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蝽
小花蝽(Oriusspp.)隶属于半翅目,花蝽科,花蝽亚科,小花蝽属。分布在北京、河南省、湖北、上海市等地区。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引进美洲小花蝽,成功防治了黄瓜上的西花蓟马,之后小花蝽又被应用与其它蓟马的防治。是多种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
形态特征
成虫
小花蝽成虫体长约2-2.5毫米,全身覆盖着微毛,背部遍布刻点。头部、复眼、前胸背板、小盾片、喙(除了端节)及腹部通常呈现黑褐或黑色。头部短而宽,中侧片长度相当,中片较宽。喙短,未延伸至中胸,第一节长度约为头部的四分之一。触角分为四节,通常是淡黄褐色,有时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颜色稍深。第一、二节短粗,第三节棒形,第四节类似纺锤形且扁平。前翅爪片及革片呈黄褐色,楔片末端可能更深,深时为深褐色,浅时与革片颜色相似。膜片无色透明,有时带有灰色云雾斑。前翅缘片前方向上翘起,爪片缝向下凹陷,膜片上有三条纵脉,中间一条不太明显。各足基节及后腿节基部为黑褐色,其他部位为淡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端未形成明显的领,中部有凹陷,后缘中间向前弯曲,侧缘微呈弧形,后叶刻点粗糙,略呈横皱状,背板四角没有特长而直立的毛。小盾片中间有横陷。雄虫左侧抱器螺旋形,背面有一根长的鞭状丝,下方有一齿较小,右侧无抱器。
卵
小花蝽的卵形状类似于曼斯特长茄,表面有网状纹理,长度约0.51毫米,宽度约0.21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中期转为灰白色,后期变成黄褐色,接近孵化时卵盖一端会出现一对红眼点。
若虫
小花蝽的若虫一般经历4龄,少数情况下可能是3龄或5龄。刚孵化的若虫呈白色透明,进食后体色会逐渐转变为橙黄色至黄褐色。复眼鲜艳的红色,腹部第六、七、八节背面各有一个橙红色斑块,纵向排列成一行。
分布范围
小花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目前已知超过80种,中国境内记录了11种。在中国,优势种主要包括东亚小花蝽(O.sauteri)、微小花蝽(O.minutus)和南方小花蝽(O.similis)。这些物种在国内多个省市均有分布,尤其在北京、河南省、湖北、上海市等地较为常见。
栖息环境
小花蝽一般出现在有蚜虫侵害或开花的植物上。春季早期多见于禾本科杂草,尤其是开花的香蒿上。夏熟作物中,蚕豆田的数量较多,而在蔬菜作物中,开花的胡萝卜上数量最为丰富。夏季则以棉花上的数量最大。
繁殖行为
小花蝽一年会发生8-9代,以成虫形式在树皮缝隙、蔬菜地的枯枝落叶等地方群集过冬。越冬地点中,树皮缝隙的数量最多。翌年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迁移到杂草、蔬菜及蚕豆田、绿肥田,部分个体于5月下旬进入棉田。成虫一般在上午羽化,羽化一天后即可交配,交配后2-5天产卵。卵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基部和叶柄组织内,有时也会产在嫩茎和幼嫩青铃尖端组织内,外部露出白色卵盖。每个雌性成虫平均可产卵16-64粒,最多可达136粒。雌雄比例大约为1.64:1。成虫有趋光性,喜欢在嫩头、叶片背面和苞叶内捕食。捕食对象包括蚜虫、蓟马科、红蜘蛛、红铃虫、尺蠖、棉铃虫等害虫的卵和初孵美国白灯蛾。在棉花现蕾开花期间,可以看到许多小花蝽在花内取食花粉和捕食蓟马。成虫的日均捕食量为红铃虫卵10-13粒,红蜘蛛4-6头,棉铃虫卵2-10粒。
生活习性
小花蝽的若虫行动敏捷,觅食能力强,活动场所和捕食对象与成虫相似。若虫的日捕食量为红铃虫卵3-15粒,红蜘蛛2-9头。在蕾铃苞叶中,若虫数量最多,红铃虫产在青铃萼片内的卵,有不少被其取食,取食量比成虫大一倍。成虫和若虫在食物匮乏时,会有相互残杀的行为。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早发棉田迁入时间早,迟发棉田迁入时间较晚,相差约10天。发生数量以第一类棉田最多,第二类棉田其次,第三类棉田最少。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类棉田棉苗生长良好,害虫数量多,利于小花蝽迁入繁殖。后期尽管早发棉田早衰,但由于棉虫种类增加,食物来源不受影响,因此仍能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1978年至1979年6月至8月在沔阳县汉江公社棉田调查结果显示,一些棉田中小花蝽的发生数量在捕食性天敌总数中位居前列。小花蝽每年在棉田出现4-5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6月下旬,第二个高峰在7月中旬,第三个高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个高峰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第五个高峰在9月中下旬。其中以第二、三个高峰最大。这两个高峰期也是全年多种棉虫发生为害的盛期。然而,第四个高峰期后,草间小黑蛛的数量达到高峰,小花蝽被其捕食而受到明显抑制,因此从第三个高峰后,小花蝽随草间小黑蛛的增殖而下降。小花蝽耐受能力较强,即使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种群数量。此外,当食物不足时,小花蝽能够以花粉作为食物来源,这也是其适应环境的重要特点。
控制作用
小花蝽对2、3代红铃虫有一定控制作用。1977年在沔阳县2、3代红铃虫卵盛孵期间,用双目显微镜定期检查青铃萼片内卵的结果显示,小花蝽捕食第二代红铃虫卵的比例达59%,第三代为43%。1978年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表明,红铃虫卵被捕食率为43%-60.8%。红铃虫卵被小花蝽取食后,卵壳完整但被吸空塌瘪呈白色,少量被吸食后,卵壳部分凹缩呈棕褐色。棉田使用化学农药会对小花蝽产生较大影响,一般常规施药区的小花蝽数量比不施药区减少1-3倍。上海农科院的试验表明,不施药区红铃虫卵被捕食率达43.5%,而施药区仅为16.8%。小花蝽对2、3代红铃虫的自然控制效果取决于红铃虫的发生数量,在一般发生年份效果显著,但在发生量大的年份,只能起到部分控制作用。
生命周期
小花蝽的生命周期始于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于4月上旬发生,4月中旬达到高峰。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蓝花草籽、菜豆、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上活动。第三代5月下旬至7月上旬继续在蔬菜上活动繁殖,其中一部分于5月下旬迁入棉田。在棉田共繁殖5代,6月1代,7-10月上旬繁殖4代。9月份以后,小花蝂数量逐渐减少,集中在迟衰开花多的棉田取食花蜜,10月上旬棉花衰老,小花蝽逐渐迁向开花的蔬菜作物(如丝瓜、扁豆等)继续取食花蜜,于11月上旬开始群集越冬。
参考资料
小花蝽.小花蝽.2024-09-15
【动物界全系列】花蝽科—小花蝽族(上):小花蝽.搜狐网.2024-09-15
豆荚野螟.豆荚野螟.2024-09-15