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油彩

油彩

油彩,就是剧场化装用的熔化油脂,说白了就是含有油质和颜料的稠状物。

概述

详细解释

茅盾《路》八:“因为饱受煤烟,油彩的颜色已经不鲜明,构图也很简单,委实没有吸引人的资格。”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他们的脸上都涂着油彩,男孩子头上包着羊肚手巾,女孩子腰里系着红绿灯鱼彩绸,细长的红色的腰鼓,在早晨的阳光里红得耀眼。”

2.指油画。

许地山《危巢坠简·无忧花》:“壁上挂的,一方面是香光、石庵底字画,一方面又是什么表现派后期印象派底油彩。”

人体彩绘

一般做人体彩绘的油彩和京剧脸谱所用的油彩是一样的。首先,京剧脸谱所用的油彩和水相互之间是不溶合的,所以不能用水去调稀释。如果非要稀释,凭我的实践与经验,要做到油彩稀释又不伤害皮肤,我建议你用咱们炒菜做饭所用的食用油(要少一点)与油彩调和会起到稀释的效果.

但是你如果要用油画油彩做人体彩绘,就要用到松节水,或者是油画油彩无味稀释液,那玩意我用过,236ML的200RMB一罐,挺贵的,而且油画油彩做人体彩绘效果不好。

因为人体彩绘的专门颜料就是通用油彩,也就是京剧脸谱所用的油彩,因为这种油彩的延展性好,上色能力强,不易脱妆。水粉水彩,或者是油画油彩,都会有油彩凝固后无法定妆的弊端。也就是你弄半天画好了,最后还要看着图案一块块的掉下来。所以,人体彩绘是不能用水彩!水粉!油画油彩做涂料的,直接去买通用油彩,如果觉得很干就用食用的无色植物油稀释好了,注意比例,拿捏好粘稠度就好。

油画

是西方绘画最重要的画种之一。采用油画颜料绘制作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到15世纪才开始被广泛使用,16世纪中叶以后,油画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据记载,在油画被发明之前是采用一种叫作“丹培拉”的技法作画,由于这种方法不能满足画家的艺术表现和技法上的要求,于是画家们便开始不断探索,寻求新的表现材料和技法。15世纪佛兰德斯画家凡·爱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这种用易于干涸的油彩混合颜料绘画的方法。因此他被称为油画的创始人,但比较合理的说法则是凡·爱克把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得更加完美了。

油画是用亚麻仁油或核桃油罂粟油等一些快干油及经过处理的玛蒂没药树达玛树脂等,调合各种颜色粉制成油画颜料和媒介剂在亚麻布、木板或厚纸板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其特点是操作自由,有广泛的可变效果,颜色遮盖力较强,能较充分地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500多年来,油画这一绘画形式一直被画家们所青睐,并受到欣赏者们的喜爱。

中国第一

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说过:“中国人从事中画,如一意摹拟古人,无丝毫推陈出新,足以光宗耀祖者,是一笨子孙。中国人从事西画,如一意摹拟西人,无点滴之自己特点为民族增光彩者,是一洋奴隶……”,又说:“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

张宪在其艺术生涯中,以创新开拓之精神引领其创作思路,当发现中国画的泼墨和大写意与西方油画抽象派的浓墨重彩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张宪惊喜异常,一种灵感从天而至。于是,在七年的时间里,他奔走于欧洲的大地,在西方艺术长廊细心学习、吸纳、钻研,从外国画家朋友手里买来专门研制的油彩颜料,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了融中国画写意泼墨、西洋油画的色彩抽象,以及混合多种特别材质和特殊蜡彩绘画技法于一体的中国油彩画,创立了新绘画的一种形式,引起国内外同行画友广泛的关注和翘企。

这些画作呈现出一种透明的质感,色彩浓烈,虚实相宜,构图大胆,却又寓意深远。可以看出张宪在做这些画时,投入了很深的感情,加上他将自己对中国传统佛道理念的领悟融入其中,使其画作显得空灵、广博,蕴含了生命、自然、和谐与向上的力量,往往使人驻足于前,不忍挪步。更为精妙的是,不同的人从其画中都能找到触动自己灵魂的内涵,所以他的画作不仅为国内书画爱好者喜爱、收藏,也为欧美观众、商贾名流,乃至普通民众所追捧。

油画鉴赏

我们在欣赏一幅油画作品时,主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两方面来鉴赏。任何作品都靠视觉形象来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人们通过对这些形象的观赏进行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一方面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了画家所反映的一个艺术境界之中,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作用。另一方面是观赏者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从这一点上看,对一幅作品的理解,不同人所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它同观赏者的素质条件相联系。优秀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起到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

