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天虚

张天虚

张天虚(1911年12月8日-1941年8月10日),原名张鹤,字友松,又名剑平,出生于云南呈贡区龙街,中国共产党员,他是一位近代中国左派作家,创作了超过300万字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天虚自幼聪颖,爱好读书,尤其喜爱文学,14岁时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在校期间,他较早接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了中共云南地下组织领导的青年努力会和娱乐会,积极参加声援“五卅”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反对云南军阀唐继尧等斗争。1941年1月因病回国,8月10日病逝。

人物生平

张天虚原名张鹤,又叫剑平,先后就读于云南省立第一中学、东陆大学预科班。在中学时,他参加进步团体“云南青年努力会”;在预科学习时开始了最早的文学创作,并参加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济难会,积极参加“七·一一”发射药惨案救灾工作和演出活动。在救灾活动中,他认识了聂耳,并结为终生不渝的好朋友。

1930年,张天虚到上海市,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即“左联”),走上了革命文艺创作的道路。1931年,到北平市,与主持北平“左联”工作的同乡陆绿曦共同提出“活路文学”的口号(活路即“普罗”的谐音,即无产阶级之意)。1933年初,张天虚全身心投入50万字的长篇小说《铁轮》的创作。《铁轮》是“左派”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郭沫若欣然为之作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33年,张天虚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3月,为躲避敌人的追捕,东渡日本,在东京参加了郭沫若创办的大型文艺刊物《东流》的编撰工作,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的活跃分子。7月,聂耳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张天虚悲痛万分,立即奔赴藤泽市与日本当局交涉,收领聂耳的遗体。在东京为聂耳举行的追悼会上,张天虚报告了聂耳革命的一生,并撰写《聂耳论》一文作为悼词;其后,与蒲风一道主编了第一部《聂耳纪念集》。1936年,张天虚亲自把聂耳的骨灰护送回国。

1937年,张天虚奔赴延安市,参加了丁玲任主任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任通讯股长。他创作的宣传全民抗战思想的独幕话剧《王老爷》首演时,毛泽东曾送给他一支钢笔,以示奖励。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写了不少报告文学和战地通讯,为抗战史留下来珍贵的文献资料。1938年初,中共中央派张天虚等人到滇军第184师工作。临行前,朱德亲自教他们如何开展工作,同他们合影留念,朱德还送给张天虚一部留声机,好让他开展工作。3、4月间,张天虚等人在滇军184师建立了党支部,张天虚负责宣传组织工作。他组织编印的《抗日军人》小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战地情况,很受官兵欢迎。张天虚随部队参加了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鲁苏皖豫突围等战役。在频繁的战斗中,他仍忘我地创作,写下了许多记录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而战斗的血火诗篇,这些作品先后发表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老舍主编的《抗战文艺》等报刊上,后来汇集为报告文学集《运河的血流》,1939年6月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1940年,张天虚辗转来到仰光,参加当地华侨报纸《中国新报》的编辑工作,大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1941年1月因病回国,8月10日病逝。他在不足30岁的生命旅程中,创作了300多万字的作品。郭沫若在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把他与聂耳并列:西南二士,聂耳天虚,金碧增辉,滇池不孤。义军有曲,铁轮有书,弦歌百代,永示壮图。

人物评价

张永和:“天虚无论行军还是驻防,抑或战斗间隙都坚持记笔记。禹王山战斗中,他是最勇敢的。”

张冲:“天虚虽是捻笔杆子的,但打起仗来比我还英勇胆大。”

茅盾:“抗战已经一年,但是我们对敌的研究工作实在太少”,“张天虚这篇报告文学,展开了敌军士兵的心理,指出了他们曾经怎样被欺骗与麻醉,但也指出了欺骗与麻醉终于经不起正义真理的照射……两个俘虏终于感悟调转枪口了。”

参考资料

张天虚:革命文坛一战将.大江南北杂志.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