度重视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只有那香松香厂一家。2013年1—5月份产松香量282.8吨,产值268万元,销售总额408万元。
2013年1-10月份,板城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预计年内可实现产值1500万元。
第三产业
下板城镇镇市场繁荣,镇内有板城、那香、新城三个集市日;建筑业享誉区内外,风景优美,享有板城“一把刀”美称。
板城镇长期以来经济水平较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也相对缓慢。板城镇的梨花,每当梨花盛开都会吸引许多区内外游客前来观赏,2012年到碗窑和屯车村观赏梨花的人数达4万多,为该镇发展旅游也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板城镇要以区政府和旅游局筹措举办的“梨花节”为契机,扶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和文化旅游引导和扶持发展以体验农事活动、感受乡村气息、欣赏山水风光、品尝农家菜肴为主的农家乐,形成以碗窑梨花为核心,集“山、水、花、石”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商贸
2011年,板城镇有商业网点142个,职工176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97%。
金融
2011年,板城镇镇内设置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共3个业务网点,各类存款余额35179万元,比上年增加6543万元,增长22.8%,其中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28079万元,比上年长25%;邮政储蓄余额7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
文化
特产美食
又名早果、妃子笑荔枝,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方称早熟荔,钦北区板城镇厚孟村所产三月红荔枝早熟、果大、肉厚、核小(中小核各占50%左右),肉质爽脆、酸甜适度的特点,1990年在全区早熟荔枝优良单株评选中名列榜首。
板城棠梨
钦州市钦北区北部板城镇盛产杜梨。板城镇棠梨种植历史悠久,全镇棠梨种植面积5800多亩,年产果6000余吨,主要分布在宁家、屯车、板中、朝阳、新城等村一带。棠梨的果实适宜加工,可腌制咸、酸、甜、辣等不同风味小吃,为板城特产。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板城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337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共有38个办学点,其中中心小学2个,村级完小21个,在校生8864人,专任教师485人,小学适岭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221人,专任教师17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9%,教育经费达到4281.3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209.3万元。
科技
2011年末,板城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5人,经营管理人才63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97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板城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21个,全镇19个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各类藏书约48万多册,民间组织成立有曲艺队、采茶队、八音班等,曲艺队成员约40人。
医疗卫生
2001年,板城镇全镇共有18个村级农村医疗保险卫生所,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镇各村,法定报告传染发病率为6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7320人,参合率91.6%;孕产妇死亡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板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86户,人数110人,发放低保金21.2万元,农村低保户1550户,人数4296人,发放低保金333.3万元,比上年増长46.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521人次,共资助75630元;建有敬老院2个,五保新村17个,入住五保老人共102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板城镇有邮政支局两个(即板城圩和那香社区各1个),电信企业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镇内均设有营业点,信号均已覆盖全镇,固定电话用户6100户,邮政网点11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185千米,投递点148个,乡村通邮率达100%;征订报纸290份,期刊130册,业务收入12.3万元,固定电话用户6100户。
1992年建成下板城镇水厂,现日供水600立方米,主要供给板城社区及竹山县和板城两个行政村居民,受益人口约6748人。那香水厂于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2003年新建成另一个水厂,两水厂同时供给那香社区和附近自然村群众,全镇19个村和两个社区,85%农村、城镇居民均用上了自来水。此外,还搞好排水设施。
2011年末,板城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电容1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小董至板城1条,总长度11.5千米,用电负荷5.5万千瓦,是钦州市郊区供电有限公司确定的电网之一,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359.72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7%。