关于艺术技巧上的鉴赏,要有对油画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油画的材料本身具有区别于水墨画版画、水彩的特点。这种材料之美是油画的一大特性。技巧高超的作品体现在画家掌握了材料的特性熟练运用材料和工具来塑造形象。画面反映出了整体和局部的和谐关系,丰富和统一的对立关系。

中西融合

油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西方艺术,它已融入了中国的绘画体系,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它经历了认可、模仿和创新,并且走向成熟,当今许多中国的艺术家们沉浸于当代油画的民族化的思考。确实,油画对于今天的中国艺术家来说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因为它既可传承西洋油画的特点,注重具体的非凡的形与色的表现,又能构建东方艺术的绘画语言,体现一种东方神韵,在此平台上中国的艺术家们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寻求油画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之间的立足点,真正把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结合起来。

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其独特的中国绘画语言,这些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以及表现手法如何融合于西方的绘画之中,并如何用西方的绘画理论和技术融合于中国的油画之中,我认为在中国油画中,可溶进中国的绘画理论和技法,中国画讲究“一气呵成”、“气脉通贯”,讲究笔墨的感染力,讲究造势和灵动,气度和气韵,这和西方油画艺术所推崇的造型、空间和表现主义并不相悖,甚至都可互相交融,在这点上前辈的中国艺术家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孔柏基等等,他们深入研究了西洋的绘画理论,并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他们把东方的气韵和西方的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从他们的绘画中领略到了色彩强烈,线条流畅,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一种境界,从他们的绘画中体会到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中西文化相交融所产生的中国绘画神韵,特别是中国油画家吴冠中,他用西洋之油彩与中国之水墨相结合,在油布上极致地表现了中西绘画的艺术语言,在探索中国油画的民族化上又迈了一大步。

纵观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追逐变革的现代艺术流派相继产生,他们挣脱传统的束缚,解放绘画语言的各种因素,探索绘画形成的各种可能性,在传统中汲取精华的同时,再推翻传统,西方现代绘画以观念上超越再为起点,同时也受到西方艺术和原始艺术的影响,在造型、色彩及表现上更具有主观化倾向,现代派艺术家认为写实性的绘画并不能真实反映艺术家的客观世界的感受,因而有了“野兽派”强烈的自我表现,用强烈的色彩来抒发个人情感,展示自我,“表现主义”艺术家则追求个人性感的宣泄,“纳比派”侧重笔触的平面装饰改变色彩的空间次序,“立体主义”艺术家用任意的几何透视原理观察自然,摆脱绘画模仿视觉真实的概念,自由探索自己所向往的视觉方向,而“未来主义”采用了主体主义的结构、视点,充满动力的错综观感的表现方式,而色彩受其影响变得含蓄,而在中国,艺术家们则基于中国文化烙印已经在探索中西文化的交融点。

由此可见,二十世纪的画坛上,东西方艺术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对方,东西方艺术在融合中渲进是大势所趋,但尽管东西方艺术的切入点不尽相同,绘画的各种尝试都不免涉及到技法与材料,东西方绘画中对油彩的理解,却因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的民族化特性,然后,在绘画艺术语言上的不断累积、提炼并加以强化而导致某种艺术风格的产生,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因此,绘画的风格各不相同,艺术家个人风貌的形成,固然有其主观和客观的方面的许多因素和条件,但从客观上讲民族文化,社会历史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不同情境的变化中,在不同感性的碰撞中,随着油彩在纸上或布上挥洒流动碰撞出相互间奇妙的绘画体验,寻找出画面构成的形式语言,使东西方的绘画精神、艺术思想和油画技巧在无限的空间融合一起透露出各自内在的精神主张,这种西方绘画技法、理论与中原地区传统思想文化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表达出了中国艺术家强烈的民族感悟性。中西艺术的交融、综合,创造出一种属于东方的艺术语言,透出一种东方油画的意味,形成独特的中国油画艺术,并表现出了富有民族化精神的艺术意境

世界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变革与创新,使我们感悟到中国油画艺术只有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底蕴上嫁接、移植、融合、重构才能获得中国油画新的艺术生命,使中国油画更具有民族性而达到一个更高层次,才能使中国的油画艺术真正具有强烈感染力,西方油画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生长、重构、融合而产生一种中国神韵,表现出富有民族精神的艺术意境,在世界艺术史上形成独特的个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