板城镇有麻元、嫩江、那志等3座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5座,灌溉面积593.33公顷。
2011年末,板城镇镇区道路总长4千米。
乡镇建设
到2013年底,板城镇,新城片区已建成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是过境街道(至那香、至太平镇2条)500米,其它一些小巷和1个市场。那香片区面积约0.8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是新兴街200米、老街300米、一巷二巷200米,建有1个市场。
2013年重点推进民安商业街建设,完成项目一期97.46亩征拆工作任务95%以上,基本完成商业街路网、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度投资额600多万元,销售宅基地35套,意向购买30多套。
2013年下板城镇镇投资40多万元修建板城、新城、那香圩街2.6公里。其中:板城片区投入60万元修建过境街道1.5公里,投入2万元维修宏达路100米,新城片区投入10万元修建过境街道0.3公里,那香片区投入30万元修建街道新兴街200米、老街300米、一巷二巷200米。
到2013年底,已在板城、新城、那香三个片区各主要道口、主要部门、街中心等位置安装路灯210盏;群众筹资投入57万元在板城、新城、那香三个片区和屯茂、屯车两个村委会的各主要道口、重点路段安装电子监控系统,47个电子探头。建设屯茂-板城-屯车-新城-那香“天网长廊”、“清洁长廊”和“梨花长廊”。
民生
2013年板城镇加大劳务培训输出力度,城镇新增就业350人,新增劳务输出1840人;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3年度参合农民共93707人,参合率97.6%,农民的健康问题有了较大的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12229人,参保率76.91%;切实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农村五保户养水平,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全镇五保老人751人,其中集中供养218人,按每人每月350元标准按时发放。
2013年半年区间板城镇新婚488对,死亡361人,人口出生率为8.72‰,死亡率3.76‰,自然增长率4.96‰;人口出生总数836人,其中男439人,女397人,计划内789人,计划外47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4.38%。
2013年下板城镇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159.2%,新增就业任务完成100.6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完成95%。同时积极配合钦北区组织的“千人家政”服务培训活动。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把重点放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上,深入推行“一证管多证”工作机制,坚持依法行政,打造“阳光计生”和“诚信计生”工作,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打击“两非”活动,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及“幸福家园”项目建设;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份已征收社会抚养费170万元。
节能减排
2013年上半年全镇完成沼气池建设107座,占总任务数420座的25.5%;按照上级建设“政府节能”的要求,节约用电,合理省电。
旅游
板城镇主要旅游景点有古道岭、石梯水库、驾二楼等风景区。
板城梨花
天然梨花园“钦州市之美,板城梨花”,已成为钦州旅游的新名片。板城镇屯车村的梨花已有拜年的历史,种有百亩之多,是一个天然的梨花园。
梨的品种有大杜梨,中棠梨,细棠梨,罐头梨,灯泡梨等。百年梨花逢春开。这些梨花每到春暖,千树万树,漫山遍野,开得白茫茫一片,一团团,一束束,就像大海上白浪,也似北国冰天雪林,非常壮观,每年春暖花开引来成千上万游客到此观赏。板城梨花已经成为板城镇的名片之一。
古道岭
古道岭又名古窦岭,位于下板城镇镇板城圩西部2公里,板城、长滩两乡交界处。古时曾有人在此山建庙修道,故称古道岭。南北走向,长约5公里,海拔629.5米,花岗石山体,古道岭盛产松属、茶叶。
山顶上建有电视微波台,盘山公路直达顶峰,有棋盘石、滴水石及庵堂庙等景点,是钦州市市北部最高山峰及登高旅游胜地。
古道岭主要景点有:乌鸦、生鬼垅、大虫垅塘儿垅、捣谷垅、神灵洞、九层厅、求子石、纱帽石、公婆石、棋盘石、堂禾石、三叉石笋、滴水石、重岩怪石、古道天寺、庵堂庙、万年古井。
交通
板城镇境内南北走向有钦州至那香三级公路及东西走向有新城经新棠镇至南宁的三级公路贯穿境内,南距南防铁路小董站13千米,距南宁—北海高速公路南间出站口36千米。镇内建设有1个镇级客运站,21个行政村(含两个社区)在2010年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截至2011年末,全镇水泥路(不含三级公路)通路里程约65千米。现有板城、那香客运站2个,开设有经小董至南宁、经小董至钦州、经新棠至南宁市邕宁区白济乡、经小董至东莞市等线路,年客流量10万人次以上。
参考资料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4-03
钦北区板城镇.广西县域经济网.2024-04-03
【每周一志 志载钦北】板城镇.钦北区地方志办.2024-04-03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国家统计局.2024-04-03
钦北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3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4-03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